淘客熙熙

主题:【问题】长城到底有多大的军事作用? -- 老虎五

共:💬47 🌺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非常同意最后一段!

自己出了毛病,还要怪祖先,这种人是懦夫!

家园 那么为什么要修城市的长城--城墙呢?

既然到最后也不会有太大的作用,而且其实既是防御,也是自封.使围城成了一种战术.

长城也是一种城墙吧?一种扩大了的,整个汉民族的"城墙",既是地域的,更是心理的.

家园 在冲车目前不堪一击

玩Michi的时候感触很深,尤其是升级的冲车。。。

家园 这个帽子就太大了

就好比装了防盗门一样杜绝不了小偷,修了城墙护城河也不能保证城池不会沦陷一样。这些都是以较少的代价获得相当长时间内一定程度上的安全,长城也是一样。

当然有牛人不事守备,比如张仁愿,有人问他:“边城无守备,可乎?”仁愿曰:“兵贵攻取,贱退守。寇至,当并力出拒,敢回望城者斩,何事守备,退忸其心哉!”后常元楷代为总管,始筑壅门,议者益重仁愿而轻元楷。但是就是张仁愿修了三座受降城。

还是吕蒙说得好:“兵有利钝,战无百胜,如有邂逅,敌步骑蹙人,不暇及水,其得入船乎?”

长城对明的国防还是很有些用处的。

修不修长城跟人的心态无关,秦明修得最起劲,但秦明(早期的)难道封闭么?是人的心态变了,所以四处找客观原因。

家园 哦,就像一个家需要防盗门、一个城需要城墙来区别内外

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安全、划清界限一样,长城也是人们这种心态的体现,这跟一个国家当时封不封闭关系是不大。

家园 长城不仅仅起到的是防御的作用

也可以起到战略前沿的功能,农耕民族在缺乏能够同游牧民族的骑兵对抗的情况下,一般采用的就是利用坚城壁垒消耗敌人的办法。而在实力充足了后,长城这类建筑又可以作为进攻的跳板。不能够因为长城很少起到防御作用就低估它,如果没有长城,游牧民族进入中原将更加容易,农耕民族遭到的攻击将更加强烈。看看春秋战国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对于中原诸国的威胁就可以知道,在中国历代历史上,北方游牧民族一直对于中原的农耕民族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因此长城尽管屡次荒废,但也屡次有重修。

家园 是不是把“明修长城、清朝修庙”的意思弄反了?

我觉得这是称赞清朝皇帝的文治武功,注重民族融合政策,不战而屈人之兵,安定北边。庙是指承德避暑山庄的外八庙吧。

家园 好久不见行走大人,修行又精深啦~

家园 您的反应速度真是快得吓人!

给您问个好。

我现在是“一直在看”,不敢轻易下河搅浑水了,就是觉得自己道行太浅。惭愧惭愧。

家园 原来如此~久仰久仰,握手~
家园 兄台太小看罗马人了吧

论建筑术,秦汉怕不能和罗马相提并论。

家园 建筑术的高低和

愿意将建筑术施于何处是两码事。就好像慈禧有银子不假,可得看她拿银子是造舰呐还是做寿。

于此更可见长城构思之恢宏远大。

家园 另就建筑再说一句

中国古建筑多为木结构,与罗马不同,基本不可比。

秦汉长城多夯土结构,不只是建筑术之高低异同的原因,也本着适用实用的原则。跟古往今来的任何项目一样,在一定的技术条件限制下要在成本、进度和质量之间平衡。

家园 “看看”骂得痛快,也容在下分辨几句

中华民族的防御性战略思想,有很多大家进行过分析,我也没说这就是单纯的防御,相关资料尽可去查。

兄弟有天大的能耐,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嘲讽古人的智慧”,我只是说在当时的情况和历史条件的约束下,修筑城墙是一个不得不的选择,帖子里我也说“当时的人们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智慧未必比我们现代人低”。

“攻破长城入侵中国的例子”,从古到今,大大小小的战斗恐怕也不少了,今天国内正在隆重纪念抗日胜利60周年,说不定也有当年长城抗战的老英雄。至于跨马越过长城的蛮族们是否“靠金钱美女开路”,兄弟在历史上“无知”并且“愚妄”,实在是不清楚。

家园 当时在修长城前肯定也是要讨论的

这个不是帝王的宫殿,想修就修,也要分析一下打仗的成本和修长城的成本哪个高,如果修长城的成本比打仗的成本还要高的话,根本就不会修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