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美国人快撑不住了 -- llama

共:💬125 🌺640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许就业岗位数量减少没那么多

按60岁退休,简单算是1964年生人,2721万

按22岁参加工作,简单算是2002年生人,1641万

但是60岁里很多是在农村的,10年前、5年前可能就在家不出来打工了,不涉及就业岗位了

网约车加送外卖加快递员,确实人数不少,而且对于个人成长价值似乎也没有,随着自动驾驶、机器人普及很快会被替代的,不过也许随着社会发展会有更多岗位被创造出来也不一定

家园 确实,算法很粗糙

还是应该听国内具体行业业内的人来说话。

中国就业率一直是一个比较不许私自研究的领域。

家园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末

如果你是一个美国人,亚欧大陆打的稀里哗啦的,美国两头供货,赚的不亦乐乎,经分析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如果你当机立断投资股市楼市,判断确实是很准确,但是好像也是套牢了十来年。

匿名 你这是什么文体?自由诗么?

估计你会说,什么诗不诗的,这就是普通评论文字。但是别人读起来可不是评论文的意境,即便是强迫自己顺着你的思路走,但脑子里有还有一小部分在那里抗议,这就是个自由体诗歌么。

通宝推:燕人,
匿名 你是不知道他们的水有多深

最近几天,米的First Republic Bank 很神秘的突然宣布倒闭,并且在两天内就宣布有买家已经给接手了,这是十分蹊跷的事情,有极强的政治操纵的痕迹,我现在还不十分清楚实际的原因,但是结果就是中国存在FRB的美债,和大概一千多人中国富豪的钱一下子就没了,他们只能拿回25万,他们实际上存入的最少都是千万级别的,很多都是百亿级的,如马云之流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就这样没了。但是结果是符合中国现政府期望的,这个期望从俩方面来说,首先中国政府现在对“走资”十分恼火,这两年由于某人的政策,中国资本的存量已经是负数,所以这种实际对资本的没收结果,“教育”了那些把中国人民血汗带出国外的人。其次中国现政府通过这种“不情不愿”,“不主动”的方式向老米实现了现代版的“澶渊之盟”上贡。一举两得。至于这里面到底是老米的不要脸还是“戏”米演的一场戏,我现在没有定论,但我根据中国政府现在的动向,更倾向于后者。中国的现在宣传,数据,和经济动向以及不可信了,他们从各个方面造假,许多东西都是靠以前的数据,和国外的媒体不经意间的爆料才能反推出来,他们现在一切都是未来保某人的声望。老米也好不到哪儿去,从就业率到CPI通过各种算法操弄,不利数据抹除,给政治人物抹红。政治是肮脏的,不是智商不够的人可以弄懂的,有些人,说别人傻,不知道自己的被卖了还给人数钞票呐,河里面有许多这样的人,他们即没有记忆力,也没有分析能力,更不会挖掘数据,天天就会拿一朵花到处粉饰。

通宝推:史料推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有人说723动车事件阻滞了中国高铁发展五年宝贵时间

其实中央也可以完全不理会动车事件舆论按原计划推进高铁建设,但是后来中央顺应了舆论,真停了好几年,有人说因此损失很多万亿。我看不一定,或许铁矿石谈判那边也有一个节奏,时间上没必要那么赶,当然我没有信息来源,只知道凡事既有“只争朝夕”,也有“事缓则圆”。

家园 小作文都在说,会以江苏模式启动二手房收购

江苏模式是个什么模式呢。

地方城投公司直接评估二手房并收储,作为保障房,然后二手房业主置换城投公司开发的新房。其中,收购二手房的评估价,普遍在市场价之上(看法拍就知道了,市场成交价普遍在评估价的6-8折。打对折的都有),而新房嘛基本就是备案价(按现在市场行情,实际新房成交价已经撑不住了,至于打几折看具体情况)。

这种模式对(特定城市的)城投公司本身经济上是合理的。虽然收储贵,但是卖的也贵啊,如此还支撑了房价和地价。

但是吧,我绝对不看好这种操作。因为现在二手房挂牌量的大头其实是炒房(投机)的而不是置换的。置换需求自16年就已经量起来了,到现在8年了,哪还有那么多置换需求啊,而且这种操作房源太受限了,必须是城投公司开发的新房源。你想让地方城投收购二手房,然后给现金让业主置换其他民营开发商的新房?这问题就太多了,每个环节都不对劲了。小作文还想让之上升为国家政策?异想天开啊!只能说某些人做梦做得太好了。

通宝推:exprade,
家园 美国房市一直发不了大财

投资种类太多。即使房市最火的那些年,你地方不对,比如在传统铁锈带,房子还是跌的。乔丹当年买了上亿的豪宅,结果砸手里了。

美国需要找好地点。你要是当年在硅谷边上开一个农场,果园。你告诉你的后人,土地只租不卖。那估计现在也能上个财富榜吧。

家园 有:炒
家园 白领河友见外了 -- 有补充

一家人说什么两家话。

关于特斯拉有没有什么说法?按媒体的说法,特斯拉是明确要把FSD数据拿回美国的。马斯克直接就找总理论,处长们继续滚一边去。

赛力斯和华为似乎对造谣毫无还手之力呢。

想想,绝对数量上看,全球舔美西者中国大陆最多。殖民三百年市场大得很。

通宝推:赵美成,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汽车也是生产工具 -- 补充帖

汽车也是生产工具,美西拒绝中国的新能源车,亦即拒绝了一种生进的生产工具,结果就是其不能通过更生进的生产工具来减少成本增加效益。

家园 前几天看到微信有分析各大行年报

说建行人员增加了,工、中、农好像都减少了

各央企执行力度看来差距不小呀

家园 据传各烟草局今年大规模招人

银行业还是过剩吧,四大行或许可以增加,都要统一大市场了,村镇县银行还有啥存在的必要,特殊时期特殊阶段的异常存在吧。

家园 赞成是重要生产资料

因此价高会推高生产成本。

另外,还是得强调位置,位置是房产价值的核心,位置不对就不值几个钱,也几乎无法成为生产资料。

家园 问题是怎么消化。有的是通过逼走现有的人来消化

去年我就说过,国企有招聘应届生任务,有的就通过让现有老人提前内退腾出岗位来。

我又不是中央,怎么知道具体操作?

今年据说消化任务更重,那怎么办?哪有那么多能内退的?现在已经开始上手段逼走一些人了。最简单的,调动去新岗位,远离家庭,同时降薪。

应届生是消化了,但转化为中年失业了。对整体就业没有多少用。

说白了,还是年轻人没有家庭负累,容易成为不稳定因素,有统战价值啊。

家园 从宏观经济看

房地产近乎崩溃对宏观经济最大的伤害来自两方面:

首先是通过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影响预期,大家都看跌未来,于是积谷防饥,通过减低负债来减低风险,造成宏观需求的衰退,没有需求经济就无法完成循环,于是经济怎么刺激都反应欠佳,中国经济跌入通缩区域,房地产市场崩溃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其次是通过紧缩信用造成货币紧缩。因为房地产是贷款的主要抵押物,有点经济学常识的都知道贷款创造货币,没有贷款就没有货币。房地产跌了,作为抵押物能贷的款就少了,于是全社会的货币供应下降。不要看央行又是降准又是降息,实际上经济中抵押物的减少自然会带来款放不出去的效果,于是资金只好这金融系统内空转,买国债吃利息,对社会经济没有多大帮助。

做个最简化的推理,23年中国经济规模约126万亿人民币,假如因为抵押物价值下跌,金融系统只能创造120万亿人民币的货币供应,那么以货币表现得经济规模就只能是120万亿(因为钱只有那么多),这就是所谓的通缩,所有东西都跌价,于是所有人的理性反应就是等待未来更便宜,对于宏观经济来说,就意味着丧失动力,经济衰退。

所以,中央救房地产,主要是为了救经济,不是为了和其中的利益团体博弈。

通宝推:曾经是铅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