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 浅浅谈老子教育孔子 -- 龙眼

共:💬59 🌺19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学过样的让字怎么写吗?

你这叫高素质?你这叫有文化?

来来来,你给大家写个样(让)?

家园 则驾和则蓬累而行是对仗的

中国古代文字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很讲顺承和对仗,如果有意思的断开,一般用之乎者也来断句,之乎者也就是标点符号。所以比通行版道德经早几百年的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绢帛版老子就有很多也字来完成断句。

家园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孔子后来也讲道,如果道不行,没人听他的,他就要乘船润了。这一点倒是跟老子被炒鱿鱼,骑牛出关很类似。

家园 孔子是最讲礼数的

怎么可能当着老子的面无礼?二者探讨的是做人做事做学问和为官的道理,不是个人恩怨。

家园 从老子到庄子有一个质变,道德经也有几个不同版本

从老子与孔子的对话可以看出抱残守缺的恰恰是一心要恢复周礼走回头路的孔子,而不是主张审时度势,顺应潮流而不断发展的老子。

以前大家把魏晋时代王弼整理的道德经5000多字奉为圭臬,传颂了一千多年,认为这就是老子出函谷关润掉之前被逼写的文章,之前之后都没有其他作品,独此一书,别无分号。但后来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马王堆出土了汉朝早期的帛书老子经文,虽然也是5000多字,但发现二者有不少差异,而且德章在前,道章在后。

再后来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楚墓出土了竹简老子,文字和顺序则几乎完全不同了,字数也少了一半,但道家思想的大意是类似的。

现在各路专家学者都在争论哪个版本是真的,哪个才是老子最初流传下来的版本,其实龙眼与众不同的猜测是,老子其实并没有只写一部经书就出关跑没影儿了,而是从周朝图书档案馆馆长加大祭司的位置上退下来后到一些比较清净的地方到处讲学,传播道家思想,而老子传播的道家思想也不是老子原创的,而是老子汇集周朝图书馆里上古的道家思想加以归纳和整理出来的知识,所以没有完全固定的字数和内容。老子每次讲的内容核心都是类似的,就是道法自然,但每次讲的具体内容都不太一样,用来联系当时和当地的形势,而各地各个讲堂的学生就都跟着做各自的笔记,所以随着每次讲义的不同,各个学生所作的笔记也不尽相同,然后这些学生再跟别人接着讲,接着跟别人辩论。后来经过百家争鸣和焚书坑儒,多数老子教程的笔记都遗失了,或者被埋进墓道里了,现在流传下来的王弼版本有其偶然性。

老子学说的无为而治,逃避政治,得时不得时都学蓬累,学鸵鸟,应该是从庄子开始的,而老子本身跟孔子说得很清楚:君子得其时则驾,就是该坐奔驰宝马保时捷就坐,而不得其时才要蓬累而行,没说要象庄子一样,永远躺平,楚王来请都不出山,那么以后谁还搭理你,谁还知道你呢?你的思想和学说就彻底消失了。

通宝推:天狼星,onlookor,桥上,青青的蓝,大眼,
家园 蓬,嵩

蓬是散乱的样子,累指牵挂系带着很多东西,蓬累而行基本就是“负重前行”的意思。

这俩人相见估计比较喜感。孔子是去向老前辈问礼的,你来问礼,至少你基本道行要有,不能太差,院士肯定不乐意教小学生,孔子得显示自己在“周礼”上下过功夫、是懂行的,另外也是为表敬意,孔子肯定是驷马高车盛装而来,礼仪做全套一点不敢马虎,毕竟人家老子那是真.周人,是吃过见过的。

以当时的交通、信息条件和孔子当时的名气,老子估计没听说过孔子,这小子谁呀,不认识,本事不知道多少,排场不小,跟我这儿摆谱来了,那肯定要教育教育:你要是发达了自然可以驷马高车,可你现在还啥也不是呢,就应该蓬累而行;再说了,即便那些发达的人(良贾、君子),人家也是深藏若虚,容貌若愚;年轻气盛要不得,骄气、多欲、态色、淫志,这些对你没好处。我要跟你说的,就这些了。

孔子被训得一脸懵逼,多年以后,对弟子回忆当时的场景还欲言又止,“老子这人吧,就像龙,见其首而不见其尾”,你老师我是跟那老头聊了聊,但没聊出什么东西。

这一段我印象深刻。高一的时候我拿着本史记,指着“蓬累而行”问语文课老师意思,她一脸谨慎的没敢当场回答,回去问了老公第二天才告诉我。

家园 应该说子路是孔子最喜爱的学生之一

子路是一个,勇于行动者。一个子贡,高级社会管理者,孔子晚期的生活都是子贡料理的。还有一个颜回,似乎孔子对他评价最高,说“賢哉回也!”

颜回是社会存在价值很低的自得其乐的人。他的乐趣阈值也极低,“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 案今天的话就是在五线小地方呆着,有口饭吃就行😜。别人生活如何与他是无关的。

家园

看标题。

好比四十,有人读sì-sí,但是写起来依然是四十

家园 没那么工整

“蓬累”历史上就有不只一种解法,说明这个对仗没那么显明。

从意思上看,“驾”是个名词,这里可做动词用,“蓬累而行”则是个比喻,从这个角度看更加不工了,不如“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通顺,这样“驾”和“蓬”正好对上。

家园 所以“蓬”对“驾”看起来更好

我在下面也回了,“蓬累而行”是个比喻(现在也是个成语),而“驾”不是,所以这两个词“对仗”并不工整。而单以“蓬”对“驾”则更好一些:都是名词,且都可用作动词。而且意思上也更符合道家“顺时,顺生”的思想,和前面连起来也更通顺。

家园 另外“将”也可作“趋、行、进”解 -- 补充帖

也就是“(主动)去问礼”的意思,而不是解作“将要”。

日就月将。——《诗·敬之》

家园 清朝皇帝让外国使者磕头叫讲礼数,但是对方认为是无礼

所以虽然说我不知道老子和孔子会面对细节,但是我知道你以

孔子是最讲礼数的

来论证

怎么可能当着老子的面无礼?

的逻辑并不成立。

礼数是要分尊卑,但并不是说把自己放在卑的位置。孔子不肯卖车就是讲礼数。如果两个人对尊卑认识不同,那么一方在讲礼数,另一方认为对方无礼就成为可能。

家园 你这说的是什么笑话,通假字只能高大上文言文用?
家园 没有之一

实际上孔子跟子路是半师半友关系,这个关系是超越老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的。在孔子的师徒团体里,子路的地位天然高于其他弟子。子路可以反驳孔子,可以驳回孔子的决策,子路反对的事,孔子从来不去做。

家园 讲对仗该是驾与行对

应该是老子觉得光 行 还不够突出 不得时

所以是得在草稞中 走才够意思

搁后来讲究骈体文的估计得这么写

苟得其时则驷马而驾

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纯粹是凑字数

通宝推:龙眼,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