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聊一下经济问题 -- 巴博萨船长

共:💬63 🌺493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慢慢大家都知道是咋回事

美国玩的那一套,就是借钱,政府借钱,然后给大家发福利。这个事不仅是美国可以干,只要是主权国家同样可以干。但是日本不是主权国家,德国也不是,我们呢?我们是标准的主权国家,可是有些人就是不想要主权,本来就是当爹的,非要给自己找个爹,现在美国这个爹死活也不要这儿子了,可是他们当惯了,怎么都不敢想自己也是爹,我感觉美国对我们搞冷战2.0就是逼着我们当爹,也要当跟美国一样的爹。

大家都知道了,债务,不管是个人的还是集体的,这个集体的债务,就是那个集体的债权。如果这个集体的债务用来搞基础设施或者盖房子了,那就是这个集体的资产。现代社会里两大资产流动性极差,一个房地产,一个军事投入。军事投入最终要通过战争来变现,但是都不敢发动战争,这样的投入最后都成了负债!房地产这一块可以进行抵押,但是中国人的习惯就是不愿意负债,这就需要你说的那样政府来替大众负债,因为政府的负债最终还是大众的财富,所以房地产根本就不用爆雷什么的,直接收归国有,该完工的完工交付,烂尾的政府建设好廉租廉住收租金收物业费。那些贷款沉重的政府替换为无息贷款60%以上,这样房贷的负担小了,大众就敢花钱了,那些没有攒够首付的就去租房子,或者是花上比较少的钱廉住房租金抵房款慢慢解决。这些投入的军事装备找菲律宾试试屠城灭国,美国?正好核战争,大战,大家一块重启呗,不重启,那不行,让中国登陆去占领三分之二呗。

家园 西方经济好?

可拉到吧...经济好到GPT 超导 源宇宙这些半成品,都往上端?

家园 军备投入,不打仗也是可以变现的

当然,这是对超级大国而言。。美军就是最好的例子。。美军与美元是帝国的二大支柱。每年7000多亿美元,几百个基地,花的物有所值,没东亚欧洲基地镇着,美国会有这么多舔狗,真当人天生贱。美国军费投入真是良性循环。。

中国军费,有人觉得是负担,如果仅是保家卫国阶段,确实是浪费,不如多造核弹性价比高。。

家园 如果美国经济不好才要去看是不是遗漏了什么没考虑到

美国经济应该好,好才正常,如果美国经济不好,才要去看看咱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因素没考虑到。

如果喀什、霍尔果斯地区在打仗,乌鲁木齐与哈密的有钱人是不是会考虑去北京多买一套房子用来存放古董字画?

如果瑞丽在打仗,昆明、玉溪的有钱人,逃离北上广去了大理丽江的人,会不会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得为将来做点打算?

人之常情。

欧洲人口,1%的人付诸行动就是好几百万,这些人不会往美国乡下跑吧?算美加地区一共四大还是五大城市群,每个城市群新增100万人去买房买车,想想多大的需求拉动?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经济繁荣的标志是房价上升而不是工农业发展

为什么呢?两点。

第一是数据的可识别性。房价是具体的易于识别的。工农业发展程度需要具体的指标。但是搞起来就太麻烦,因为“工农业”三个汉字,所代表的行业千差万别,局面广阔,你要用哪些数据作为代表?细节是魔鬼啊。

第二,是基于第一点来的。我们可以确认工农业发展程度的衡量指标,比如粮食总产量,钢铁总产量,发电总度数等等等等,若干数据,甚至一个大矩阵。那么这些数字能够确实表明经济繁荣了吗?我是怀疑的。

理由在于这些个具体的生产数量需要被购买,才能成为经济循环中的一部分。只有被市场消费了,社会再生产才能实现。资本-货物-资本循环才能继续进行。

你所建议的是关于社会再生产的供给部分。经济循环中另一个重要部分需求,和供给是矛盾双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现为什么?过多的供给超出需求(有效需求)。最近碧桂园的问题就是典型的教科书上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不过大家嘴里不说就是了。

你被嘲讽为大明朝的老顽固,不是没有道理。这个以供给测作为决定经济繁荣的根本,是过去短缺经济时代的做法。舟已行矣,而剑不行啊兄弟。

通宝推:年少亦菲的粉丝,
家园 你这不是骂中国吗

如果GPT 超导 源宇宙是半成品,那纷纷模仿这些的中国难道都是弱智么?就说GPT ,跟领导收礼一样;我都不说哪个国内大IT企业模仿了,想半天想不起谁没有模仿。

西方经济好不好不知道,比中国强了两三个身位还是没问题的。

家园 大致浏览了一遍主贴,我也来说两句,

首先先明确一点,货币有两个重要功能,一个是货币是交换媒介,另一个是货币推动生产劳动。

好了现在说两句,

题主本文从头到尾就概括了一个内容,就是上面货币第二个功能,货币推动生产劳动的功能。

而题主本文的核心逻辑,就是用负债表这个经济学定义思维来设计构建一个国家的货币推动本国生产劳动的运行。或者说,需要通过负债表的逻辑把货币推动生产劳动这个功能运用和发挥到极致。

而下面河友的反驳呢,基本就没有抓到重点。

这里对题主的详细反驳,我也懒得写了,要写的话需要太多。太费时间。并且看来我们的世界观根本就不同,这就难办了,我写了也白写。

但是这里不妨碍我举两个小例子帮助想看明白的朋友。

第一个,

你吃不下去饭,是你的肚子不够大。(可以想想什么供给和需求、什么生产和消费等等等等的逻辑,大家都可以套一套。)

第二,来个实例

我们看西医,首先要经过一堆化验。如果你血糖高,那就去找大夫吧。

大夫会给你治疗高血糖对症的疗法。

治疗一段时间,你去医院,然后再化验,大夫一看,指标正常。没问题了,回家吧。

如果你找中医呢,他也会给一个高血糖对症疗法。并且还会告诉你一堆你听不懂的身体逻辑,还有一些附加的疗法。当然也包括一些中医庸医这期间可能对你的胡乱欺骗。(这块儿大家都应该实际经历过,不用多解释了。)

最后,对上面所说的总结,

1、货币不会消失,所以货币推动生产劳动的功能也不会消失。但是任何逻辑发挥运用到极致,就会起到最大的反作用,是毁灭性的哦。

2、一定要坚实用系统思维观念的视野去看待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和他人看法的主要分歧就是来自,分析此问题时所指向问题影响的系统层级的不同。(就像上面西医分析,如果你只是纠缠在诸如是不是高血糖、化验指标范围是否代表正确等逻辑中,那你就依旧处于西医的系统思维逻辑中。其实很多朋友对本文的辩论何尝不是如此呢?)

3、举个关于系统观念的分析实例,

定义劳动这个概念。

首先,劳动是不是人类活动。答案是。

好了,我现在画一个圆圈用来代表包括所有人类的活动。无论什么活动,物质的、意识的,全部包括再里面。

然后,我把圆圈画成两个半圆,一个代表劳动概念的人类活动,另一个代表非劳动概念的人类活动。可以不可以这么画?答案,可以。

接着,我就开始从人类的历史中去寻找答案。

这里直接公布了,劳动就是能够用来参与交换的人类活动。非劳动就是无法参与交换的那部分人类活动。跟上面圈子的逻辑系统是不是对应上了?答案,是。

另外补充,随着历史发展,人类活动的圆圈会不断增大,而劳动半圆和非劳动半圆的面积也在不断增大,但是前者增速大于后者。(这里大家自己思考,逻辑毕竟简单。)

现在可以发现,就目前而言,所有哲学理论定义的劳动概念都没有上面这段定义给出的明确和精准。(百年变局,这个世界是要走过所有哲学概念的重新定义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是更新出人类新的世界观!)

好了,这时我们可以再去读一读题主这篇关于经济的帖子,思考他的逻辑在国家社会这个庞大系统中处于哪一个系统层级,以及哪一个系统分支上。

我最不舒服的一点就题主把那点儿概念逻辑解释成为,社会关系范畴。还有那么多献花的。

唉,看来还是“西医”的系统思维观念在主导社会啊。

通宝推:exprade,巴博萨船长,
家园 最贵的不该是人工啊,就业率失业率多直接。
家园 直接用GDP不行吗?

1。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量和消费量不会出现太大偏离,很难想象一家钢铁厂会大肆生产卖不出去的钢铁,何况的话还可以贮存,所以倒牛奶的听说过,烧粮食的没见过。

2。纯产量片面的话,但是还有价格呢,GDP不就是反映经济水平的指标吗?所以直接用GDP也行啊。

3。房价也充满细节啊,郊区的,市区的,新房的,二手的,学区的,以前的政府为了压制房价想出的统计方法,现在反过来继续用来稳定房价。

家园 前段时间下雨讲雄安新区,但没有谁讲雄安的30万亿,去年是

去年(2022年)是2000亿,今年计划还是2000亿。全世界最大的工地,二三千台塔吊,二三十万工作人员。房地产业行业不是没事干。

新区建设,启动区容东部分基本上道路和主体结构已完成,夜晚的街道灯火通明,这次也没内涝。

企业、国企,铁道兵现在是铁建依然承担着重要艰苦的项目,因为他们作风过硬值得信任。

家园 感谢认真的讨论,简要回复如下 -- 有补充

1、您把劳动定义为参加交换的人类活动,这个似有不妥,我理解您说的交换应该是市场交换,然而,一则,奴隶劳动、佃农劳动乃至计划经济下的劳动,都不是为了市场交换;二则,非劳动产品也可以参见交换,比如:良心,荣誉,贞操,权力,等等。

2、我理解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对斯密-李嘉图劳动价值论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包括三层意思:第一,只有商品经济下的劳动才创造价值,否则只创造使用价值(即自由主义经济学所讲的“效用”);第二,即便为了商品交换而投入的劳动,只能创造“自在的价值”、即“潜在“的价值,而不能直接创造”自在自为“的价值、即完全形态的商品价值,而只有把这件商品卖出去了,通过让渡这件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能实现这件商品的完全的价值,即潜在的价值 becoming into 实际的价值;第三,劳动价值一旦被创造出来,就可以为其他一切商品定价,因为并非一切商品都是劳动产品,比如未开发的土地、自然资源,比如荣誉、良知、节操、权力等等,而这些东西一旦投入商品交换,因其可以兑换到劳动价值,也就被赋予了价值形式——是的,不是劳动产品也可以有劳动价值;这三点逐层递进,融会贯通,构成完整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

可惜,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只能认识前两个层次,认识不到最后一个层次,导致在经济实践上走上了商品拜物教的另一个极端:劳动拜物教,认为只要是生产劳动都能创造价值,在这种错误认知支配下片面畸形发展工业产能,而对虚拟金融则完全认为是反动堕落食利剥削,最后实践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

我国是跟着俄国布尔什维克这套经院哲学来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再叠加改开后与西方的供给学派影响,更加着重制造业产能建设,而不重视虚拟资本市场。这里吊诡的是,俄国布尔什维克主义跟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可以说是水火不容,但双方对于供给与需求之间关系的认知却是高度一致,都认为供给自动创造需求,也是有趣。不过俄国布尔什维克如此认识,倒还情有可原,因为整个苏式计划经济都与供给短缺相伴;而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般均衡范式,也隐含了供给自动创造需求的前提假设,这就很值得商榷了,如果这个前提果真存在,则资本主义就不存在经济危机和周期循环了。

回到我国,一方面受到苏式经院马经的影响,另一方面受到西方新自由主义供给学派的影响,两个一叠加,解决问题都是奔着供给侧去的,甚至认为扩大产能(以工代赈)、产业升级就会导致居民收入增加,扩大消费;但问题是,供给真能自动创造需求吗?根据资本有机构成递减和利润率递减的铁律,我们知道,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的顽疾,扩大产能的结果只是使得问题更加严峻。

是的,问题出在需求侧,而不是供给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捉个虫,不是资本有机构成递减 -- 补充帖

而是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导致利润率下降的铁律。

资本有机构成=不变资本(非劳动力)/可变资本(劳动力)

家园 恒大这事我觉得是二一添作五的妥协

恒大负债两万多亿,资产一万多亿。净亏损一万亿。

恒大在美国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美国以外的国际债主没法追债了,要净吞一部分损失。美国的债主能拿到一部分钱,因为中国不希望自身企业的信誉受牵连。中国的债主也能拿到一部分钱,因为近水楼台先得月。

恒大的资产基本都在中国,中国经济日报发文表示债务处理要慢慢来,具体做法是一部分一部分地出售恒大的资产,由国内其它企业接手。卖来的钱拿来还债,估计是中美的相关债主各自拿一部分,各自都有交代,可以在刺破泡沫的同时避免明斯基时刻。

碧桂园依例办理。

国内的房价还得跌。

家园 南沙方便渔业石油修机场,月销售卫星,月亮上有能唤醒的小车车

无人机空投,直升机吊装高压线铁塔。

家园 想起李嘉诚和许家印

当楼主说“钱用到对的地方”的时候,讨论就结束了,剩下的就是实操。

在河里,在实操的人不少,比如宝总、G总……老铁算半个【西西河不搞股份制,老铁很中国啊】

为了让本帖气势如虹并尊重河友,就只拿李嘉诚、许家印来做垫吧😄

====

长实的负债率只有30%,恒大的是80%【本帖不追求精确】

李嘉诚为什么这么小心,而许家印又为什么这么大胆?因为李嘉诚担心出错,而许家印总是认为自己把钱用在了“对的地方”。自90年代中期老许在房地产市场开片以来,一直都是如此,即使有2007年一劫。

到了2020年,人民银行划下三条红线,老许“把钱用在对的地方”一下子就变成了“把钱用在错的地方”了。而今李嘉诚40年不倒,老许可能会感叹,老李才是一直把钱用在了对的地方。

局外人看来,钱总是在“对的地方”上下波动——只不过对老许来说,周期有点长、振幅有点大。

中央政府是否会帮老许修复资产负债表,目前看是没有。而老许自己是把窟窿越修越大。为什么?

楼主说到了负债是刚性的。我还要说资产价值却是随市场波动的。所以,老许的所有者权益在2020年还是正,在今年却是负的了。

====

对比老李,老许的悲剧【准确的说是恒大的悲剧。老许没有悲剧,背负房贷的我才是悲剧😨😨】,是因为对负债的使用不当造成的。

所谓负债,就是杠杆。

中国有古话:无债一身轻。现在,不负债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老板。负债经营在西方金融市场发达之后已经是企业的常态。

见前补充 491989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