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好莱坞乃至进口片全线溃败的一年 -- 亮子

共:💬116 🌺697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一看你就是星战不及格

就别麻烦高段位了,我这个初段讲讲吧

起源于“太空漫游2001”。还是学生的卢卡斯大卫震撼,下决心也要拍出一个类似的好片。

学生时代就拍了一个THX的作品。大概是人造人觉醒逃离的故事,颇为单薄。

后来拍了一个类似于美国未来的科幻片,获奖了。这回有原始资本了。

星战的构想参考了好多东西,比如“沙丘”。但是这些只能算参考,类似于金瓶梅和红楼梦的关系。

直接可以定性为抄袭的是黑泽明的“战国英豪”。讲述了一个公主,自家遭难后几个英雄保护其逃难的故事。对,星球大战就是套了一个皮(合法的,买了版权的)。

所以光剑s是什么,就是武士刀啊。大小,长短,姿势那不能说是像,是一摸一样。你可以说星战就是看黑泽明的电影武打很帅,咱们搞一个美版的。

第一版的故事也是异常单薄,就是照抄。但是后来反复易稿。弱化一些原著中残忍的美国观众接受不了的部分,强化喜剧,爱情。特技部门则是能抄则抄。没想到一炮而红到了现在。

这种没想到会红的恶果就是故事讲的太完整,实在不好发挥续集。没办法,钱挣少了

通宝推:wczjm,翼德,
家园 简单说几句

第一,我并不认为盗墓笔记和鬼吹灯属于科幻。盗墓笔记我没看过,但知道是模仿鬼吹灯的。鬼吹灯我还真看过一些。

就我的感觉,鬼吹灯虽然讲的是灵异故事,但有逻辑,对灵异现象的解释都有唯物的基础,很合理。虽然设定上并不是科学,但思维方式很科学。

因此我虽然不觉得它是科幻,但仍然觉得它很“硬”。

第二条,不清楚情况,不予置评。

第三条,上面的帖子已经说得很好了。我再补充一点,《星战》系列除了日本武士文化外,也有中国道家的影响,尤达大师除了参考《七武士》中勘兵卫的形象,也明显有老子形象的影响。另外,一般认为“原力”是参考了道家“气”的概念。

至于为啥会参考道家,可能是因为玻尔在量子力学诠释中引入了道家的概念。但更重要的还是冷战文化背景下,东西方相互敌对,反而各自比较谦虚,喜欢学习对方的东西。

而今天超英一家独大,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西方赢了冷战,压力小了,就开始放飞自我了。

家园 《异形》的主题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会怎样?

兄台好文。

关于异形,我发散一段。

我们都知道文艺复兴反对神权,但是文艺复兴为什么会把源头找到古希腊头上?

造物主与被造物这一对关系,属于基督教文化的范畴。文艺复兴反神权、倡导人权,自然要对神学进行解构,为文化革命寻求理念。于是找上了希腊神话,从中提炼出“弑父”这么一个概念。

那么《异形》中的造物关系,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会怎样?会是“弑父”吗?

我首先想到的是儒家的“孝”,于是想象了一下“工程师”——人类——异形之间父慈子孝的“二十四孝图”……😁

唔,算了,那画面太美……🤭

但其实,答案是现成的。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自我塑造的,中国人既是造物主,也是被造物。如果你把我们当前讨论的造物这对概念中的异形拿掉,换上“龙”……

中国人创造了“龙”这一概念,你可以说中国人是造物主,龙是被造物。但同时,集体创造了龙这一概念的一群人,具有了集体意识和集体记忆,自称为“龙的传人”,也就是中国人,于是龙的精神造就了中国人——这么看,也可以说龙是造物主,人是被造物。

那么,其实这一解释也适用于整个人类,包括基督教文化——只要你把“龙”换成“神”,用“上帝的子民”替换掉“龙的传人”,就会发现,我上面那一段的后半段,不就与“上帝造人”的现代解释毫无二致么?

甚至前半段,这样替换也毫不违和。毕竟在我们眼里,“上帝”和“龙”一样,也是人的精神产物,从这个角度讲,“上帝”才是被造的那个。

那么区别在哪里?

区别在于,中国人不需要一个先验的神。中国人崇拜祖先,就是崇拜自己。中国人面对神,如同面对自己。

家园 大浪淘沙,十年后你的帖子还是精华

那些抖机灵的都会变成历史的灰尘。

家园 星球大战价值不在剧情

除了【我是你爸爸】那段。

它的价值在于各种想象力,勾画出来的外星生物,飞船等等。注意,这个可是七十年代。你们觉得不稀奇,就跟觉得牛顿第二定律不稀奇一样,因为你的受教育年代和它的发现年代太远。

家园 星战就是一个大号的孩之宝

卢卡斯最主要的利润点不是电影,而是𧗠生品,成百上千个角色、暴风战士、光剑、摸型、公仔、主题公园,还有名目繁多的衍生剧、ip等等。利润远超电影。这些都被卢卡斯注册为公司资产。

自从我了解到卢卡斯的商业秘密后,整个卢卡斯科幻帝国就崩溃了。我终于明白星五还是星六里那些毛绒玩具一样的外星人是怎么来的了,很有可能是一家毛绒玩具𠂆出了钱!

家园 谈戏曲我就来劲了

B站搜“一个正经风平",欣赏传统京剧秘本”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当然还有什么”白宫秘史”“风雨不列颠”等等,老传统了……

线下也是这样,自差不多二十年前开始,昆曲”牡丹亭“就是场场爆满,那时我还年轻,追这剧的时候就是三场全坐在地上,结果前不久我这地方再演,我的那些年轻同事发回来的现场照片,他们还是只能坐在剧场的地上……

戏曲非但没有被淘汰,反而现在迸发新的活力,在年轻人里面备受追捧。不客气地讲,死的都是封建糟粕。想想看,”女驸马“这种戏,现在怎么还会有人去看,活该和它那个不存在的经济基础一起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但是你要演场”三堂会审伽利略“?我保证年轻人排长队去买票。

以前讲京剧革命,不要搞什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牛鬼蛇神。我看革命后的京剧就很好,今天要是有剧场排”智取威虎山“,票肯定能卖得出去,大概率还是赚钱的生意。戏曲是活的东西,与时俱进的,活得照样很滋润,而那些陈腐的旧垃圾,也注定被抛弃。

通宝推:河兮兮,
家园 可惜那还是小钱

被华纳40亿纳入怀中,后来一个电影差不多就回本了。

所有周边大概整个300个亿。

要是你把去迪斯尼乐园的人,很多就是被星球大战吸引的这个事实再算进去,估计再加上个上百亿跑不了了。

家园 说戏剧备受追捧那是过于乐观了,

打个比方,两年轻人谈恋爱,每个星期周末都可以去看电影,还有人能每个星期去看戏剧的?如果有,有没有千分之一?

如果戏剧这么受欢迎,何至于二十年来,前三排都要坐地下?应该剧院遍地开花,场地大大扩张才对吧?

戏剧要有生命力,首先编剧要上来,一个好的故事再配上恰当的舞台表现形式,才是有吸引力的基础,这几十年来,有新的剧本出现吗?

戏剧的表现形式也要做大幅的改善,传统的唱腔、舞蹈动作给票友是乐在其中,但也形成了壁垒,给普通观众听,怎么能立刻抓住人心呢?看戏剧的人和不看戏剧的人互相看不起,心里互道傻逼。我们看不起韩流,韩流那舞蹈一出来,小年轻们立马就觉得热血沸腾,这个例子如果不好,再举个“只此青绿”的例子,这个中国元素较多的舞台表演,就挺与时俱进。

戏剧能抠细节的地方还很多,音乐、服装、化妆、道具、舞台布置等等都有巨大的改进空间,但是我们的戏剧从业人员们,有勇气做改变吗?更深一层说,有自信吗?

家园 2023全年盘点出炉

影片表现方面,上游影片供给全面复苏。2023年上映新片509部,较去年增长183部。其中,过亿新片66部,较2018、2019年减少约20部。中高体量影片匮乏,尤其是票房10-20亿及票房1-5亿的影片数量较疫情前有明显减少。进口片持续式微,进口片票房贡献大盘仅16.2%,较于2019年疫情前的37.4%有严重下滑。

来源

点看全图

家园 不是我讲,现在许多演员,还不如抖音里的段子手

论真诚和接地气,比不了在伦敦街头扭秧歌的洋妹子,比不了张同学的日常喂猪烧炕,甚至比不少类似阿真这种公司化运营的段子手的段子也不如。你不真诚,弄点LGBT基佬演漫画英雄,蓝屏绿屏玩到飞起,看了一分钟就能知道结局的破剧本,算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