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削减英语课时 -- 宝特勤

共:💬133 🌺1012 🌵2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别打比方了

阿尔法狗不需要理解围棋文化,照样干翻人类顶级棋手

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绝不可小视

家园 潘驴邓小闲

几千年的总结,你反驳啥

只是这位兄台说得话糙点,话糙理不糙啊

家园 有些所谓的"左派″,本质上其实是反智

自己学不好,还害怕别人学得好。

又蠢又懒,还又坏。

主要是防止左,这种本质上是反智的"左派",尤其首先要防止。

英语只是工具,却上纲上线到各种荒谬地步。

英语不好,邓稼轩、钱学森能掌握最先进科技,为祖国做出那么大贡献?

通宝推:llama,宝特勤,
家园 可惜了f老师,也不知道

他孩子在犹太学校咋样了。第几轮大号流感了。

家园 国内教育,或者说普鲁士式教育的问题

现在大学里安排的课程体系最大的缺点就是根本不考虑优化。每个过来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大一大二学了好多数学课,却不知道都是干什么用的,为什么要学。连它有什么用都不知道怎么能有兴趣学好呢?然后到大三大四学专业课时,用到以前的知识了,才发现以前学的数学是多么有用,然而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考完试都还给老师了,回头重新学吧,这时候才发现很多东西以前根本没学明白,现在才真的学明白了,那么前两年的时间岂不是都浪费了?大学里的课程体系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不灵活,每门课必须占一个学期,必须由一个老师教,不同课程的老师之间没有任何沟通和衔接,其实这些课程之间是相互依赖的,把它们强行拆开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比如我刚上大学的时候,大一上半学期就被逼着学C语言,其实C语言是一门很难的编程语言,不懂编译原理、操作系统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根本不可能学明白,那半个学期自然就浪费掉了。当时几乎所有学校的计算机相关专业都是这样,大一上来就学C语言,有的学校更疯狂,上来就学C++,导致大多数学生都以为自己会C语言,但其实都是半吊子水平,到真正写代码的时候经常为一个Bug搞得焦头烂额,却没有机会再系统地学一遍C语言,因为在学校看来,C语言课早在大一就给你“上完了”,就像一顿饭已经吃完了,不管你吃饱没吃饱,不会再让你重吃一遍了。显而易见,如果要认真地对这些课程做优化,的确是有很多水份可以挤的。http://akaedu.github.io/book/pr02.html

「大多数学生都以为自己会C语言,但其实都是半吊子水平,到真正写代码的时候经常为一个Bug搞得焦头烂额,却没有机会再系统地学一遍C语言,因为在学校看来,C语言课早在大一就给你“上完了”,就像一顿饭已经吃完了,不管你吃饱没吃饱,不会再让你重吃一遍了。」

英语教材也是一个毛病,小学和初中、高中和大学英语教材之间的衔接也是一团糟,远远不如新概念英语不同册或者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标准日本语不同册之间的衔接。

家园 不反对你抱着这样的心态学英语,但实在没有普遍性

事实上能精通英美文化的中国人很少,即使在海外华人中也是少数。对精通英美文化的中国人的需求也很少,中国的美国通比美国的中国通已经多很多了。

对于90%的中国人来说,不与西方直接交流对他们的生活几乎没有影响。对于剩下的10%,其中90%的人只需要浅层次的直接交流:局限于技术和商业条款。那么,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求100%的中国人把英语作为主科的意义何在呢?

英语不是一门门槛很高的语言,我是高中才学英语(初中是俄语班的),两年就学到了百分制80分的水平,大学毕业要出国,一年突击T和G也拿了高分,到了美国2年之后就可以泡姑娘了。作为技能,应该算是过关了(写作不行,极其干瘪)。我的经验就两条:下功夫被单词,敢说敢问。哪一样是需要从初中,乃至幼儿园抓起的呢?

至于说睁眼看世界,学西方文化这事,其实学拉丁语,德语和法语也很重要,西方哲学的基础,科学的基础,政治学的基础都不是英语原文的,建议有心看世界的人不要光看英语翻译的拉丁文,德语,法语的文献,学会原文,能比较原文在被翻译成英文中的改变,才能更好的理解西方文化和英美文化。

通宝推:方平,假设,潜望镜,猪啊猪,河兮兮,
家园 这个倒不一定。

国外学生需要打工,所以有时要急学先用。

比如电子工程,有的第一年就先教干电工活。

电脑工程,第一年暑假就找实习。

学护理的,第一学期就实习,一年后,就开始去医院做护工。

不是到了最后一年,才开始实习。

就是商科,专业实习也比较早。

当然这是指正规学校。

所谓天坑专业,就是又难学,又没出路。

家园 此话不通,欧洲大陆没有一个国家说英语

英语在十九世纪以前的地位,还不如今天的西班牙语。

整个文艺复习到启蒙运动,英语都不是中心语音,甚至不是重要语言。

文艺复习以前,哼哼,那更不用说了。

西方文明的积累,尤其是文化根基,英语是小头。你说学英语理解西方文明,大致等于学日语理解东方文明。只能骗骗门外汉。

家园 还有一个问题,动机 -- 补充帖

绝大多数人英语水平可能4级顶天,因为绝大多数人根本没那个动机(升学考试不算动机)。没动机,中介语石化分分钟的事。

如果二语习得者的学习动机并非是出于对“无限地接近目标语”的追求,例如学习动机仅仅是为了升学、考试,那么他的中介语将在短期内石化,或曰动机的缺乏同样会加快中介语的石化。http://www.chinalanguage.org/?m=wap&c=index&a=show&catid=169&id=1747

而一个人能有稳定的「我想无限接近目标语」的动机,至少也得青春期了。

家园 在乎啊,好奇是发现的本质。

我觉得我可以算微型成功人士。

因为我名下资产大部分都来自爹妈赠与。

我的收入只能管我日常开销,基本存不下钱。

而且论坛的好处在于,可以最大程度避免礼貌性夸奖或诋毁。

我写的东西都是我亲身经历,不存在编造的成分,属于我手写我心。

那么你就可以透过我的文字,对我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而这样的印象,相比熟人之间面对面评价,要更中立客观。

所以你问朕,是否需要评价。

是的,朕需要。

爱卿但说无妨。

毕竟以人为镜可正衣冠。

哦,你说我手上这把刀?

刚从厨房出来,手里拿把刀很正常吧。

你不要在意~

点看全图

家园 当笑话看看还挺有意思的
家园 请问用的啥翻译软件?

能给个链接吗?

家园 看原文和具体领域的,而且你贴的是开头的简要回顾。

有时候精准不能代表长期如此,不同领域和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尤其是你看得懂,并不意味着你能够作为翻译发表。你看懂是因为你已经有所了解,可以判断原文或者词汇了,而不是因为他翻译的好。况且你也说了是75%……翻译会出有问题的恰恰是那15%,准确说是1%……一个词有问题,整个内容就都变了。

主要我长期用机翻,自认为还算了解。现在以小绿鲸为主,句段偶尔用对机翻参照。以前是则用OmegaT和五机翻接口作业。每次翻译必然要建立本地词库和术语词典,自动调整翻译,否则真的没法看。举个例子。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这还是能看懂的那种。

另外,我不认为你这篇是随便找的,这篇常见网站并没有免费下载,SCI-HUB也没有,只有在交流互助,比如researchgate之类才能找到。只能说是你随便看过或随便下过的。

总之,你说的是人能适应机翻,而不是机翻可以适应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