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乱弹中苏关系破裂对中国的影响 -- 慧诚

共:💬202 🌺970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家园 与印度交恶恐怕与中苏交恶关系不是很大
家园 作为俗人事后看,主席与苏联绝交绝对是英明伟大的决策

当年苏东集团的成员分成两类:仇恨反感苏联一定要脱离苏联控制的和继续跟现在俄罗斯混的(如白俄罗斯,格鲁吉亚,诸斯坦),如今没一个有出息的,因为跟苏联混的越久被耽误的就越久,失去的机会就越多。有且只有中国,早早与苏联决裂,自立门户,独立自主,特立独行,联苏抗美(越南)让美国低头,联美抗苏(阿富汗)让苏联低头,纵横捭阖,一切以国家利益优先兼顾道义。虽有诸多困难,总体上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奠定了成为今天超级大国的政治基础。

印度、越南正好是反例,他们长期跟苏联混,错过了世界产业转移的时机,现在才想起来,晚了,因为除了西方还要看中国的脸色。

赫鲁晓夫不配领导当时的超级大国,一方面彻底否定斯大林,另一方面经济改革基本就是胡搞,作为俗人我们事后看苏联国运从赫鲁晓夫开始走衰,而主席大概当时就看出来了,带领中国离开了一艘即将下沉的巨轮。

家园 这个理解简单了,印度是因为没有消灭种姓制度

越南是因为几十年战争,和是否和苏联交往关系不大。

至于东欧,今天又如何呢。

家园 基本接近事实!苏联靠不住了,中国必须快速转身。

基本接近事实!苏联靠不住了,中国必须快速转身。

虽然事实上被苏与美单独孤立,但也被苏美联手好得多。

如果苏美联起手来,制华,中国的命运会惨得多。

关于越南,中苏是有分工的,亚洲的共产组织归中国管,欧洲归苏联管,不能直接插手。

家园 楼主看法大错特错

看看50年代的大事记,稍加思考就不难明白:中苏交恶的根本原因,是苏联想出卖中国去讨好美帝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去世。

1956年初到1959年6月,赫鲁晓夫多次向外界释放信号,甚至直接致函艾森豪威尔,要求访问美国或者请艾森豪威尔访问苏联。

1958年1月,美苏两国签署了《苏联和美国关于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交流的协定》,双方同意在科技、农业、医疗、广播电视、动画、展览、体育、学术、旅游等领域进行交流。

1959年,美苏两国相互在对方城市举办了展览会。

1959年8月,中印第一次边境冲突。苏方不问是非曲直,发表偏袒印度的声明,把中苏分歧公之于众。

1959年9月15日,赫鲁晓夫开始为期13天的访美行程。9月25日到27日,赫鲁晓夫与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戴维营进行了3天非正式会谈,话题涉及柏林问题、裁军问题、禁止核试验问题,发展经济贸易、文化交流问题等等。

1959年9月29日,赫鲁晓夫访美结束一天后抵达北京,参加中国十周年国庆庆典。赫鲁晓夫告诉中方说,美国人也渴望和平,苏联跟美国只能搞经济竞争,战争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方式应该永远被抛弃。中国则认为,帝国主义的本质是不会变的,只要帝国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与帝国主义谈缓和、和平,是幼稚的,在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威胁下,各国人民必须进行斗争。

在这次行程中,赫鲁晓夫与中方谈了多项削减对华援助和本属于中方主权内的事情。关于核武器,赫鲁晓夫提到了“关于停止给中国原子弹样品”的事情,对此毛泽东表示:“你们愿意给,我们就接着,不愿意给,就算了。”

关于军事合作,赫鲁晓夫再次提到了“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的事情,遭到了毛泽东的严词拒绝。

关于核潜艇,赫鲁晓夫认为“核潜艇技术复杂,花费大,中国造不出核潜艇,只要我们苏联有了,大家建立联合舰队就行了!”,毛泽东对此当场高声表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关于台湾问题,赫鲁晓夫说:艾森豪威尔的一个思想是,台湾问题不能永远消除,但可以推迟解决,他们不想那里因为台湾问题而爆发战争。毛泽东说: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美国人从台湾撤军,我们之间就没事了。剩下来的就是我们同蒋介石的事了,我们可以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关于中印边境问题,赫鲁晓夫问:为什么在同印度的边界上你们杀了人?毛泽东回答:他们首先攻击我们,越过边界,持续开火12个小时。赫鲁晓夫说:尽管印度首先进攻,但是,中国没有死人,而印度却死了人。

10月2日,赫鲁晓夫结束访华行程,双方未签署任何公报。此后,赫鲁晓夫再未访华。

可见,50年代末中苏分裂,并不是中方因为意识形态原因而意气用事,而是中方无法接受苏联为了缓和美苏关系而无底线地牺牲中方利益,迫不得已所做的举措。

至于中苏分裂对中方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可以想象下面这个问题。中国经济今天坐二望一,中美争霸已成为当今主题。中国想在中苏不分裂的前提下坐到今天的位置,只有两种情况:一是美国崩溃,中苏开始争霸;二是苏联和平让渡社会主义国家老大的位置,让中国代替它和美帝争霸。以老毛子的能力和性格,哪一条能实现呢?

通宝推:芼芼,rentg,
家园 关系还挺大的

中印争端是中苏争端的前哨战,印度向中国领土的索取有证据显示是获得了苏联的默许支持,而在反击战后甚至直接摆上台面了。

在整个中苏争端过程中,中国不是没有退让过,甚至不是没有丢失过领土。

只不过后来意识到了退无可退。

家园 沈老师为啥老是得出错的离谱的结论

掌握那么多史料的沈老师为啥总是得出错的离谱的结论,因为他屁股坐的太歪了😄

记得中美经济战开打时,沈老师给党国开了个取信美国的药方,居然是和美国一起联手灭了北朝鲜!

家园 苏联当然不可能一直援助中国

独立自主没有问题,但是没有必要与苏联为敌。

家园 我有个疑问:俄/苏凭什么允许中国当老大。

从国家利益角度看,谁会允许自己旁边有个和自己势均力敌的国家存在?看到一个曾经弱小的国家在自家门口慢慢崛起就没点想法么?大家都是社会主义,凭什么你的社会主义就比我的强?

我记得忙总之前有个帖子讲同属社会主义阵营的中越兄弟也会因国家利益诉求不一致导致最后关系破裂,我觉得这和苏中破裂有类似之处:国家利益高于意识形态。

我觉得意识形态很重要,但不能过于拔高,理解成实现民族崛起的纵横术会不会合适些:是纵是横根据情况而定,核心是国家利益。

家园 新中国的路最难也是唯一有前途的道路

大国政治格局是以实力为基础的。

冷战就是美苏争霸的格局,这是两国实力衡量后的结果。美苏两国的实力都是经历过二战的实战洗礼的。

冷战期间,但凡有点国际政治战略价值的国家,必须在美苏之间选边站,甘居人下当小弟,哪怕大英帝国也要跪舔美利坚。如果不在美苏之间选一家占位,反而试图独立自主或者试图两边跳、两边捞好处,这样的国家必然会承受美苏两家默契地打击。

新中国是唯一能在冷战期间保留独立自主权的国家,所以中国必然要遭受美苏两家的打击,这是逃不掉的命运。但是在毛主席周总理的巧妙运筹下,中国每次都直面美或苏一家,同时还能得到另一家的支持和援助。这就是英明战略的价值。

50年代,中国向苏联一边倒,主动抗美援朝,硬刚美国成功,这才换来苏联的大规模工业化援助项目;

60年代,如果中苏没有借意识形态问题彻底决裂,就没有70年代中美握手的机会,更别谈什么改革开放了。

分别硬刚了美、苏,又能承受其代价,冷战期间这样的国家只有中国一家。如此中国才又资格上牌桌和美、苏打牌。中国能独立自主地发展,是因为中国的实力经受住了实战的考验,才能入局和美、苏博弈。

所有的代价,就是上牌桌的门票。只想占便宜的人,是永远上不了牌桌的,比如英、法,吃了的美国“马歇尔计划”的蜜果,从此在美国面前就站不直腰了,一认老大,终身马仔!德、日呢?发展的再好,也只能任由美国摆布,卿本佳人,奈何做贼!印度呢,他可是占便宜没够的,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就中美苏三家博弈来说,中国虽然入局时实力最弱,但是心气最高,虽是老三的实力,眼睛却一直瞄着老大的位子。绝不会以坐稳老三位子而自满,更不会为小恩小惠被老大、老二牵着鼻子走。所在三家之中,新中国的表演最精彩,既会坚定地斗争(抗美援朝、对苏反击),又能灵活地妥协(中苏联盟、中美握手);既有踏踏实实的大干苦干(深挖洞、广积粮,大三线建设),又有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三个世界划分)。走到今天,三家之间中国的前途最光明。

冷战期间,有很多国家试图利用美苏对峙从中获利、两头捞好处,南斯拉夫、埃及、伊拉克等等,小聪明的下场往往都不太好,便宜没占多少,反倒吃亏不小。关键是,虽然得了一点看得见得小便宜,往往以丧失看不见得未来发展前景为代价!用围棋术语来说,布局阶段只捞实地,完全丢了外势,这个样的棋没前途。不懂弃子的棋手,永远成不了高手。

新中国的路最难也是唯一有前途的道路,就是因为毛主席周总理他们仅仅抓住了一点:以我为主,以发展为导向。在任何困难面前,宁可吃眼前亏,也绝不放弃战略主动权。这一点比任何便宜都珍贵!

自二战以后,民族国家纷纷独立,但是所有独立的国家中,有几个国家能一直把握国家主权完整、独立自主发展?凤毛麟角!中国也许是唯一一家。

有些便宜,毛主席、周总理他们不是看不见,而是故意不去占!做画要会留白,下棋要敢弃子,做人要有节制,秉国要有定力、戒贪婪。

今天,如果单纯用利益得失来衡量他们的战略方针,以占便宜没占够就是吃亏了做理由批评他们,眼界实在是太低了。中国但凡对美国苟且一点,就没有后面的苏联援建项目;中国但凡对苏联妥协一点,就没有后面的中美握手改革开放。如果当年中国像楼主那样选择,美苏之间含含糊糊,周边便宜处处占尽,这就是典型的“临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义”,注定成不了大气候,充其量也就是抗战胜利时的民国气象,根本成不了今天的中国。

通宝推:一着,qq97,盲人摸象,铁骑边塞,不如安静,
家园 俄苏,何意?苏联不是允许中国当老大

而是让中国掌握控制东亚包括东南亚。

这是斯大林时期。后来赫鲁晓夫收回了。

家园 没啥特殊意思,就是强调下地缘上紧靠的两个国家很难做到平等。

无论以前的苏,还是现在的俄。只要西伯利亚地区没脱离俄,中俄很难做到平等,因为地缘上无法形成信任,意识形态反而是其次要考虑的。

就比如有个强壮的朋友睡在你家卧室外面的沙发上,然后说咱们关系好我对你卧室内的床没想法一样。😁

家园 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我们不依靠你那么紧,你也别管我束缚我太多
家园 印度没有选边站

印度发展不如中国,主要是国内的问题,而不是国际关系。

中国当然要独立自主,这么大的国家,你想抱大腿都不会有。但是独立自主并不是要与其他大国为敌。

家园 谁是老大并不是哪个人允许的问题

俄罗斯现在也没有把中国当老大哥。但是十年之后,它只能把中国当老大哥。中国也要小心谨慎地处理与俄国的关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