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郑州市宣布即刻进入特大自然灾难一级战备状态 -- 葡萄

共:💬231 🌺1804 🌵1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6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现在动辄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郑州市区700万人。

想达到老祖宗的天人合一的平衡?

老祖宗见过北京上海深圳这种1500万人的大城市没有?管理过这种人口规模的大城市没有?

10个人的集体和100个人的集体,1000个人的集体和10000人的集体,所遇到的问题都是几何级爆炸。

就算吸取老祖宗的智慧,那也是一个慢慢摸索的过程,那个平衡,也是动态的变化的平衡。

家园 没有问题,领导做得就是好吖
家园 海绵城市真的出现了

郑州城区四处塌陷,真的快变成一块海绵了。

点看全图

这是列出来的大的塌陷路段,小的塌陷随处可见,无法列举。

家园 大家都对这种洪涝灾害带来的危险缺乏足够的认识。

普通人缺乏认识,管理部门也缺乏认识。

当然,这也无法苛责。人都是吃一堑长一智。

这么大的雨,谁也没法提前预测,这个不能苛责。城市建设本身就只能预防20年30年一遇的大雨,这个也是在成本和风险之间折中的优选。这也无法苛责。

但是,当雨下了一夜,第二天接着不停的下,下到中午,不但不停,还越来越大,这时候,我这个普通人也能意识到问题了。连着下15.6个小时的雨,还越下越大,这还需要气象部门精准预测么?就算当时停了,积水也足以造成史无前例的内涝了,何况,雨还越下越大,一点停的迹象都没有。我中午1点就在万达广场看着瓢泼大雨。这时候应该赶紧群发通知,让上班的尽量待在公司单位(别抬杠,当然是楼上),让居家一楼二楼的做好撤离准备,尤其是低洼区域。现在各种通信工具如此发达,做到这一点不难。对于普通人来说,趟着齐腰深的水走路、骑电动车、开车,就没意识到危险?

作为普通人,城市内涝道路积水就算不深,危险也很多。一个是雨污收集井盖被冲开,但是在水面以下又看不到,一脚踩进去,任你水性再好也绝无生还可能;一个是各种电线杆通信杆路灯杆漏电,上个月暴雨上街区爷孙俩才遇难;一个是各种高空坠物;就不说雷击了。。但是,我看不少人对此都缺乏认识。尤其是外卖小哥,昨天很多外卖小哥还是坚持工作,据说平台有强制接单程序。玛德,万恶的资本家。

吃一堑长一智,这次就算交学费吧。怕就怕好了伤疤忘了疼,下次还是没长进。

通宝推:铁手,
家园 肯定首先恢复公共设施

公共设施不恢复,居民想自救也难。居民自救,其实主要就是自己小家,清出来的东西,还不是社会机构来搞。

各居民首先当然自救,这是效率最高效果最好的。自己不想动,请人就是。有特情自然会有公共帮助,这点信心我还是有的。

领导好不好当,那是领导的事。自己家不清,等政府来搞,也麻烦吧,万一不见了条头发,谁负责。

家园 多少人的努力都被你猜测没了!!

瞎猜

家园 转一篇文章,自媒体的。另一种说法。

一是《尚书》。《尚书·禹贡·豫州章》中说:“伊、洛、瀍、涧既入于河,荥波既潴,导菏泽,被孟潴。”潴(zhū)是储水的意思。荥波既潴,文史学专家王世舜解释说是:大禹治水,荥波已经治好,可以贮存大量的河水,使奔腾恣肆的黄河水不致横溢了。《尚书》还说:“导沇(yǎn)水,东流为济,入于河,溢为荥”,意思是远古时期,黄河水泛滥成殇,大禹治水堵塞住漫流的水,使沇水向东流称为济水,济水流入黄河后,又从黄河溢出来称为荥泽。

二是《周礼》。《周礼·职方》中说:“河南曰豫州,其山镇曰华山,其泽薮曰圃田,其川荥雒,其浸颍湛,其利林漆丝枲(xǐ)。”翻译成白话文就是:黄河以南叫豫州。它的名山叫华山,它的大泽叫圃田,它的河流是荥水、雒(洛)水,它的水利是颍水、湛水。它的地理物产有竹木、油漆、蚕丝、芋麻。

这两部古文献中有关荥的记载是指荥泽而言。荥泽又称荥波,古书也有写作荥潘、荥播,三个字同音通用。从中可以看到两则重要信息:一是荥泽是大禹采取疏导治理方式,治理洪水、造福于民的一处水利工程。

荥泽在“大禹治水”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公元前361年,魏惠王开始开挖鸿沟,荥泽被用来调蓄鸿沟水量。战国末期,秦国吞并六国统一中原,荥泽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史记魏世家》说:“决荥泽水灌大梁,大梁必亡。”鸿沟开凿后,荥泽的积水顺流而下,荥泽的面积也就越来越少。

荥泽有多大?具体位置在哪里?由于时间久远,史书记载过于简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尚书·禹贡》时的荥泽,数千年位置基本不变,此时的荥泽是桀骜不驯的洪水越过古敖山(亦作隞、嚣)、鄗山(广武山),形成的一个烟波浩渺、黄波连天的大湖泊。965年,黄河才从原武溢过故道向东南流。荆三林认为:荥泽肯定在古代黄河河床以东,包括今高村刘沟以北、武陟县东南角、姚旗营以西、荥阳东北角(原河阴县、荥泽县)滨河地、原阳县南部、郑州北部、中牟西北部,包括今黄河河道在内的广大低洼地区。这正是荥阳故城以北,才与《史记·河渠书》《汉书·地理志》的记载相吻合。

还有一种说法,专家环境考古发现:高村官庄峪以东至京广铁路西侧有一个高差10米的黄土陡坎,黄河洪水越过汜水——官庄峪黄土岭低洼处,溢入从惠济区师家河陡坎到京广铁路西侧的西高东低黄土陡坎,形成《禹贡》中记载的荥泽。根据地质调查资料推测,大禹时的荥泽在枯河以南、古荥以东、须水镇以北、东到京广铁路以西一带。

大禹时的荥泽随气候变化、黄河改道发生了变化,《尚书·禹贡》之后文献中的荥泽,存在时间短,各自的地理位置不同,水丰时则泛滥漫溢,水弱时则萎缩枯竭,有时只是一季洪水,于是出现了荥泽的具体方位和大小,历来有不同说法。早在2000年前,荥泽已经空有其名。

荥阳因荥泽而得名。荥阳之名最早见诸于史书是在公元前249年。《史记·蒙恬列传》记载:秦庄襄王元年,秦将蒙骜征讨韩国,攻取成皋、荥阳,设置三川郡。

其实,之前早有荥阳城池,大约在公元前375—前311年之间,韩国为了抵御东方魏国的入侵,保障国都新郑与黄河北岸“上地”(今山西上党)之间“河上走廊”的畅通,修建城池,因为这个城在荥泽的西面,所以称作荥阳城。阳是阳光照耀处,古代水之西也称为阳。过去的说法是荥阳城在荥泽的北面,其实不然,譬如汾阳就在汾河的西面。这个荥阳城现在称荥阳故城,在古荥镇,秦朝设置荥阳县时这里是县治,长期归荥阳县管辖。北魏太平真君八年(447年)荥阳县治和豫州州治(原在虎牢城)一同搬迁到大栅坞,又把旧城向东拓宽,加以重建,形成今天的荥阳老城。

因为荥泽,荥阳地区在战国时代政治地位的提升,建荥阳城,践土、衡雍等城市兴起,鸿沟交通水利工程、敖仓建设,荥阳肩负起军事、政治、经济中心三重使命。西汉末年,荥泽水量变小、基本消失,使荥阳早期运河主干失去了交通上的重大作用,逐渐失去了它原在战国秦及西汉前半期的经济地位,践土、衡雍等城市不知所终,荥阳故城于东汉末年没落,到北魏时期完全荒废。

以上引用古籍古本中的荥字,包括荥水、荥泽、荥阳,其实都写作熒,读作“迎”。熒的简化字是荧,古代这个字上头是两个火字,焱三火,说火德之盛。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滎”、“熒”是两个不同的字。《说文解字》解释“熒”说是:“屋上灯烛之光,照澈内外,莹莹不定。”这个字是个象形字,指的是屋子底上灯烛的光亮;微弱的亮光。因为荥泽在洪水的泛滥期间水面猛涨,枯水期间水面干涸,时而水汪,时而无水,如同灯烛火光,显伏不测,又如萤火,明灭不定。《唐韵》注其读音是户扃(jiōng)切,读作熒。晚清学者饶炯在《说文解字部首订·焱下》说:下面火字在宝盖内为屋子底下灯烛,上面两个火在门外为光。

《说文解字》之前没有荥字,隋唐之前的古碑上刻的也是“熒”字,例如东汉碑石《刘宽碑》《韩勑碑》,晋代碑石《郑烈碑》,北魏《郑文公碑》、唐卢藏用《汉忠烈纪信碑》等皆作“熒阳”中的熒下面都是一个火字。《肩水金关汉简》出土于汉代张掖郡肩水都尉所辖一处出入关卡——肩水金关遗址,肩水金关汉简中有大量地名清晰显示为熒阳。一直到《隋书·王邵(shào)传》还写作“熒”。凡出现“熒阳”地名者,皆从火字。“熒阳”为当时的标准写法。

荥字是啥时候出现的呢?是在唐宋期间。隋大业三年(607年)《荥泽县令常丑奴墓志》已经出现了荥(繁体字写作滎)字。南宋大理学家朱熹的弟子蔡元定作《书集传》(又称《书经集传》)、易祓(fú)作《禹贡疆理记》《周礼释疑》时,把《尚书》中的荧播、《周礼》中的荧洛,凡遇到荧都改作了荥。之后,《史记》《汉书》《水经注》等经典中凡见荧字的地名、水名、域名都被一律改为荥。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以经典文献《尚书》《周礼》《左传》和汉唐碑刻相结合,论述“荧”字在宋代以前皆三火,是火德之盛也,此字从水是宋代以来的事。他对“荧”字进一步注释到:“荧泽、荧阳古无作‘荥’者,《尚书》《禹贡》释文经宋开宝中改‘荧’为‘荥’,而经典《史记》《汉书》《水经注》皆为浅人任意窜易,以为水名当作‘荥’,不知泲水名荧,自有本义,于绝小水之义无涉也。”此议论可谓经典详细,准确指出了“荧”字宋代以来才发生讹误。(赵尔阳《小议《肩水金关汉简》中的地名“荧阳”》)

为什么改为荥字?这与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古代有个字写作陉,是指山脉中断的地方,现在荥阳贾峪南部有个行政村叫老邢,其实正确的写法是老陉,这个地方就地处大周山与焦山的两山中断的地方。荥读与邢,意思是其绝黄河而出,与山的断处叫“陉”一样,所以发音读作xíng。山断脉曰陉(xíng),水断流曰荥。

古熒今荥,并非传写之误,而是学说的差异。荥泽早已干棝,荥字是说水绝流倒也贴切。把荧改为荥,下面由火改成了水,是不是希望荧泽火盛而想荥水再生?虽属“浅人任意窜易”(民国时期荥阳知县卢以洽《荥熒辨》),这一改,竟然吻合了现状,充满了想像。

通宝推:铁手,泉畔人家,菜根谭,桥上,
家园 郑州这次一是在城区二是雨强太大

邢台16年最大超过600mm,城区是350mm。12年北京类似。

这次最大记录就在郑州市郑州站,最大三小时降雨(3~6点)雨量超过300mm。

这次被普及了:北方降雨可以这样猛的,南方可能只有沿海来台风的时候可比。俺们南方内陆城市远远比不上。

家园 荥泽和圃田泽不是一个,共存了很久

前者在郑州西荥阳,到汉代淤塞;后者在郑州东中牟,列子老家,到清代都还有。

家园 758那次真惨,雨来死鸟铺地,雨去苍蝇压枝

我家老人参与了救援,掩埋防疫,蒸馒头救人,没法停

家园 被您说着了,卫河今天决堤
曾经
家园 现在从技术上讲已经没有问题

古代河道疏浚依靠枯水期以人力在干河床上挖土,现在挖泥船可以随时在水中进行疏浚,类似南海抽砂填岛的原理,将河床上的积土填筑到堤外。苏伊士运河的拓宽和拓深都是这样进行的。

家园 今年的气候是比较异常

本来这时候河南应该处于副热带高压,所以不会有大雨。结果异常在今年的副热带高压北移到东北去了,结果台风带来的云团就溜进了河南,郑州往西北都是大山,所以雨量都倾泻到郑州了,天漏了一样。

异常的起因是副热带高压北移。如果今后都这样的话,中国北方气温会升高,降水会大幅增加。如果成为常态,北方的城市都得提高防洪等级,南水北调也不用再新建。

家园 不对,郑州附近不属于黄河流域

因为黄河是悬河,郑州附近是平原了,比黄河低,附近的水流不进黄河里去。黄河以南都算淮河流域,黄河以北是海河流域。

洛阳以西都是山区,算黄河流域。

家园 郑州西部洛阳东部的雨也很大,这部分水进了黄河

巩义偃师等地,导致黄河多了1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郑州东部的水从贾鲁河往淮河走也是1000立方米每秒,而郑州境内贾鲁河防洪设计标准恰好就是1000立方米每秒(几年前刚提升的),所以勉强撑住了。如果这次降雨没有被分散到两个流域的话,全落在黄河流域,黄河多2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就会出现编号洪水,如果全落在淮河流域,贾鲁河碰到200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肯定完蛋了。。。

郑州领导决策失误,如果当天提早通知大家下班就能少死不少人,反倒可以大吹特吹几年前全面治理贾鲁河的超前决策,英雄变狗熊就差这几个小时。。。

通宝推:秦波仁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6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