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袁隆平先生逝世 -- 正名从俗

共:💬155 🌺1983 🌵2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算不上隐瞒,就是常路走到头了而已。

想把高粱玉米的那种高效C4循环,引入到C3的水稻中来。

植物也是有极限的。

袁老的成就主要在改开之前。

家园 转基因水稻的种植是依法必须事先批准的

严格来讲不是隐瞒,就是非法从事转基因,二者必居其一。

家园 新华社出来搞事情了,一个官媒装模装样的“建议降半旗”

感觉是高级黑。

一方面,是通过极端捧杀激发逆反心理。再推崇再怀念,也有一个度,过了就是反效果。有人可能会说哎呀呀袁的功绩超级大,无法高估,没有过一说,can't be overestimated. 我就呵呵了,修辞手法而已你还当真了。只要是人不是神,就都有个限度。不妨想想很多老一辈人对毛的反感是怎么来的。

另一方面,把袁如此神化,置其他人于何地?这又不是艺人或者球星,顶层一小撮胜者通吃,下面的就喝西北风去吧。哪怕袁的贡献能顶一百个普通但同样勤勤恳恳奉献一辈子的老专家,你现在给袁一万倍的待遇,让剩下人怎么想?没得到冠军就是失败者?更何况,就像很多人提到的,之前的钱学森邓稼先于敏为什么不降半旗?想起一出是一出算怎么回事?

话说回来,这些道理跟风起哄的人想不到,新华社不可能没有明白人。只能认为是有意为之,现在国内气氛真有点波云诡谲。

通宝推:hattie,赤之忤逆,empire2007,玉米菜,方平,nanimarcus,陈王奋起,审度,
家园 谈不上。

客观上,袁老被抬到这个位置,主要的任务,就是每年报喜,亩产又增加多少。

而构建C4水稻的工作,是个长期的艰苦工作。

现在也只是温室盆栽的阶段而已。

要是早就下地了,那可真是无话可说了。

就是为了下地,而下地了。

无论如何,袁老以及其他老一代无名育种工作者,都是国家栋梁,为全人类奉献过的。

家园 不是同一天

据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委员会网站消息,中国著名眼科学专家、医学教育家,东北地区眼科学奠基人,第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农工民主党第九、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十一届中央咨监委员会委员,辽宁省政协第六、七届常委,中国农工民主党辽宁省委员会第一、二届主委、三、四届名誉主委,沈阳市政协第七、八、九届副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沈阳市第一届委员会主委,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辽宁省眼科分会主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主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开创者、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夏德昭同志,于2021年5月20日16时28分在沈阳仙逝,享年104岁。

据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中国文博 )5月22日消息,著名美术史、玉器及玉文化研究专家、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名誉会长杨伯达先生, 不幸于2021年5月21日12时40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4岁。

家园 楼下对袁老过于苛责了 。

袁老从事水稻育种增产,解决人类最根本的吃饭问题,功在全世界,这不同于中国国防事业中两弹一星的研制,这是值得在全人类推广称颂的大善事,所以对袁老的宣传范围和宣传时效不同。

另外,对个体成就的宣传和对集体贡献的肯定,应该辩证地看。任何时候,都会突出宣传作为代表的先进个人,从雷锋到王进喜,从邓稼先到钟南山,这与肯定集体贡献不矛盾。毕竟,人类科技的进步,总要起始于个体所作出的发现和突破,而且为了发挥对广大人民的激励与示范作用,选取具体代表进行宣传才重点突出形象鲜明,形成“明星”现象以实现与普通人心理的高度共鸣。袁老几十年如一日忙碌于田间地头,恰恰是现在所提倡的“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的真实写照。

中国历来有很强的大一统群体观念,相对缺乏对个人努力和个人创新的激励与肯定,而革命性的科技进步依赖于少量个体的发现与创新。把屠呦呦和袁隆平这样的科技典型树立起来,把他们树为全民崇拜的明星,形成主流气候,这不比粉娱乐明星强万倍亿倍?

国家领导人去世能降半旗,为中国乃至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的作出巨大贡献的功勋科学家去世了,为什么不配将半旗?“王后将相,宁有种乎?”

通宝推:任爱杰,雨读晴耕,胡一刀,ziyun2015,海外俗人,曾自洲,铁手,
家园 降半旗是新华社故意起哄,压中央低头。

降半旗是新华社故意起哄,压中央低头。

前后几天院士走了4个,都降半旗?那天安门的国旗就没有升起来的时候。

毕竟,降旗是个大事情,恩出自上,由中央定夺,哪里轮得到新华社自作主张,无非是牛鬼蛇神借机闹事。

通宝推:潜望镜,empire2007,
家园 要评定个人贡献,我认为于敏在袁隆平之上

袁既无理论创新,又没有实验手段创新,他依靠的是举国体制的支持,依靠的海南专门设立的一年三熟9000亩农场和全国抽调的几千个农技员,最后依靠海南向阳农场的农技员冯克珊发现合格的野生雄性不孕株才取得突破,就这样由于袁的育种技术不过关,自己没有做出来,雄性不孕物质分到全国农技体系,江西农业科技人员率先取得突破,就这样综合举国之力,才完成了三系杂交水稻的突破。

袁老改开后政治献媚,说66年5月就预定文革中受到冲击,可是516主席才写出我的一张大字报,哪个红卫兵能未卜先知,就计划冲击他呢? 在文革中,他和助手往来湖南和海南的农场,都是乘坐飞机,当时乘坐飞机是县团级的待遇,哪来的冲击?胡说八道啊。

人无完人,我说这个不是否定袁老,袁老是对社会有巨大贡献的人,本来他尸骨未寒,不宜说三到四。但今天胡编说他用一人之力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新华社某些文人又违背纪律,公开用手里的麦克风喊话,要给袁老身后哀荣。其实真实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把杂交水稻的功劳归于个人,从而抹杀毛时代的集体光辉。

因为这个原因,我反对。

通宝推:拿不准,报以琼琚,氵氵,盲人摸象,一着,mutong,迷途笨狼,潜望镜,dongdream,鹰蓝,夏侯,newbird,avalon,胖老猫,张乘风,侧翼,紫梁,hattie,繁华事散,可有思考,梓童,赤之忤逆,向前向前,西门飘飘,empire2007,大江南北,阳春白雪,唐斩非,jhjdylj,金台夕照,吴头楚尾,落木千山,青菜园子,六铢衣,方平,达雅,didae,踢细胞,履虎,雄阔天,林静逾,冻雨,苏仙岭,心有戚戚,燕人,审度,四方城,nanimarcus,
家园 袁老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所有获得该勋章者,窃以为都可以尊享降半旗,因为他们是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

通宝推:寂灭,
家园 我跟你的观点完全一致

袁先生有大贡献。袁的离世是我国的重大损失。

称袁生生为“杂交水稻之父”,我反对。坦率说,我认为担不起。我也不认同把某人称为XXX之父之母,这种称呼充满了封建私有制的腐朽气息。

新中国粮食体系的进展,并非单纯体现在水稻上。其他谷物,杂粮,畜牧,水产,同样成绩斐然,贡献来不亚于水稻种植。所以我很反感那张“把你们喂得太饱”。

袁先生之超然封神,我也同意主要是政治经济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相比袁先生是个神,是一个杰出的科技工作者,更能真正表达对袁先生的敬意,也符合袁先生的本愿。我不愿意袁先生仙去后,还被人利用。

陈王的贴不会受我跟贴影响吧?我反对急生本已罪大恶极,现在估计更是坐实怙恶不悛。

通宝推:empire2007,呆头呆脑,苏仙岭,
家园 于敏 钱学森,袁隆平比得了?再说了,这是政治。

于敏 钱学森,袁隆平比得了?再说了,这是政治。

新华社这么擅自公开建议就是越权,新华社哪有这个权力公开讲啊,一帮牛鬼蛇神就是故意的。

通宝推:注册中文名,
家园 无罪开释!反对急生,也有道理。

我觉得,可能是对公布数据的客观性,分歧所致。

激进地鼓励生育,就是在否定十四五计划安排。

家园 是比不了。

但是,也可以降半旗,向历史致敬吧。

家园 国之大事,在戎与祀,不可以这么儿戏。

儿戏的点在于,新华社区区一个媒体,如何有权力携民意决定政治大事?这样形成惯例的话,以后死了人要不要纪念,怎么纪念,纪念到什么级别,都得看舆论风头而后定了,公知恐怕是要笑开颜。这是想当纽约时报吧我看。

总之,情绪用事,十有八九要被“别有用心的坏银”利用。像您这句“向历史致敬吧”,其实就模糊得很,恐怕自己也说不出个清晰理由。这就是典型的“不明真相的群众”。

通宝推:nanimarcus,
家园 钱学森之问:谁是活着的最伟大的人

这篇文章已经多年被互联网刻意删除了。

钱老的答案是什么?审兄、陈王、真相、nan等几位,知道吗?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