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征途食事 李一氓 -- 燕人

共:💬22 🌺95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应是小学时看到的

这套书共有八本,另有《说画集》《梨园集》《解忧集》《爱乐集》《书香集》《侃球集》《清风集》。在书目主题外,引申人生百态,观察世间万物相当有意思。分享点书里的片段吧。

《腐乳窝头议》

很多南方人不知窝头是为何物,有些人则是闻其名而未见过其物;但是北京人、尤其是旧中国的劳动人民,小米粥和棒子面窝头则是生活中不可一日或离的主食。50 年代后期,我去北大荒服劳役,同难的一位上海来的琴师看见小米,皱起眉头说:“个么事把拉鸟吃格”(上海方言,意思是这个东西是喂鸟的),而老玉米磨碎的棒子面在他的眼睛里则是连鸟也不肯吃的了。

《豆腐情结》

林彪自我爆炸后,许多狂热的知青都陷入了反思,我也不例外。我记得在那么几天我经常是睁着眼睛躺到天明,把能够记得起来的不多的事情翻来覆去地想了个遍。那时我忽地又想起了瞿秋白的《多余的话》,我从他临死之际对豆腐的依恋里,感受到了一种用“喜爱“无法概括的东西。这是一种浓重深沉的人生况味,刻骨铭心,却又曲尽难致。这也是对一种返朴归真、删繁就简的人生的深切体悟,在这样的体悟里,骨子里的书生和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才成了完整的瞿秋白,就像他在回顾一生可以有一唱三叹,但在临刑前却平静如地喝完酒,面对枪口高喊共产主义口号,这也正是完整的瞿秋白。把他的书生意气和反省自己时的一唱三叹,说成是对共产主义的犹疑和动摇,不是别有用心,至少也是浅薄的小布尔乔亚狂热。因为他的每一面都是真的,而且他还毫无自我掩饰之意。用现在这几年又通行起来的话说,瞿秋白是个真性情中人。真性情中人未见得适合投身革命尤其是投身政治一一瞿秋白对此应该说有所体悟一一不过假若自我标榜革命第一却毫无真性情的,是什么呢? 林彪该算作一个不错的例证。他的表演如果不说是后无来者。绝对已经是前无古人了。全国一致的“批林整风“在我这里,得出的是这样的结果,自己想想,也觉得意外,不过我承认,在我日后的人生途路上,这个结果确实让我受益无穷。

《最好吃的》

70年代初,我全家被下放到河南黄河故道的一个小村子里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有一次,在田里干活后,坐在田梗边休息谈天。 一位老农民忽然问我:“天底下最好吃的是什么东西?” 我一时回答不上来,只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好奇怪,说:“好吃的东西多了,哪里说得清。” 他一拍烟袋锅说:“我说,白馍最好吃。”我听了, 半晌说不出话来。 多少年过去了,这句话仍然常在我耳边回响。这在一个终年喝玉米粥的农人来说,还是一种极奢侈的理想呢!

《饮食文化意识流》

其实,饮食文化是最讲实效的文化,不能靠哗众取宠,而要看真招子。真招子不一定非上名贵菜肴,祖传绝技。只要普通中见出众,一般中显特殊就是好活儿。记得战争年代,我在沂蒙山区,端午节那天恰好有任务,日夜行军一百几十里, 走得肚皮空空、口干舌燥,到了宿营地,各班领到的都是煎饼、猪肉和韭菜。别的班全吃猪肉炒韭菜就煎饼,我们班长把瘦肉和韭菜剁成馅包在煎饼里,肥肉炼油炸成春卷似的煎饼盒儿,引起全团羡慕。这位班长就算是位美食家,其创造性与成就未见得比条件具备时做一碗狮子头差。只有平庸的厨师,没有下等的菜肴。信否?

ps 张抗抗去年因力挺方方名声大噪,又因发全篇充斥B的文章被封头条号。实现了另一种“夕阳红”了。

通宝推:醉寺,燕人,
家园 上小学就看这样的书吗

我上小学时字还认不全呢。唉,在起跑线上就输了。

家园 我小学高年级好像看岑凯伦,穷聊了

我好像先看民间神话故事,我姐姐比我大两岁,小学高年级看了几部言情小说,初中看了很多武侠,金庸,金唐,全庸的都看过了。后来万恶的工科大学把我这个文青埋没了。

家园 "我小学高年级好像看岑凯伦"

一直以为你是男生。

家园 性别歧视

我是男的,男的也可以看岑凯伦。

家园 和切芒果同学一样早熟啊,

小男孩看女生书,反-刻板印象。

家园 北京那个四川饭店...八十年代和朋友去过一次...

记得在天安门西南方向...过去的一个王府...

为了进车...门槛锯掉了...轧出了两道车辙印...

据说四川的老总们常去...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