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小时候的趣事回忆 -- 迷惑不解

共:💬56 🌺3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南方的冬天对北方去的刚开始真是难受

我当年去重庆工作,刚到时是三月初寒冷潮湿,窗户都是开着的。晚上睡觉就觉得被窝里水漉漉的非常不习惯,半天觉得被窝都不暖和,特意要了一件大号大衣压在被子上。白天打篮球浑身出汗,穿上衣服里面总是不干,很容易感冒。

家园 我小时候练的是铁砂掌

传说铁砂掌是要把手往铁沙子里面插,我家里没有,就改成手往大米缸里插

家园 冬天睡草垫,认真的吗?我特意问了我爸

也是南方冬天,我爹小时候,睡棉垫的

家园 也想起捉泥鳅的日子

其实说捉泥鳅,好像也不大准。

1、扎泥鳅:

南方夏插秧(二季稻)一段时间后,天气热起来,晚上,拧小桶,带着手电和道具,循着田埂扎泥鳅。工具:烧热纳鞋底的针的针鼻,并排两列或三列,插到去毛的旧牙刷杆头,再把牙刷柄绑到趁手的小棍子或长竹片上即可。

2、挖泥鳅

秋收后。

南方水田,一般会留过水的“通道”,所谓过水“通道”,据老人讲,是农田灌溉,上游水放到下游各家田,由于施肥时间略有差异,防止“过水”带走某家已经施肥的稻田的养分,这样稻田就有过水小勾渠了做法。(现在电力发达了,水管也管够,估计不用想那么多)。

秋收前,经验丰富的老伯会“晒田”,稻子更饱满,这一放水爆晒,估计泥鳅都就近躲到沟渠,有的沟渠在田中央穿过,大部分是绕着田埂,若是田埂比较高,沟渠下就特别阴凉,稻田龟裂状了,田埂边的小勾渠还微微积水,秋收完了,去挖沟渠,泥鳅、黄鳝管够,偶尔挖出乌龟、脚鱼,还是个大家伙。

都已远去了的乐趣。

关键词(Tags): #南方#捉泥鳅通宝推:柴门夜归,
家园 70年代我们那儿(乡镇)普遍是这样

我们家到了80年代才改铺棉被。当然70年代也不全是铺稻草,有的人家里小孩少,经济条件好,住县城里面的拿工资的应该也要好点。比如,小时候跟大人去县城,晚上住在一个当老师的人家里,我发现他们家就是铺棉被,他们家小孩不少,也有三四个。那时候去一趟县城还难得。我小学同学里 ,有一个男孩妈妈在乡医院,他家只有一个孩子,我去过他家玩,感觉他家家具啥的都比我家好很多,虽然没在他家睡觉,我猜他家肯定不用铺稻草。至于乡下村子里的同学,凡是我去过他们家玩的,没有不是铺稻草的。

家园 用针烧热插进牙刷把做成鱼叉

晚上打手电筒去田里扎田鸡(一种皮肤褐色的青蛙),是一大乐趣啊。还有就是公社拖拉机耙田,好多小孩背个小鱼篓拿着夹子跟在后面,看到泥鳅黄鳝翻起来就夹进鱼篓,也特别好玩。

家园 少林内劲一指禅,牛逼不

拿到手就懵逼了

怎么是养生功法。。。。。

家园 握手握手,这个内劲一指禅我还真练了

就是站桩,按一定次序板指,当时其实很有感觉,可惜最后也没有坚持下去。

家园 垫草垫是大规模普遍现象
家园 那会没啥沙包的概念,打纸简单实惠

区区也打过几天,一张也没有打破过就放弃了

家园 练过易筋经的路过

三十年前我爸买了几十本武功书,自己练不算还非要教我练易筋经。现在就记得饿虎扑食一招。

家园 耙田,耕牛动力笑料多😄
家园 应该是犁田,让你笑话了

主要是记得拖拉机后面拖一排犁刀,像猪八戒九齿钉耙,我就写成耙田,耙田不是犁田。我那时候住在乡下,也天天和村里小孩玩,一起抓鱼摸鸟,有时还帮他们晒谷场收个谷子之类,但毕竟家里不种田,并不懂种田。

家园 坚持下来也不会比随身带个把钥匙圈螺丝刀更有用啊

很多这种自残式的身体训练就是运动仪式,痛感训练和练出皮下疤结组织。生活中没有多少如果一拳不能解决,就两拳的事。

家园 耙田在犁田之后

这不算什么错误,就是两道连续工序。犁田用犁把泥土从深层翻过来,但是泥土还是大块,并且完全不平整,耙田就是把这些土块打碎并弄平整。对水田来说平整非常重要,否则水分布不均匀。我懂事的时候已经实行承包了,花钱雇人用手扶拖拉机把水田犁好耙好后,我爸爸会用锄头再平整,最后把木梯子压上石头或者坐上我在水田里拖动,这之后水田才会像一面镜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