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乡镇企业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历程 -- 钛坪樽逾

共:💬92 🌺657 🌵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乡镇企业的前世今生和发展历程

注:为确保大家讨论不跑题,回帖前,请先在心里回答“在哪一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了农业产值”。读完本帖,你就知道答案了。

此帖虽然是原创,但摘抄的论据比较多。

陈王奋起挥黄钺:指鹿为马是动物分类学的一大进步里,作者说了这么一句话:

拆散了人民公社集体,大批乡镇企业倒闭

按照我的理解,这应该是在说联产承包导致当时已有的大批乡镇企业倒闭。可是,在我记忆里,乡镇企业这个概念,是在八十年代才出现的。

网上找了找“乡镇企业”的来历,才明白,原来那句话里的“乡镇企业”应该说的是“社队企业”,是现在我们所说的乡镇企业的前身。

国家统计局九九年发表的《新中国50年系列分析报告之六: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二节,“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用下面这些数据总结了社队企业的历史:

到1959年底全国农村陆续建立了70多万个小工厂,从业人员达500万人,产值超过100亿元,占当时全国工业总产值的 10%。

到70年代中后期社队企业迅速发展的势头尤为突出,1974年社队企业总产值为180.9亿元,到1978年已达493亿元,4年共增长1.7倍,年均增长速度达到28.5%。

从1978到1983年,社队企业在全国各地广泛地兴办了起来。到1983年社队企业共吸收农村劳动力3235万人,比1978年增长14.4%;总产值从1978年的493亿元增加到1983年的1017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为21%。与此同时,农村个体、 联户办企业也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壮大。

并解释了社队企业与乡镇企业之间的历史传承关系:

。1984年中央 4号文件将社队企业正式改称为乡镇企业,对家庭办和联户办企业及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八七年是乡镇企业的一个发展高峰期:

1986年、1987年仅用两年的时间,就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的产值目标。到1988年企业个数达1888万个,从业人数达9546万人,总收入达4232亿元,4 年间乡镇企业数平均每年增长52.8%,从业人数平均每年增长20.8%,总收入平均每年增长58.4%。

接下来,”1989年至1991年,进入治理整顿阶段“:

这一时期由于国民经济结构矛盾加剧,社会供求总量失衡,不得不进行治理整顿。国家控制了乡镇企业贷款,压缩了基建规模,关、停、并、转了一批经济效益差、浪费能源原材料、污染严重的企业。三年治理整顿期间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缓,两年减少了近300万人,1989年增长速度为13%,1990年为14%,1991年开始有所恢复,增长速度为 37%。

再后面的发展历程我就不摘抄了,否则这帖子就不是原创而是转载了。简单地说,经过治理整顿,九四年达到了乡镇企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九五年后进入了“一个稳步发展的新时期”。

顺便插一句,要讨论宏观经济问题,统计局的网站真是个宝库。

从这个发展历程可以看出,乡镇企业,包括其前身社队企业,在七四到九九年间,一直在增长。即使在八九到九一这三年间,因为治理整顿,出现从业人员总数下降、“发展速度减缓”,但依然保持了超过 10% 的年“增长速度”(注:原文如此,我认为应该是按收入或者利润增长计算)。

家庭联产承包制七八年发端,八零年开始向全国推广,八二年由中央一号文件正式确定。同年,人大修改宪法,改公社、大队为乡、村。

所以,无论是时间上,还是因果上,八九到九一年间乡镇企业发展出现从业人员总数减少,与实行联产承包制没有关系。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九二年以前,乡镇企业仍然是以集体所有制为主。虽然统计局的这份报告没有明确提到,这一篇研究发表于九六年的研究报告天津社会科学:我国乡镇企业多元所有制格局形成的制度原因,开篇第一段: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十几年的发展,我国乡镇企业目前已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私营为补充的多元化所有制结构格局。据统计,1992年全国2091.62万个乡镇企业中,乡办为39.65万个(占1.9%),村办113.07万个(占5.4%),联办90.18万个(占4.3%),个体办1848.72万个(占88.4%);在企业职工构成上,乡办占24.7%,村办占24%,联办占7.3%,个体占44%;在企业总产值构成上,乡办占36.62%,村办占30.07%,联办占6.31%,个体占27%①。从这里可以看到,在大的所有制结构类型中,以乡、村办为主体的集体所有制企业仍占有很大的比重,个体私营性质的企业的比重也在迅速增加。

另外,这篇一八年发表于农业部网站上新闻版面的文章,历史不会忘记乡镇企业的重要贡献是这么说的:

乡镇企业发展初期虽从乡村集体企业起步,但同时发展了联户办、户办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形成了以乡(镇)办、村(村民小组)办、联户办、户办这样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形成了以乡村集体企业兴旺发达为标志的“苏南模式”和以农民个体私营企业蓬勃发展的“温州模式”。

十四大后,逐步完成原始积累的乡镇企业开始摆脱了所有制和姓“社”姓“资”的束缚和羁绊,加之市场竞争的压力不断向企业内部传导,乡村集体企业中的90%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产权清晰化、人格化。改制后的乡镇企业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等混合所有制与合伙制、个人独资形式再次创业;与此同时,一些农村个体私有企业也通过股份合作制、股份制走向联合,两者实现了殊途同归。

最后,这篇二零年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国乡镇企业的发展演变,主要着眼于七八年以后:

1978年到1983年,社队企业的数量虽然有所减少,但增加值从208亿元增加到408亿元,从业人员从2827万人增加到3235万人。在这一阶段,绝大部分乡镇企业属于集体所有。

从1984年到1988年,乡镇企业迅猛发展,企业数量从1.65万个激增到18.88万个。1987年,乡镇企业产值首次超过农业产值。1988年,乡镇企业增加值达到1742亿元,比1984年增长了175%。从业人员增加到9545万人,比1984年增加了5697万人。在这一时期,个体和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一些乡镇企业实行专业化和社会化协作生产,开始向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

四、1992-1996年:全面发展阶段

在这个阶段,乡镇企业迎来了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戴红帽”的乡镇企业纷纷设法摘帽,同时股份合作制得到广泛运用[iii]。

所以,@陈王奋起挥黄钺,到底是在什么时候,出现了“大批乡镇企业倒闭”呢?咋和联产承包扯上关系的?

另外,你还欠我一个解释,在这篇文章钛坪樽逾:【原创】推测一下当年为啥选择了“分田单干”里,到底啥是马,啥是鹿?

你说“亩单产不能提高,什么制度都没有用”,我在钛坪樽逾:再补充一下。说说亩单产的增长里给出的数据表明,八五年到九九年间,三大主粮的单产都增加了,其中稻谷单产增加了 20%。那么,这是不是证明联产承包制度“有用”?

关键词(Tags): #乡镇企业#历史通宝推:流浪肥猫,
家园 集体经济回归小农经济,天然降低分工,社办企业只好消失

很多乡镇企业或者说社办企业本身就是为大集体服务的,因为有些服务和需求,是大集体才有的,单家独户是小农经济,自己尽量搞定一切,天然不适合分工。

家园 原来公社内部就很多分工,今天耕地重新集中,这些分工

原来公社内部就很多分工,今天农村耕地重新集中,这些分工又重新出现了。

家园 八五年到九九年间单产增高当然不能证明联产承包制有用

良种普及,化肥使用量的增加,农业科技的水平才是增产的主要因素,这些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和联产承包制有见鬼的相干?可以说,是联产承包制的存在反而阻碍了上述农业生产条件的应用普及,三匹好马(良种,化肥,农业科技)把车往前拉,一匹坏马(分田单干)把车往后拽,车总体还是往前走,你还能说分田单干那匹坏马是拉车的功臣吗?

家园 这篇好,统计数字说话,乡镇企业最大的发展在承包后

道理上也说的通。咱们之前就讨论过,承包一个很重要意义在于,农民可以在解决征购指标后自由安排劳动时间。中国的农业生产早就是“人浮于事”(劳动力投入远高于农业生产本身所需),承包之后富余的劳动力自然要寻找更能挣钱的生产方式。

家园 确实。乡镇企业吸收农村富余劳力的能力超过了我原来的认知

在大中城市里的大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前,乡镇企业很好地缓冲了就业压力。

农业部网站上那篇文章的评价:

一方面,乡镇企业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向二、三产业的转移,为城镇化输送了人力资源,培育了产业大军,乡镇企业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1.64亿以上,对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达35%;另一方面,为农村和小城镇培育了一大批市场主体,鳞次栉比的小商铺、小工厂成为一些地方的重要市场力量。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小城镇提供了产业支撑,扩大了就业容量,与城市一起大大加快了我国城镇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达到58%。没有乡镇企业,就不能走出大中小城市结合以小城镇为主体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就有可能出现农村富余劳动力都到大城市居住的“城市病”和“贫民窟”,进而掉入“拉美陷阱”,也就不可能有统筹城乡发展、城乡一体化和城乡融合发展格局的形成。

家园 乡镇/社队企业本是毛时期预想的社会发展方向,跟承包没相干

毛的59年党内通信就明确说了,农业的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了,节省劳力了,那么省下的劳力怎么办?生产队自己办企业搞工业内部就地消化呗,如史来贺的刘庄就是在文革时期先大规模养殖,从74年开始生产小喇叭,然后又“先后办起了机械厂、面粉厂、冰糕厂、食品加工厂等,使刘庄逐步形成以工促农、以工养农、全面发展、五业兴旺的新格局”,“ 不仅有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还为集体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钛坪樽逾转载的文章也显示得很清楚,七十年代的社队企业就是明显大力快速地发展。如果不搞分田单干,保留更多的集体经济,而不是在九十年代后不是破产就是私有化被私人侵吞,那么更大量的劳动力可以就地从事工业,而不至于每年几千万,上亿民工往沿海跑,打工受剥削,企业创造出的财富更公平地分配给每个农民,而不是被私人老板独吞,农民的生活,社会的问题要比现在好得多。仅此一点,分田单干就是严重拖了农村发展的后腿,巨大的消极意义,而不是什么“促进农村发展”。

通宝推:阴霾信仰,不如安静,审度,
家园 以我家亲戚的经历

确实是入城工作之后,乡下家里的经济情况才有改善的,无他,汇钱回去罢了。

但是左派的河友会认为这样是不对的,邓的改开,开了口子,让资本家合法剥削农民。。。。

家园 让资本家剥削,让集体企业剥削?你爱哪个

华为是类集体企业,也是996,也是剥削,钱给的足够。

PDD是资本家,据说员工死有余辜。

家园 统计数据有本质问题没有体现:公与私

乡镇企业,是一个概念。他跟村社企业不同之处,在于村社企业是公有企业,而乡镇企业,大多实质上是私企。

为什么么说乡镇企业大多实质上是私企?一个,原村社企业,由于强行推行承包制,实质上已经由承包者全权支配。承包代价?几近于零。第二,新增企业。当时要求所有企业都必须有主管单位,所以,没有私企,只有乡镇企业。单位集体出资的,合作的企业,固然是乡镇企业,私企全部都是乡镇企业。这个问题后来导致很多公案。

致于村社企业,各种所站,没了。有名也无实了。

不管叫村社企业也好,乡镇企业也罢,实质性的公有企业,的确是大量倒了。这个问题上,陈王没错。然后90年代后,大量改制,大量“靓女先嫁”,大量“管理层收购”,名义上的乡镇企业,也没了。

通宝推:不如安静,
家园 08年世界经济危机,东南沿海企业大裁员,农民工返乡

潮,就连温中堂也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广大农村像一个巨大的海绵,吸收了上千万失业的农民工,起到了无法替代的稳定器作用。

要不然,换任何一个其他的国家,短时间那么多产业工人失业,绝对要出大乱子。

家园 市场经济里其实不外乎两个选择

选择被剥削的话,价高者得,谁给的钱多,就给谁剥削。

不想被剥削的话,就去剥削别人。

家园 分析数据得出真相是一门科学,不是靠百度就能掌握的

要回你的问题也难,时间跨度长,变量多。

关于分田后的农业产量和单产,老老狐狸有好几篇文章在河里,是镇河之宝,大家翻翻河泥即可,根本没有必要辩论,反复发明轮子。

我简单地说几句,84年是四三计划逐步建成的抬头,化肥和农药产量激增,同时也是杂交水稻等良种推广的时候,正常情况下的亩单产都会激增,分田后的表现不过勉强符合预期,甚至还有不如。

告诉你们一个可能令人震惊的真相,分田之后,真实的粮食产量其实已经没有人知道了,因为产量是估计出来的。开始的几年还有谱,因为底层工作人员一丝不苟,后来就变样了,领导要多少就多少,以致中国生产了全世界80%以上的蔬菜,水果,反正无法核实。中国连续多年粮食增产,现在进口的大豆,小麦之类的,折算成耕地,已经超过国内的耕地面积了。前年蠊相宣布把土豆玉米算成主粮,他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听吧,粮食安全问题,反正我不确定。

说回乡镇企业。

83~84年分田后,原来的集体企业失去了所有者的管理,变成承包制,但很多人都要承包怎么办呢? 分拆成多家,大家各自承包一摊。于是乡镇企业数量激增。

至于为什么销售额猛涨呢?大家只要了解一下从84~88年的物价就知道了,很多物价涨了几倍。很多业绩增长都是被动发生的。要还原真实的增长,只需要把当年的销售额折算成当年的美元,就一目了然。

稻公执政,只要不倒退,就是AAA。

我是亲眼目睹中国农村社队企业从发生,兴旺到大批倒闭的全过程的,以前都在骂中国农民素质低,搞企业搞不好,很多年之后才明白,始作俑者稻公也。

通宝推:脚歪不怕鞋正,鱼与渔语,四时之序,阴霾信仰,jhjdylj,acton,审度,newbird,燕人,不如安静,
家园 那你的意思还是农民工好咯?要知道

农民工可是改开后承包制推广了才出现的产物,现在西西河副国级不都在骂么?

家园 你这个可是无端猜测了,而且还把人往坏处想,我 -- 有补充

就是农村出来的,我能忘本吗?

我想说的是,农村农民为中国的经济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然而改开后的既得利益阶层,那些“先富”们,社会精英成功人士,不仅不知感恩,地产党还勾结地方政府,用尽各种手段来侵占农村的土地开发房地产,只给微不足道的一点点补偿,残酷剥削农村农民。

这样的情况至今仍在不少地区继续着。

虽然有习总的精确扶贫,但也只是杯水车薪,连振兴农村都谈不上,更别说彻底改变地方政府吃“土地财政”的惯性思维了。

你可以翻翻我以前的帖子,足以证明我的立场了。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我们农民工至今还是国家劳动法之外的存在,各地劳动局 -- 补充帖

对待农民工,不但不按照劳动法保护,遇到农民工讨薪维权,还跟私企老板沆瀣一气,就像木雕泥塑一样,要么视若不见,要么毫不作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