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清朝相关论文资料整理,陆陆续续有空就补充一点 -- 阴霾信仰

共:💬480 🌺2201 🌵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家园 简单说

一、

1、不知道,只知道钱穆有类似的观点,但他只是说可以导出。

2、泰州后学

二、

1、没看到内容无法谈论。

2、先生盖曰「吾学以存天理而遏人欲」云尔,故又曰「良知即天理」。

关键在于天理为何。这里涉及到中国文本的一个特征,那就是一个字代指所有。之前提过,意义生成可以转换为一个序列,其中的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这个字指代。比如道、理、事、物。都是理。比如生理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都是性。所以有必要明确说的是什么。

一般谈论天理或者良知的时候,指的都是由开端(性善)而来的具体事实,也就是即是端(本原),也是生成的序列整体(发展与结果)。

三、

1、理学心学都是如此。

2、思孟学派、荀子、《乐记》。

3、不是,很显然这是先秦的命题。

问题在于,天理和良知都是先天固有的「存在」(潜能/可能性),而人欲是人的具体想法,两者并不是一个级别。一个是先验规定(先天形式),一个是心理活动(后天发展)。最终他们都要落到心上,所以可以说是同时存在。

如果以性讨论,那就是倾向于所谓先天,倾向于从先天到后天的无碍发展。而不是纯粹的后天。也许后天有先天基础,但「过分」的部分显然不是出自先天。乐记「物至而人化物也」说得很清楚了。

除了端的解释,这些都是常识,很难想象支持心学的人会不懂这些。

四、

这也是古今教派争论的关键,如果不明白端是价值和可能性,而不是具体事实或者说所谓实体,那么是永远也不可能理解的。

善是即是价值,也是由价值而来的事实,甚至也是事实可以发现/符合的价值。不能分开讨论。只是端的一面并非具体事实可以界定而已。

家园 谢月兄,这样就清楚多了 -- 有补充

再次感佩月兄的坦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大家风范。

一、

1、即公认的、影响超过杜维明陈来的当代哲学大家,没有说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是一回事。

2、问的是具体的人、职、事。月兄只说“泰州后学”,于是我百度这四个字(https://baike.baidu.com/item/泰州学派/10517217),看到百度说泰州学派的10个传人、弟子,大多数都不是明末的,只有第10名徐光启是明末人物,且任职最高到了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然而,能说徐光启空谈心性误国吗?

二、

1、百度“天理、人欲”(https://baike.baidu.com/item/存天理、灭人欲/9998795),我问的就是”思想“一节的内容。关于“定义”的部分,月兄是否认为完整无缺地表达了程朱理学的典籍?

2、这个要谢谢月兄提示,可以看到阳明话语中的确曾说过“天理、人欲”。与月兄的讨论,或可集中于厦门大学哲学教授乐爱国的论文(https://www.rujiazg.com/article/18388)

三、

1、这个月兄如此概括怕是不妥,起码泰州学派并不如此。

2、孟子、子思、荀子、礼记,都不等于《论语》。这等于说《论语》中并无“天理”“人欲”分离的观点表达。

3、不知月兄是否知道,关于《孟子》、《荀子》目前是否有先秦时期的竹简出土?如果没有,是否应该把《孟子》《荀子》归于西汉儒家的整理?当然,从中国词上,程朱不算是词的发明人,但是从词的内涵上,是否算是新发明?

月兄随后的议论,又让人看不明白了:先验规定怎么就成了“先天”的存在了?欲望怎么成了想法?一个小孩子缠着大人买好吃的,要吃好吃的欲望,按照程朱理学的说法,要吃的可以,要想吃好吃的就不对。这个“要想吃好吃的不对”,不是恰恰是外在于小孩子,是程朱理学之徒的“价值判断”,是后天的,是外在于小孩子的吗?

更不同意月兄说“过分的部分显然不是出于先天“:年轻男子,喜欢漂亮女孩,按照程朱理学,这就是「过分」。然而程朱的”天理“,同时肯定皇帝老儿可以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嫔是「不过分」,且也没见过程朱理学之徒要求皇帝选老婆不要选漂亮的。程朱理学的逻辑上与孔子、阳明心学在此就截然不同:孔子说好色是天生的,也就是先天的;阳明也说爱美是天生的、先天的,不是后天才”通过学习“,才知道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才会「过分」地选择美。

「过分」与否,显然是后天才设立的标准,也外化于人,这个才是常识。

月兄忽然谈起“端”,又让人糊涂了。价值判断和“端”是个什么关系?有可能取得共识的,也是对于具体事实的价值判断,而对心理活动、思想、观点的价值判断,则很难取的共识。因此才有阳明心学的“未能行,便是未知”,只有“行”这个具体事实,才能判断心理活动、思想、观点。

月兄的“端”是从何而来的呢?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欢迎大眼兄参与切磋讨论 -- 补充帖
见前补充 4705643
家园 无话可说

一、

1、我说过,他们只是本质上是一回事,实际上不一定是一回事。就算不讨论后面的理解、选用、学派,一个强调超验,一个强调经验,一个偏向演绎,一个偏向归纳,是一回事吗?不要脱离语境,否则只会无限绕下去。

2、百度一下有谁很难?颜钧往后算。学风空疏就是他们带来的(近禅),也可以说不是他们的错(说的不一样),也有一定成就(讲学)。这里其实就是定义问题,按照你对理学的定义如此可用于心学。

二、

1、太罗嗦,通俗理解大致没有错。但是这种理解的形而上背景未能得到解释。

2、这几乎是常识。之前说过了,他们的基础都是孟子的性善,展开都是乐记的物感心动,所以这方面一致是必然的。

此文中泰州后学的人欲是经过定义的,“皆是吾身”所以人欲天理并存,所以是一体。说好听点,这是明确了天理仍是心理学主体的认识,说难听点的,就是把心理学主体当作世界本身了,这就是近禅。而且几乎是废话。用序列考虑一下,他们说的根本不在一个位面。就和孟荀本质上不在一个位面一样。

三、

1、心即理,理无心则无着处。一定要分清这个心即是心理学主体,也是先验自我(超验主体)。

2、你是想说只有论语才是儒家吗?孔子罕言“性与天道”。我是想说理学心学的基础都是孟子。孔子当然重要,但论语中鲜有形而上的探讨,这类内容主要源自周易。

3、不算。其实《五行》就足以证明孟子是先秦。秦汉整理并没有补足五行的正确理解。按你这么说,现行最早的完整版是宋代,都是宋学了。

后面的显然谈的不是一回事了,显然肯定皇帝是过分的,就和道家也要求皇帝寡欲一样。但是这和实际中的是一回事吗?你能证明他们明确说了皇帝不算过分吗?或者说你能明确证明他们说的人只是部分人吗?

端就是性善,就是理学心学的核心基础,这都不明白,还是不说了吧。

我觉得这些问题不用讨论了,缺乏常识,而且罔顾常识,我可没有这个精力。

家园 月兄偏概念演绎,我偏事实直观,讨论亦是对彼此的补充

一、

1、确认事实:当代哲学大家都没有说过理学心学是一回事,只有杜维明等以“宋明儒学”为旗帜,把理学心学说成是一回事。当然还有月兄自己独立得出了这个结论。

2、确认事实:程朱理学之徒骂心学“空谈心性误国”,实际是一个具体的人和事例也没有的。只有月兄这样的推演,月兄自己也说是“误解”。那么确定事实是黄宗羲等捏造的子虚乌有。

二、

1、月兄确认百度基本/大致表达了理学的定义。

2、王守仁也谈过天理、人欲,如月兄所言,阳明先生是在什么语境下说的此话,我还需要去学习了解。

三、

1、“心即理”和“理无心则无着处”,从中文上说得不是一回事,这也说明程朱的“天理”是外化于“心”。至于这个“心”能否用现代的“心理学”概念来替换,其实是没有定论的。

2、月兄不该误解,儒在孔子之前就存在,论语只是最接近孔子自己思想的文献。孔子在论语中没有“天理”“人欲”的论述。所以程朱理学的溯源,拿孔子说事是虚的。 即便是孟子那般机械、认死理,但其是否有过如二程朱熹这样把“天理”和“人欲”截然分开的表述?

3、月兄的完整回答应该是:没有出土过《孟子》的竹简,《孟子》各章都是汉代整理的,但是有《五行》可以证明《孟子》原文是先秦的。对吧?

插一句:月兄一直强调后续弟子与创始人之间有别,包括理解有别,以此用于为程朱理学之徒犯下的社会罪恶、与二程朱熹隔开。那么按此逻辑,首先孟子与孔子是再传关系,所以孟子和孔子也不是一回事。只是到了宋代通过三字经这样的通俗读物,才使大家感觉孔孟是一回事。对吗?

好像无论程朱还是阳明,都用好吃、好色以及小孩子说明“天理”、“人欲”、“良知”、“心”。所以我觉得月兄不能回避从这个角度展开谈,而是祭出一个“端”来当法宝遁了。

要吃好吃的,喜欢漂亮的,这个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习的?知道不应该吃好吃的,不应该喜欢美女,这个是天生的?还是后天学了才知道的?月兄的答案是什么呢?

在这个角度,程朱理学和阳明心学,是有明显区别的。

“显然肯定皇帝是过分的”,如果月兄是这么个看法,那么就是否定了程朱理学的”天理“。月兄要实事求是,程朱理学没有平等的观念,心学借鉴了佛学中的众生平等的观念,也是砸理学锅的一部分。月兄反问我的那一句,我也可以反问兄:有明一代,士大夫们竞相以”谏“皇帝博名,奏章很多,月兄比我博学,可曾见有一篇说皇帝选妃不应该选漂亮的?选漂亮的就是过分?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与月兄共勉。

家园 《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摘录

许多年来,全欧洲都认为中国人是世界上最荒谬最奇特的民族;他们的剃发、蓄辨、斜服睛、奇装异服以及女人的畸形的脚,长期供给了那些制造滑稽的漫画家以题材;同时,使中国人感到陶醉的闭关自守、迷信鬼神和妄自尊大,也经常激起了欧洲人的嘲笑和轻视。可是,在太平军中间,除了面貌之外,所有这些都已绝迹,甚至于他们的面貌似乎也有所改善;也许这是由于他们在身心两方面都摆脱了奴隶地位的缘故吧。太平军和清政府奴役下的中国人之间的员突出的,最使外国人注意的对照,就是他们的外貌及装饰的截然不同。

中国人向来被认为是面目愚蠢、装饰恶劣的民族;而使面容变丑的剃发不能不说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满清政府奴役下的任何一个中国人的面部都表现了蠢笨,冷淡,没有表情,没有智慧,只有类似半狡猾半恐惧的奴隶态度,他们的活力被束缚,他们的希望和精神被,压抑被摧毁。

太平军则相反,使人立刻觉得他们是有智慧的,好钻研的,追求知识的。的确,根据双方不同的智力才能来看,——再不能有比这更显著的区别,——要说他们是同一国家的人,那简直令人无法想象。太平军是聪敏的、直率的、英武的,尤其他们的自由风度 特别具有吸引力。你可以看见被鞑靼人所征服的中国人的奴颜婢膝;但是太平军纵使面对死亡,也表现了自由人的庄严不屈的风度。“经过汕头、厦门、福州、上海等地。每到一地,我总是尽量跟本地人相处在一起。我发现他们都深深痛恶当前的统治者。一般人都把残酷、凶狠、口是心非归之于中国人的天性,其实这多半是由于邪恶的清廷政府所造成的。这些人从婴儿时代起,就习惯于流血和酷刑的惨象.正象他们的祖先在最近两世纪中被鞑靼征服者所屠杀的惨象一样。统治者的无穷迫害使他们麻木不仁,堕落退化;剃发的奴隶标记使他们带着不自然的烙印;横恣暴虐的专制制度摧毁了并贬抑了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生命财产完全操在最卑鄙最无人心的官吏手里,操在只有贿赂可以动心的审判官手里;凡是反叛异族皇帝的非正义统治的人,按律是“千刀万剐”,凌迟处死,稍涉嫌疑就被砍头,牵连在反叛案件里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如果中国人沾染了通常是被压迫的弱小者所凭借的狡猾和欺诈,又有什么奇怪呢? ” “太平军起义前,中国的情况是极其可悲的:两百年来的暴 /政压迫,显然消灭了这个国家的一切善良高贵的品德,满清人入侵的恶劣影响似乎完成了对于中国人的道德的、社会的和政治的全部破坏。” 

“这样,清廷政府的排外政策还有什么奇怪呢?闭关自守是清政府的救星;他们的确知道他们的权力是建立在汉族奴隶的软弱愚昧和迷信退化之上。”  

“满洲人的血腥统治,他们的暴虐腐朽,他们篡夺中国王位的非法手段,这是大家所公认的。……自由和正义总是通过反抗暴虐统治而取得进展的,伟大的人民领袖也许是今天的叛徒,可是明天他们得到了成功他们就要成为时代的英雄和爱国者。”  

“满洲统治者的这种残忍暴行继续了很多年,凡太平军所到之地,都浸透了无辜者的鲜血:不但参加革命者的家属全被屠戳,而且成千上万的人都以嫌疑处死。我们难道不记得野蛮的钦差大臣叶名琛的夸口么?仅在广东一省,他在一个月之内就杀了七万人以上!这些人都是和平的乡民,他们并没有犯任何罪(因为当时太平军距离广东很远),甚至也不知道株连他们的亲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这只是一个清廷官吏的屠杀成绩,试想:一批一批戴花领拖尾巴的清廷屠夫,将要冷酷无情地屠杀多少生命?这批屠夫从来不敢在战场上抗拒太平军,纵使在深沟高垒之内,倘无外国人帮助也不敢抵御太平军,现在他们却被派来对这些男人的手无寸铁的妇女和家属, 滥施可怕的报复行为了。”  

“为了彻底消灭爱国情绪,满洲人强迫被征服的中国人剃去他们从古以来就作为珍爱装饰的长发,强迫他们垂辨,并采用鞑靼服装,违者处死。据说,宁死不肯忍受这种民族屈辱的人有千千万万。变更民族装束在一切征服手段中是最明显最能压制人的;这无疑是粉碎中国人民精神的有效方法。凡不肯忍受的就失去了头颅。”  

“中国人在满洲人入侵之前是富足的。优裕阶级的住屋舒适而坚固。现在中国人已没有多少显著的财产,稍露财产迹象就成为政府官吏的勒索对象.从鞑靼人进入中国那天起,中国就不断地衰落下去,现在人民可以比作匍匐地上的牛马,有一天算一天地活着,最堕落的迷信使他们的智慧变得迟钝愚昧。

中国在满清政府统治之下,各方面部显示了最悲惨的景象,一个民族不能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得到人的充分发展的景象。满洲人为了保持自己的皇位,决定了三个方针:第一、强迫每个中国人剃发垂辫,违者以叛逆处死。第二、凡秘密结社者,作为叛国论.第三、清皇帝为了加深统治者与被治者之间的裂痕,甚至任其(官吏)搜刮民脂民膏,只要不致逼民造反就行。”  

“在清王朝的进展和维持时期,惨道屠戮的牺牲者之多,是欧洲人从来所不能思议的,虽然根据清人入侵以来不断发生的人民反叛和对人民所施行的屠杀的确凿记载来判断,这些被毁灭的生命是从亚历山大到鉄木真以来历罕见的。满洲人的野蛮统治是史无前例的;他们的残暴的酷刑,尤其施于反叛者的酷刑,以及他们所制定的刑律,都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污点。”  

“中国最俊美的男人和女人只能在太平军行列中看到,这是奇怪的事实。这也许是由于他们不同的服装和发式。” “妇女摆脱了缠足的恶习,男子摆脱了剃发垂辫的奴隶标记,这是太平天国最显著、最富有特色的两大改革,使他们在外貌上大为改善,和在鞑靼统治下的中国人显出了巨大区别。” “尤其使我感动的是他们(农民)都乐于留发,这是太平和自由的标记,跟满洲人及其强加在汉人身上的剃头蓄辩的奴隶标记恰成对照。” “在农村,村民们同样蓄了长发,在新政体下生活的非常愉快。”  

“中国的道德上的、社会上的和政治上的情况,几乎毫无希望地濒于险恶之境。全国的政治制度、社会制度和宗教制度都极需要加以摧毁.改造、重建和更新。但是,要寻找能够担起这种任务的有效力量却又使人感到了茫然和丧.政府腐败,学者萎靡不振,上流社会卑鄙而懦弱,下层阶级则j忙于生存斗争,整个民族似乎都被缚住了手足。他们的道德力量陷于瘫痪,他们的智力才能陷于萎缩,他们的自由权利在专制淫威和荒淫无耻的势力之下被摧毁殆尽。政治上的腐朽暴虐,加以鸦片的流毒,磨灭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使他们变成了无能的种族。但是在这种令人茫然沮丧的情况中,我们终于看到了目前的革命运动、革命的主要人物及其所达到的成就:看到这种情况是值得我们称的,我们要感谢上帝,使我们能够看到这种值得称庆的情况.”  

“太平军的行为则与之相反,他们的纪律的严明,成功的神速,以及对于人民的爱护,约束部属不得犯甚至在文明国家中也常有的各种罪,这一切措施都深深获得广大人民的爱戴。援军从四面八方涌来;一切地方起义军,一切被暴虐专制所迫害的人们,一切不满异族统治的人们,一切燃烧着爱国之火的人们,都奔集到天王的旗下。”

作者:梅氏利维坦鲸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1070125/answer/836780302

通宝推:燕人,桥上,
家园 补充几个文章链接 -- 补充帖

清朝是否在民族融合上具有积极的意义? (清朝真是各族血泪史)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88043613/answer/2353960165

清朝的满城是怎么回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4522356/answer/682458674

大家怎么看待左宗棠这个人? (BY孙中山)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8735236/answer/2364741454

部分孙中山言论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4072091/answer/2337600754

再补一段孙中山晚年比较有意思的反思:“自光复之后,就有世袭底官僚,顽固底旧党,复辟底宗社党,凑合一起,叫做五族共和”,“清朝武人之专制难以灭绝”,国家“长在四分五裂之中”,满洲为日本所控制,蒙古为俄国控制,西藏为英国控制,始终不能建立一个独立和统一的民族国家。自1919年之后,孙中山进一步指出,“五族共和者,直欺人之语”。

结合起来看可以理解为啥孙中山晚年又转向民族主义,回到了早期清朝是外国的想法了。

最后来个比较囧的百科介绍:

文悌(?-约1900)清末官吏。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仲恭。以笔帖式任户部郎中,出为河南知府,改御史。1898年(德宗光绪二十四年)4月,康有为等在北京成立“保国会”。他患其“集聚匪徒,招诱党羽,因而犯上作乱”,乃伪与康有为相往还,暗中窥探维新派的言行,诋毁康有为立保国会“名为保国,实为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一诬陷之词,为慈禧太后日后大兴党狱的借口之一。他还严劾康有为在京城“任意妄为,遍结言官,把持国是”。

还真是红果果地把满清和中国对立起来了。也难怪时人有非汉排满,乃满排汉的说法。

家园 太平天国可惜了

虽然有列强联合满清政府的绞杀,但自己内部因为权力斗争导致的分裂-天京之变,是太平天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主因。

家园 照你这么说,岳飞还是阻碍民族融合的罪人了

照你这么说,岳飞非但不是民族英雄,还是阻碍民族融合的罪人。

宋徽宗才是顺应民族大融合并且加速融合进程的民族英雄。

家园 当年可惜的不仅仅是太平天国,广东天地会,上海小刀会起义

都是被洋人帮助满清镇压下去的。广东这边洋人给广州城的清军送军火,上海这边洋人直接出兵,和清军联合绞杀小刀会。

加上后来的义和团,传统的起义直接面对洋人加满清,确实难度极大。

家园 太平军较好的结合了江南的反清势力

或者说知识分子,群体,可算是农民起义的高级水平了。

家园 太平军确实较好的结合了江南的反清势力

尤其是东林党残余势力,而且双方结合得可算不错,算是农民起义和知识分子较好的联盟。

只是可惜,现代国际经验不足的,同时,自身能力也不够,局限性太多。

曾左胡犯罪很大,尤其是清剿江南,实在是杀了疯狂了。唉。毕竟团练兵太落后了。

实际上,江南的死亡,九成九是清兵的作品,真不行。

家园 岳飞抗金相当于谢安抗前秦

怎么评价谢安抗秦,就怎么评价岳飞抗金。

家园 东林党残余势力?

能讲讲细节吗?

家园 曾国藩回忆录

里面的杀戮,顺势就干了江南的知识分子,太平军和江南文人商人集团合作的资料也不算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