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也说“惟楚有材” -- 用心荐华

共:💬165 🌺7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据说清末民初思想家名儒章太炎曾经公开在报纸上征婚

以鄂女为限。私下又发表意见

【人之娶妻当饭吃,我之娶妻当药用。两湖人甚佳,安徽人次之,最不适合者为北方女子,广东女子言语不通,如外国人,那是最不敢当的。】

他本人是浙江人,却以两湖女子为首选。这个大概是因为辛亥光复以两湖首义的关系。后来经介绍所娶女子是浙江籍的。

抄一段,原文链接在此

【一说是章太炎认为“鄂地首义之区,女子亦殊不凡”;二说便是“湘女多情,鄂女多音”。

“湘女多情”应该跟湘妃竹相关,自然是指舜帝在南巡中驾崩后葬于零陵,他的两个妃子娥皇与女英千里寻夫,泪洒湘竹。故后世即有“湘女多情”之说。

“鄂女多音”则让人颇为诧异。相传,1914年章太炎赴京被袁世凯软禁时,袁世凯曾好奇地问章太炎:“何以非鄂女不娶?”章太炎回答道:“湘女多情,鄂女多音。湖北人语音之中,保存着许多古音,而本人正是研究古音的,若有鄂女应征,自当结秦晋之好。”

这则传闻是否属实不得而知,但鄂地语言中遗存着古楚方言词汇却是实情,作为语言学大师的章太炎,当年曾一度主张以武汉音为汉语的标准音。民间还有戏言曰:“武汉话差一票便成国语了!”指的是当年投票决定谁为国语时,黎元洪忽内急猫在厕所半天未出,因而差了一票。戏说毕竟是一种趣话,但章太炎酷爱鄂地语音应该不假,以至于想娶个鄂女天天听着湖北话。或许曾在汉口生活过两年的汤国黎还记着若干汉腔汉调呢。(08-07-23初稿,2010-12-10修订稿)】

通宝推:桥上,
家园 感觉最后一句说反了

你们家不是勤奋觉习的当学渣吗?

家园 90年代我在深圳见过的上海美女比今天的明星多得多

也好看得多。

90年代还有一次,我还有一次做夜宵线从徐家汇回家,路过衡山路一条街,正好凌晨2点半过后,车上挤满了超级美女,彻底打消了我上海没有美女的错误印象。

不是没有美女,而是我没有看到美女。

家园 明清以降武汉乃至湖北居民的主体早已不是先秦时期楚国的遗民

上大学的时候,就从江西同学那里学到一句话,叫江西填湖广,此前我只知道另外一句话,叫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发端于明朝初年,湖广填四川发端于清朝初年。但是以后很久才认识到所谓江西填湖广填到什么程度,据说经过元末农民战争,主要是朱元璋大战陈友谅后,湖北东部长江沿岸地区的主体居民基本上为江西移民所更替。看过一个资料说,当代因修水利志调查梁子湖地区居民中16个大姓氏的家谱,发现只有1个姓氏是在宋代迁居于此,发生于南宋初年,这也是最早的,元朝年间迁入的也只有1个姓氏,而剩下的绝大多数是在元末明初由江西集中迁入的。也就是说,现在武汉及其附近地区的主体居民是600多年前来自江西的移民的后裔。

湖北山区农村呢,家谱能往上追到宋朝的也是很古老的家族了,有一个雷以諴,就是抽厘金的那个,先祖好像也是从江西过来的。

家园 我高中读了3年

理论上有那么一种可能,只读2年,如此提前2年毕业,但那样高考就够呛了。

家园 江西填湖广

大槐树移民,调南守北,调北守南,是明朝组织的浩大移民工程,对今天中国人口结构打下框架。

经历蒙古屠杀和元末混战,南北方人口都损失严重,北方的山西,南方的江西因为山区众多,成为战乱避难所,在明朝初年,成为硕果仅存的人口众多的地区,朱元璋开始就组织山西人向北方各地移民,这就是所谓大槐树移民。河北山东陕西河南的广泛流传大槐树的传说,家谱都可追溯到山西。同时,组织江西人向南方各地移民,有了瓦屑坝的传说。这其中江西填湖广(包括河南南部的信阳地区)之外,还有江西填江淮,今天安徽江淮之间的人民差不多六成是江西移民后代,比如李鸿章就可把族谱追溯到明初的江西。还有江南人向江北移民(张士诚牵连)等等。

除了组织山西,江西人移民外,还有调南守北,调北守南,就是组织军队移民各地驻扎。比如现在陕甘有很多人都是明初征西北的徐达大军后代,如明末的杜松杜太师,马家军,祖宗都是在江南。山东人丁肇中的祖先是明初从武昌来的军官。今天长城沿线存在众多的O1为表征的百越系就是明朝从南方来的卫所兵的后代。云贵的大规模汉人移民进入就是明初沐英带大军征戍云贵。现在南方很多地方存在的官话方言岛都是明朝戍兵及家属的遗存。

家园 湖广填四川有两次,一次是明初,一次是清康熙年间

我的家族就是明朝初年 从江西移民过来的。

但湖广填四川有两次,一次是明初,一次是清康熙年间。

“南宋时四川近一千万人,至1234年蒙古人入侵到宋亡,人口耗减大半,1282年全川只剩60万。1362年随州明玉珍开创夏国,不少楚民入川,1371年明军灭夏后,继续大量移民,到1401年才接近尾声,明末四川约有400万人。”

这也是为什么宋朝时期四川名人名将辈出,而明朝四川籍唯一状元杨升庵,当然还有首辅杨慎(就是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那位)。名将就只有秦良玉了。

家园 国家存亡和生意盈亏是两码事,国家可不是做生意

国家是个政治概念,投资是商业概念,混淆概念就成了诡辩。

什么江南财团和明政府的关系就相当于是投资人和吝啬的家族企业,完全是拿二十一世纪的记号寻找十五世纪的剑。

说朱家人混蛋,就能洗脱江南地主为了一己私利搭上国家存亡的罪责了?没这个逻辑啊。

家园 湖南湖北人智商高的亲身体验

我当年在广西可以算省重点中学TOP2-5%的水平,到了武汉的关山口技工学校,专业里湖南湖北的同学约占一半,也就是泯然众人了。

我们当年YY道,清华北大虽然在各地录取分更高,但我们有更多的湖南湖北人。他们是世界杯,我们是欧洲杯。

家园 倒霉的人,想起了某个娶了女机器人的电影
家园 我判断一个地方美女多不多的方法

就是到美女聚集的地方去看看,比如当年的金融部门,特别是证券营业部,都是当地的美女。而且白天可以清楚的看到美女脸上的痘痘。。。

娱乐场所的美女都是外地的,而且在灯光下容易给颜值加分。

家园 杨慎没入过阁

他是正德朝的状元,但掺合了大礼议,被嘉靖给踢到云南去了。

他爹杨廷和是首辅,也因为大礼议退休了。

家园 非常羡慕有这样的高智商孩子他妈

就是非常的羡慕。

家园

最大扩张到东海,北方到了淮河以北的中原,南方到南岭,西边到三峡。

由于春秋战国时代,还是属于温暖时代,现在被叫做楚的两湖地区,尤其是湖南,还是属于古云梦泽遗留的大片湖泊沼泽湿地密布,开发很难。楚的早期核心区在荆襄,也就是湖北中东部的江北和河南南部,后来的核心区在安徽江苏的淮河沿岸。

在秦汉,人心里的楚其实是大别山以东的安徽江苏一带,楚王都是在徐州淮安一代开府建牙。五胡乱华到永嘉南渡时,由于中原人大量死于战乱,南渡者以山东人南下浙江为多,河南山陕人走西线南渡湖北的数量要少得多。因此湖广的开发要比江淮江南又差很多。

一直到宋,气候变冷变干,两湖的沼泽开始干涸,这才能对两湖进行大开发。宋朝的北人南下也对湖北开发很重要。湖南开发要更晚,明朝才真正开发了湖南的平原地带,把平地少民都消灭了,剩下的躲进湘西的山里,苗疆长城现在还在呢。

又偏题一下,前面帖子说到江西填湖广,又想到,孔家后代是几姓家奴,对于儒家的忠义之说根本当个屁,但是这套学说却把江西人洗脑洗得厉害。宋朝出了文天祥,到了明朝,我记得看过的明末清初人的笔记记载,一班江西士子衣衫褴跟着永历皇帝从广东到缅甸,跟北方和江南文人形成鲜明对比。本朝创业之初,又是多少江西子弟流血卖命。不过,宋明都算对得起江西,我看本朝却是愧对江西了,啥好处没有,净是出力了。

通宝推:方平,
家园 不好意思打错了,杨升庵就是杨慎

至于是否首辅,我把他和他老子记混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