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今天随便说两句,关于日本 -- 绝对不是白领
另外,日本在江户幕府时代(1603年-1868年)之前的数学是乏善可陈的,但是进入江户时代後,日本数学家在继承了中国宋元数学的基础上,已经超越了同时代中国明清的数学家。关孝和通过无穷级数研究了圆锥曲线,距离微积分还差一步了。这已经超越了同时代的中国。这个的背后,体现的是日本国内当时政治稳定、生产力比较发达。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6620513/answer/93201936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假如明代的中国数学没有中断的如此彻底,中国数学有没有可能找到现代化的途径?这个问题看似非常穿越,但实际上并非是一个不值得讨论的意淫问题。因为在历史上有两个非常接近这个答案的案例可以参考。一位是日本的和算算圣,关孝和。这个名字我估计很多中国人是非常陌生的。当宋元数学在明代绝迹的时候,在相当于中国的明末清初的江户时代,关孝和在日本继续发展朱世杰等人发展起来的天元术,将这门技术发展成为了一种利用汉字偏旁组成的半符号代数——傍书法和演段术。关孝和把未知数用甲乙来表示,把系数和加减乘除运算标在未知数的旁边。这样可以简洁地表示方程或方程组。在此基础上,他利用宋元数学发展起来的垛积术,求出了乘方垛,也就是自然数的p次方的一般求和公式,并且得到了伯努利数。他发展了郭守敬的招差术和插值法,给出了圆弧长的无穷级数展开式,并利用这种方法对椭圆螺旋线做了深入研究。关孝和以及他的弟子在此基础上甚至发展出了一套多重积分求立体体积的方法。另一位则是我国清末的李善兰,他和关孝和一样利用朱世杰的垛积术发展出了尖锥术并且以此技术给出了一系列三角函数对数函数无穷级数展开式,当时他的合作者伟烈亚说,他的这些成就如果诞生在17世纪一定会震惊世界。所以说,@Yuhang Liu认为古代中国或者东亚数学家没有研究过圆锥曲线曲线也不是事实,关孝和李善兰都用原始无穷级数研究过这些曲线。关于李善兰的工作可以参看这里
TTTT:从“杨辉三角”到“代微积拾级“zhuanlan.zhihu.com
如果我们以李善兰,关孝和的工作来作为样本而不是明清两代中国主流落后的数学为参考的话,那么前面几个高赞答案里所说的中国古代数学发展不出抽象的符号系统,发展不出微积分是非常武断没有道理的。
我想只要是上过大学的人,应该还是清楚数学在这批人手里发展成什么样子了。回过头来再看某个答案里这段话:李善兰为清朝著名数学家,著有《方圆阐幽》、《垛积比类》等书。微分、积分二语为李善兰所创。他创造尖锥术,在没有接触西方微积分时,就得出了定积分公式,这是中国数学能够通过传统途径,自力更生地完成由初等向高等转化的一个例证。他还用数表形式列出了一系列高阶等差级数求积公式,被国际数学界誉为“李善兰恒等式”。我对真正做出了成就的中国古人还是很敬佩的,但是对盲目自豪感强行吹牛的人,只想问一句:你知道你吹的是什么吗
作者:白如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61690/answer/57893589
在强中央政府统管的情况下,全国各地各司其职,各自发挥比较优势。边疆负责安全,像祁连山、黄土高原这类地方负责生态,东北负责粮食安全,长三角、珠三角加上其他几个都市圈负责经济。从资金效率上讲是最高的。最大的风险,是东南很容易产生全国都是我在供养,边疆地区是包袱的思想。中央控制不力的时候,搞一个东南互保甚至是俄共退出苏联的事件,这个国就散架了。
根本原因还是财政崩溃。明末不用说,张居正改革之后,帝国朝廷放弃了财政与货币权力,表面上为明朝续了命,但是代价就是就是东南坐大,遥控朝廷,加上全球白银紧缩,完了。清末东南脱离控制根本在太平天国以后,湘系以及其它地方派系控制了东南半壁。
所以不要搞反了,先有政权崩溃,才有东南脱离控制,而不是相反。
明清科举考试就考四书五经八股文,出题范围固定。公平是公平了,但是光培养做题家去了,超纲的东西就很少有人感兴趣。
中国古代数学的两个高峰,魏晋南北朝时期(九章算术、祖氏父子)和宋元时期(南宋至元)都处于中世纪,此时在中国也属于乱世,儒学不盛。唐朝兴旺繁荣,但数学没有得到发展。明清是古代中国的最后巅峰,但是中国古代数学从此骤然衰落,甚至跌入谷底。明清两代,不但未能产能和宋元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数书九章》、《四元玉鉴》,反而将这些精粹长期失传,直到清朝中叶乾嘉学派才重新挖掘之。(作者:JasonXu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2761690/answer/57930136)
百度百科说:
清末废八股废科举,和今天信息技术进高考,其实都是很类似的问题——选拔人才是以公平、阶级跃迁、培养做题家为中心,还是以效率、综合能力、培养实干家为先?
作者:白如冰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698812/answer/11710922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少人信誓旦旦地讲“中学生不该学编程”,还编出一大堆理由,比如「处于边疆地区的学生,由于信息、经济等的落后导到了学生的整体信息技术水平较差,考出的成绩必然较差,如果进入高考该如何进行考察呢?」
这些理由,在1905年同样可以用来论证应该四书五经八股文——毕竟,四书五经这些东西,哪个乡下都有;数理化教材呢,多半来自上海商务印书馆等地,至少要到省城才能看到——废科举,兴实学,不就对欠发达地区的科举士子天生不利麼!
关孝和(约1642—1708年) 是武士,用现在的话说人家是天生的公务员。不用像同时代的中国人那样操心科举考试。
古代日本没有科举考试,不像中国,做题家思维深入人心。鸦片战争之后,一群人还在做题;李鸿章还经常用左宗棠不是进士这一点,来挤兑他。
李鸿章曾经对人说:“刘仲璟说燕王百年后,逃不过一个‘篡’字。我说左公百年后,逃过了一个‘文’字。”
什么意思呢?是说刘基的次子刘璟(字仲璟)讽刺燕王朱棣虽然通过“靖难之役”当了皇帝,但百年后仍然逃不过“篡位”的评论。李鸿章则讽刺左宗棠百年后可以逃得了“文”字级别的谥号。
这是因为在清朝,“文”字级别的谥号属于高等级,一般只有大学士以上的大臣才会被赐“文”字级别的谥号。左宗棠没有考取进士功名,几乎没有当大学士的可能,基本上与“文”字级别的谥号无缘了。
左宗棠对于李鸿章的挤兑无可奈何。没办法呀,痛脚被人捏着。只能想办法解决进士的功名。于是,就有了开头一幕。
军机处的军机大臣很头疼。如果让左宗棠参加会试,就必须让他高中榜首,否则的话,万一考到第二名、第三名,让堂堂一品大员的脸往哪搁?但是,左宗棠年轻时都没有考上进士,到了62岁,怎么可能考瘾那帮年轻人?唯一的办法就是大家一起帮左宗棠作弊。这样一来,科举考试的权威性体现在哪里?
最后,还是慈禧太后出面解决了这个问题。慈禧太后下了一道谕旨,特赐左宗棠同进士出身,并升为东阁大学士。https://new.qq.com/omn/20190819/20190819A08D8N00.html
既要。。又要。。,又说加强数理基础,又要编程,又要体育,又要才艺。。现代人迟早把新一代鸡娃逼死。。。考虑到技术大停滞与科研内卷,很可能悲剧啊
鸡娃的存在,其实是明清帝国的最后的精神遗产(“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体现。
而在中国,对做题家的嘲讽显示出一种历史趋势:明清帝国的最后的精神遗产也要被践踏了。而这种践踏是好的。(生产力进步的体现)
[QUOTE]
立党
朋克。推特:lidangzzz。微博:@狗食
关注
好家伙,还有人评论区里跟我说“在家浪费时间做饭增进感情”的。
你人生前18年都是在家吃妈妈做的饭,这18年你跟妈妈感情增进了吗?你18岁以前每天吃晚饭时都热泪盈眶地感激妈妈吗?还不是稍微一难吃就把碗筷一摔就进屋吃零食去了
作者:邓铂鋆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432248148/answer/159888362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QUOTE]
几年前看《罗辑思维》提到新加坡李光耀想尽了办法都没能解决生育率问题。。。。很可能他自己都没意识到,新加坡的低生育率就跟他推崇的精英主义有关系。。。很小就教育分流了
该是从低到高吧?
只是夺权肯定是想的。不然当初也不搞分税制。
目前能源大概是中央控制地方的抓手。内陆重工业沿海轻工业地区沿海轻工业的布局应该也有此意图。
沿海有想法,最大的原因应该还是对外经贸,故而江浙多汉奸,两广多反贼。
的心思。
这就是历史上满清灭亡大明留下的隐患,周边小国都看清楚了:原来煌煌上国也可以被一个通古斯小部落给吞掉,黄台吉能做得到那我们也不是不可能啊。
更不用说上个世纪的日本侵华路线,很明显的效仿满清,就连南京大屠杀都学的是扬州十日嘉定三屠,也成功拿下了大半个中国啊。
在这一个个成功先例鼓舞之下,后来者肯定像长江之水源源不绝。汉唐的赫赫威风已经很久不见了,没了震慑,人心躁动。
本是明朝领域内边区造反(外族)成功案例。女真也不是完全外族,受华夏文明影响,算半个外族。所以才有汉八旗做军队大头,蒙清骑兵为精锐席卷了整个国家。
从国家角度、从文化角度,满清的建立都是造反而成。孙大炮深受西方的民族国家理念洗礼,才搞出什么驱逐鞑虏一说。根本以华夏文明相背离的,即不符合现实,民国初建中得不到绝大数支持而衍生出五族共和。
满清倒是符合一个国家内,少数民族战力强悍拉上大民族部分人就可以改朝换代。近现代历史中,常见的一种政权更迭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