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闲聊,对当前几个网络热门学者的一点印象 -- 起于青萍之末

共:💬98 🌺753 🌵1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西部黑某种意义上是蓄意纵容所致
家园 印度发展IT外包产业,是由于交通便利嘛?

5G加新一代妈宝级宅男宅女,非要挤在东南大城市圈吗?

家园 呵呵,两个东西,过去的中国不咋提起

一个是爱情,过去只讲门当户对郎才女貌,还有就是偷情通奸。再一个就是经济学,春秋诸子百家专门讨论经济学的基本上没有。

几千年的中国历史,出了那么多有智慧的人,为啥在这两方面没有搞出来专门的学说来呢?

先说爱情,中国就是讲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到了时间,结婚是跟吃饭一样的事,讲究的对等,然后开始传宗接代,既了为优生也为了双方条件相当,利用家庭和睦。所以古代的婚姻最多就是歌颂一下郎才女貌,最多的就是落难秀才遇了官家女富家女帮一把,然后是秀才高中了进士或者头名状元,除了落难那一段,最终还是对等。至于偷情通奸从来都是悲惨的下场不被社会所容忍。古代中国的婚姻就是对等和传宗接代。

说说经济学,一般都把春秋时期的管仲当做是搞经济的鼻祖,按说管的那一套应该是全球经济学的鼻祖,他先提出货币锚和先交易后货币的设想并实行之,比如他放风说齐国有一种海里弄出来的宝贝价值相当于很多很多钱,然后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印钞。这是其一,另外他还开放了齐国很多原来不能交易的行业,比如说妓女等。其实就是把原来拥有的不能交易的东西拿出来交易,然后就能发行相对应的货币来。应该说齐国经济搞的很不错,但是这样搞钱的结果是齐国的人情关系就比较差了,最后齐恒公死后生蛆都没有人管。

对应到现在,社会上除了钱财就是爱情了,怎么看这两个主线的东西,我想中国古代有很多例子可以看看,近代的看马克思的资本论手稿,看着看着,就能发现经济学的起源是怎么回事。

家园 不用怀疑,实锤“最高层”

胡锦涛说,中国和非洲都有着悠久的文明史,中非文化各有特色。加强中非青年之间的交流,特别是青年学生之间的交流,对于促进中非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政府决定在今后三年内,把向非洲留学生提供中国政府奖学金的名额由每年的2000人次提高到4000人次

家园 毛主席还把“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放天安门呢

看来他老人家摆脱不了和亲始作俑者的帽子了

家园 我觉得沈逸很厉害的

可以看一下他2016年的一个分析特朗普现象的视频,在30分钟时他预测到,如果特朗普在共和党内出线对决希拉里的话,特朗普会赢。视频最后,他又预测如果特朗普当选,会跟中国打贸易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r7411t7VS?from=search&seid=1968822873865937703

以前看过金灿荣在香港的一个讲座,提到国内很多智库都没料到特朗普会当选。

家园 胡胡

一脉相承。

中国人到底犯了什么罪,总摊上这种领导。

家园 不敢扔核弹就都算成和亲呗

你不就这意思吗?

胡胡
家园 确实是言传身教,一脉相承

《胡耀邦曾邀3000日本青年访华》

“1984年9月至10月,3000名日本青年应胡耀邦总书记的邀请来华访问,成为中日交往史上的一段佳话。对于那次访问,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回忆说:“当时我以为听错了,以为是300人,结果是3000人,真是大吃一惊,这真不愧为中国宏大的气魄。”

1984年9月24日,第一批日本青年抵达上海,1200名中国青年代表到机场迎接,带队的是当时的全国青联主席、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3000人汇合北京,受到中国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并作为贵宾参加了中国的35周年国庆典礼

家园 政策、思维比财政资源更重要

从建国到现在,大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改开前毛领导的建国初期,领导全国人民翻身做主,建设新中国,主要实现人人相对平等,以集体制来建设新中国,只是当时国际环境恶劣,自身底子薄,是图存亡,主要解决温饱和国家危机,也做成不少事,也出现一定的急于求成办砸事;二是改开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国家调控和市场经济主导的发展模式,其本质是精英制,即解放精英的主动性和能创性,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最多,因为没有规划控制能力,也没有形成规范细致的指导思想,投机倒把,精致利己,官商勾结,虚荣腐败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随处可见,也创造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四十年,但因利己和短视,缺少总体谋划,在决定国家实力的根基上—科技能力、创新能力、品质意识,并没有做踏实,只是表面的虚荣,也只有极少数的精英能沉下心做实事,快餐,短时见效的速心丸和伟哥,不仅在政坛,学术圈,工业生产等吃,甚至民间也是常用。谁慢慢搞研究,谁就是傻子;谁慢慢搞质量,谁就死;急功近利 ,弄虚作假,普遍存在。同时改开最大的问题是放弃农村,即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策略,农村手工业者,艺人,匠人并没有因社会发展而有所作为,相反被淘汰和淹没,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越来越落后,也越来越脆弱,随着人力的流失,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难。

家园 先前一位捣腾出报酬递增率的非主流经济学家

先前一位捣腾出报酬递增率的非主流经济学家(开始是数学家,后转的经济,也不被经济学术圈所承认)讲,下面搞物理的家伙们听了觉得不错

阿瑟

胡胡
家园 呵呵 汪于轼

点看全图

家园 你这是啥意思啊?看不懂。

第一,接收外国留学生和“和亲”是两码事。

第二,胡温时代是全面增加来华留学生。我印象中老温还跟美国签了个协议,未来五年中国十万人去美国留学,美国来两万。

第三,我印象中官员说“留学生先管数量”,985院校给留学生配“学伴”是近几年的事。电视上什么《幸福来敲门》也是近年来的。

家园 你有点发展的观念好不好

接收多少留学生,要跟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1984年搞3000日本人来,那是多了,乱邦胡搞。

二三十年后,老胡执政期间,经济、社会形势都不错,手里钱多些了,多招些留学生,也无不可。

现在又过去十多年了,研究生数量和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匹配不匹配,我不乱讲。但是教育部某些官员的观点,显然是荒谬的。而老胡已经下台八年多了。

家园 兄台“怀疑是最高层定了和亲政策”

所以帮兄台查查证据嘛。

比如查到了如下的证据:

2002年,非洲留学生总数1646人,其中奖学金1256人,

2012年,非洲留学生总数27052人,其中奖学金6717人

胡总执政期间,分别上升了16倍、5倍。

至于现在的最高领导人是否如阁下所言的“最高层定了和亲政策”,我暂时没查到证据,大概只有阁下能自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