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说一说中医的湿气 -- 天空不空

共:💬89 🌺128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说一说中医的湿气

首先声明一下,我是医学的外行,这个知识是问一个医生的,本质上讲,我这也是鹦鹉学舌,主要观点来自于我的医生朋友,当然她的观点也不一定正确,现代医学是怎样解释中医的湿气的,这个首先要从细胞和细胞的生存环境说起,简单的说,细胞是生成在组织液里面的,通过组织液进行各种能量和物质的交换(现阶段你可以简单的这样理解),要想从西医层面理解湿气,首先要引入一个钠钾泵的概念,科学家们发现钠离子和钾离子在细胞内外的分布浓度是不一致的,简单的说,对于钾离子,细胞内钾离子的浓度,要远高于细胞外组织液中钾离子的浓度,对于钠离子正好反过来,细胞内钠离子的浓度要远低于细胞外组织液中钾离子的浓度,显然这种状态是不平衡的,维持这种状态是需要耗能的,是需要做功的,下面的数据没有任何来源,纯粹是我为了理解问题方便瞎编的,当人处于健康状态时,虽然需要做功维持,但因为细胞间组织液的量是适度的,细胞间的距离可以维持在10纳米,那么维持上述离子不平衡的生命状态的做功距离可以看做为5纳米,下面配个图来说明一下

点看全图,当人湿气过重时,因为组织液的增多,细胞间的距离增大,细胞和细胞间的距离被拉大到20纳米,这个时候为了维持离子不平衡的生命状态,做功的距离被拉大到10纳米,消耗的能量就更多,所以湿气重的人容易疲劳,免疫力低,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跟健康人相比,把更多的能量用来维持生命的基本状态了,因为耗能过多,所以细胞的活性也受到了抑制,再配个图说明一下,

点看全图中医所谓的祛湿,从本质上讲,也是将细胞间的组织液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重新拉近细胞间的距离。

以上内容仅仅是一个外行对湿气的理解,在专业人士看来一定是漏洞百出,诸位将就着看吧,

顺便说一下西西河的文风,

现在河里确实存在一群对自己不懂的知识也敢乱讲的id,关键是这群id还能收获一群粉丝。这实在不是一个好现象。

家园 很有益的模型尝试

虽然建模很简单,很可能也不能完全解释湿,但这种尝试非常棒。

现代条件下,温度、湿度很容易调节,如果能有人做这方面的验证工作,哪怕前进很小的一步,对中医的发展也是极为有利的。

送花

家园 中医里的这些名词,我认为跟日常生活中的用词含义还是不同的

据说以前中医不讲究“湿”这个概念,后来才有中医提这个“湿”,以至于今天很多中医/伪中医都提湿。

我个人猜测,可能是中医发展到后来,发现用以前提出的“特征”已经不足以描述新的病症了。这里的“特征”是借用机器学习里的术语。一个样本有若干个特征,那么就可以用这些特征去描述这个样本。比如说描述一个人,特征包括: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等。中医此前描述人体状态的特征有“气”、“血”、“阴”、“阳”等,但后来可能发现这些特征不够全面了,于是就引入一个新的特征来增加表达能力,于是中医中的“湿”就出现了。

但中医中的湿,跟日常生活中的湿,还不是一回事。

一个非常类似的例子,就是理论物理中的“量子色动力学”。物理学家们在描述微观粒子时,发现这些粒子的新属性在宏观物体里没有对应的,于是就强行给这些粒子属性取个名字为“颜色”。这个颜色虽然跟日常的颜色用词是相同的,但实际所指的东西完全不同。

家园 举个不恰当例子:我反对资产阶级压迫 -- 有补充

还得先当个资本家吗?

老有人说你不懂中医所以你不能批评中医

或者我得写本 资本论 出来才能反对资产阶级?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突然发现一个问题:似乎支持中医不需要门槛 -- 补充帖

随便谁都能侃侃而谈

反对中医就不一样了,一堆人质问:你懂中医么,学过中医么

苏格兰所有山羊都是黑的

反对者不更容易证伪么?

很有趣

所以信中医其实和信仰类似,难以改变的

家园 用数目字来算算看

湿气重的话,这个人体积增大了多少?假设1%,平均到每个细胞,又是多少能量,能有多大效果?所以这种体液增加说我看是靠不住的。胞膜上的离子泵对浓度很敏感(离子浓度决定化学电压),对细胞间液的体积不敏感。

家园 造成湿的可能就是炎症风暴

新冠肺炎中炎症风暴造成了肺部积液,说这是湿当然很合理,这种病毒能通过飞沫传播也可以是说它湿的一个理由,在潮湿的天气中它好像更容易传播,武汉有两条江穿过,没办法不潮湿,不知道这几种湿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能通过飞沫传播?和别的病毒有什么不同?

家园 那么你凭什么说资本家压迫剥削呢?
家园 生活在体验,理论有学习,事实做验证
家园 嗯嗯嗯嗯。这就好。
家园 这是个蛮有意思的解释

“湿”是人体整体的宏观概念,钠钾泵是细胞水平的微观机制,前者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后者。

维持细胞膜内外的钠钾梯度需要耗能,一般认为组织液中的离子浓度较为均一,或者远小于细胞膜两侧的差异。细胞间距变大,不显著改变胞内和组织液的离子浓度差,因为无论胞间距离远近,细胞都是和组织液交换离子,而自由扩散情况下近处和远处的组织液离子浓度是一样的,所以用来维持是细胞膜两侧的浓度差所消耗的能量没有变化。

生物体内的细胞多数是紧密接触排列的,除了循环系统(血液、淋巴等)很少出现浸润在组织液中的单个细胞。在低渗透压下(如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细胞会发生膨胀。

以及,组织液增多,是否代表人体体重会增加呢?

家园 表现象人体代谢有阻碍 平衡失调

一直没记住的三羧酸循环,因兴趣去看。

也许某些酸与酶的活性失衡了,在代谢成水和二氧化碳过程中堵车。

人体的消化吸收并不只是人和食物大分子的事,由强酸到弱碱性,还有各种菌群介入其中。中药一般进入消化系统不是直接进入血管,还有中药的炮制煎煮对药品发挥了什么作用,这些都需用现代医学继续研究。

家园 不要瞎说啊,

你这全部都是自己臆想出来的,太离谱了啊。

湿邪作为致病因素在《黄帝内经》里面就有了。

还是多读书少思考吧。

家园 以上的确全属个人猜测

中文的好处是日常生活只需寥寥数千个汉字,甚至各个学科专有名词也由日常汉字组成,这固然降低了百姓接触知识的门槛,也容易使人望文生义。

我是中医的门外汉,但认为中医所言“气血阴阳”与物理实在的“气”“血”实为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套用佛家的话术:中医所谓气血,既非气血,是名气血。将其看做表征人体状态的特征即可。从这个角度上看,湿也一样。

此前我说中医开始不讲究“湿”,也是不知从何时何地闲看网络帖子得到的印象,谢谢指正。但按着您所说《黄帝内经》中已经提到过“湿邪”来看,此处的湿应指的是外邪,也即是不利于人类人体健康的环境因素。而当下中医保健中所言的“湿气重”,应当指的是人体的一种状态。两者都名“湿”,但指代的对象不一样。这也正是容易让人混淆之处。

家园 关于如何来解释中医(如何治病,其中一些名词的含义等等)

首先提下贴主的话题,“湿”,人必须有水,否则就是木乃伊,在(成木乃伊)之前就已经完蛋了,因此“湿”实际是个水液代谢、运输异常的问题,而相关的脏腑是脾、肺,对照自然来看就是它(人体内的水)是活水还是死水,水有多余最简单的原因是体内“阳”不足,因为所有的水液运输、代谢都需要“阳”,另一个原因是输入过多(例如喝很多水、饮料,吃好些水果等等)。

自己的标题是个异常庞大的问题,本无力回答,但是看到好些地方都有好些压根不懂,不知道中医的,就中医的某些东西品头论足(基于西医,现代科学对于人体的认识等等),因此觉得必须要说点什么。

当前的现状是中医、西医从根本上就有区别,西医是依据现代解剖学,基本是纯物质性,而中医,气、阴阳、五行等是它的基础,中医里当气(阳)、阴都有问题时,多数时候都先就气(阳),然后再管阴,而所谓的“气”西医(现代科学)里压根就不存在这个,中医里是“气行血行”、“痛则不通”(所谓通的就是气),经络就是气的主干线,穴位就是主要的中转站,就简单说这点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有多大。然后目前无论是偏方、单方,还是伤寒、温病里的方子,还有刮痧、拔罐、针灸等等,它们为什么能治病,用西医、现代医学多无法解释,某些“中医黑”抓住少数的中成药里加了西药成分来臧否中医,他们或者运气太差,从来就没有看到过利用纯中医手段治病的,或者就习惯于以为当前科学无法解释的就是“迷信”、“骗局”,眼睛一闭,当作没有,某些或者妄自尊大成性。

试图基于一个(或几个)理论(或者别的啥)来解释另一套理论,前提是所依据的包含了被解释的所有的东西,实质性包含,但是当前的现状是好些中医的治疗方法为什么有效果,西医(或者现代科学)还无法完美的解释,也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试图对于中医的治疗作出某些评判、分析明显是“自不量力”的行为,这样的话那些解释就完全没谱。

某些评判者明显就忘记了祖宗们的教导——”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估摸是一切从西学,一定要有创新精神啥,那那都试图靠幻想来构造整个场景,进而建立起对应的逻辑链。至于往往纠结于阴阳、五行啥的,估摸就不明白啥是模型,某些人还号称要彻底抛弃这些(符号性描述体系),建立一套新的,更加合理的,这个没有问题,但是前提是你必须真正的深入进去,真正把握原始的,然后才可能创建一套新的,替换的,凭空在原来西医(或者现代科学的理论上)怎么建立?

通宝推:醉寺,
家园 不是专业人士,描述的不一定准确,但湿证的细胞形态会改变

以及湿证与na-k-atp酶的变化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知网上这类论文很多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