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的邻居:田哥和张姐 -- 菜根谭

共:💬101 🌺100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我的邻居:田哥和张姐 -- 有补充

响应下河友老科学家的帖子: 我入了一个神奇的群

08年返回原中心工作之后,暂住在staff公寓,2层8户。不爱开车,有时蹭校车上班,经常和邻居田哥坐一起,他也在医学院那边上班。来回几趟,脸熟人也熟了。我比较懒,自己不怎么开伙,他家做了包子饺子就给我送点过来。我爱在Redbox租碟看,看完就给他拿过去免费看看,也帮他家修修电脑,搞搞网络,我们也就成了朋友。

国人老习惯,熟了就会更熟。田哥比我大不少,年近五旬,原是山西某大学的副教授,90年代公派交流来了美国,技术还行,实验室的老板提供了个千老的职位,干脆就没回去,后来把在图书馆工作的老婆李姐也搬运过来。大儿子国内出生,正好赶到美国来读书,当时正在高中,是个远近知名的神童。两口子又要了一个小儿子,刚刚4岁,有点自闭。

田哥教职拿不到,生物口工业界工作又向来难找,千老就一期期的做下去;后期来找我问过要不要博后。李姐很朴实,找了个清洁工职位,正好打扫我办公那栋楼:她总觉得我作为AP,是在学院有发言权的人,一直想让我跟她们领导美言几句,能把她打扫的区域调换一下…...问题在于,我也不知道她领导是谁啊,根本就不是一个系统的。

大学城工作的最大缺点是,想吃啥没啥。开车2小时才能到大城市去找个中餐馆,随时处于嘴馋的状态,这也是我后来选择回国的主要原因之一,肚子和食欲是第一驱动力。

田哥张姐一家是当地华人教会的中坚力量,鼓动我参加他们教会,理由是有好吃的。我还真参加了几次,一般就是讲经祈祷,然后大家每人做一个菜AA一下。来来回回就那么十五六号人,包括几个千老,学者,家属,本地小超市老板,还有几个学生等等.....我去蹭了几次饭,也听了几次宣传。本地华人教会当时来了一个华人牧师,活动场所是借了本地一家白人教会的半地下室,比较可怜。华人牧师的理想是建立自己的教堂,每次教会活动都会让大家捐款。那个圈子的名人据说是原修炼轮子功的某知名学者,90年代中国驻美大使来本校演讲时他当面挑衅过的。我比较反感轮子功,教会的人和我的圈子也不怎么搭,吃的来来回回也就那么几样,慢慢我又脱离开了那个圈子。

田哥张姐90年代来美之后,再也没回过国,他们记忆中国内还是一穷二白,买电视都要凭票的年代,有时候聊天还说起来乡下的亲戚到学校来找他们帮忙,让他们很尴尬的事情。但是言谈之间,我还是能感觉出对于能够来到美国定居这件事情,田哥张姐充满了感恩和自豪。偶尔我谈起来想回国工作的时候,他们还不断劝我要慎重。

10年,田哥张姐的大儿子申请进入了哈佛,这是本地公校少有的荣誉,上了侨报的新闻版。后来田哥拿到了绿卡,两口子拿出来多年的积蓄,买了个大房子,我也替他们高兴,专门买了礼物送给张姐。田哥张姐自认为是幸福的一代,他们有幸迁居到了美国,也算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儿子学业有成,自己拿到了绿卡也买到了大房子。但是多年海外生活,他们记忆和印象中的中国已经完全改变,他们记忆中的中国是落后和艰苦的,是没有希望的。只能说,生活是个万花筒,各花入各眼。

田哥张姐搬走之后,没了交集,我后来又回了国,从此失去了他们的音讯,希望他们一切都好。

通宝推:常挨揍,李根,脑袋,方恨少,三笑,桥上,jhjdylj,领班军机,袁大头,达雅,起于青萍之末,武仙,胡一刀,
作者 对本帖的 补充(1)
家园 大家都在讨论教会,实际我想写的是生活的多样性

个人经历不同,对事物的看法也相当不一样

个人经历塑造了思维模式,很难改变

选择不同,面对的人生也完全不同,一饮一啄,莫非天定。

我和田哥交流时,劝他回国去找找机会,一直做千老也不是个事

但是他觉得回国绝不可能,有时候想想如果他在国内发展,赶上国内科教发展,应该也不会差。。。但是儿子估计上不了哈佛。

通宝推:GWA,
家园 千老是啥职位?
家园 说说我知道的教会情况吧

我的角度和你的不同,因为某些原因,都是和教会的owner 打交道,而且以前也因为某些原因知道教会的内幕。所以我是以一种连锁生意的角度看教会的,这个生意是给人们提供社交场合和心理支援换取金钱支付的。我曾经在家庭讨论会上说我那个儿子更适合当牧师。我们可以给他买一个教堂让他经营。其实是开玩笑说的,但是绝对是一个可行的生意计划。

普通的教堂就是一个人,买下了教堂这个资产,然后顾一个牧师来主持,当然如果你愿意,也自己可以通过神学院的课程,自己当牧师。然后做为owner, 你就可以收钱了。这些钱是以各种名义收上来的,你需要花一部分用于这个名义上。比如你说,我们需要用金粉画一个耶稣像,你收了20万,你可以拿出2万用于顾个画师画个耶稣像,剩下的就进你腰包里了,你可以拿这钱买房子,度假,也可以用于嫖妓,这钱你不用上税。你能挣多少钱和你以及牧师的忽悠能力和你的教众智商成反比的。我见过最有钱的教堂owner 是一个黑人家庭,教堂坐落在一个大城市最知名的穷破,混乱的区域。教堂修的非常大,维护得非常好,家里的所有人,都是顶级名牌,老婆的大金戒指金项链粗大无比,连儿子都这样。反而父亲是一个表面很低调的人,家人各个趾高气昂的样子,开豪车住豪宅。可是给他们提供钱的人,都是社会最底层的人,有些钱肯定来源不正。

前些日子去一个希腊人开的教堂,才知道原来的 owner死了,换了一个新的owner,原来的牧师也换了。只有原来的 office administrator还在。原来的owner是一个还算虔诚的人,自己有一个咖啡店,自己住的房子比较破,说明他把钱都花在教堂上了。

以前还去过一个白人owner 家。房子在一个很好的区域,但是房子的状况显得不是那么好。他们的教堂坐落在一个华人很多的区域。看到这个我就知道为什么他们家不是那么富有了。华人,尤其是大陆的华人,台湾的华人,都很难搞到钱的。香港的华人比较容易能够搞到钱。智商呀,在这里很重要。

所以河里的各位如果没有钱,想挣钱,而且觉得自己也能忽悠,那就开一个教堂吧,尤其是文科生们,这真的不需要什么技术,就是个骗呗。

通宝推:李根,方恨少,lilly,外俗内正,liy41,脑袋,领班军机,陈王奋起,菜根谭,
家园 说到华人教会

你混饭混几次,就有人和你谈决志的事了,没意思。

家园 生物博后?
家园 和国内的和尚庙道观一样

都可以个人投资,享受收益。问题是新建一个较难,要找机会接盘别人的教堂。

家园 引用个维基百科的解释

语言

监视

编辑

"千老"是国外(特别是美国)职业博士后(特别是生物博士后)的代名词。千老一词是mitbbs.com上的创造。源于一篇名为《我是千老》的文章,讲述了自己在北美求学,最终变成职业博士后的经历,从此“千老”这个词开始被广泛使用。

"千老"最初主要集中于生物等难以在工业界谋得职位,转行困难,而教职又比较短缺的专业。由于被迫不停从事博士后职业来维持生计,故自称"千年老博士后",常常含有当事人自嘲的意味。千老一词逐步成为一种留学圈的亚文化现象,事实上千老本人通常在国内以及国外经受过严格系统化的科学训练,但是往往由于现实的原因未能取得预想的回报,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失败者。替换

家园 我信

现实就是这样

家园 我有时候弄不明白

为什么许多聪明人还信这些宗教,比如国内的一些高官,演员,有钱人。河里的万里风中虎信耶和华见证人,他们的底细我是应该了解一些,他们要吸收我的时候应该是比万里河友要早多了。那时候了解他们的底细还比较容易。那绝对是有政府背景,或者政治背景的一个组织。我看全世界各地,各个城市都有它的分支。以前见过波音的一个副总,就是通过这种关系见过的,跟我谈完了,认为我英语不错,说他们公司缺一个中国代理,我那时年轻,就吹牛说,我一个哥们的老婆父亲是西安飞机制造公司的总工,他马上闭嘴了。

他们的总部在NYC,巨大的一片建筑群。在世界各地都有一种像是公社的东西存在,有点类似以色列的 kibuts . 里面的人免费干活,被组织提供食宿,大概就有五十块钱的零花钱,里面的人,让我说就是一种囚徒,大家都知道北美任何地方几乎没有汽车就不能出家门,我见过一对年轻的夫妇,大概在27,8岁的样子,属于自己的东西就那么几件衣服,两个行李箱。在我参观的那个地区中心,它坐落在一个中等城市,有自己的工厂,印刷厂,宿舍群,工人是免费的,我都不知道他们挣的那些钱都那儿去了,怀疑都去支持以色列去了。可是就是有那么一群一群的人相信这宗教。

我也不是没参加过什么宗教,不了解什么现在科学难以解释的东西,如我就练过气功,可以用体感诊病,师傅是一个以前的尼姑,开了四个眼,可以透视人体。可是我知道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也不想被他们利用,我就跳了出来,切断一切和他们的联系。后来有人说,你在这儿(北美)可以用你的功能挣钱,我也就笑一笑,靠这个挣钱,挣的是小钱,永远发不了财。我以前那个师傅给人透视看病,看一眼就40块,一天也就能够看2,30人,然后就累得不行了,最多一天挣1200元,是普通人2,3个月的工资,可是还是放不了财的。

说回万里风中虎,现在他几年都不出现在网络上了,他的文章还是很好看的,估计弄不好,可能回体制里面工作去了,可是我真担心他的那个宗教信仰别把他带偏了。希望他只是在耶和华见证人里面玩一玩。

通宝推:朴石,柴门夜归,方恨少,心有戚戚,
家园 还有阿

建议你们注意一下,我怀疑国内某领导人可能也要借用宗教,搞政治或者弄钱,或者曾经要借这条道。不知道现在怎么样了。你们注意自己观察,我就不多说了。

家园 少林寺方丈提案寺庙资产归国家

结果被领导否决了,就知道某些人预留的袖里乾坤了。

家园 神学与宗教

宗教是建立在神学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如同医院建立在医学理论之上。医院可以有各种猫腻,医学理论可以有各种流派,但只要人们还需要医学这个东西,人们就可以理解并忍受医院的猫腻和流派的纷争。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冲突很重要的一点是在于神学,中国人整体上就不认为还需要有神学这个东西。这种观点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自身传统中的敬鬼神而远之,另一个是马克思对宗教的批判。

无法展开说明,只想说既使从尊重对手的角度出发,对神学也需要有必要的理解与尊重。

家园 张姐就是李姐吧

没见有田哥换老婆的内容呀

家园 打错字了

铁手不让修改太痛苦了。。。

见前补充 4520014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