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英国进行“群体免疫”,以及求问一个小问题。 -- 黄锴爱李莹

共:💬57 🌺40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英德这是耍无赖

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利用全球化进军全世界,被剥削了30年了,该我们去剥削别人了。现在他们把自己身上沾一身屎,你说我们是去还是不去?让他们来还是不让?

疫情就算过去了,欧洲人还是不戴口罩,天天自嗨,疫情随时都可能再次爆发,中国人去外国随时有被感染的危险,谁还敢去?他们这样躺倒相当于把自己封闭了,不让中国人去赚钱了。

家园 不排除这个可能。

佛系群体免疫目前只能起吓唬人的作用,即便几年后达成,现阶段也不可能实施很长时间。确诊感染率不用到1%,英国就会走意大利和西班牙现在的路。

德国这个策略可能走的更远些。

家园 最忌讳的就是中途换向

会血流成河的。

大阴帝国要是吓唬本国人,顺便加强防疫,大善。如果真的是硬着头皮走下去,会粉身碎骨的。

家园 做好自己的事

玩火的,最后把自己烧成灰烬的,历史上数不胜数。

家园 判断他的思路可能是这样的

尽可能延长软防疫时间,延迟高峰到来,尽可能压住高峰的冲击力。高峰快到来时他还是会加硬防疫措施。高调宣传群体免疫有吓唬人,延迟高峰到来的作用和目的。

但他软防疫的时间确实会努力延长,与立即采取硬防疫相比,还是会感染更多人。但是,他确有在平稳段感染更多人的目的。

假设夏天前这一波他确诊感染1%,传染病模型预计实际感染会是10%。那么,下次疫情到来时,他就积累了软防疫的经验,而且准备了10%的免疫人群用于下一波的防疫。如此几番,疾病的冲击就越来越弱,软防疫就延长更长,最后真可能几年内达成60%感染后免疫。

英德思路可能都是这样的。但是德国检测做得好,医疗准备也好,对高峰把握会比较清楚,措施升级可能会更精准,死亡率说不定也能压住。英国检测很差,很可能玩脱了。

即便疫情会反复出现,他们这个做法与一般硬顶着期待疫苗免疫差别很大。大概他们认为两三年内有效的普遍的群体疫苗免疫不能实现?

疫情控制的成效比较是按疫情在人类中最终被控制后的总时间长度内核算的。如果新冠像萨斯只短期存在,英国会输的很惨。如果,他们对疫情发展和疫苗判断得更准,他们就不是制造血流成河的罪人,而是为人类积累经验的先驱者。

家园 del

del

家园 不用高峰到来

英国医疗系统就崩溃了。昨天John Ashton上4频道上演独走,狂批约翰逊和他的顾问,透露过去一个多月英国政府基本啥事没做,ICU病床只有需求容量的八分之一。

然后今天新闻出来,呼吸机远远不够,现在还买不着了。美国厂商要满足本土需求,澳新满足东南亚,都没有余裕供英。欧洲倒是有生产,可谁让英国退欧了呢?不卖。早干嘛去了?

逼得马特·汉考克上电视呼吁,各位大爷大娘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谁能转产呼吸机救哥们儿一救!

靠,他以为是在中国啊?

家园 歌神的预言啊,真形象

我已经看见

一出悲剧正上演,剧终没有喜悦

我仍然躲在你的梦里面,总在刹那间

有一些了解,说过的话不可能会实现

就在一转眼,发现你的脸

已经陌生不会再像从前,我的世界开始下雪

冷得让我无法多爱一天,冷得连隐藏的遗憾

都那么的明显

----吻别

家园 一个人的抗体是生物大分子,一群人的抗体是不屈不挠的英雄

他们曾经是二战时保卫伦敦不知道明天魂归何处的战斗机飞行员,曾经是开着老掉牙的胡德号义无反顾冲上去迎战俾斯麦最后99%阵亡的水兵,英国完全就是在舍本逐末,对得起二战时牺牲的那些英雄吗?!

家园 单纯疱疹一点不单纯

我嘴角的疱疹有时候一年来一次, 有时候2年来一次。

我现在发现每年10下旬 到12月, 干燥不下雨时,戴口罩可以有效防止疱疹。

养成只要去人去密集,坐高铁,出差都下意识要戴上口罩。

家园 以后中国人去欧洲就得像去非洲一样,

先打疫苗。

家园 法国教育部长:群体免疫,法国也要学习一个

 法国教育部长布朗盖表示,法国防疫策略从一开始就不是阻止而是延缓疫情扩散。他说,最终50%到70%的法国人口将感染新冠病毒形成‘多数免疫’,病毒也就自动停止传播了。

家园 检测对防疫有帮助吗?

新冠肺炎的特点是:患者感染后在出现症状之前有较长一段时间无症状时期,但是已经有强大的传染性。没有强有力的隔离,仅仅检测并收治少数确诊患者,基本上,没什么卵用。

我总觉得一些国家的执政者对指数式增长缺乏一点概念。他们需要重温一下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向国王要求麦子作奖赏的故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