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下周一就要复工了,口罩、手套、消毒液缺口有多大? -- 给我打钱87405

共:💬31 🌺8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只要有需求,口罩产能很快会上日产200000000的

第一工业强国不是吹出来的,只要有需求,口罩产能很快会上日产200000000的

家园 原有产能2000万中医用口罩200万

其中医用N95--60万。工信部副部长说的。

所以内衣厂纸尿裤厂汽车厂都转产口罩了。

家园 不用悲观,2000万的日最大产能只是以前的最大产能

现在这个疫情来了,一个季度内日产从2000万暴增到2亿甚至更多也不是不可能。从原料来讲,口罩的原料主要来自于石化行业,这玩意儿耗材又不多,原料的产能供应目前看完全不用担心,而生产口罩的设备我们也能自主制造,所以各环节来看我们真不用担心这个问题。我估计口罩的短缺时间应该不会超过3个月。

而且一次性口罩从长远来看是不合适作为我们这种人口超级大国的主要防疫物资的,有头脑的企业肯定会想办法研发可以重复使用的呼吸道防护工具。类似的产品也可能将在一个季度或者半年以内面世。亦或者这次疫情会极大地促进新型的广谱防疫干扰素的研发和生产销售,也说不定以后的防疫就是用干扰素喷鼻或者滴鼻。反正这次的疫情一定会极大地激发各类企业的生产研发热情,中长期的呼吸道防疫物资产能供应我们是真不用担心。

家园 对中国来说严峻的危机考验其实也意味着巨大的潜在机遇

这次中国政府和民众在面对灾难时的总体组织和配合能力不出意外可能又大大超过了世界上很多有情报收集能力的国家或者机构的预期,聪明人肯定懂这意味着什么。我估计疫情之后外资对中国的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有可能会比之前还要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因为资本肯定愿意到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经得住各种灾难危机考验的地方去发展。假如疫情在全球扩散了,而其他很多组织能力较差的国家都没挡住,那这种可能性就更高了。

通宝推:唐家山,
家园 很快这个词太虚,现在是在跟时间赛跑

“外国友人”都盯着复工率呐。美国政府如今“只不过”是在趁机揩油,譬如把“help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中的help china放大,把other countries缩小,又譬如把自己的常规工作或者出了一把小力夸大全力协助……他们只满足于此吗?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家园 3万家口罩厂一天才2000万?标准应该不是太低那种
家园 到底何为有情?

新冠以来我们见到了不少来自一线医生的点滴记录,这些记录显示,没有挺过来的多数都是情绪化很严重的病人。

比方有一个老人,开始情况还好,但可能是由于他始终不太配合,后来急转直下,一命呜呼。据老人身边人说,他平日就是这样,容易焦虑,也很“善于”将身边人拖入焦虑。在另一方面,我们若是旁观者,平日里定然也会认为这老人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所以,我们要问一句,什么叫有情?

不如换个角度来看,把自己换作医生。

如果我们自己就是医生,病人一拨一拨的送进来,会怎么想?是不是很容易判断出来“出事了”?若用所谓的人之常情来看,是不是容易产生恐慌?然后,不断有病人走了,医生是不是容易崩溃?真要是这样,救治病人的医生也很快成为病人,还有谁能去治病救人呢?我没有当过医生,但根据生活经验,我能想得到,医生在面对病人时,往往会非常无情,不论你说是职业习惯,还是强制压迫,医生脑子里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如何尽可能的救治病人。心中只有事,自然就没有了人,没有了所谓的情。

情是一种很叫人困扰的东西,我们很难说得清楚,什么叫有情,什么叫无情。

我倒是愿意换一个角度来尝试着理解。

在我们的经验中,多愁善感之人,往往很敏感,有时候我们会说他们脆弱,他们的情绪就像一块极薄的布,稍有一点风,这布就会在风中摇曳。一片树叶就能引发愁思,一张照片就能带出回忆。

可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像科学家这一类人,也非常敏感,他们往往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别人眼中的平常事,在他们看来奥妙无穷。

这两类人从表面上看,有高度相似性:思维活跃。

区别在于前者联想丰富,丰富到胡思乱想的程度,后者则有章有法,把看起来不相干的事组织到一起形成一种新的局面。

可是这么说,仍然无法清晰地辨识出二者的区别。

我后来找到了一个词,比较合适,前者停留于想,后者不光要想还要做。

前些天里,我女儿咳嗽了。在这个当口咳嗽,是送医院还是不送?难度堪比“to be or not to be”。当你往左想的时候,右把你拉过去,等你往右想的时候,左把你拉过去,你在左与右之间使劲的摇摆,越是摇摆越是停不下来。

可是我并不焦虑,因为在我看来,(万一)挂了就挂了——这也是联想出来的结果之一。更何况在这种季节,有点头痛脑热,加上她猪一样的生活方式(天天躺着吃),难道不是“应该”的吗?有这个必要一咳嗽一发热往医院里奔吗?但,说到底,我都没有证据证明我可以送,或者是可以不送。

我只坚持一条,先自己动手,搞不定再去医院。所谓的“及时送医”就是句屁话,啥叫及时?没事就叫及时,有事就叫晚了,所有的评价全都是马后炮。我给她在(一周内)安排了三顿羊肉火锅,温补对湿寒。我不敢说“果然”见效,反正现在不咳了。

所以呢,这事由我替她做主,结果万一是挂了,那就挂了,说啥也不管用。当然,其实这件事非常复杂。在有的人看来,我喜欢替别人做主,把别人的性命不当回事。做出这样的攻击很容易,因为这样攻击的人,他其实要的是“不焦虑”,而不焦虑来自于定论,来自于必然,来自于100%。

所以我得出了一条生活经验,跟多愁善感的人千万不要讲道理,更不要想着去说服他,跟他们“斗智”的办法就是“悄悄的干,嘴上说另一套”。事办妥了,他们才会停止焦虑。要是事办砸了,那么你就准备好被五花大绑吧。

在我女儿眼中,我是个无情的人,“死了就死了”。我时常揶揄她:“要不然你给我谈谈人生?”

其实这次她慌得不行,想咳不敢咳,我跟她说:“你要是挂了,我也跑不了,还有狗,你放心吧,你要感染上了,咱们仨一块挂”。我又跟她说:“你这猪一般的生活,躺着吃零食还不停的刷手机,没病也让你整出病,给我洗你的猪爪子去!”

通宝推:fuxd2002,
家园 知道与不知道

疫情以来,民间认为政府办事不力的声音异常响亮——这并不奇怪,况且……还是容我细细道来。

为何说不奇怪?出了事,“肯定”是有人办事不力。这个“肯定”是很容易得出的,“证据确凿”嘛。不过,要是遇到一件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明白的事,是不是照样会出事?那么还能说是有人办事不力吗?

所以,还得有一个“况且”。“况且”什么呢?况且确实有人一贯的办事不力,当然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能力不足却身居“高”位,旁人常常说这类人“凭啥当领导”,一种是并非没有能力,而是推三阻四不想办。

故,本来不太“肯定”的事,因为有了“况且”,就被肯定了。

疫情爆发没多久,我女儿就有些咳嗽,我听到的声音有两种,一种是“及时就医”,另一种是“尽量不去医院,以免交叉感染”,我该怎么办?

对我来说,这就是一件我不明白的事。不明白还得拍板,这是由我的位置决定的。

可能会有人说,你不一样,你是孩子的父亲,你不至于像他们那样草菅人命,不论你怎么办,你都是从孩子的健康出发的,他们不一样。大家都知道,这个“他们”指的是谁。可是,我不能简单同意这观点。

当不明肺炎病例开始增加时,H省省委和W市市委的头头脑脑面临的是怎样一种局面呢?

无非就是两种,当成大事处理或者当成小事处理,各有各的理由。当成大事处理,万一真的是大事,那就处理对了,可万一不是大事呢?那就不是“错了我道歉”这么简单,因为会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当成小事处理,果真是小事,同样做对了,没有引发不必要的恐慌,全国人民欢度春节,世界人民不必担心受感染,可万一是大事呢?那也不是一句“我错了我认罪”就完事的。我这里讲的是事,而不是某某人的所谓官场前途。

我并不知道当时H省委跟W市委的讨论过程,但我完全可以相信,不论做哪种决定,都异常艰难。

实际上,恐怕稍有社会常识的人也会懂得,事情远远没有我所说的那么简单,省委跟市委只是地方官,不论是当成大事还是当成小事来处理,都既在他们拍板的范围又不在他们决断的范围。

我们不如这么来思考,总会要拍一个板的。

那要万一当大事来处理,可实际后来发现是小事呢?是不是还得咬牙继续当大事办?

那要万一当小事来处理,可实际后来发现是大事呢?是不是还得咬牙当继续小事办?

“对啊,剧本确实就会这么演下去”,所以拍板并不困难,所谓“艰难的决定”压根就是一次表演。这种想法很有代表性。这叫什么呢?这叫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暂且不说今天信息流通如此快速,暂且不提中国政府迅速与全球共享疫情情报,哪怕就是退回到过去,过去那种没有手机、没有电话,压根就不知道什么叫电波的时代,真的会这样吗?

我们假设一个姓李的官,把事后看来的小事当成了大事办,或者正好反过来,那么他的对头姓张的官,会放过吗?

这个姓李的官,真的如想象那般,真的可以草菅人命随便拍板吗?

要知道,这并非是一个人的事,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一个巨大的拍板,涉及到亿万人。

就拿这次新冠来说,其影响岂止只是武汉市、湖北省、华中地区、全中国?它的影响直接扩散到全世界。

不论你如何拍板,只要拍错了——所谓拍错了,就是【事后】来看,弄反了——其它国家就会找上门来。

假设这次只是一般性的、非传染性的不明肺炎,却当成大事来办,在全球拉响警报,那么其它国家会怎么样呢?冷嘲热讽是轻的,上门索赔也不叫重,兴师问罪恐怕也不会在意料之外。

反过来说,当初是当小事办,结果事后看是大事,结果能更好一些吗?恐怕不能。

人,为什么这么喜欢规律?因为规律代表着“未来我知道”,只要“我知道”,孙猴子无论如何跳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无论如何都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可是,人又不喜欢规律。因为一旦如此,那么事事都会被料定,就不会有所谓的“意外”,身居高位的人就可以永垂不朽,而生活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不人道的说,这次拍板拍对了,是这个国家的福气。否则我们很难想象后果。

就我个人看来,这次决策算得上反应很快了,根据陆续披露出来的信息也可以判断出来有相当的科学性——当然,你仍然可以说我这是马后炮式的评价。可是,我们这些人,不应该忘了,后续发展一度出现失控,有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群众在“让子弹飞一会”,自以为这也懂那也明白的群众实际上是一贯的不明真相。

若真要论起来,群众的责任更大,群众的跟进太慢。无知并不可怕,自大而充满偏见,并且“油盐不进”的傲慢才可怕 。

一个人本是无知却不自知,那么他会怎样呢?他就会像落水的人那样,死命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比如,他会死抓住“我亲眼见过贪官”这根救命稻草。

不如我们来看眼下的网课吧。

像今天这样的网课,有多少人知道该怎么上吗?

不知道,对吗?因为它史无前例。根本就不知道会上成什么样。可是网课仍然推了出来,出来之后怎么样呢?强行推出来的网课,只有一个目标:盯着学生有没有听课。

唯一能确定的,就是“学生总是不爱听课”,在别的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这就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

正因为如此,网课推出不久,就“哀嚎”一片。

这一次,群众再一次将矛头指向官员。真的只是官员的问题吗?恐怕不是,恐怕这仍然是一场合谋。

我们人类,总是对教育歌功颂德,可是我一遍又一遍的问,教育让人类失去了什么。现在我明白了,教育让人类失去了智慧。可以说,从统计意义上来看,受教育越多,越是自大,越是傲慢,越是胆怯,因为教育,教的是规律,教的是已知,教的是必然,教的是“我知道”。

然而我们所有人,总能遇到不知道。

通宝推:fuxd2002,奔波儿,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