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再贴一篇介绍邓稼先的,还提到于敏。 -- 桥上

共:💬44 🌺41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邓稼先的早逝和受到强烈辐射有关"就是宣传部门的漏洞

文中"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上世纪70年代末。当时军工事业受“文革”的严重破坏,降落伞质量不过关,高空投弹后伞没打开,导致核弹直接摔在地上,没有出现蘑菇云。指挥部派出100多名防化兵,也没能找回核弹,这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邓稼先不顾劝阻决定自己去。在进入事故核心区前,他要求所有人退后,一个人冲进去,弯着腰在戈壁滩上寻找,终于找到了核弹碎片。这次遭受了极为严重的放射性钚239辐射,对身体的伤害是现代医学无法补救的"

这里, 黑了一把文革,又不根据事实的煽情。

事实上,70年代末,邓老已经是领导了,不是一线人员。实际上,出事故怎么做都是有程序的,有专人负责,根本没可能让一个老人在戈壁上找弹片。对照其他人关于此次失败的回忆,邓到现场指挥,在隔离带外。摔碎的核弹片是基地战士找到的。

不能武断第说邓老的直肠癌与辐射无关(尽管医学上不能证实直接关系),但是编造明显有违常识的故事,实际上降低了全文的可信性,更是对邓老的亵渎,似粉实黑。

此外,在市场经济的当下宣传“如果从搭上科学家的性命来看,就不能这样计算了”,还会有人搞国防科研吗? 实际上,这话也偏颇,为两弹牺牲的更多是平凡的战士和工人,难道他们的命就比科学家低?

我不惮恶意地猜想,某些人是恨不得中国没原子弹氢弹的,对有功之臣恨之入骨。即使不能贬低,也有抑扬故意制造矛盾,进而编造故事,明褒暗贬。

家园 我当时看的时候也是对亲自找弹片觉得有些不合理。

不过这些只是猜测了。

家园 是我没看清,多谢指正

杨振宁说这话是可以理解的,没亲身投入到两弹研制,是体会不到下层群众同样具有牺牲精神的。杨老是爱国者,但本质上是士大夫类型的爱国者。邓老自己应该不会说这话。

“阶级斗争的弦绷太紧”,这是我的唯物史观和屁股决定的。

家园 花最后一句。难得
家园 说句左右都不爱听的话,建议主席入土为安。

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来讲,还是从中国人的传统信仰来讲,把老人家的遗体放在那让人瞻仰,都不是个得体的事情。并不体现对老人家的尊重,老人家生前或者身后,也从来不希望被这样对待。

有坐像,足够了。

通宝推:慧诚,
家园 我对这个亲手捡弹片的故事完全不相信

而且是多年前看到就不信。

这样做首先毫无意义,其次技术上不可能(你是眼神比别人好还是力气比别人大?),最后,作为一个严谨的科学家,项目领导人,严重违反安全要求,是根本不可能的,而且他的警卫员也不想上军事法庭吧。

家园 美国也差不多,都是拿科学家的命填

曼哈顿计划之后得癌症去世的物理学家也不少,比较知名的是费曼和费米,其中费米在芝加哥大学还做过杨振宁的硕士导师。美国当年可是把一个放射性小球直接放在洛斯阿拉莫斯某大楼的门厅正中央展示,现在看来简直是嫌命长。

家园 挑个刺

费米确实是英年早逝,作为第一个反应堆的设计者和建设者,费米甚至参与了体力劳动,会受到辐射。

费曼是参与过曼哈顿工程的,但去世是1988年,还曾担当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这已是离开核研究三十多年之后了。费曼不应当算在死于曼哈顿计划的学者。

家园 你是不是对他们的待遇有什么误解?

第一,按照他们的级别住的也是高干病房,不存在扔谁的问题。

第二,301比北京医院好,具体怎么好,懂得都知道 - 如果你级别到了那个档次,自然就知道了。

家园 难以讲清楚

费曼最后死于癌症,实际上无法证明他的癌症是否与他曾经在洛斯阿拉莫斯工作有关或者无关。另外,刚刚忘掉了一个人,曼哈顿计划科学家方面的总负责人,李政道和杨振宁的保护者-----罗伯特·奥本海默也是死于癌症。

家园 有道理

一直以来有个“传统”,大树特树的英雄模范人物基本上都是已经去世的。我估计一方面可以避免有的晚节不保的尴尬;另一方面,人家把最宝贵的生命都付出了,活着的人也都服气。

家园 孔鲤出生时孔子才多大?还有古人一般几岁有孩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