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兴国永丰 吴法宪回家乡 -- camelry

共:💬33 🌺27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家园 哈哈,责任都是被批臭的钦定坏人的,其他人都是白莲花。

王凤鸣原来是罗帅的警卫员,这是实锤;

王凤鸣任685团政治部主任、苏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时,罗帅兼任115师政治部主任,是王凤鸣的直接上级,这也是实锤;

期间王凤鸣无论是在115师政治部还是在685团政治部,一直在罗帅领导下工作,这也算半个实锤。

放着实锤不管,非要脑补王凤鸣和康生的关系。康生37年11月回延安的时候,115师政治部在五台山(695团走得更远),王凤鸣和康生半点交集都没有,以当时的通信条件,王凤鸣又是怎么转投到康生系门下的?

《罗传》出版的时候,康生早就被批臭了,王凤鸣但凡跟康生有半点关系(包括间接关系),一定不会避讳的,而《罗传》里只是笼统地盖了个帽子:

陈独秀等人在一九三一年五月成立托派“中央”,进行反党活动。一九三二年十月,陈独秀被国民党逮捕,托派组织即发生了分化。抗战期间,托派并无统一的组织。在共产党内部更不曾潜伏着一个从上到下的系统完整的托派组织。可是,一九三七年十一月,王明和康生从苏联一回国便照搬苏联模式,大肆鼓吹“肃托”......一九三八年八月,他担任中共情报部和中央社会部部长后,便直接掌管“肃托”大权,滥杀无辜,恶劣影响波及全党。

这段话说明:托派确实存在,但是无统一组织。因而,在当时的大背景下,肃托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扩大化。仅凭王凤鸣肃托不能说明他是康生系的人。

您所说的“用罗帅的话说,如果他不带部队过来,连他自己都可能被抓”,在这儿:

王凤鸣一跨进门槛,就看到罗荣桓政委紧皱双眉,从眼镜后面狠狠地盯着他。他敬了个军礼便赶紧低下脑袋。他手里拿着一叠事先赶出来的材料。假的便是假的,他的汇报漏洞百出。平时非常耐心,总是让人把话说完的罗荣桓实在没有耐心听下去了,便打断他的话

............

王凤鸣还想狡辩,罗荣桓拍案而起,厉声责问道:

“你抓了那么多人,杀了那么多人,既不请示,又不报告,你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我要不是带着部队来,我看你也会把我抓起来。”

在罗荣桓义正辞严的谴责声中,专横跋扈的王凤鸣,此刻就象断了脊梁一样瘫在椅子上了。

这段话只能证明罗帅认为王凤鸣无法无天,“我看你也会把我抓起来”只是强调王凤鸣无法无天。

您说的“肃托期间罗多次打电报制止他他一点不听”,指的是《罗传》中的这段:

罗荣桓制止乱抓乱杀的电报很快到了湖西。王凤鸣慌了手脚。他一面......准备罗荣桓的到来;一面又伙同王须仁继续编造口供,抓人杀人,企图让罗荣桓承认他们造成的既成事实。

王凤鸣继续抓人杀人有两种解释:1、不把罗帅放在眼里,2、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类比鸿茅药酒)。可以作为您“王凤鸣不是罗帅派系”的证据,但是不够有力。从上文的“王凤鸣慌了手脚”看,后一种解释更顺畅。

首长身边的人,不能说代表首长的意思。但是出去工作后,下面很多人确实不敢得罪。王凤鸣依仗罗帅信任胡作非为,并不意味着罗帅知情。但是别人可不知道罗帅知不知情。从梁兴初纪念罗帅的文章看,他根本不知道王凤鸣没向115师报告的事(刚才找了一下,没找到,以后再找找看),换句话说,在罗帅来之前,梁兴初以为王凤鸣抓他罗帅是知情的。

总之,《罗传》没有提供任何证据支持王凤鸣跟所谓的苏派有任何关系。

《吴回忆录》中对湖西肃反的严重后果以及善后着墨不少。吴说自己向罗帅检讨肃反的事情自己不知情,的确是推脱和失职。但是,根据《罗传》:

一九三九年五月间,遵照中共中央要苏鲁豫支队向陇海路以南发展的指示,支队长彭明治率支队部和第二、三大队及独立大队,支队政委吴法宪率第一大队和第七大队一部,分别进到陇海路以南的津浦路以西、以东地区活动。第四大队由副支队长兼大队长梁兴初和支队政治部主任兼大队政委王凤鸣率领,留在湖西地区活动。苏鲁豫支队的这三支队伍分别处在津浦和陇海两路十字交叉点徐州的西北、西南、东南角

湖西在徐州西北角、彭明治徐州西南角、吴法宪在徐州东南角。吴法宪到湖西需要过陇海路和津浦路,彭明治离湖西更近,因此彭明治先知道梁兴初被抓的事情,并过去处理是合理的。以彭明治南昌起义代连长的资料都处理不了,吴法宪这个30年红军更处理不了。

最后,您评价吴法宪“骑墙两不得罪”,那么按照您的说法,罗帅因为王凤鸣有苏派背景就不敢处理他,岂不也是“骑墙两不得罪”?

没有必要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被批臭的钦定坏人身上。

家园 个人回忆录还能还原一点真实性

官修的回忆录更不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