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我的喀什,我的南疆 楼二 -- 故乡在喀什

共:💬546 🌺6268 🌵1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家园 流速和流量

虹吸是一个好办法。 只是考虑到流速和流量,吸或者推的还是要多借助外力。

家园 兄弟,我俩物理一样差,我脸都肿了,你就别再嚷嚷了。
嘿嘿
家园 印度在山阳,迎风面

讲个俺熟悉的:南岭,也就是毛爷爷说的“五岭逶迤腾细浪”那儿。

从广东吹过来的海风爬越南岭的时候,升的越高空气中水分凝结越多,翻过南岭等于做了一次脱水处理,翻过来后下降放热,气象学称为“焚风”——高温加干燥。

于是俺们湖南尤其90年代夏季常见:6月在湘中湘北抗洪,8月中旬起在湘南抗旱。

抗洪这事还能靠老天爷开眼,不见得年年那么猛,湘南抗旱可是年年不落的老课题。

通宝推:花怒,故乡在喀什,老老狐狸,
家园 南岭才1000多米都让湘南年年干旱

现在是水利工程上去了才好点。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家园 Sorry

不是故意的哈

家园 想宝推,但罚点还没清零

到清零还得几天,我怕忘了,留个记号。

搜了一下,南岭海拔1000米,主峰1500到2000。

如果想让印度洋季风顺利进入新疆,得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挖出一个深4公里,宽100公里,长1000公里的缺口。

总共土方40万立方公里。

既然都挖4公里深,挖到海平面了,真不差那十米八米的。干脆也别指望季风了,多挖点,引印度洋入疆。

这样的就不能光挖中国境内的,印度和孟加拉的山也得给平了,就当给两国挖一条天然国界线,今后它们就能隔海相望了。

挖出来的土方可以运到东边,先把台湾海峡填了,然后在南海沿着九段线建个圈。还有剩的,把对马海峡、巴士海峡也给填了,再修条高速公路,直通洛杉矶……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家园 您这工程太壮阔了,给青藏高原挖条沟,再给太平洋加个盖
家园 哪里哪里,就是给南海划了个圈,

给太平洋画了条线。

以后这工程要成了,我就是总设计师了。

名声什么的我都不在乎,就是中美高速的过路费,能不能让我收两年的?

家园 引入盆地蒸发就是雨雪来源,结冰取冰解决低端就业
家园 一座桥的事

中国往洛杉矶最近距离是经阿拉斯加。

陆路走就是需要在白令海峡修一座桥而已。现在用渡船。

家园 要研究一下,新疆蒸发,有多少能降水回到本地。
家园 我曾经有一个狂想,水蒸汽隧道

挖一条穿越南岭的低海拔比如三百米处的穿山隧道,或者一条翻山管道,专门通水蒸气,把广东吹过来的海风直接穿过或者翻过南岭送到湖南。不知道能不能解决此事。

家园 费这事,何不直接隧道输水,隧道尺寸数量级差异

水汽是否变成降水?在哪里变成降水等不可控因素也没有了。

Sorry
家园 下次进入到100倍大气压的次元世界,再去搞超大虹吸管。
家园 虹吸也不是绝对搞不成。

换个搞法,说不定也能行。

在吸入口装台电泵把水打上去,在出口装台发电机把水的势能再转换成电能回送电泵。只要吸入口到出口的落差足以补偿管输水头损失和回输电力损失就成。翻山就不必打隧道了,经济上合不合算,就看具体的地理条件咋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