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山东大学异性学伴事件背后很可能是全国性的大丑闻 -- 逍遥蜀客

共:💬121 🌺844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家园 周的长处和缺点,都是 “无小事”

就是说,他什么事都当作大事来办,所以做事特别仔细,特别到位。

缺点有三个:

(1)是容易疲劳,“食少事烦”,像诸葛亮一样鞠躬尽瘁,最后积劳成疾。

(2)就是毛 “大事不讨论,小事天天送”,每件事都当作大事来办,真正的大事就难以集中精力,这属于资源(好比 CPU 计算能力)低效配置。

(3)是最大的毛病,就是眼光被小事局限住了,看不到真正的、战略性的大事。有毛带路,周是如鱼得水,但是毛一旦停下来,周随时会滑到官僚队伍里去。

通宝推:柏林墙,
家园 好像不用了,已经有官媒出场
家园 该骂的就是山东大学

(年轻、貌美)女性是稀缺资源,需要通过竞争来分配。

那么人类竞争是凭什么? 凭大鸟? 好像不是。而是综合战斗力,优胜劣汰。

如果二战时候,犹太人个个大鸟,德国妇女喜欢,希特勒就不战而败了? 当然不是。希特勒有冲锋队,犹太人哪怕长个驴货,也就是冲锋队一梭子。

所以山东大学该骂,黑白人是否大鸟,另说,你山东大学担当起个 “冲锋队” 的职责,安排同性,不让外国人有这个便宜,不就行了?

家园 哈哈,始作俑者还真是无后了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家园 你弄反了

犹太人是小鸟,要不他们就赢了。当年希特勒鼓励生育,就是不管是不是结婚,女人怀了就该生。要是犹太人鸟大被德国妇女喜欢,早遍地是他们的种了,希特勒兴冲冲打下的江山也是人家坐。当然人家鸟小但是会挣钱,当今社会倒是不缺女人。

记得有个瑞典电影,开始就是几个小孩比JJ,谁小谁赢钱。然后掏出来,发现某个娃最小,但是领头的说你是犹太人,不算(估计今天在欧洲比乒乓球打赌中国人赢了也不算)。

家园 国内大学的自我殖民、自我矮化一直再进行

迄今为止,北大主事人从未说过这些“租界学生”除了会说英文以外,还需要什么样的资格和条件入学,例如,他们以前必须有过什么突出表现或贡献,特别是参与过哪些促进全球正义或改革全球不平等的公益活动,必须已经修过多少关于中国的课程并取得过怎样的成绩,必须至少读过多少英译中国典籍并通过什么考试。北大主事人从未想过这些问题,正如他们从未想过,也根本不敢提出“租界学生”是否应该至少通过初级中文考试。在北大主事人心里,怎么可以对人家提出学中文这样的要求呢,他们能够来北大就已经很给北大面子啦,例如奥巴马的女儿,巴马奥的儿子,巴巴巴的外孙,奥奥奥的女婿……倘若他们肯来北大,那是我们北大多大的荣耀啊!学制当然不能超过一年,要人家正而八经来读三年书,那怎么行,谁还来啊,我们北大毕竟是土鸡大学,是求人家来啊,重要的是把人家招待好,住宿制是必须的,食宿必须超一流嘛!面对这些想象中的“租界学生”,北大显得低三下四,要求降到最低,待遇提到最高,今日北大怎么会沦落至此?

https://www.guancha.cn/GanYang/2014_07_25_250339.shtml

家园 如果是这样,可以说民智已开

还是那句话,中国到了实现民主的程度了。

一点都不奇怪,都坐二望一了,还说吾民还需教育,就是借口了。

家园 衍圣公早逃到台湾了,中修官僚跪舔洋大人跟儒家何干?

《孟子》中救嫂子不得不接触尚且用于狡辩;民国期间主张男女同学的《子见南子》引发轩然大波;济南有女校学生怀孕被逼自杀……真的按照非礼勿言非礼勿视等教导哪来这么多艾滋病传染?

衍圣公早逃到台湾了,中修官僚跪舔洋大人跟儒家何干?不懂的事硬往猪鼻子插葱不好

家园 这个跟人种什么的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纯粹是邓式改开官僚集团坠入历史常态而已.没有有毛时代的制度性的群众监督,一众官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独掌权柄,无人能制衡.只时时唯上揣测上峰好恶,动用公器资源讨好上意,以谋一个仕路坦途,上峰认可则青云直上,万一搞砸了也无非是原地踏步而已.这种情形之下出种种光怪离奇的丑态也不稀奇.

家园 不要偷换概念

你如果是躲在唐人街打黑工赚钱,不会德语没什么

你要是去德国念书读博读硕士,10几年下来不会德语?是不是早该被大学踢出门了?

家园 后续信息跟踪

关于山东大学“学伴”(buddy)事件的信息汇总

家园 这些事情只不过是一系列事情的后续

不知道有谁记得几年前的北大燕京学堂事件:

燕京学堂据说是酱紫的:

校方称,燕京学堂(Yenching Academy)是北京大学规划中准备设立的教学科研实体机构。学堂将招收海内外学生,开设一年制“中国学”硕士学位项目。共开设六个方向的课程体系:“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考古”、“文学与文化”、“经济与管理”、“法律与社会”、“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课程以英文讲授为主。所有100名学生都会得到北大提供的全额奖学金。其中国外学生数字为65个。

燕京学堂启动仪式

抗议缘起

抗议最初开始于对选址静园的争议,主要出现在微博和北大bbs上。对静园的草坪、院子和猫的怀恋之后演变为在北大bbs的PKUdevelopment(北大发展)版块上对燕京学堂项目的质疑。命名“燕京”是否妥当?选址静园是否合理?“中国学”如何定位?一年制能否达到培养效果?而学堂学生待遇优渥,怎样保证校内的教育公平,又如何能坚守北大的办学理念?之后,阵地从校内的北大bbs和以学生群体为主的人人网,扩展到新浪微博、豆瓣和微信,基本囊括了主流的社交工具。当学生与静园的猫恋恋不舍的时候,两位学生与静园的保安却发生了冲突。校方显得笨拙的管制和公关,立刻成为反对方的新素材。

主流媒体报道

5月25日,东方早报第B05版上海书评刊登了北京大学英语系主任高峰枫副教授的特稿《谁的“燕京学堂”》,公开质疑“燕京学堂”项目。文章同时出现在东早网站,这也是有关北大师生首次将燕京学堂争议的讨论推上大众传媒。该文在网络上广为转载,影响甚广,标志着有关“燕京学堂”的争议从一个校内事件演变为一个公众事件。澎湃新闻、新京报、21世纪经济报道、人民日报、南方周末等主流媒体随后展开连续跟踪报道。

刊登在上海书评的《谁的“燕京学堂”》

一份微信群内部答问外泄

7月4日凌晨,微博上(@Cocytus)开始出现北大中文系校友、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张旭东有关“燕京学堂”的一些言论。6日,微博网友发布了全文。随后这篇题为《张旭东教授就燕京学堂项目答纽约校友群问》的文章在豆瓣、北大bbs等平台上广泛传播。内文时间标注为7月3日和4日。据悉,该校友群实为微信群,人数规模不过几十位,具有工作群性质。从内容来看,该记录是张旭东教授对圈内校友所做的内部答疑,被人泄露到网上。因此激起了部分师生强烈反应。一些媒体反应激烈程度甚至超过了师生。张旭东教授未对此作回应。

7月17日出版的南方周末则干脆误称张旭东教授出现在纽约地区校友会上,听起来好像是一个光鲜的party,实际只是微信群里的问答。

相关传言

任何公共事件都会伴随大量真真假假的流言。燕京学堂甫一问世,就有传言说学堂的建设将会开挖静园草坪,在地下修建设施,挑动了不少同学神经。之后校方出面解释,说明的确有过建设地下设施的构想,但在师生的反对之下,地下施工计划已取消。很多人质疑燕京学堂的建设将挪用国家和学校资金,项目又如此仓促上马,其中一定有腐败。校方之后回应称资金主要依靠募集并交给基金会管理。还有传言称,学堂就读学生每人每月将获2000美元奖学金,另有一说3000美元,引起北大师生不满。在7月9日的沟通会上,校方称这是不实消息。此前不久,与北大有一墙之隔的清华推出了“苏世民全球领袖培养计划”,有一种声音认为,燕京学堂就是与“苏世民计划”竞争的产物。保安事件成为又一桩罗生门。有学生在静园举标语自拍,引起保安询问,发生追逐。未发生激烈冲突。对于此事,双方各执一词。

堂堂北大,竟然在自己的校园里公然开“租界”,让那些“海外权贵”、“天潢贵胄”来享受“高人一等”的待遇。此事影响极大,N多北大的著名校友、学者发声,质疑北大的这种举措。

至于现在这个事,影响肯定是坏的,性质也是错误的。但我总觉得这事后面不简单,因为近来一系列事件背后几乎都有共同的逻辑,就是激发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如果这是我想多了,当然更好。但如果不是,背后的指向就更可怕了。

家园 查留学生毕业论文

网友们可以和翟天临事件联系在一起,查留学生的毕业论文,一查死一片高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