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男足被印度逼平,又是一片叫骂 -- bshu

共:💬53 🌺232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八十年代关注度最高的就是足球和排球

都是上过街的。

家园 有人要把中国足球打造成“毛泽东思想战无不胜”

的标杆,这难度可太大了。我看毛主席被这些人坑得不浅,文革中看门站岗风吹雨打,现在又成了万金油什么都要抹一下。“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足协里有认真的人吗?以前没有,现在还没有。领袖发话了,一定要出线,于是又祭起军训,集训,三从一大的法宝,问题是着套已经试过多次了,沈祥福要是有这两下子早就出线了。南墙要把脑袋撞掉都不回头。这要给徐根宝点赞。徐指导是少有的认真人。当国家队主教练不称职,但能静下心来,十几年扎根搞青训,难得!中国看客有认真的吗?不知道怎么称呼你们,很自豪地说自己十几年不看球,自己肯定也不踢足球,然后就长篇大论地告诉你中国足球该怎么搞,打出毛主席的旗号问题就都解决了。什么叫认真?看看比利时足协是怎么做的。成绩不佳,首先是请大学教授做调研。

家园 中国的足球俱乐部改革的历史背景是这样的

1. 男足水平本来就不高,改坏了也不可惜,乒乓球那时候就不可能改革。

2. 领导观察外国的俱乐部联赛,学到了一个足球可以煽动地域情绪的诀窍。所以俱乐部地方化(像南京军区队,甚至八一队,就变成了无根可依)。

3. 各地领导要把足球打造成地方名片,这个思路也没错,那时候大家看意甲,什么福贾,布雷西亚,琅琅上口,确实是城市最好的广告。

4. 各地企业冠名赞助球队,也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投领导所好,在别的地方,如税务,地皮得到回报。

5. 企业算的是大帐,不在乎从球迷那里得到的那一点点收入。所以球员的高收入,并不来源于市场。

反观中国的所谓“俱乐部改革”,足协是个什么玩意?联赛全天下独一份,想进联赛要烧多少钱公关?至于观众,观众就是过来交钱的傻X,谁在意,在意都是怎么样搞垄断,好坐下来分果果,于是偌大一个中国,只有8000注册球员,连弹丸香港都笑话不了,这是哪门子改革?

家园 欧美有生产足球运动员的原料-无数活泼好动没负担的孩子

每个中产家庭都把培养孩子一到两项体育运动专长作为比培养读书学习能力都重要的日常任务和炫耀的资本,学校也没什么负担,每周有至少十多个小时可以在户外运动,将来就算练不出成绩,照样上大学,找工作,这在中国有吗?而南美则是有高出生率的,无数的贫穷都市人口,人也乐知天命,不思进取,他们的子女也根本不想读书,就是成天踢野球玩耍,把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作为改变命运的唯一出路,这在中国有吗?

缺乏这些生产合格足球运动员的基本原料,却搞市场化会是什么结果?当然是质次价高,只能靠引进了。池子里的王八就这么几只,买来卖去有什么意义?不成炒股票越炒越高了吗?还让王八们飘飘然以为自己是千年神龟,没他们不行了。

家园 一开始说的是社会主义制度
家园 俺爹和俺伯父都是从小玩足球长大的

包括包子在内的城市同龄人回忆起青年时代,都是下乡当知青吃糠咽菜,俺伯父的回忆却是,在八一足球队幸福的吃着空勤灶。。。

另外老一套的办法放现在肯定不管用了,俺那个家属区曾经出了n个国脚,原因之一是:苏式大院,楼房围一圈,中间的空地能有两个足球场大,孩子从小踢到大。现在嘛,一个大院的地值二十个亿,地产商们自然不会亏本,密密麻麻的盖起一堆高楼,哪还有地方踢足球。。。

家园 所以我说中国搞足球是没有意义的

乒乓,羽毛,外加网球,高尔夫。。。都可以的。目的就是要大家一起来玩。

实在要搞大球,搞个排球也行吧。

家园 问题是中国看足球的人最多啊

哪怕是中国注册球员只剩下几十人了,都跟老挝、柬埔寨一个水平了,也能搞市场化整出个超超级(不要脸)联赛自娱自乐,你信不信?

所以与其这么浪费钱,不如征重税用于举国体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选拔和培养,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项目可以包括运动员的培养。人家南美能踢胡同野球,我们也可以踢乡村野球,特别是新疆、青藏和内蒙的比较高出生率的少数民族地区,与其让那些健壮纯洁的孩子游手好闲,东游西逛被坏人带坏,不如组织起来大家一起踢足球,一发现好苗子马上进行专业培养,将来技术成材了,素质成材了,品格成材了再卖给各大俱乐部,收了转汇费奖励本人家庭和当地各级政府和培养人员,这样形成良性循环。

家园 改开之前和改开初期

恕我不是球迷,您说那俩人我都没关注过

1989年转播意甲之后足球的关注度才一下子和排球平起平坐

后来女排成绩下滑,足球职业化,关注度一下子甩了女排几条街

家园 不知道85年519惨案吗?

在工体输给香港队被淘汰,第一次球迷闹事。

再往远了说,邓小平复出公开亮相就是在足球赛,那时候离女排夺冠还好几年呢。

家园 哦,这事儿还真闹得挺大的

我主要是想说,那会儿对足球的关注度和1994年以后不能同日而语吧。

家园 日本的例子您怎么解释?

别告诉我您觉得日本韩国孩子没负担或者都是贫民窟出来的。或者,您能论证日本的足球体制是社会主义举国体制?

家园 闹事正说明关注阿
家园 大学教授带着助手做的第一件事

就是把比利时全国U9到U17的比赛看个遍,每场比赛都录象,然后建数据库,分类整理,加以分析。一点不高深,但革命家们?????这耐心吗?有了数据,有了分析,才能有准确可行的建议。比利时足协也完全按建议实施,不为国家队短期成绩下滑所动。反观中国,是个人都会谈青训,问题究竟在哪,你有数据吗?没有,从上到下都没有盲人骑瞎马。

家园 八十年代足球最热

整个八十年代,中国对足球的关注度相当之高,我个人认为比女排更高。

那时民间还有一点文革之遗风,有什么大事就喜欢上街。

北京大学生第一次上街游行是因为男排3:2逆转胜南朝鲜,那也是中国男排最辉煌的时期。

再一次学生上街就是81年苏永舜的足球队3:0胜科威特了,俺那时刚到北京,环境不熟,听说大批同学出西门往隔壁去了,追之不及。

再下回就是519了,现在的定义叫球迷骚乱。

八十年代,最热的毫无疑问是足球,其次才是男排女排,男排最热的时候其实超过女排,汪嘉伟曹平人帅球靓,迷倒女粉丝无数,但持续时间不长。

现在回过头看,八十年代其实是中国足球最给力的时代,苏永舜的国家队吃了赛程的大亏,亚大区第三,差一点出线,曾雪麟的国家队首次拿到亚洲杯亚军,高丰文的国家队首次进入奥运会,高洪波所在的国青队首次获得亚洲青年冠军,参加世青赛2:0胜英格兰,唯一一次进入八强。这些成绩,八十年代以后,只有米卢超过,克劳琛接近。

八十年代的中国足球之所以让人们关注,除了它的国家队成绩还能既给人希望又让人愤怒,还因为那时青训体系没有崩溃,有一大批足球名宿致力于少年足球,徐根宝带出高洪波,八一的1316工程培养出郝海东江洪江津,谢育新16岁成名,张引当孩子王默默培养李金羽李铁,古广明退了,有李华筠顶上,迟尚斌退了,有贾秀全顶上,不断出现的新人让人们在对上一届国家队失望的同时,又对新的国家队寄予期望。

八十年代足球总是差一口气,主要问题出在当时整个足球界以及社会对体育大赛的经验和历练不足上,一到关键比赛,主教练就控不住场,解决不了队伍的心理问题。米卢之所以牛,就在于他解决了心理问题,使那届国家队自始至终都能正常发挥出水平。

在俺的学校,足球热还表现在踢足球风行,几乎每个系每年都有自己的联赛,每个班都能拉出一支11人的足球队踢大场,其实一个班也就20来个男生。每到国家队有预选赛之类的比赛,每台电视机前必人山人海,塞到看不见为止。世界杯也大行其道,86年世界杯,一教电化教室全部开放,满满当当,决赛时连大礼堂也开放直播,深夜凌晨,校园里熙熙攘攘,男女同学喜气洋洋奔赴各个转播场。

八十年代,唯一可能与足球相比的,也就女排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