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投票邓氏改开真的让孩子们无书可读吗 -- 老乐

共:💬184 🌺689 🌵68 新:
  • 投票信息

    单选,参与共: 100 / 0

    老乐的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14/0
    flyingcatgm方法更严谨,结论更可靠。
    80/0
    两个都不严谨不可靠
    5/0
    两个都严谨,都可靠
    1/0
    已结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过学呀

从小学到大学,一直是在中国大陆。你不至于要求我,把我的出生证,还有中学/大学的毕业证书,都给您扫描上来吧?

其实,即便我扫描上来,你也可以继续质疑:那个证件未必就是我的,未必就是真实的,万一我是找人伪造的呢?万一我是拿着别人的证件扫描的呢?等等。

您看,证实/和证伪,都是不容易的事情。因此,我在这里讨论,基本上不质疑网友开列的基本事实,仅仅讨论方法。除非事实和我了解的太不相符,例如flyingcatgm网友说“思而不学则罔”---这个和我小时候学过的不一样,我请他回去查一下原文。

正是因为证实/证伪,都很难,所以我才在这里花时间和flyingcatgm讨论一下升学率下降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本身,不是我的研究兴趣。我只不过在用一个实际的例子(升学率下降)来告诉大家,结论不是那么能够轻易确立的。

家园 不仅是学杂费,还收建校费。
家园 这个现象普遍吗?

也就是说,您认为85年和75年相比,学生想要“上学”,实际上支出更多了?

支持我主贴文章中的第五个可能性?

支持/排除一个可能性很难,您关于“建校费”的信息很不错,如果有统计数据支持就更好了。

感谢您的参与。

家园 为什么好好说话不受人待见,而不加考证张口就来却得花无数

在这栋楼里也算是见识了。

在这里支持楼主。

家园 我当然要质疑

对于一个出生在中国大陆,又在中国大陆从小学上到大学的人,说自己对义务教育不关注不了解,甚至不知道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义务教育阶段是收取学杂费的,这岂不是匪夷所思?

一个人对自己亲身经历过十几年的教育制度,收费标准都声称不了解,却言之凿凿地和别人在网上论证上得起学和上不起学的问题,还说自己论证得严谨,您不觉得可笑吗?

难道您接受的理工科教育是在没有基本的调查研究和了解的情况下论证问题?这个和自说自话有啥区别呢?

通宝推:武工队,
家园 还有个费用叫做教育附加费
家园 楼主连上个世纪义务教育阶段要收取学杂费都自动忽略了

这也叫做考证?世界上有这样的考证?

家园 动脑筋多累人啊。。。骂人多容易啊。。。

30年前骂老毛也是一样的。。。比现在可激动多了。。。

西西河是邓氏伤痕文学发源地,我们极端鄙视毛氏伤痕文学。

家园 这就是设置投票帖的好处所在

我设置这个投票帖,就是想看结果---对比越强越好。

可惜,这样的投票结果,只在河里才有说服力。如果扩展到更大的样本群,就更好了。

家园 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失学是流动人口引起的

改开以后,流动人口大幅度增加,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成为一个大难题,直到今日仍然没有解决。

国家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方面的政策是滞后的,一开始是学籍严格跟着户籍,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属于两不管(流出地管不着,流入地没权管),只好自己搞打工子弟学校,教育质量和安全质量都没有保证。

这个流动包括村到乡镇,乡镇到县城,县城到区,三四线到一二线。

从而造成了流动人口子女的辍学率居高不下。

通宝推:老乐,
家园 谢谢

从85年开始,流动人口就已经对失学造成这么大冲击了?

人口的流动,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在85年左右的时候,是“我想流动”还是“我不得不流动”。人口流动原因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人口流动的背后,总是有政治经济原因的,您觉得呢?我看了你之前的一个主题贴,就是写自己过去的学校的,是吧?

不知道您是不是在教育口工作,冒昧请教一下:在85年,学生如果选择“不流动”,呆在户籍所在地,那么学校是没有理由不收的,对吧?

您认为人口流动的原因,能够简单归结为:追求个人财富/自由...吗?

您的信息拓展了这个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宝推之。

感谢您的参与。

家园 【整理】流动人口对于失学的作用

燕轻笑网友提出了流动人口对孩子失学的影响---我觉得特别好。即便燕网友的帖子里面没有数据,我认为哪怕是作为一种“假设”,都是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大有裨益的。所以,我宝推燕轻笑网友的文字。

集思广益真的能够有助于问题的一步步深入。

我觉得,首要的问题就是看看,在flyingcatgm网友原始“升学率数据”所显示的85年,流动人口到底对于升学率下降造成了多大的冲击?flyingcatgm网友,鉴于您是最初的立论方,要不您再受累,辛苦一下,查一查85年左右,流动人口对于升学率下降的影响?多谢了。

如果flyingcatgm网友再次查来的数据,显示流动人口的产生,真的是造成孩子失学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探讨一下流动人口产生的原因,在我看来就挺重要的了。

改开以后,特别是flyingcatgm网友“升学率数据”所显示的85年左右,为什么产生了流动人口?这些人口的流动,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他们为什么在改开之前不流动,而选择了改开之后流动呢?他们流动的时候,是不是考虑过“孩子失学”这个因素?

我的这些问题,仅仅是初步问题,远远不是问题的大部---未知世界无穷大嘛。

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我很希望,更多的网友也像燕轻笑网友一样,提出更多的思路。

谢谢
家园 这个人口流动对入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底层农村

说白了,就是四川,湖南,河南三省。

因为这三省,从八十年代初期到九零年代中期,是农民外出打工的主要出发地。而四川与河南又是人口大省。

我是九零年开始读大学。一直道四年毕业。年年春节都是与民工潮一起挤火车回家,返校。

另外一部分流动人口主要是下海经商。不过,这部分人对失学问题应该不具影响。

家园 咱把事儿掰清楚好吧?

第一,我记得即便义务教育也是“收一点儿费”的,我在回复flyingcatgm的文字里面写上了,您受累亲自去看看好吧?

第二,我非常清楚,我手里没有数据。我们这次讨论的全部数据,都是来自flyingcatgm网友和其他网友,对吧?我自己手里没数据,不代表我不可以对于数据做分析---您认可吗?

第三,其实在很多研究领域里面,是采用“盲法”的,也就是收集数据的人,是不能参与分析的---这是为了避免bias。所以,即便我手里任何数据都没有,我也认为我可以参与这个讨论。您所谓的“连收费标准都不了解”参与讨论是“可笑”--这一点我不认同。

最后,我对于理性参与讨论,提供信息的网友,都是予以支持鼓励的,我刚刚给“燕轻笑”的文字宝推了。即便是flyingcatgm在回帖中对我使用非常不文明的语言,只要他的文字我认为有助于讨论(例如义务教育资料的提出),我也是给他送花的。

我这次是来讨论问题的,不党同伐异,不因人废言,也不骂大街---这一点,您基本上认同吗?

通宝推:jent,
家园 这些我都不知道,大学和家在同一个城市

春运,我只在电视上看过。

其实我特别遗憾,我自己缺乏外省上大学的经历。羡慕阁下。

也就是说,在80-90年代,民工开始外出打工,形成人口大流动,而这样的人口流动,则很可能造成失学。

那么在那个时候,民工选择外出打工,您觉得是主动“走出去”,还是被动的“不得不背井离乡”?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13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