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养老院 -- 金台夕照

共:💬37 🌺2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提这好建议的,应该先从自己家人做起哈,给全社会作个榜样先

国内养老问题不大吧,我记得当初计划生育宣传的时候都是说只生一个好,政府来养老。有政府撑腰怕啥,以后都社会化赡养,咱不都有的是钱了么,养老要成支柱了,多好。

我说的困难那都是米帝家的事,让大伙都高兴高兴。

家园 你让主席台坐着的那些人怎么办?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上面的那些人愿意做出榜样,我相信广大吃瓜群众还是乐意跟随

家园 养老是个无底洞

我常住美国,但每年有机会回来陪父母两三个月。对在国内照顾慢性年老病人的最强的感受就是,这是一场人力财力精力及社会资源的消耗战。

简单说个例子。我妈今年72岁,在66岁以前身体好的一塌糊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连点滴都没打过,医院的门都不知朝哪里开。当了小半辈子教师,五十几岁退休后衣食无忧。日常家务事我爸都做完了,她就随便开班教教小孩,同时偶尔带下两个孙子辈。

不幸的是,到66岁那年,我妈的好运就像被人关了的水龙头,一下就没了。先是乳腺癌,静脉血栓,血小板异常,高血压,高血糖,糖尿病足溃疡,骨折,耳聋,眼瞎....,整个身体状况断崖式的崩盘。过去六年里,她不是住院,就是在去医院的路上。家乡和深圳所有的医院都跑/住了个遍,除了男科和儿科都看了。

我妈这个夏天病情出现恶化,需要到肿瘤科住院。我动用了从中学同学到多年未见的发小等各种关系,好话说尽,好酒喝够,才给她住进了本市最好医院的单人病房。并看到好医生。在有熟人不乱开药和有医保的情况下,每月自己掏腰包的不少于一万五千元,其中24小时陪护就要约七千(我有小孩要带)。要知道本市40出头的公务员月薪才4-5000元。两个月后,我妈病情稳定了,回到家里,也只是便宜一点。我先通过中介找了个全职保姆,总费用约5千一个月,加上医保不报的各种药品补品,再加5000都打不住。如果不是我和我姐经济情况较好,我妈自己的退休金是远远不够的,换没钱的只能等死或自己累死。一个老人得病,可以轻松的在财务上毁掉一个中产阶级家庭。

这还是只是金钱上的成本,家人精力时间的消耗和幸福感的损失比这大百倍都不止。几年下来,全家人(包括亲戚朋友)被搞的身心俱疲,苦不堪言。我姐(累的)和我(焦虑)这几年头发都白了或掉了很多。

这事唯一的好处是让我现在无比注意养生和锻炼,就希望能健康清醒的活到90岁,在死前还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要死就来个痛快的,千万别拖累别人。

家园 还是对死亡的恐惧与无知导致的

这一点宗教就做的很好,死亡不是终结,你还可以上天堂或者转世,给人以盼头希望。但是现在的科学怎么说?一了百了,太恐怖了。

针对死亡这个概念,科学还需要新理论。

家园 这两天北京开机器人大会

您从专业方面看看,有没有进步?

我看了,应用专题有个养老应用的方向,不知道具体情况。

家园 这个真不是钱的问题,而是时间,一个人只有 24 小时

你再有钱,每天也多不出一分钟来。

父母养老,朴素的愿望就是要子女陪伴,你花钱请十个陪护,父母也不喜欢。这一点上父母是自私的,就是说,一定要耗掉你的一部分生命。

如果四五十岁的社会中坚,耗费大量时间陪伴父母,显然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浪费。这一点八零后好多了,自己会打发时间,如果老年人全都沉迷打农药,那是社会的进步。

通宝推:金台夕照,
家园 我谈不上专业

实际中和他们这个行业接触比较多,经常看到一些幕后的东西罢了。这种大会外行其实很难看到真实的东西,大家都是花很多精力准备的demo,看起来很花哨,背后到底有多少智能的成分很难说。当然,一个好的办法是大会看到有趣的东西,回头去读他们的论文,心里有数再去交流。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