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医改也可能会出问题 -- 老广

共:💬359 🌺2149 🌵4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家园 私立医院是医保的黑洞

骗保的主力。为了钱什么事都敢干。

控制医保很简单,公立医院走医保,公对公;私立医院走自费,爱谁谁。

否则,再多的钱也填不满资本家的口袋。

通宝推:不远攸高,秦波仁者,
家园 这个到还是德政

原来人为设限,故意刁难西医新药。本来FDA都通过的,还是要在中国重做实验,导致大量新药不能尽快上市。药监局这个算是德政。药价太贵,就不进社保医药名录呗,反正现在排队的中药大把。想进名录就降价。对于这些药厂来说,临床这块成本降下去,可能药价也可以降低不少,也许能挤进社保。

本来还夸过毕井泉,岐王跟班,上来后干的几件事都不错,真敢干。

但这个中药放开,实在是跌眼镜,那都是人命啊。可见现在的干部体制有问题,黄桑钦点。

家园 你说的对

我知道很多人因为要用的药在中国没批准,只能去香港,新加坡和印度去买药。至于买到的药有没有猫腻就难说了,一管注射剂,一瓶药片,谁知道真假。造假利润比卖毒品还高,又没有枪毙的危险,没人铤而走险才奇怪。中国不批准,只是便宜了周边的国家和地区的药贩子。

家园 中药主要是安慰剂的性质吧

两个极端,小病比如感冒,科学地讲自己在家歇着,多喝水,一礼拜自愈,人民群众想不通啊,非得去医院看,那就开点中药吃,反正都一样。大病比如恶性肿瘤晚期,一二线化疗已经控制不住的时候,其实最先进的靶向药大概率也就是多维持几个月,吃中药也没太大差别。

差别在于中药的整个价值链条几乎100%在国内,西药特别是高端西药,可能好多是需要进口的。如果把整个国家当成一个核算单元,多用中药应该是省钱的。虽然这个事说穿了挺残酷。

通宝推:cindia,
家园 中药不治绝症

传统的中医和中药都不治绝症,我一中医朋友就是,绝症不治。但平常的病比如西医除了手术没别的招的椎间盘突出、乳腺增生、关节积液等病是非常有效的。这个效果不是忽悠,这个朋友交往快10年了,他治病的过程也亲眼所见,效果立竿见影。

另外一点就是“医者意”,他跟我说过,凡是效果很好的病人,在看病时对他都全心寄托,这一点挺神。

说到感冒,半个月前我感冒嗓子肿得每天只能喝粥,他用一根针灸针绞住我脖子上的肉上下拉动有10分钟(神奇的是针不掉,他让我自己拉也拽不下来,这是绝招),第二天嗓子就消肿了。

中医很多办法没法解释,但的确有效果,江湖骗子除外,这里说的是正经的中医。朋友经常说“中医稀里糊涂让人活,西医明明白白让人死”。对于我来说,真要到癌症晚期之类,我啥药都不吃了,业力牵引所致,该死就死吧。

家园 现在大大自我感觉不错啊

大大这搞不好要翻版皇帝的新装

新华网北京12月20日电 会议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其他领域改革发展提供了重要物质条件。会议认为,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

通宝推:老树,
家园 再折腾几年,估计台上已经没有一个像样的官员了。

全都是二百五型的,现在不是说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面部缝合都不给用肉线,骨折了,医生给敷点药让回家去,所以之前拿发达国家的医疗体制弊端来吹捧中国的医疗体制好处的粉红自干五还怎么给党说话?

家园 下半年的事儿为啥到年底了才开始爆出来,有点奇怪。
家园 有名是绝症了,还能治么?

有位同学,祖上黄绿,专治肝病,肝癌初期基本治好,中期也能有五成把握治好,晚期么,神仙难救。可现代人不病不治,一检查多是晚期了,那中医当然是吹牛兼无用了。

家园 咸丰年
家园 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们一心想突破医院的商业模式

我偶尔看到哈佛商学院的两位大牛michael porter和clay christenson关于医疗模式的说法。一种观点认为医院的商业模式,即给任何人看任何病,存在问题,导致医疗费用高涨。如果把这个模式分成两个,诊断病情和专科治理,那么可以提高效率和降低费用。诊断对应到家庭医生,治疗对应到专科医生。

中国一直紧跟美国,一来是没信心自己创新,二是要错一起错。最怕美国搞对了自己搞错了。

家园 中医适合朋友关系、邻里关系

中医治未病,能发现未病的一般都是经常见面的人,现代医学咳嗽看呼吸道,嗓子看耳鼻喉,学科划分割裂了中医擅长的系统性诊断。而往往病发的前兆又不是病灶本身,所以当皮下长疙瘩一般都去皮肤科,而实际上真正的可能是淋巴癌,病就是这么被耽误了。

家园 这就是美国模式啊

西方历史上医生就是自己执业,起初都是家庭医生。专科医生必须依赖大医院,只有大医院才有完备的基础设施和人力。这是他慢慢发展起来的。

中国历史上是中医也是类似,西医本来是异端,上来就是依托教会医院模式。建国后现代医疗发展,自然公立大医院模式流行。美国人现在也觉得中国医院效率高。中国现在的模式把小病适当分出去就行。现在政策是对三甲医院限制规模,二甲办全科。这个利弊参半是起码的。现在三甲一个是医疗效率高,一个有利于医生培养,三甲办的越好,三甲住院医水平越高,还一个就是医疗科研还是要靠三甲。

这个和本届限制大城市发展是一个思路,其实大城市是最有经济效率的,这是经济规律,非要搞小城镇,最后恐怕烂尾的居多。

通宝推:樱木花道,老树,
家园 你觉得人家费尽心思搞医改为了什么?

这算第三次不?

家园 一门心思私有化

就是苏联私有化的2.0版,汲取了老大哥意图一步到位结果嗝屁着凉的教训,慢刀子割肉,细细放血,最终模式就是台湾沙特二选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