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为何不能小看印度?正是因为有中国... -- 陈经

共:💬86 🌺60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工业革命以来,世间岂有不革命而能崛起者?

未之有也

家园 那时出口产值最大的项目是石油

当时石油价格很高,最高时81年前后,在每桶37美元。

后来矮子投降美国,美国人重现打压了石油价格,降低到十余美元,出口同样多石油,收益下降一半多,加上本身开采成本较高,恐怕经济上就不一定合算了,这也是80年后来经济搞得很糟糕,几次差点变成恶性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矮子对经济实在是很外行,只能看到很直接的影响因素。

家园 按照世行的数据,80年中国的汇率接近

购买力平价汇率,现在的人民币汇率严重低估,比购买力平价汇率低一半。也就是说,但是1美元等于1.5美元,是符合两个市场价格的,而现在则是中国故意调低的。

家园 1980年人民币汇率没有高估

这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美国联邦调查局三家数据库数据反映的观点。下面数据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点看全图

可查询数据库:

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2014/02/weodata/weoseladv.aspx?a=&c=924&s=PPPEX

按照该数据库,实际是改开以后,人民币低估,直到现在还严重低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算,现在1美元应兑换3.7元人民币,而官方汇率则是7元。

家园 中国是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印度只有一架马车拉动

这架马车就是消费。

产业构成不同,人口素质不同,经济的发展潜力完全不同。

家园 所以“一带一路”绕着印度走啊,中国政府不傻

说实在的,键盘政治局都明白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难道会不知道??

家园 我的资料里面就有,工业制成品占据第一

48%,燃料及矿产品只有27.4%

家园 关于汇率的原理可以看我之前写的《闲话通胀》

中国在1980年代以前,经济活动是没有货币化的。一旦进行了货币化,汇率必然大幅下跌。因此,我说的是汇率高估,但是代表经济活动的GDP低估。如果认为1980年前GDP低估,又认为1980年前的汇率不是高估,那你会发现整个80年代经济增长白干了,比之前的GDP排名低很多。这会造成统计灾难。

由于当时经济统计都不完善,当时的汇率代表什么也需要定义,说高估低估缺少标准。如果要和1980、90年以后的经济增长数据和汇率数据连续性考虑,那以前汇率高估是一个常识。

家园 日本有个鉴宝节目

已经办了好多年了,很受欢迎,什么都鉴定,从古玩字画,到现代体育明星的签名。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品类就是玩具。

经常可以看到有人拿来一些几十年前的铁皮汽车呀,布缝人偶来鉴定,常常有一些玩具下面印着“占领下的日本制造”。

日本战后的复兴也是从玩具纺织等轻工业开始的,然后是钢铁造船等重工业,然后是家电半导体工业,现在撑门面的是汽车工业,其他的都被中韩等抢光了。

再看台湾韩国中国,也都是从轻工纺织起步的,现在韩国走到了电子工业,中国走到了重工业这一个层次。

以前在日本超市,服装鞋帽不用看,都是Made in China。现在基本上都是东南亚诸小的产品。现在印度也开始走上这条路了,你怎么就敢断言10年20年后全世界的服装鞋帽都印着Made in India?

印度有它的问题,人口,教育,基础设施,能源,宗教,民族等等等等。可是,我也记得1977年的中国啊,因为户口制度的限制,城市环境比印度好一点,其它的问题一点不比印度少。那时候我的梦想只是能买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汽车?梦都没有!

四十年后,中国能走到今天,为什么40年后印度走不到呢?它要是真正开动了,中国是挡不住他的,就像美国挡不住中国一样。

家园 中国人至今还不敢

货币自由兑换。

你敢松开手看看,四万亿美元分分钟逃光。

家园 你这个问题非常奇怪

我日常与人交往,很少有“占便宜”的想法。无论个人的事业,还是公司的事业,订好自己的发展战略,踏踏实实谋发展。哪有成天想着要“占便宜”的?

也许你指的是谈判?或者办公室斗争?

国家战略,譬如一带一路,绝不可能有分析报告说,某某计划不可行,这样便宜印度人了,或者某计划大妙,我们可以占印度人一个大便宜。有这样思考问题的么?

家园 东印度公司,英国女王应该占过印度便宜

不是据说英国王冠上有来自印度的啥钻石么好像

家园 这个问题可能是这样的

中国六十年代中至七十年代末实行的是一个很牛逼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现在还不足为外人道也。

家园 不能这样简单类比

印度的根本性问题,如我在其他几篇文章中讲过的,在于没有一个社会革命将原本的利益集团消灭。印度只有有限的改良,而没有激进的革命。

下表是中国和印度的绝对贫困状况对比(按每人每天1.9美元标准)

点看全图

由此表可见虽然印度的赤贫状态也在逐步下降。但下降的速度远远比不上中国,也比不上世界平均水平。一直是世界水平的1.5 到 2倍左右。

在如此多的贫困人口存在的情况下,印度的国内消费能力极端不足。你举的的数据也可以说明。印度的铁路总里程比中国还长,但货运量极小,11亿吨,只相当于中国1980年的水平。这进一步证明印度的国内消费水平的低下。

没有内需,印度只能靠外来投资和外贸出口来提振经济。但是印度过去十年始终是贸易逆差(印度商业部的报告: http://commerce.gov.in/writereaddata/uploadedfile/MOC_636281140249481285_annual_report_16_17_eng.pdf

)而且逆差一直在扩大。从2006年的 593 亿美元 增长到 2016年的近1200亿美元。如果不能做到贸易平衡,一个国家很难维持良好的经济环境。不能做到贸易出超,一个国家很难从外界获取必要的经济助力。

印度即没有内需,又不能从国外挣到钱,国内还是剥削制度,利益集团一大堆,发展下去,要么搞法西斯主义最终对外扩张,要么就是半死不活拖着。

通宝推:鳕鱼邪恶,
家园 需要深度报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