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未来中国怎么办? -- 种植园土

共:💬551 🌺4322 🌵1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可以光明正大地去攻打印度啊,不一定要恐怖活动的

这事也不需要中国批准,李光耀不就建国了吗?

小知识分子老是喜欢对自己无关的事情指指点点,自己却一事无成。

家园 你不知道我说的什么事吧?
家园 你这还不够狠,连坐应该起码连到马化腾的父系亲属,不客气的

你这还不够狠,连坐应该起码连到马化腾的父系亲属,不客气的话再连坐到腾讯股东,当然了,副国级以上的股东可以不追究。刑不上大夫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良传统

家园 哈哈,你在野人献曝吗?
家园 满清当然不会硬拼山海关

你这法子只不过把死守辽西变成了死守山海关,还是大同小异的乌龟战术。至于训练野战军,你觉得有戏吗?

根本问题是:

内因:明军没机动能力,没野战能力,只会当乌龟死守,被动挨打。实际上就算辽东东江镇的游击骚扰,你看看自己的图,对辽东的核心地区沈阳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吗?很明显明军根本就不敢进大平原啊,没机动力,一进平原就会被满清骑兵轻易灭掉的。满清跟蒙古还不一样,蒙古只有机动力,但不太会建基地,满清两样都会。

外因:蒙古林丹汗军事和政治上都不是努尔哈赤/皇太极的对手,满清更有手腕,拉拢了不少蒙古部落,孝庄皇后就是科尔沁蒙古人,早在努尔哈赤时代就收服了。相比之下,林丹汗的老巢在赤峰,却连近在咫尺(通辽)的科尔沁部落都反叛他,打林丹汗实际是满蒙联军对林丹汗。林丹汗对满清短期骚扰有戏,但长期来说根本指望不上。

收服蒙古以后,长城那么多口子,随便撕开哪个不行啊?为什么非要走山海关?明朝再有钱也防守不住这么大的范围,而那边满蒙联合进长城抢东西大家都有动力。

满清当时处于上升期,很难对付。可以跟土共类比一下: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根据地建设,再加上满蒙汉八旗的统一战线。而明朝你说来说去其实就一个招,装乌龟,无非就是在哪里装的问题。更要命得是明朝内部还不稳,满清根本不用攻下山海关,只要不停的进长城抢东西,抢个二十年明朝自己就完蛋了。

家园 满清收服蒙古以后你怎么办呢

满蒙联合,从山海关一直到宁夏,人家到处都可以进攻。进关抢东西大家都有动力。明军还不敢野战,1642年清军已经抢到山东,最远到临沂,回师时人家大摇大摆的走卢沟桥,近在咫尺的京师明军只能瞪眼看着。这么抢下去就算不出李自成也早晚要完。。。

家园 也不一定。。

也许两方的观点都不代表全部呢。。

家园 这个已经有答案

好莱坞科幻电影里多了。没准10年后,碳排放指标就可以市场发售。没指标的就绝育呢。未来就是资本+机器。草民都是电池,而且是没什么用的电池。统治阶级予取予求,想要就要。

家园 极端分子不就是一心往自己方向推动国家的人。

国家已经不能承载你的理想的时候,难道国人不应该我以我血荐轩辕,发出匹夫一怒,血溅五步;十步之内,人尽敌国的吼声吗?列宁,斯大林,孙逸仙前辈不都是这么走过来的吗?以色列,巴解,阿尔吉利亚和未来的库尔德坦国不都是靠这些人立国,当国父。国家可没叫你参加极限战,是你觉得国家这不成,那不顺,丢尽你的脸了。右派朋友只好指引你一条更好改变国家的道路。毕竟右派有发动啤酒馆政变,入狱成名,最后成为国家领袖的好榜样。左派也有红色游击队,获得国际友人支援,最后夺取政权的先例。极右,极左都可以互相学习。

“我们谈论的是国家行为" 啤酒馆政变里也出现过这句话。

1923年11月8日晚上的集会,慕尼黑政界和社会上的名流都参加了。

乌里希·格拉夫一道占据一角不显眼的位置,谁也没有注意他。当卡尔开始讲话二十分钟后,整个集会突然被完全打断了。戈林带着二十五名武装纳粹党员闯入大厅。

在吼叫声中希特勒跳上一张椅子,对着天花板开了一枪,然后跳下来,走向讲台,“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他叫喊道,“这个大厅已经由六百名有重武器的人员占领,任何人都不许离开大厅。巴伐利亚政府和德国政府已被推翻,临时全国政府已经成立。陆军营房和警察局已被占领,军队和警察正在纳粹旗下向市内挺进。”大厅里的许多人对此感到气愤,然而任何人也弄不清楚希特勒的纯属虚张声势究竟到什么程度。大厅外面有六百名冲锋队员,大门口有一挺机关枪。

此外,在前慕尼黑警察局长波纳的协助下,希特勒已经说服了仍在警察局工作的一个官员弗立克,要他打电话给在大厅的警官不要干预,如果发生什么情况只须报告就行了,让戈林维持大厅的秩序。希特勒把卡尔、洛索夫和赛塞尔赶入旁侧的一间屋子里去。与此同时,施勃纳·里希特当夜驱车赶到路德维希斯霍伊去接鲁登道夫,因为希特勒想要他充当他的革命的名义领袖。

希特勒的演说

希特勒非常兴奋,开始戏剧式地会见卡尔和他的伙伴。他对他们说:“没有我的许可,谁都别想活着走出这个房间。”他宣布,他已经与鲁登道夫组织了新政府(同样,这也是假的,鲁登道夫对发生的事一无所知)。他们只有一个选择:和他一道干。他挥动着手枪,看上去象有点精神错乱,他叫喊说:“我的手枪里有四颗子弹。如果他们不肯跟我合作,三颗留给他们,最后一颗就留给我自己。”他举着手枪对准自己的脑袋嚷道:“如果到明天下午我还没有成功,我就不要这条命了。”

这三个人出乎意外地不为所动。他们觉得难以完全认真考虑希特勒的疯话,尽管窗口有枪和武装卫兵。洛索夫后来声称,当他们走出大厅肘,他向卡尔和赛塞尔低声说“欺骗”。卡尔尽力装出勇敢的样子说:“你可以逮捕我或者把我枪毙。我死不死没有什么了不起。”赛塞尔谴责希特勒没有遵守他保证不举行政变的诺言。希特勒十分懊恼地说:“不错,我自食其言。请原谅我。但是为了祖国的缘故,我不得不如此。”

但是卡尔—开始向默不作声的洛索夫耳语,他就突然大怒,嚷道,“没有我的许可不许说话。” 到此时为止,他简直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后来,他一言不发走出房间,冲到大厅去,宣布:三个人已经同意了与他一起组织新的德国政府,巴伐利亚内阁已经下台,我建议,巴伐利亚政府由一位摄政者和一位享有独裁权力的总理组成。我建议冯·卡尔先生担任摄政者,波纳先生担任总理。十一月罪人政府和德国总统已经被宣布撤除。新的全国政府将在今天,在慕尼黑这个地方被任命成立。”

鲁登道夫干预

希特勒一回到他们那里,鲁登道夫就来到了。他对希特勒把他蒙在鼓里随便摆弄很是生气,对让希特勒而非鲁登道夫担任德国独裁者,以及让他指挥根本不存在的军队的这种分配怒不可遏。

但是他控制住自己,他说,这是一件国家大事,他只能奉劝别人予以合作。希特勒补充说:“我们不能再回头了,我们的行动已经载入世界历史的篇章。”洛索夫后来否认他曾经回答说的话:“我将把阁下的愿望作为命令。”但是鲁登道夫的干预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当卡尔仍然表示异议的时候,希特勒就使用了他的一切魔力。他说:“倘若阁下允许的话,我将立刻驱车去晋见陛下(巴伐利亚王太子卢伯莱希特),并告诉他:‘德国人民已经起来了,并且弥补了陛下先父所受的不公平待遇。’”

听了这番话,甚至卡尔也投降了,同意合作并担任国王的代表。他们达到了表面上的团结一致,全体列队回到大厅。当听众跳上了座位热烈欢呼的时候,他们每个人都在讲台上讲了简短的话,宣誓效忠,并互相握手。希特勒喜不自胜,感到宽慰,激动地说:“我就要履行我五年前在军事医院暂时双目失明时所立下的誓言:要不倦不休地努力奋斗,直到十一月罪人政府被推翻,直到在今天德国的悲惨废墟上再次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自由的光荣的德国。”他一结束讲话,整个会场就爆发出“德国高于一切”的口号声。

事态扩大

11月9日早上11点多的时候——那天正好是1919年成立的德意志共和国国庆日——三千名希特勒的党徒又重新聚集在啤酒馆外面。

不受约束的队伍在希特勒、戈林和著名的恩里克·鲁登道夫将军的带领下朝慕尼黑市中心进发。他们在路上碰到了警察的阻拦,戈林从人群中跳出来,威胁要杀死头一天晚上控制的人质。警察们只好让开道路,让他们继续前进。但是当他们正准备从狭窄的街道到慕尼黑宽敞的歌剧院广场集合时,他们又一次地遇到了警察的阻拦。“别开枪!”一个希特勒的保镖叫道,“尊敬的鲁登道夫将军阁下来了!”希

特勒大肆挥舞着他手中的左轮手枪,不停地叫嚷着“投降!投降!”至今没有人知道到底是谁开了第一枪。但就是这声枪响之后,双方枪弹齐发。戈林的大腿和小腿都中了弹。希特勒把身体紧紧贴着人行道,他没有受伤。

当游行队伍走近警察的封锁线的时候,他原来用左臂挽着施勃纳—里希特勒的右臂的,后者倒地的时候把希特勒也拉了下去。可能希特勒以为自己受了伤,他感到一阵剧痛,后来才发现是肩膀脱了臼。据当时也参加游行的他自己党内的追随者瓦尔特·舒尔兹医生的证词(并且得到其他证人的证明),希特勒“是第一个跳起来向后跑的人”,把他那些躺在街上的死伤同伙抛下不顾。他登上一辆候在附近的汽车,马上开向汉夫施丹格尔在鸟芬的乡间别墅,在那里,他得到普茨的妻子和妹妹的护理,也就是在那里,两天以后,他被捕了。

在这场冲突中,16名纳粹分子和3名警察被打死。希特勒在《我的奋斗》的前言中提及他们的名字,并认为他们是“烈士”。1935年,以上死者被葬于慕尼黑一个装修华丽的墓室中。1947年,盟军拆除墓室,并把遗骨四散。

家园 不要代表太多人。

不知道包子碍你啥事了,你对包子的仇恨已经严重影响了你的观点了。

家园 我知道是卡钦斯基的宣言

炸弹追凶我也看了。另外我想的也不是习后怎么滴,只是说军事无人化可能带来的社会暴力资源的重新分配趋势。这种权力基础的改变带来的社会秩序重构,如果真的形成,那是谁都无法阻挡的。

可以说农业文明开始,人类文明已经进入类似AI深度学习的自我进化状态——即人类自己或者说人造因素是推动人类进一步发展前进的最大甚至越来越是唯一的驱动力。人类能有现在这么大的种群数量,依靠的正是这种自我进化自我适应。如果我们不做自己的上帝,而只是让自然的上帝主宰我们,道德上似乎能自洽,但却是舍本逐末了。更何况让自然的上帝主宰我们,那也只会更残酷。

卡钦斯基在数学上的确可以算天赋异禀,但理科上的才华与文科上的才华实在不是一回事。他为之搞邮包炸弹的反工业反技术信仰,并不是真实的。

家园 那我只能说你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呐

那我只能说你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呐。。

按你的逻辑,当年满清入关执行的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也挺好的了。

要按这个逻辑,当年红军到宁夏甘肃,后来的大军入藏,根本就不用搞什么民族政策,不用搞尊重民族风俗传统的教育了。。。

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能以平等心去当地生活一段时间,或者和这个民族的人生活上一段时间。。。按主席的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另外还要纠正一点是,当时清真寺养猪现象不是中央上层的决定,是下面有些地方乱搞的,时间不长就被否定取消了。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
家园 如果放弃辽西满清竞争不到蒙古

1629年的首次入关疑点重重,当时满清内部分歧极其严重,最后皇太极出具“关键证据”才让各旗勉强同意冒险入关,而入关进程确实也未遭遇抵抗,所以入关很大的可能是袁崇焕养寇自重。当时蒙古对于满清入关采取的是不支持也不反对,总体上蒙古上层更倾向于明廷。因此如果明廷将浪费在辽西的巨量资金用于拱卫陆上长城和收服蒙古,那么辽东根本不足为患,满清那时候首要敌人将会变成朝鲜(和高句丽战略一样),而在那个方向,明朝的水军将对满清构成极大地威胁。

家园 又是定性判断和定量判断的老问题

从定性判断的角度说:

死守辽西和死守山海关都是死守。

这是一个简单的定性判断。但是这个判断缺乏足够的价值,因为计算不够精细。

从定量判断的角度说:

死守辽西和死守山海关所付出的代价差异巨大。

量变又可以引起质变,于是明朝的国防压力可以有质的改变:

死守辽西,明朝国防体系变成了一个孤立的点,辽西成为一个孤立的突出部,而且无法实现在野战能力强化前与后金脱离战役规模的接触的目的,同时消耗了巨量资金,导致资金链断裂;

死守山海关,明朝国防体系变成了一个完整的钳形口袋阵,远在辽东的后金只有主动出击才能接触明军,明朝可以掌握大量的流动资金、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

因此,经过定量判断之后,最终的定性判断是:

死守辽西是死棋,死守山海关是活棋。

你所提问的训练野战军的问题,恰恰是只有将被辽西挤占的资金抽取出来,才有钱训练野战军;恰恰是只有将被辽西挤占的兵力抽取出来,才有人可以充当野战军;恰恰是只有从因为辽西而引发的被迫与后金进行战役接触的被动形势中解脱出来,才有时间可以训练野战军。

历史上,熊廷弼、王在晋的战略有两个至关重要的关键点,一个是营造有利的军事地理布局,一个是在形成战斗力之前脱离与后金的接触、摆脱被动形势,这两个关键点全部被辽西筑垒战略破坏掉了。

明代被指为阉党的兵科给事中李鲁生曾经尖锐地批评过辽西筑垒战略的缺陷:

明熹宗悊皇帝实录卷之六十

天启五年六月

己卯 上视朝

兵科给事中李鲁主言:

“从古征伐,未有陈师境上数年不进者;亦未有去敌既远,虚设十余万之众坐食自困者。有之,则守戍之众而非进取之旅也。

战守机宜,专决于外,臣何敢遥度,但战则有战法:秣为厉兵,简卒剋乘,刻期举事,即有大费,可期永省;守则有守法:远斥堠,固营垒,高城深池,屯田积榖,以待事会,兵不湏众,马不湏多,庶堪持久。今以十四万之众,岁费六百万,虽言唯敌是求,其实百事不办。战固未能,守亦羞称。虚糜自弊而不虞其后,臣所为中夜旁皇当食废著也。

枢辅当审时度势,知彼量已。可战则用战法,可守则用守法,为朝廷固疆宇,为民生惜物力。以选练为务,以屯牧为先。不必张恢复之虚声,只在条恢复之实事。夫兵以卫民,今畚锸及于锦义而干掫乃在宁前,卒有风声,保无鱼溃鸟散藉寇赍粮之忧乎?先时,外拟以觉华首山为二眼,今肩背在外,眼反在中,受人暗弄,岂计之得?以臣愚见,山海既为神京门户所关綦重,必先增堞浚隍,复其形势;列台置垒,扼其要害。而又广设地网机桥之数,御其冲突。庶人心以定,敌忾斯张,即卒有不利而根本不摇,乃为万全之师耳。若进无可乘之锐,退无可凭之险,徒以耒耜为前矛,以蔀屋为坚垒,慕展土之虚名,受饵敌之实祸,则臣之所大恐也。

旅顺要地,敌之所必争。向者仓卒遣将,未尽区画,大约海口挑断则可守,不断则不可守,两言而决耳。海口系唐太宗挑过,闻尚有故迹可寻,为力差易,但得万人,十日可以成河,一月可以毕工。两岸唐墎犹有旧迹,就此补筑,以千人守之便如丸泥之封矣。数百里沃野可以养避乱之辽民,亦可以供海外之军实。”

得旨,这本所关重大,该部详议覆行。

慕展土之虚名,受饵敌之实祸,这一句话已经戳死了辽西战略的命门。

天启时代,明朝还在,当事人并没有“明朝必然亡于满清”的“历史自觉”,所以他们分析问题,不谈“历史既定论”,只谈实际形势。实际形势就是,辽西筑垒战略根本就不能把握战略主动权。

我经常玩人人对抗游戏,实战中发现过一个现象,就是兵法上所说的致人而不致于人原则,是可以用错的。大家都知道用对的时候,用对了,就是可以调动对手、创造机会、打败敌人。但是用错了的时候呢?用错了,就是调动对手、创造机会、打败自己。比如说敌人没有将兵力部署到可以攻打我方的薄弱点上,结果我方错误的派出少量兵力将敌人吸引了过去,敌人顺势把我方戳翻在地……这就是猪队友有时候比神对手还可怕的原因。

孙承宗、袁崇焕的辽西筑垒战略,就是这样一个猪队友。

明朝需要野战军,训练野战军需要钱、人、时间,以及从低烈度到高烈度逐级提升的战斗训练。而辽西筑垒战略导致的后果就是,人,分散到各个城堡中去了;钱分散到各个城堡中去了;时间,因为每次敌人进攻我们的城堡,我们就要仓促集结兵力去迎战,也不在我们的手中;战斗训练,每次都是敌人安排我们的作战规模,我们说了不算,也就谈不上合理的战斗训练了。

这不就是猪队友吗?通过自己积极主动的军事部署,帮助敌人掌握战场主动,这不是猪队友是什么呢?

至于你所说的收服蒙古,这还是定性和定量的问题。人人都知道,历史上蒙古被后金打败了。但是蒙古败给后金,可以败得快,也可以败得慢。而我们编练野战军团,需要的不就是这个时间吗?历史上,蒙古是不支持后金的,但是由于明朝自己的错误,蒙古部落与后金贸易获得了大量的好处,甚至亲后金的时候,能够同时从明朝和后金获得好处,亲明则不能获得好处,因为亲后金的时候可以充当后金的中介,替后金从明朝购买大量的铁器、粮食。甚至于林丹汗之所以会被后金干死,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一批蒙古部落在此之前就已经投靠了后金。为什么这些蒙古部落会投靠后金?还不是因为明朝将钱全都投放到了辽西、没钱收买和支援蒙古吗?在获得蒙古支援之前,后金对蒙古的攻略本身就是困难重重的。

正是明朝将巨量的资源投放到了辽西,才导致辽西变成一个孤立的突出部,让整个长城防线变得空虚。而投放到辽西的资源,由于始终被敌人牵着鼻子走,也从来就没有机会突破量变到质变的分界线,空有巨量的资源,却从来不曾成长为一支强大的野战力量。

明朝这种将流动资金分散开来跟着庄家走的玩法,就是社会上大部分投资者投资失败的根源。

家园 我在河里发布了一部分译文,想看全文的话可以去北朝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