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海狼的末日:漫谈军事名片Das Boot(一) -- 1001n

共:💬105 🌺4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确实不错,很值得一看
家园 喜欢《战争风云》,不太喜欢《战争与回忆》

帕格和罗达的脚色还是不错的,帕格本来就应该是一个不拘言笑的职业军官,罗达则有点不甘寂寞,还挺贴切的。拜伦最好,华伦不怎么样,娜塔丽不如小说的好,反而是《战争与回忆》里换马的Jane Seymore好。斯洛特太奶油了,缺乏罗兹奖学金获得者的睿智,帕米拉非常贴近小说,Aaron Jestrow也很贴切。最好玩的是柯比,一看到他就想起mission impossible。

家园 看的是“简化版”

应该去找全长版来看看了。在西方电影里,尤其是“男人电影”里,教父和Das Boot占有独特的地位,基本是cult(怎么翻比较贴切?)了。

看到U96乘黑暗穿越直布罗陀,就想起以色列的萨尔2级导弹艇(“the boats of Cherbourg”)类似的经历。

家园 多谢!鲜花!大家一起来吧!好像还停快的!
家园 都是同好知音啊

看过这个简化版的英文DVD,租的.十年前还看过几次德文版的,每次都是从头到尾,细细品味.

每艘U艇穿越直布罗陀都是一次生死考验.广袤的大西洋象大大的木地板舞厅,而狭窄的直布罗陀就像墙边小小的老鼠洞,..在哪里下老鼠夹最容易抓住老鼠,不言而寓.

电影里水手们在经过海峡时非常紧张,但仍不失幽默感,用调侃的语调形容海峡的紧窄-就像处女的头一次,要抹上润滑液才能进去.

回头去DVD店找一下这个新版本.谢过了!

家园 帕格应该由马丁?谢恩(Martin Sheen)那种类型的演员饰演

我倒是觉得帕格应该由长得像《现代启示录》里的马丁?谢恩(Martin Sheen)那种类型的演员饰演。在小说里,这帕格是小个,性格倔强,橄榄球四分卫。

马丁?谢恩在形象、气质上比较接近,纯粹个人感觉――当然,拍《战争风云》时,马丁?谢恩还是小伙子呢。

饰演帕米拉、拜伦、杰斯特罗博士的演员跟小说特贴谱。

家园 起来一看,哈,这么热闹了……也对大家的意见谈谈我的几个看法吧

各位的热情跟贴,我都看到了――惭愧,刚爬起来――赶紧就一些问题说点自己的看法。不过冒完一根烟后,又有了点偷懒的私心:要是一个个回,看上去似乎就太乱了;还是索性回在一起吧:)

小葱葱白大葱兄:关于继续“好文”的问题,我……晕倒,已经写完了啊,呵呵。。要不就把这篇算上吧,如何?

午马兄:兄弟提醒的甚是,以后就用这个办法,每次标注一下:)

衲子兄:德国机械质量的问题,我也有同感:确实太结实了,都结实的有点过了。U-96之后大概二十年,似乎是1963年吧,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在美国东200海里处玩儿深潜,结果下到2550(也说2560)米后,再也没浮上来。虽然时代变了,技术进步了,但是这种并非深潜球的实战兵器能下这么深,也确实是质量过硬了――虽然,它最后还是被压碎了。。

wildpig兄:老兄所言甚是。我个人也认为,之后导演的那些片子,水准和质量完全与Das Boot不能相比。不过我罗列那些片子,也是为了让大伙能找到熟悉的作品,进而对他有个更深刻的印象。说到底,专看军片的人毕竟不多啊。同时,没有Das Boot的奠基,日后那些纯粹是用成吨美刀砸出来的片子又怎么轮的到他来执导呢――咱还是在变相表扬着Das Boot的超水准啊,嘿嘿。。

MacArthur兄:老兄的疑问有道理,的确,电影就是电影,不是纪录片。不过,

可水下几百个大气压顶进来的水柱,不夸张地讲可以把人身体冲个窟窿。损管再牛B,能顶住几百个气压?
――这句,兄台未免夸张了一点。U-96的深度最后是2XX米(照顾没看过片子的兄弟,不讲那么细了,我是专门复查了的,呵呵),海水加在艇壳的压力无论如何也不会是几百个大气压――前面说到的长尾鲨,倒真是受了260±个大气压。。此外,老兄对深弹的质疑倒颇得我心。深弹左一个右一个在U-96身边近距离爆炸,有的干脆就是滚到艇身上炸的――如果现实中真是这样,按照高密度的海水对能量的微损传递原理,肯定早把艇体凿破了,除非英国人投下的是鞭炮――以前看过一个科普性质的文章,说即便是集束手榴弹这个级别的爆炸威力,在潜艇附近引爆都可能造成灾难性后果。也许稍微夸张了吧。。。另外,即便只有二十多个大气压,从管道等处溅射出来的海水能不能用常规的损管措施予以控制,比如,片中的楔入木柱这一招有没有用,我就很有点怀疑。连生生拧死的螺钉都被巨大的压力撑开,钉进去的木头能有那么大的抗压强度么?能不被高压海水顶出来么?……但是如果不钻这些牛角尖,应该说,Das Boot还是相当尊重真实的;这个,恐怕老兄也有感觉吧:)特别是,在海底的潜艇里听着货轮沉没的那段,给人的印象真是很深刻啊……

潮起潮落兄:老兄提到的《战争风云》和《战争和回忆》,很遗憾,我都没有看过。通过老兄和刺刀兄、晨枫兄的介绍,应该是颇值得一看的。写个帖子发之西西,却收之桑榆,也是意外之喜。回头就去找找看,也谢谢老兄和朋友们的补充!

晨枫兄:呵呵,简化版我还真没看过,想必应该精干一些。不过,我觉得这片子长有长的味道,如果不是这么长,或许感觉没有那么足吧。找“未剪辑版”您认准了:哥伦比亚三星发行,呵呵。据说3区的D9格式DVD效果最好,音质极棒,字幕种类还多――仅仅是据说。老兄不是要去欧洲么?正好的近水楼台啊……关于“男人影片”,我个人认为还有一部The shawshenk Redemption(肖申克的救赎/刺激1995),那片子现在在IMDB群众投票250大片中排第二,154737人给出的平均分是9.1,硬是了得……以前似乎有人说过这片子,就不多说了吧:)

一部电影在发行二十多年后还能得到大家这么高的评价,我想,Das Boot的确是名至实归吧:)

家园 美国人拍的 寡妇制造机 k19也相当不错了

尤其是 当那个艇长由于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差点造成艇毁人亡的事故时

面对副艇长的指责

他只说了一句 “苏维埃人民有权利要求自己的武装部队随时做好战斗准备”

家园 原来是个纯洁的孩子。

后来让好莱坞给腐蚀了。

家园 可是这种镜头几乎每部和潜艇有关的电影都有。

缺了这个,无法感受到凶险吧?

家园 确实是名片中的名片。

不要嫌我烦啊,我又要老生常谈了:

U-571和这部片子比起来,就是一坨屎。

听我说过这句话的人已经很多了吧,呵呵。

家园 我倒觉得《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都拍的很臭

也可能是小说太出彩,片子里面和小说的意境差的太远――比如导演特别想强调什么的时候,象我这样吹毛求疵的就忍不住想笑。不过说起来,两部电视剧加起来我看了也没有超过10分钟,看得是中途岛那一段,斯普卢恩斯一幅苦大仇深的表情挂,沉痛的画外音,我哈哈大笑之余就转台了。

das boot的确严谨,用国产片子比未免失之厚道而且对此片不敬,还是用同样的鬼子片子来说吧,对比U571,一个小的细节能看出两者导演的差别,深弹攻击时候,U571里面是声纳声越来越急的时候传来爆炸声的,而das boot则在声纳声由急变缓后开始听到爆炸声――驱逐舰过顶之后。难道说拍U571的里面没有明白人?难说,不过我更倾向于相信U571会为了情节而故意牺牲真实。

家园 逐篇献花,早就觉得这个片子好,没想到来头这么大,对自己崇拜一把。
家园 这是完全真实合理的

潜艇耐压壳体内的管道,必须尽量避免和海水直接连通,否则潜艇将很容易变成不折不扣的铁棺材;此外即使是和海水相通的管道,中间也要装上很复杂的减压保护装置、更狠点的干脆用单向阀锁个严严实实,要不然管道一旦破裂,后果不堪设想。那个年代深水炸弹攻击,主要是巨大的冲击波对潜艇产生骤然的超压、使耐压系统的薄弱环节出现问题;真的要是连耐压壳体都裂了,还救个屁哦、只能祈祷裂缝短时间内不要迅速扩大,让潜艇有机会上浮逃命。

家园 再推荐一个《The Usual Suspect》

能让俺这个(专看热闹的)俗人欣赏的Drama都是真正的经典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