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房地产问题大论辨专题,欢迎大家来怼到我无言以对。 -- 俺老孫

共:💬156 🌺524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上周末,邻居的帝都大爷来家里聊天

帝都大爷是原城八区建委领导,副厅退休。说起他一个朋友(私营房地产老板)的故事。就是销售的时候捂盘虚张声势制造紧张气氛。销售前发号,一天只发几个号,弄得一大堆人天天来排队。看着人来得差不多了,开盘、敞开销售,一天卖光。

老人家挺好的、除了两套房好像钱不多、挺节俭的,对我们这些邻居倒是挺大方。老头说他当面骂这人是骗子

家园 俺觉得

是五

家园 这也是饥饿销售

类似小米手机,与王菲演唱会门票那种办法。倒也不至于被叫做骗子,还是商品流通渠道不畅通的缘故。

流通不畅的根源当然是商品的稀有,但有时已经不再稀有的商品,仍然因为渠道的不完善,被玩弄手段当稀有的卖,这是常有的事。

这些人最怕什么,就是万物都能在淘宝上卖与买到。有什么必要汽车,演唱会,飞机票,都需要有自己的网站,电商平台是可以承接任何商品的。

当然,淘宝那样的平台有自己的问题,比如店家的信用,售后等不如专门网站有主流实体店后台的服务等等。不过,把万物用价格与比价的结构化统一在一个平台下,绝对是消费者的福音。也许,亚马逊那种形式更有前途,现在还不好说。

家园 2005年前买房的,房贷都基本都还完了。

北上广深,2005年之前买一套小三居基本上也就六七十万,工作十多年怎么可能还不完贷款。现在是后悔太早提前还贷。

我同学大多70后的,下一代基本上05后,最坏的打算也就是自己离开北上广深,到周边养老,房子留给儿女。

家园 这种情况应该上私立学校

如果你买房是为了投资可以理解。但如果只是为了上好公立学校,似乎应该算一算性价比。

如果房子相对便宜而学区不好,可以把买房省下的部分来供孩子上私立学校。甚至不一定要上本地的私校。中国现在大把的中产上层把子女送到美国上私校。

小孩上学校只是几年的事。学区好不但房价贵,地产税也很高。等小孩都上完学了,就没必要交那么高的地产税了。那么到时候把房子卖掉走人?与其如此,不如自己住得大点舒服点,小孩上私校也不耽误。

家园 你在混淆概念

前面你说房价低的时候,用的是五环均价,现在论证中心城区的时候说西三旗,这差别大了。西三旗特殊性在于离新兴软件工业的聚集区近,而这是新兴高薪产业,所以房价涨得快。

北京整体上说,08年房价,相对于00年来说,也是涨到“疯狂”的,算算倍数,未必08到16这八年涨的更快。我对具体价格不了解,但是有个大概印象,00年回龙观一千左右,08年二手卖不止一万。

家园 不是很理解你的问题是那个

三个可能。

第一,现在房价是否合理,是否高了。

第二,房价高了,责任在哪里,是不是政府。

第三,大家应不应该抱怨。

我把我对现状理解一起说,或许回答三个问题。其实呢,房价现在不是个消费问题,是个金融问题。根源在于国家超发货币,没有实体经济支持,结果钱都留(流)到房市,导致这个价格。所以根本原因在政府。但是合不合理,如果把印钱作为铁打前提,这是合理的,因为房价泡沫最安全,如果钱流到食品、日用品、医疗、安全这些领域,后果可怕的多。想象一下,如果北京刚毕业的大学生馒头猪肉买不起,而且看起来一辈子也买不起是什么后果。但是反过来,如果把印钱不作为前提,那就可商榷了,为啥非要印钱呢?这是大家抱怨的主因。比如有房的人,辛苦半生攒的钱,原来买X只猪的,现在只能买X只猪蹄子,能不急么?虽说通过买房看起来保值了,但是,本来是一座房值五万,还有买一百只猪的现金,现在呢,只有值一百万的房子和五十万贷款,可能名义上资产是增加了,但是实际拥有的物质财富变少了,日子过的更紧巴了,于是大家才开始骂娘。

通宝推:甘丹,别来无样,
家园 说两句

1、地方与中央的博弈。那头朱改革方案的必然发展!地方财政缺口靠这补。

2、官办经济加大了地产党的势力。最具实力的地产商,都有政府背景!红色背景的也不少。

3、排位分果,短期轮换官位,导致瓜分捞钱趋向于急。才干个2届,人走茶凉,能不涸泽而渔。

4、诸侯经济带来的恶果之一。

5、货币政策,只能服务与政局博弈的格局,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同时,出口的萎缩,危机下贸易战,为保就业也就有冲动了。

6、政坛短期效应,旧官不理后事,新官不认前帐。加上选的首辅都不给力,不是当好人,就是没经验急于创辉煌。广东腾龙换鸟兄,就是个案例,不愿意沉淀按原规划苦干突破接续产业,都急表演捞资本升官!

家园 这是影帝为取悦利益集团搞滴。本来以为是王上,谁知妥协出了

李顶位置。这货人品还是可以滴,但是能力及履历经验欠缺,老是踩部下埋的雷。杯具了,又失去了一次解决问题时间窗口。

反正偶们P民,只能键盘发点牢骚炮,tg那时正眼看过草民。台湾KMT及绿党也没把湾湾那堆草民当根葱。还不明白?这堆达官贵人谁理我们是死活,争抢着利益。英文菜的表演,还不够么。阿扁还不让你们明白这个戏码么!跟中共这帮有区别么,就不就是牌子不同罢了。

老是以为上面精英们不懂,估计人家笑你们傻逼呢。湾湾的随时跑路去享清福,民众等共军的炮火梨吧;大陆的谁没用安乐窝,随时表演闪失出现在某国漂亮海滨散步。前些年,炒什么宋美龄在美居住地,还那帮献媚,好多人在那赞美帮腔,当然有托在里面,不明真相的群众看来不少啊。看到没,这就是四大家族的养老地,政权丢了,人家滋润的在美过高高在上的精英生活。

有些人老喊ZF这个做的不对、哪个不对,可想过人家就是要这样做,这样才有钱捞,才能升官发财。哪个不是向四大家族般猛捞,哪管你民国如何如何,民族灭亡召人奴役,那理平民百姓在内战外战中粉身碎骨,亡了就最后捞比刮骨财去国外享福去了。

大陆不少人总结出:阿共反对坚决干,阿共提倡永远警惕(或者坚定顶着来)!

人总是站在自个利益角度去看去说,老是让别人去干自个吹个嘴炮!站在那些不对精英角度,人哪个不对,为个人利益最大化有错么,给你们当雷锋,卖命,祸殃子女,不求权财?换你,你都不干吧?说说,这条河里有谁愿意这么无私为人的,站出来!反正,我是做不到。面对王守仁,对得起心学!

家园 一句话:高房价是政府有意为之吗?如果你认为是,请证明之。
家园 房地产其实是地区资本的再估值

终于想明白了,房地产其实就是地区资本的再估值。

把房地产对比企业,一个企业,盈利持续向好,不断扩大再投资,现金流仍然充沛,市场占有率预期仍然不断上升。这个企业的股票,初始成本是1元还是2元,跟企业最终的估值没有一点关系。

马云的阿里巴巴,马化腾的腾讯,任正非的华为,1元的股票翻成10元,你不能说他的估值高了。

楼市也一样,把地区当作企业看待,盈利相当于地区的高薪工作、税收、国家投资;房子相当于你在这个地区的持股。

一个地区,随着投资的增加(比如北京的奥运,张家口的冬季奥运,全国铁路枢纽,放射状的多条高铁线路和高速公路,家门口附近的地铁等等),税收和高薪岗位的增加(北京,上海,深圳的高薪岗位),房价必然上涨。强行打压,属于人为扭曲价格。

同样的道理,省会城市,高铁节点城市,三线城市地铁周边地区,房价仍然会快速上涨。

房价不会无限上涨,一线城市价格过高,会有微调的过程,中国很多地方,房地产也可能永远涨不上去,但是,仍然有很多地区的房价被严重低估了。每次宏观调控,都是踩刹车给屌丝上车的机会。

通宝推:俺老孫,
家园 再这么涨下去

一线城市将通过房地产迅速的实现阶层固化。所谓能够承受一线城市高房价的高薪工作,其实只有金融行业。或者一线城市的工作者能够忍受30平方米的房子,单程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

家园 还是低估了一线的生活质量

Re:一线城市的工作者能够忍受30平方米的房子,单程一个半小时的通勤时间

--------------

海淀最便宜的单元房:

1. 五环外80年代红砖楼,50多平米没有客厅的两居室单元房,都在400万以上,五环内和东、西城的更贵。

2. 北五环使用面积30平米的开间单元300万以上。

单程一个半小时算比较中等的通勤时间。回龙观到海淀软件园,距离不到10公里,上下班开车单程1.5小时。还有很多住房山、燕郊,到海淀软件园上班的人。

北京楼市就是香港楼市的翻版。ZF控制土地供应,3000万人口的城市,按照1800万的人口量供应住房,居民生活质量极差。楼上的到北京自己看一下,大片大片的6层红砖老楼,收入好点的想要改善,年纪大的爬不动楼梯的,想要电梯房,供应不增加,房价稍微降一点,就有一堆人要冲进去改善。

我自己在北京住,经历过几次差点抗不住的时候。拉肚子碰到堵车,在红绿灯前堵了40多分钟,咬牙坚持,出虚汗人几乎要虚脱了,当时心里就想,活着真没有意思,死了算了。

楼上还是低估了一线的生活质量。外地人看一线,那是嫉妒羡慕恨,作为一线的居民,其实是非常无奈的。工作、社保,家庭,栓死在这个城市,其实是没有办法逃离的。

家园 怎么定义生活质量?

收入?公共服务?自然环境?人文环境?高考分数线?交易费用?物流方便程度?交往广度和深度?文化生活?社会治安?大战时风险?政府效率?

至少不应该把收入归到生活质量里,因为可以说人们盘算收入和生活质量时是分开了盘算的,不能重复计算。另外明显属于歧视的,比如高考分数线,也要排除,因为比较明显是外在的。应该把那些内在于一个城市的影响生活的因素,又不能货币化为收入的那些,综合为生活质量。

家园 房价肯定会无限上涨

现在的国家金融政策都学到了这手,在不引起通涨的前提下小步快跑,经过连续增加货币总量达到财富从社会底层向上层输送的目的。

以前的办法是压低工资,压低成本,残酷的压榨造成了各种经济与社会矛盾,甚至引发世界大战。现在的办法是让所有人都在不断的手上钱增多的假象中产生一种日子越过越好的幻觉,因为没有人有这个脑子去换算实际收入水平的提高还是下降,甚至比较全社会的相对财富的增加还是下降更困难,那是连经济学家都算不清楚的事。因此,只要有吃的用的住的,没有人会因为与别人的财富比较而激起愤怒的。

这个机制一般是觉察不出来的,但是房地产是唯一透露了这个信息的地方,因为房屋是一个制造缓慢消耗资源大的社会稀有产品,其价值稀释速度无法跟上小步快跑的金融政策,因此反映出来的就是慢悠悠的不断升值,其实升的是货币量值。

普通人通过自己的收入与房地产升值的速度反差,也可以估计出个大致自己在社会中被压榨的程度。只不过,这个机制优点在于你找不到债主,无法把原因归结到一个具体老板,企业甚至行业上。不像以前,那个工厂罢工,一般都有很具体的工资福利要求,现在你除了社会最低工资外,无法找到一个坐标系去衡量这个问题。因此,大家是有苦无处诉。

美国红脖们这次选总统也表现出来了一定的对收入水平下降的不满。美国房地产虽然也经历了缓慢升值,但是没有中国这么突出。因此美国劳动人民感觉自己收入水平下降,一是有些人到了贫困线附近了,那样日常生活的体会还是很强烈的,二是有不少的外籍劳工通过工作得到了不差与本土工人的生活水准,于是在政治宣传下被洗脑了。

资本主义通过一战二战外加共产国际的折磨,好不容易弄出这么个办法,不动声色的温水煮青蛙的就把以前包身工,童工,血汗工厂做不到的事,光明正大的做到了,如何可能放弃呢。只要资本主义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制度的主体,这个办法就是目前最有效矛盾最小的途径。一般人能看出点端倪的也就只是房价的不断上涨,至于是一线还是二线城市,是底特律还是洛杉矶,都不是重点,起伏会有,但是大趋势是到处都会涨就是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