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整个人类历史来看,民主和专制哪个会笑到最后? -- 看僵尸集会

共:💬95 🌺856 🌵1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世事不决可看历史

首先,姑且认为你题中的民主是西方媒体所定义的那种。几年前,我也迷惑所以有了以下的总结发在另一个网站上。现在大部分观点不变,但对西方和国内有进一步认识。

---------------过去时的自己的分割线--------------------------------------------

个人以为,单纯讨论民主制度的好坏是无的放矢。真正的问题是民主制度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作用。以科学的观点,一个假说只有通过实验才能成立。好在民主概念古已有之,作为一项近代制度在世界推行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也就是说,民主实验次数已经比较多,时间也足够长,各式样本也够丰富。那么,在过去100年里,有没有落后国家通过民主制度而变成科技和经济都发达国家的实例?你会发现,除去加拿大,澳大利亚这样的前殖民地,100年间世界强国俱乐部基本还是那些人,只有俄国挤了进来。那么放宽时间条件,同时不要求证明民主制度导致国家发展的因果关系,只要求两者并行存在,过去150年里,有没有落后国家在变成发达国家的主要发展阶段实行的是民主制度?的确有一些国家在这时成为发达国家,他们是德国,日本,俄国,如果你想算上去年刚宣布的韩国也可以。但谁能说这些国家在主升段是民主的,即便以当时的标准?所以,说民主对落后国家发展有重大作用不仅缺乏实证,而且有反例。

举例并不能服人,因为你不可能穷尽所有情况。有人会说给民主一千年,要排除所有干扰等等。同时,西方和大陆多少学者的论证都给人以民主就是正确和高尚,反对它的即是邪恶的印象。然而,没有只有优点的事物,民主亦然。在我看来,其缺点对不发达国家尤其有害。所以,这里就简单分析一下民主制度的缺点或局限。

1. 决策过程。国外谈到中国不民主就说中国人不能投票选国家领导人,也就是说,一人一票,多数胜选的票选制度是民主的重要标志。问题是,决策质量高低和有多少人同意没有必然联系。更何况真理往往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们的选择其实符合统计学里的正态分布,一般不会走极端,也就是个不好不坏的决定。走中间路线这点也不随投票人的教育水平和素质变化,平民群体,高知群体都一样。幸运了,大多数选择最优决策,特殊情况时,希特勒,小布什就选上了。很多关键时刻,最好的决策是少数派的。比如,抗美援朝的决策,如果由当时中国公投,是不能通过的。

2.决策者。民主,顾名思义,人们自已做主,没有一个独裁者强迫你。在国家推行民主制度,决策者就是这个国家所有人组成的群体。科学研究早已发现人类群体行为有缺陷。第一,自私。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基础假设。为了自己群体的利益可以不管他人。二,短视,不愿牺牲眼前利益。比如,现在欧洲的经济危机,政府不得不减少一部分人的补贴换取国家整体免于破产,人们依然上街游行,尤其希腊发展到暴力冲突,宁愿全体破产,也不要自已利益受损。群体行为的非理性在关键时刻非常明显,希特勒的例子不提,二战刚开始时英国绥靖首相张伯伦纵容希特勒就获得举国欢呼。我个人在金融领域工作,亲眼目睹了金融危机前人们的盲目自信和危机后的恐慌。决策者如此,其决策能不受影响?

3.社会演变的通常情况。在我看来,社会变革很少能够双赢,肯定有赢家和输家,尤其是短期。中国近代以来各个阶段莫不如此。国外也一样。BBC近来有一档历史记录片<Histroy of the world>,其中一集里,主持人Andrew Marr 展示了美国,俄国,日本和中国在19世纪面临的关键社会变革。俄国沙皇期望打破农奴制,解放人力,发展资本主义。变革赢家是沙皇和农奴,输家是贵族。在贵族的反对下,变革不彻底,农奴有了自由,但没有生计,拥挤到大城市作贫民,后来成为十月革命的导火索,沙皇被杀。美国内战前,北方资本家与南方的奴隶种植园经济体系格格不入。赢家:北方资本家和黑奴,输家:南方奴隶主。所以奴隶主不干了,南方州议会行使民主权利分家,林肯不顾南方民主选择,内战开始。北方艰难胜利,奠定发达国家基础。日本的变革赢家是平民和天皇输家是武士阶层,同样经过战争,变革成功。中国不提了。我想说的是,以上是国家成长中的关键变革,每一个都有赢家输家。而民主制下,由于人的利益不同,或自私和短视,输家很可能以投票和分裂等各种方式阻断变革。尤其当短期内输家占大多数,或位高权重时,和平变革几乎不会成功。俗话说:断人财路,要你性命。所以中国历史上变法者,下场通常不好。但这种艰难的变革又是每个追赶国家必须经过的。试想,如若林肯尊重南方的民意选择,哪里来的今日超级大国和美国人借全世界钱享受生活的底气?

4. 以上的民主制度缺陷在近代越发明显。看看主要发达国家按照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先后次序: 荷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我们发现越靠后其发展越依赖政府和独断性组织的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现代科技是指数增长的。人类石器时代有二三百万年,6000年前进入青铜时代,2500年前开始铁器时代,300年前蒸汽时代,150年前电气时代,50年前进入电子和宇航时代,15年前进入信息时代。以上只是大致时间,但能看出明显的加速,按大陆最流行的科幻小说<三体>的说法,这不是发展,而是爆炸。中世纪落后个200年,彼此可能还是一个水平线竞争,当代落后200年,至少四五代技术差距,按照现代生物学的发展速度,将来甚至是基因差距,今后落后严重的国家和文化很可能被他国吸收而慢慢消失。这意味着在近现代开始追赶的国家,一定要快。经典而单纯的民主制度由不理性的决策者,经过扯皮的决策过程得到不好不坏的举措不能帮国家和民族赶上世界水平,印度就是例子。日本开始追赶时只有一代差距,后来中国接近两代,好在快赶上了。美国是个特例,一开始几乎没代差,加上先天完美的地缘,中国不能复制。第二,越是近代,工业化的初始投资越高。英法开始发展时,奴隶制和贩毒填补了很多投资亏空。日本追赶时,几个地方大名就可以尝试炼钢造炮。现在要投资晶片厂,没十几个亿,政府支持,并做好亏老本的准备,想都别想。大陆开始追赶是多亏有俄国,不然既没钱,又没人,即便如此,工农剪刀差一剪60年,以农业补工业。第三,竞争越发激烈。这是对后进者说的,对已经发达的国家,竞争就是保持垄断,特别是通过制定规则。以前没有WTO,英美都是怎么对自已有利怎么来,贸易保护天经地义。英国曾经对所有在外国和殖民地生产的工业品课重税。现在强大了,要求开放,你还能抢的过我?我还有知识产权,同时拿来经济学家的差异优势理论向世界宣传全球化的道理。这里我不是反对WTO和全球化,我的意思是他们有其适用条件。由于以上原因,近代落后国家要追赶,必须超越单纯经济利益,不懈支持以达到技术水平的超速发展,非心力强韧者所不能为。德,日,俄都有这个特点,并通过政府和半官方的组织具体执行。讲究利益协调和平衡,较难坚持长期亏损的民主制度在竞速跑中处于很大的劣势。

再次声明我不是说民主一无是处,而独裁最好。民主制度确有很多优点,同时独裁也有明显缺点。但是,对于还在追赶的中国,民主万岁的想法不只单纯,而且危险。个人认为,中国首要的是保持决策的效率,同时中宣部要将民主的优缺点都向人民摆出来(有希望么?),渐渐扩大民主。当下而言,一定范围和程度的民主的确是当务之急,因为长期绝对权力的造成的制度腐败和利益固化已经渐渐使决策效率下降。但是什么范围和程度要由心有主见的决策者和学者分析,而后试错。目前国内学者几乎一边倒向全面民主,呼喊的全都是西人的理论,视而不见人类历史最大规模,最快速度,到目前最少暴力的集体越狱,而不能提供思想和制度上的武器,堪为一叹。

通宝推:浣花岛主,何求,胡一刀,
家园 罗马共和国后期奴隶制经济发达,民主的基础自耕农没了

美帝看来也是这种命,全球经济让中产越来越少,选举输赢的重点就是搞定那些吃闲饭吃救济的。民主党就抓住了历史车轮,前途是远大的,共和党早晚要被淘汰,川普在螳臂挡车

家园 是想证明民主制源远流长么

如果要举古典时代民主制的例子,应该用古希腊,而不是古罗马。古罗马是贵族共和制,恰恰是针对古希腊民主制的缺陷进行了“民主集中”的产物。古罗马官方的旗帜SPQR所代表的:Senatus Populusque Romanu——元老院与罗马人民或罗马元老院与(罗马)人民。不论是哪种形式,元老院与人民都至少是平等并列关系。

至于陈独秀的最后见解,无非还是世界观的问题。不论是民主主义者还是共产主义者抑或是无政府主义乃至自由主义,其实都是认为有需要被实现的终极目标,有能一劳永逸的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有获得永恒幸福的伊甸园。他们的分歧不过是关于伊甸园应该是什么样的或哪一种主义才是灵丹妙药。

但我是看好马克思韦伯,即人类不可能达到伊甸园,只能永远在荒野中流浪,所有的伊甸园都不过是海市蜃楼。尤其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采取什么样的组织形式,一方面是取决于现实需要,一方面是人类自身认知的投射,都不过是人类为了解决问题所制造的工具,人造的东西不可能超越人本身。最直白的一句话就是,制度是人订的,人是活的,制度是死的。制度可以是一种目标,但把某种人造的制度作终极目标去追求,本质上就和教众们认为自己可以成佛成神一样可笑。

家园 我觉得至少可以无限趋近,伊甸园总是在远处的

欲壑难填,如果说哪天人类躺在那里说:太好了,从此我们再不用琢磨、奋斗了

那说明人类灭亡的日子不远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