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棍器时代:关于直立行走的扯谈 -- 迷惑不解

共:💬39 🌺24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有一个说法,说是和脑容量有关

人类的脑容量是最大的,要想带着这个大脑袋四处移动,四肢着地爬着走脊椎平行支撑脑袋受力就不合理,必然会垂下来,最合理的支撑方式只能是垂直支撑,就是站起来,顶着脑袋走,而且伴生出一个好处,就是解放前肢,可以更多更好的使用工具,而更多的使用工具促使大脑进一步扩大容量,就更得直立行走。

家园 为啥?

因为俺是一个 和平主义的吃货! “民以食为天”!吃,是上天安排的最大,你不服?

————————————————

食物,对于生物的作用是 第一位的!无论你多么聪明、多么强健,跑的再快、蹦的再高,没有了食物,要不了几天,肯定玩完。

人类和猿直到今天,都是以植物类为主要食物的,耍棍子,除了摆酷、吓唬捕食者、猎杀小动物外没什么用处,而且使用的几率也远远低于采摘植物类食物,所以对进化的作用应该相对较小。

有可能在几万年、几十万年之后,我们的后人去到非洲的 稀树草原时候,会有一群 两腿直立的鹿,在道边鼓掌欢迎——这个太遥远了,我是看不到了,我希望能够看到你站在海边用棍棒打鲨鱼,你可以对它们说,是某“鲨鱼”让你来的,以保安全。

家园 人类灭绝,鹿族崛起

……病毒肆虐,人类仆街,和平的素食者中,有一群学会了直立啃树叶的鹿们,终于有机会进化成直立行走的鹿族……它们还进一步发展,手脚分工,并学会了使用棍棒,从此以后,无论天涯海角横行无忌,就算在海边,鹿人们也敢用棍棒偷袭鲨鱼,尤其是那些不会游游的……

家园 蝙蝠是可以飞的
家园 哈哈,我说当时总觉得漏掉了什么

原来是忘记了这个禽兽不如的家伙,哈哈哈哈哈哈。

家园 del

原来是这个禽兽不如的东西,哈哈哈哈哈哈

又重复了

家园 请注意,这个想法是脑子告诉你的

请注意,这个想法是脑子告诉你的

这个想法在逻辑上是存在问题的。

这个解释建立的前提是首先脑瓜有那么重,然后身体跟着脑瓜进化。但是问题在于:

在身体可以支撑这样的脑瓜、可以这样的支撑脑瓜之前,脑瓜为什么可以变成这样?

因为碗大,所以“可以”盛得多。因为盛得多,只能“说明”碗大。

脑瓜重,“说明”身体结构可以承载这样的脑瓜,也反映出身体“可以”承载这样的脑瓜。但是反过来是不成立的。

因为二者之间具有一个先后关系。

水可以承载船只,所以可以航行大船。水如果不能承载船只,那么造了大船也就只能看着。

对于生物来说,身体不能承受的东西一定是不能出现的,出现的东西哪怕再怎么窘迫,也一定是可以承载的,只不过承载的效果有所不同。

目前来说,人能有这么大的脑瓜,说明人体一定可以承载这么大的脑瓜,然后才真的有了这么大的脑瓜。否则的话,脑瓜过大,身体承载不了,那么人只会变成用头钻地的钻地怪,不会反而变成了昂首挺胸的仰头怪。

家园 最近看到一个染色体方面的科技新闻,和人的出现有关

2号染色体是人类的23对染色体之一。在正常的人类体细胞中,会有1对2号染色体。这条染色体是人类所拥有的第二大染色体,拥有2.37亿个碱基对,其占有的DNA大小,大约是细胞中DNA总数的8%。2号染色体所拥有的基因数目并不确定,目前遗传学研究估计大约有1888个基因。重要的发育调控基因之一HOXD homeobox基因丛集(gene cluster)位在这条染色体上

最早在1921年,一个叫西奥菲肋斯·佩因特的美国医生,将几个精神病人自虐切割的睾丸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时发现,那些只有一套基因组的精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似乎为24。30多年以后,人们运用更好的技术与仪器,清晰地看见人类的染色体只有23对。人类只有23对染色体的结论在当时是一个惊世骇俗的发现,因为在当时所有的猿亚目动物中,染色体数目都是24。20世纪80年代,由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已经可以将人和几种猿类的染色体进行详细比较了,他们发现人类与类人猿的染色体几乎都能一一对应,只有人类的2号染色体看起来完全是猿类的两条中等大小的染色体首尾相连融合后的新产物!

人类祖先与黑猩猩的分支进化出现在500万年前的更新世。

野猪在全世界有27个亚种。亚种间和亚种内核型都有一些差异,染色体数(2n)在36~38之间,如西欧野猪2n=36或37,日本野猪2n=38,彼此间虽然染色体数不同,但是没有繁殖障碍。染色体数为56的野牛与染色体数为60的黄牛杂交后也有可育后代,却是不同的亚种。

这是在网络上找到的几个资料,当然我原先看的资料不全是这些,这几个基本覆盖了主要内容。

简单讲一下这个内容是怎么回事:

背景资料一:人的染色体有23对,其他猿类是24对。

背景资料二:人类2号染色体是由猿类两条染色体合并而来的。

背景资料三:染色体数目不同的物种未必会出现生殖隔离。

背景资料四:2号染色体可以掌管人的生长发育过程。

好了,掌握了这四个背景资料,事情就很简单了:

500万年前的更新世,人类和黑猩猩的共同祖先群体中,首次出现了一个或者多个个体,他/他们体内的两个染色体融合成为“人类2号染色体早期形态”。这个时期,拥有新2号的个体与没有新2号的个体是没有生殖隔离的,可以繁衍后代。但是,由于新2号染色体的作用,新个体要更擅长奔跑(脚趾如果变短的话不利于抓握但是是有利于奔跑的),身材更加高大,在攀爬活动中固然显得笨拙一些,但是在地面捕猎活动中更加具有优势。科学家所分析的人类在森林退化的稀树草原上逐渐从树上下来并崛起,这倒也有一定可能,因为树太多了或者太少了都对新诞生的早期人类不利。随着新诞生的2号染色体的进一步变异、发展,逐渐出现生殖隔离。这个时候,拥有2号染色体的新物种开始形成,并在不断繁衍过程中,逐渐形成适合于自己的审美观,从而越来越趋向于寻找相近血缘者(都拥有人类2号染色体)通婚,最终形成了独立的原始人类种群。在这个种群中,拥有人类2号染色体的个体越来越占据优势,没有此类染色体的越来越罕见。这个长脚趾的网络美女大概就是一个极罕见的、2号染色体表达有一定返祖现象的个体,不过由于2号染色体融合太久,已经很难重新分离,所以没有完全复原。

所以人类的诞生应该是内因和外因同时起作用:

很常见的染色体融合现象在人类与黑猩猩的共同祖先里发生,而不同染色体数并未导致生殖隔离,为新种群的孕育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与此同时他们的生活环境包括了稀树草原,攀爬能力稍弱但是捕猎能力更强的早期人类发挥了种群战士的作用(即便是现在黑猩猩也是一种具有很强攻击性的动物),因此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最终早期人类独立出来,成为非洲一种强大的新生捕猎族群。

非洲是很富饶的,据说种个黄瓜都能发展成为多年生植物。在这样的美好环境下,可以采集和捕猎的人发展壮大是很正常的。

家园 关于人的起源

在天涯里看到另一种说法,大意是:人类不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更不是从树上下来的,人类是从沼泽里走出来的。

在人还是类人猿的时候,就已经是直立行走了;人的体毛也是在变成人之前就退掉了;人类的脚也是因为生活在沼泽地区而变得宽大。

因为沼泽里的水游泳太浅,四肢行走又显太深,类人猿就只能站起来。在水里生存体毛的用处不大就褪去了。沼泽的水底比陆地软,类人猿的脚就变得宽大。在沼泽里捕获猎物比陆地上难,类人猿的大脑就得到了发展。

后来沼泽的消失了,因为类人猿的体形更适合草原,就进入了草原。类人猿的大脑已经得到了比较好的发展,就是聪明啊,所以就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人类诞生了。

我觉得挺有道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