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关于052C舰载相控阵雷达背后的故事 -- 从北苑到太古

共:💬214 🌺2148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这样看待爱才者惋惜他放弃毕生事业成就?你的评语自用宜也

大家善意评价他的成果

善意惋惜他为了一位五年分居,女儿也不带身边的人抛弃半生成就。

不知道你怎么从哪里读出阴暗的代入感?

家园 时代的悲剧,那时候出国是潮流,是脱离苦海,是投奔幸福人生

说到底,还是对国家发展缺乏信心

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这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大大超出了当时绝大部分有文化有能力视野的知识分子的理性预期

尽管这样那样,发展成就来之不易

家园 是非对错本来就是主观的东西,难道需要您来判定?

尊重一个人,本身就包含尊重对方的选择。作者的确放弃了国防重大项目选择了美满家庭,这在作者权利范围之内,出国后也没有损害国家民族利益,相关项目进展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作者把一个国防科研工作者的黄金年华奉献给了国家,然后追求家人健康平安,家庭美满幸福,难道违反哪条党纪国法?有什么需要您评判的吗?

更何况唧唧歪歪的人们更多的是从个人利益实现的角度来评判的,瞎扯什么当年北京房价多少钱之类的无聊内容,这不是阴暗心理是什么?

要不然,您来能论证一下作者的个人选择对国家造成了什么不可估量的损失?

通宝推:某人a,梓童,
家园 你就是说扔掉中国学的本领别为中国工作包冰棍才是幸福
家园 转贴一个网友的推演

“如果他有机会去参加一次外国的拨款竞争,他就会知道国外和国内一样黑。他同样的故事如果发生在美国,就是二院拿到经费,他的部门被二院收购,以前对峙的同行对手变成上司,他第一时间被迫签保密协议,然后被炒鱿鱼。海军还是拿到设备,人情技术都在。”

通宝推:金陵明安,尚儒,侧翼,empire2007,柏林墙,林风清逸,辣椒,刹那芳华,
家园 客观上,二院的挑刺,也帮助十四所完善了设计
家园 没有人怀疑过帖子的真伪吗

转个讨论

[URL=http://www.newsmth.net/nForum/#!article/MilitaryTech/16454459?p=1][/URL]

我的结论是

这人在14所或者相关的军工电子部门工作过,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牛人,就是个半路嫌待遇低环境差跟老婆出国去了的普通工程师,但是他们家大概有长辈在14所是比较高层的管理或者技术人员,所以他能听到一些所谓的内幕,跟高晓松一个路子,只不过这位毕竟还在体制内呆过跟高晓松完全听人说不一样,这位是把别人那里听来的故事自己添油加醋一番再捏进一些自己的经历,拿出来说事

所以这文章既不能细看细节、也不能看主要脉络,主要看唤在网友中起共鸣以批判体制的方面就行了,你通过这篇文章不需要真的知道346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你只需要知道“中国军工太黑暗了太腐败了军队更黑暗更腐败正经人是不会去的更不会生产出什么靠谱的武器你们这些出不了国见不了世面靠环球时报和铁血BBS打鸡血的五毛少YY了”就行了,达到效果即可,真假是非何必那么在意呢是不是?

家园 刁晨曦是

《舰载相控阵雷达低角跟踪性能的改善途径》(《现代雷达》1994年第1期)论文的第一作者和《超宽带雷达--潜力与限制》(《现代雷达》1992年第2期)的第三作者,工作单位注明为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而该帖涉及人物全部采用真名实姓,大都是当年电子国防业界耳熟能详的。诸多技术细节,非亲历者绝不能道。

仅以下列“863”308主题—“信息获取与处理专题组”项下14所承担的课题一览,即可印证帖子里提到的很多人和事:

863-308-08-04(1) 信息获取技术成象普及和推广 匡定波院士 863-308专家组

863-308-02-01(1) 空间目标监视相控阵雷达总体技术研究 华海根

863-308-02-01(3) 空间目标监视相控阵雷达小面阵研制 王军

863-308-02-01(2)线阵DBF与宽带系统外场试验研究 倪晋麟

863-308-02-02(3)极低副瓣相控阵雷达天线 冯祖伟

863-308-02-02(4) 密度加权阵列天线工程应用研究 束咸荣

863-308-01-01(9) T/R组件及列馈研制 陈振成

863-308-02-05(1) 高可靠T/R组件工程应用研究 陈振成

863-308-02-05(2)T/R组件集成工艺与测试修调技术 丁友石

863-308-02-06(1) 微组装工艺中试线 王宝善

863-308-02-07(1) 宽带技术工程应用研究 方明毓

863-308-02-07(2) 实时延时移相器与微波宽带均衡器的研究 张德斌

863-308-02-07(3) 系统宽带性能的检测与补偿方法研究 马恒泰

863-308-03-05(1) ISAR成象技术在现有雷达中的应用研究 单荣光

863-308-07-09(3) 双波段多极化机载SAR系统方案研究 倪晋麟

863-308-02-06(4) 混合微波集成前端接收及DBF技术 周根祥

好像帖子里没提周文盛,原来14所的总工和所长,争项目时恰好担任电子部雷达局局长,没少替14所使劲,海之星立项后不久就离休了。90年代中期航天口日子比较艰难,23所死缠烂打也情有可原,不能苛求。

帖主移民后,项目由周万幸接手,所以海之星的荣誉自然旁落,周万幸后来也顺理成章当了14所的所长, 成为“雷达事业承前启后的接班人,我国新一代该学科带头人”。单凭这一个帖子,你会觉得“小周”不过是个摘桃子的角色。帖主作为论证和预研骨干,其筚路蓝缕之功的确不可埋没,但承担总师负责材料与元器件突破、工程正样、达标、定型,陆试、海试、检飞试验和武器系统进场验收与测试,特别是与导弹武器系统配套磨合,保证真目标试验连续十次全部成功也绝非易事。

其实帖主跟“小周”都是78级本科,周万幸和王老王德纯一样出自成电,帖主跟王志刚出身西电。只不过周万幸是应届高中生,在帖主和王志刚这样年长几岁的插队知青眼里,自然就变成“小周”了。

看完全文,技术问题不便评论。我倒是有个疑惑:加拿大技术移民始于1995年初中加签署协议之后。帖主申请签证,持工签和临访类别入境绝无可能被移民局就地转为永久居民。他必须在申请之初即明确移民目的,填妥各种表格、备齐证明材料,经过打分、审批,体检合格才能拿到移民类签证和落地纸。如果他在个人简历部分如实填写毕业院校和工作单位的话,几乎肯定会被纳入安全面试范围,由CSIS在北京或香港安排面试。另外世界各国外交机构受理签证申请,首先需要的就是申请人的护照。他竟然先拿到签证,再申请护照也令人匪夷所思,不合情理。

通宝推:尚儒,刹那芳华,桥上,老财迷,夏至欧锦,盲人摸象,
家园 为什么23所一定要用C波段呢?很难理解呀
家园 你提醒我一下,你在哪个国家工作来着?
家园 习大大当年没有孩子,离婚的决心要好下得多。

一旦有了孩子,保全家庭就成了很多人都重中之重。

通宝推:广宽,
家园 话是不错,但不可脱离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情况

谈论个人的选择,要考虑时代背景。在军队要忍耐、国企下岗潮的时刻,普通人挣扎求存,技术人员大批奔向南方为资本家打工,连高级军事情报官员都为了区区几万美刀叛变美国甚至台湾的情况下,在军工口能坚持下来的很了不起,坚持不下去的也大有人在,至少刁甘于在冰淇淋厂打工做普通人而没有出卖国家机密、叛变西方,从这点上来说刁的选择无可指责,当然从现在的国内形势发展来看他选择有问题,可是当时谁又能未卜先知?

本人也没本事出国,却是在那几年投奔那个老人在南方划的那个圈里。我们公司当年同事中不乏诸如清华讲师,军工技术人员。当时内地经济低迷,普通技术人员每月二三百元工资,我们可以拿到一千七八,现在大家觉得好笑,当时可是羡煞旁人的。

后来情况逐渐翻转过来了,出不来的人逐渐成了业务骨干、中级领导,有门路的甚至收购了企业走上侵吞国有资产的康庄大道。

所以我非常能理解刁的无奈和喟叹,大家也不必过于苛责。

通宝推:jent,jackdai,
家园 从文中看,不仅仅是波段之争

从文中的描述可以看出,23所的方案是无源相控阵,而14所是有源相控阵。所以23所认为自己的技术成熟度较高,进而攻击14所的TR组件的可靠性。而14所当然是顺理成章地攻击无源阵输出波导的重量软肋。

23所在坚持无源相控阵方案的前提下,当然要坚持C波段,如果用了S波段,那么结构重量就更是无法接受了,方案将没有任何生机。

家园 这雷达最大的难关应该是材料与制造工艺的突破

显然,这部分不是作者参与完成的,所以他走了也不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满怀希望的年轻人,哪个会不曾在社会的黑暗面碰上一鼻子灰甚至头破血流的,然而中国还是在进步,因为有众多的建设者还在默默努力,这结果才是最重要的,052C的雷达现在不已经被052D的不带空调罩的雷达取代了。

动辄批判体制的,有几个是社会标准的所谓成功者?理他作甚

通宝推:刹那芳华,滴语,秦波仁者,李根,
家园 笑死,你看不懂大家惋惜是他自己事业无了包冰棍看小财主眼色

你非要扯到什么论证对中国造成损失 --对中国造成损失 这是你希望看到的?

他幸福了?幸福吗? 你从他的长文里给大家找出幸福感, 你能吗?

中国照样前进, 可是他一生还有何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