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Bodrum: 古希腊文明与中世纪骑士文化的碰撞 -- 顾剑

共:💬58 🌺169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说的正好证明了我国史学界的治学严谨

就是因为无法确凿证明安阳是殷商的都城,所以我们称之为殷墟而不是殷都

家园 文明的一些个人理解

个人认为:文明是有生命的,文明极具吸引力。

中华历史上,历代南朝(东晋、南宋),国力孱弱,却自居正统;蒙元、满清入主中原,朝鲜、日本、甚至越南,都号称小中华。中华遗民,纷纷四散逃亡。

印第安人文明过于孱弱,西方屠杀起来,毫无顾忌,但是到了中国底盘,西方军队就要出钱买水、买菜、买肉了;野蛮人入侵罗马,毁灭罗马,却以罗马继承者自居;

本人分不清古希腊的时代划分,不确定古希腊是怎么毁灭的,但本人确信,文明具有征服人心的魅力;不论是“野蛮人”、古波斯、古罗马,还是阿拉伯,无论是谁毁灭了古希腊文明,征服者中,必然有人会研究古希腊文明,会被古希腊文明征服,进而成为该文明的传承者。而且古希腊的学者必然不会全部老老实实的被杀,部分知识分子一定会逃亡至其它地方继续传承文化,周边的地区/国家一定会关注、借鉴、反思;毕竟,如此辉煌的文明,任谁都不能忽视。就像墨家思想,遭受了近两千年打压、摧毁,也能荫庇于道家屋檐下而残存下来,说得清演变传承。而古希腊呢,精致的像是橱窗里的水晶,古希腊文明是否真的荫蔽于阿拉伯?如何追溯其间的传承?

重要么?重要。真的重要么?无聊!

呵呵,笑谈!

家园 神之碎片

刀剑征服不了文明;只有文明才能征服文明。

民族可以消亡,但是思想不会消亡,对抗思想的,只能是另外一种思想。

非命论对抗天命论、行为论对抗血统论、进化论对抗造物论、社会主义对抗资本主义、唯物主义对抗唯心主义等等;

一种思想、文明不会消亡(彗星撞地球等大灾难除外),只会被另外一种更高级的思想、文明征服。

这种思想、文明,个人理解为:神之碎片,不会消亡,只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的碰撞融合。

家园 米底似乎和埃兰不一样

埃兰是属于两河的土著,米底则更像是暴发户,没有太多的自身文化积淀。空中花园的故事也可以显示出米底的建筑风格和巴比伦的很不一样。

家园 后来东罗马上等人确实都是说希腊语的

和西罗的拉丁语分庭抗礼。东罗被土耳其所灭,希腊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近四百年,希腊人说起了土耳其语。古希腊不过是几个城邦的文明,借了东罗的壳,多活了几百年。

家园 思想要承载于物质和生产力

从表面上看,的确

“对抗思想的,只能是另外一种思想。”“一种思想、文明不会消亡(彗星撞地球等大灾难除外),只会被另外一种更高级的思想、文明征服。”

但是更要看到的是思想并不能凭空产生和存在。“人定胜天”必须要等到人类能够和大自然作一定的斗争才会产生,也要等到人类能以自己的力量改天换地才会占据社会思潮的主流。离开物质基础,没有任何思想能够长存。

家园 的确

古希腊文明存疑

1、经济基础是否决定上层建筑?古希腊人口是否能支撑住古希腊文明?

2、墓葬考古是否能支撑古希腊文明?

3、字母文演变脉络是否能支撑古希腊文明?

4、唐诗能存下来的百不存一,古希腊文明有多少保留下来?十分之一?再反推一下,那个年代草莎纸、羊皮纸等文字记录载体,需要多少成本,需要多少学者、老师、学生等脱产人口去维系这个文明?

想一想就觉得头皮发麻,好在技术不断进步,有待以后慢慢考证。

的确,一开始质疑古希腊文明,是从物质基础开始的。简单的说,某一年里,把希腊的全部羊都宰了,全部羊皮拿去做羊皮纸,都不知道够不够誊抄一边古希腊思想家的作品。

可这些并不妨碍楼主坚持古希腊黄金时代的认同。

于是乎,暂且撇开物质基础,谈谈文明的核心——思想,让我们看看古希腊文化中标存在哪些思想:天命论、血统论、唯心论、机械唯物论、(民权?)。(说错的,大家可以指正,遗漏的大家也可以补充),这些思想,应该没有超脱时代吧?那么问题来了,这些思想是否超过周边文明呢?古罗马、古波斯、阿拉伯等是否存在类似的东西?要是有的话,那好说;如果没有的,又会怎么看呢!

还有,请问你是怎么想到“人定胜天”的呢?我前面的哪句话语给了你暗示么?

而且

。“人定胜天”必须要等到人类能够和大自然作一定的斗争才会产生,也要等到人类能以自己的力量改天换地才会占据社会思潮的主流。

你这句话,不刚好证明了本人的“思想不会消亡,只会被另外一种更高级的思想征服。思想不会消亡,只会不断发展壮大,不断的碰撞融合。”这种内在逻辑么!

还有

离开物质基础,没有任何思想能够长存。
那请你看看墨家思想,这种农业时代的乌托邦思想,汉之后逐渐消亡,但是其思想不是又被重新发掘了么!没有非命论的洗涤,陈胜吴广那一嗓子“宁有种乎”是随便喊出来的么!没有兼爱非攻,人们会期待世界和平么!

思想远远走在生产力的前头,所以他们都是被称为圣贤!所以思想不灭的,思想是可以穿透时空隧道,征服人心的。

家园 我看过太多埃及和希腊古迹了,完全不一样

首先,我们说的是波斯征服和亚历山大征服之前的古埃及,先界定好这个,否则我怕你再跟我抬杠扯希腊来的托勒密王朝,那个太晚近了。神庙的列柱结构,在全世界都是一样的,在没有发明拱之前,只能用柱子支撑屋顶,你不能说希腊神庙都用列柱,就跟埃及神庙学的。而留下来的那些雕塑,就算古希腊古典时代还没发展到黄金时期,构图全都是律动平衡,很多侧面像,而埃及雕塑直到晚近时代全都是平板正面像,完全风格不一致。其次,你既然用建筑跟我说希腊继承自埃及,那这个逻辑完全就自相矛盾了,因为无论像不像,这是实物啊,是挖出来的啊。你不是要史书说的才取信吗?那么你论证“希腊继承自古埃及”,哪本古书上说了呢?注意,要古书哦。:-)

其实我觉得这些都是抬杠,抱着玩儿的心态和你扯皮的,本身没有任何意义。历史学界的定论,不是不可以推翻,但的确是不能凭几个疑问句就推翻的。而且推翻是为了建立新的体系,你那个“希腊传承自埃及”,就是建立新观点的尝试,否则“怀疑希腊文明”本身仅仅是驳论,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可惜,没有什么古迹或者古书能证明这个新观点。

家园 问题是要证明的是从小养育你的妈,不是慈禧:-)

就是说古墓里面挖出来的东西上到处刻王徽和名字,这在中国或者任何国家考古界,确认墓主都没有问题了。然后他问我“哪本古书里写了这墓就是飞利浦的”,这合理吗?

按照相同的逻辑,殷墟挖出来以后,哪本古书上写了殷都就在安阳以北这个方位,周围有什么山什么河做参照物?为什么就不能是安阳以南,至今还没挖出来呢?这种疑问毫无意义了吧。

家园 我是抱着玩的心态抬杠的

其实跟我争论古希腊文明存不存在有什么用?甚至是不是次生文明?资料和考古证据,我都是要么自己旅游去看过实物,要么是读书读来的,这些东西,当然是经过历代的学者考验过,我又不懂古希腊文,又不懂金石学,更不会自己去测碳素14。他就算跟我抬杠又如何推翻历史学界的主流呢,我连历史专业的都不是,有空的时候抱着玩的心态抬杠拌嘴,也是种游戏 :-)

家园 《亚里士多德全集》300万言

这只是其著作中的一小部分。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繁多,他所留下来的作品,仅依公元2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47种。

按照上述阐述估计,其著述不低于1000万字。

《柏拉图全集》中文版也有200多万字。

按照西方杜撰的流传史,基本上在中世纪之前,就只有几个手抄本,用羊皮纸记录,藏在某个修道院,一放几百年,最后它们中的部分就流传到近代了。

而中国的古本书,都是几万字以下的小书,基本上是大面积流传后,才传承下来的,传承的版本很多。

家园 质疑的是希腊历史书的可靠性

例如,《亚里士多德全集》300万言

这只是其著作中的一小部分。

据介绍,

亚里士多德一生著述繁多,他所留下来的作品,仅依公元2世纪传记作家第欧根尼·拉尔修在其《著名哲学家传》中保存的目录所载,就有164种400余卷,共计445270行、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只有47种。

按照上述阐述估计,其著述不低于1000万字。

《柏拉图全集》中文版也有200多万字。

按照西方杜撰的流传史,基本上在中世纪之前,就只有几个手抄本,最后它们中的数百万言就流传到近代了。主要靠羊皮纸流传,问题是羊皮很容易长霉腐烂,在修道院一放几百年,这可能吗?

而中国的古本书,都是几万字以下的小书,基本上是大面积流传后,才传承下来的,传承的版本很多。

家园 文字、知识拓展传承之艰难

毕竟,文字不会一开始就定型了的。期间,必有一段创造、磨合、接受、推广、改造的循环过程。特别是在人类知识并不丰富、交流并不紧密的年代,假设某一天才,开拓了当时人类的认知边界,那么如何定义、描述、推广这一知识边界,比起发现这一知识边界,所耗费的资源要多得多。

知识相当的昂贵,传承更为艰难,还要面对战争、灾害的威胁。能有百分之一传承下来都实属幸运。

所以,在刚接触古希腊文化时候,本人被震撼的无以复加,感觉像是在看神话。

当初年少,不屑于封神演义的土包子,倾心于古希腊神话的“高大上”。

随着知识的增长,这件橱窗里的水晶,越发精致,但是却逐渐虚浮。

家园 有个疑惑

当年也没有纸张。假如是写在羊皮纸上,一百万字需要多少羊皮纸?这么多纸得占多大体积?制作这些纸又需要多少只羔羊呢?

而且还有个问题,从联合国文件来看,汉字文本从来是最薄的。也就是说对应古希腊文又得在一百万基础上增加多少?

家园 过着现代生活,抱持中世纪思想的情况比比皆是

经书上没说不许用手机,所以和尚们放心大胆地用。经书上没说不许开车,和尚们也就不做自我检讨,而且净捡好车用,反正功德箱总是很满。回到屋里呢,又是千百年前的老一套,这思想跟实际生活可是一点儿边也不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