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讨论】古诗中级水平试题之四 -- 李寒秋

共:💬26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第二首比较大气

第一首贬义口气,日月倒悬表意不明,曌是日月当空,倒悬出处不知在哪;峨眉者应为蛾眉,唐代壁画就可看出;何曾也与现实不符,何曾即为不曾,何曾爱是不曾爱过,否定之否定才是肯定;风流谁似,则转进私德,有点虎头蝴蝶尾。

第二首志在激赏,颠倒乾坤牝鸡司晨是事实,自敢当有横眉冷对的豪气,女皇的形象一下就高大起来了;何必远庙堂,这有女权主义的味道;空碑无语,任尔说来,无所谓;酸儒一句小揶揄了一下男子,一下子十四万人齐卸甲~

通宝推:李寒秋,
家园 酷暑赏凉诗,不亦乐乎!

epimetheus并寒秋兄:

1、四主帖八面埋伏,喜色轻男,尚律重典,晕!

2、薄荷味、自助游类、中外对比主题、符合当今时代脉动之旋律---可有?

家园 交流交流

第一首诗前两句,我要是想象揶揄世人的,似乎也没那么多错误。第三四句改成

管他无字称功绩,风流本是武媚娘。

那就完全是一首回归小女人的诗,立意不说,我觉得通顺了

当然,管他两个字是不是太鲁智深了?

武则天的颠倒乾坤,不是说女人把持权柄,也不主要是说女人成为元首。那个时代无论有无武则天,女人还是有嚣张的机会的。她主要是像王莽一样篡了

而且你这个齐卸甲典故不对,秋夫子要骂的

家园 还是有不一样

这就像是你是食客,你吃的yummy yummy,我脑子里是作料、火候怎么回事。再打个比方,有的孩子喜欢玩玩具,有的喜欢拆玩具。

是不是有点冷?开个玩笑

当然啊看着你高兴我也高兴

家园 水平都不错

前一首最经典的是最后两句:

千秋功过无一字,风流谁似武媚娘。

很有豪迈气息,可以说是豪气冲天。如果给武则天做一本正面的好传,这两句可以拿来做书名。

前两句也不错。正话反说,气质上很硬气。不过如果从平和的心态来看,就稍微有点拧。是觉得硬,还是觉得拧,这个要看从什么角度看。不过,从硬的角度上说,气质上和后两句很搭。所以也可以说比较完美,浑然一体。

多说一句,味道很像以前拍的关于武则天的电视剧的主题曲的风格。

第二首似乎是专门冲着第一首写的。先不考虑这种情况,假设和第一首无关。那么,前两句就有些咄咄逼人。一副老子揍他了谁敢管的样子。后两句文雅得多,意思也很好。整体意思一句话:当仁不让,毁誉由他。

如果是专门对着第一首写的,那么这四句一起反驳了未曾出现在这两首诗里的质疑。前两句比第一首要更加坚决,第一首前两句还采取退让式的自我辩解,说我其实也不想这样。第二首前两句就变成了进攻式的驳斥,说我这样理所当然。

后一首有笑看东南西北风的意思,不过,这样一来也就有了对手的镜头。爬格子的猥琐的对手们形象跃然纸上。

然而,为什么要给这些爬虫们镜头呢?

前一首干脆得多:我就是最好的。对手根本就没法出镜。

所以从豪迈的角度来讲,第一首比第二首强。

从宽心疏导的角度来讲,这两手各有千秋。第一首的前两句比第二首的前两句好,第二首的后两句比第一首的后两句好。

前者初不失温婉,而后继之以气势。

后者则勇于讲理,而后继之以逍遥。

我觉得,为人宁豪迈而不苛细,所以我觉得第一首比第二首好。

家园 十四万军的出处是花蕊夫人,这秋夫子又是哪个?

如果排除立意,第一首跟第二首也没啥可比性,一是八卦,另一是社会风貌。

唐代女性积极参与社会事务怎能用嚣张做比,太浅薄。

家园 秋夫子就是楼主李寒秋啊

我还在别的帖子里跟着琢磨典故呢

齐卸甲的典故是说你们放弃抵抗令我失望,是在后宫里骂那些人呢,女诗人还依附仇人,宽衣解带不光卸甲了,这个和武则天不搭

第一首诗嘛,我觉得也可以理解为嘲讽,我提到范冰冰也不是说浅薄八卦,更注重的是女人的视角

嚣张两个字,的确应该加引号的

家园 宽衣解带正史里面没有记载

我只是借用了字面意思。

家园 你把这个回复到试题二的主帖再回复下

我再点评

家园 数风流人物,风流不一定是指私德

日月倒悬,大约是指男尊女卑变成女尊男卑,改变了封建时代一贯的男性主导形势。

峨眉显然应该是蛾眉。

至于说何曾爱朝堂,显然与事实不太符合,算是为她辩驳的话。

至于风流谁似武媚娘,倒也不是转进到私德。看你怎么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肯定不是说讲私德,而是讲英雄。所以,在有两个意思的情况下,要根据整体格局来选。那么,最后一句从全诗气氛上来解,应该理解为英雄人物,而不是私德。

第二首解得很好。

十四万人齐解甲,形象描绘了一语击破无数卑微爬虫的轻松写意。

家园 古文中很少将男女比日月,不过在何新的书里面提过一些

不能算直接证据。

风流这个可以接受,也是。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