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民工身边的鬼子(5) -- 关中农民

共:💬411 🌺3369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家园 花教师世家,教学是个良心活,百年树人,不易啊。
家园 四三方案主要是解决大规模合成氨的问题

就是氢气和氮气变成氨的问题,中国以前没这么大规模的工厂。至于从煤炭还是石油制氢气都不算难,中国用煤多主要是便宜。四三方案曾经建成了几个用油的厂,后来因为成本问题,又给改成用煤的了。。。

家园 苞谷可是当年关中农村的主粮

最常见的吃法有:1)苞谷榛,分大榛和细榛。大榛只是把苞谷粗粗地碾一下成三五瓣儿,夏忙时节熬大榛稀饭,就着一碟凉拌苜蓿咥苞谷面馍或者发糕,清凉解暑顶饥。细榛要在碾盘上反复碾成芝麻粒大小,秋冬天熬融喝着热呼呼的嘹扎咧!2)苞谷面发糕+糖精,碎娃们滴最爱。3)苞谷面搅团/鱼鱼儿,淋上油泼辣子和醋,放点过油葱花......。4)钢丝面,苞谷面压成铅笔芯般粗细的面条晾干,和意面一样难煮软,但筋道好吃顶饥。

家园 介士乡党,生产队后期和责任制前期,玉米面确实是主粮啊。

后来责任制后,玉米面就成了杂粮了,偶尔吃一下。主要是玉米面只能蒸窝窝头或者玉米面糕,还是比不了小麦面粉啊。钢丝面没吃过,我们哪儿很难找到压面机,手擀面用玉米面不行啊。你可能知道,农民死要面子,要是让邻居知道你家还吃玉米面,那是要被耻笑的。

家园 虽然我要抱腿教师世家,但还是要说一句,

把这个作为对教师的普遍要求,做不到。

家园 英语宣传上有一些

链接如下:http://www.chinadaily.com.cn/m/chinahealth/2015-03/04/content_19716212.htm

还在整理用药的报道,搞清楚了再报。

家园 抗伊波拉,药

农兄,猛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术业有专攻。

你老兄是搞药的,可否求您给掰一掰JK05和Mil77?我整点烤肉,抓饭啥的还行,这医学上的事,对我来说是跨界啊。

http://www.hkcd.com/content/2015-03/29/content_919187.html

中國製造的抗伊波拉藥物MIL-77目前還在實驗階段,亦未知與解放軍早前研製的jk-05抗伊藥物有否關聯。

  【香港商報網訊】一名因在塞拉利昂執勤而感染伊波拉病毒的英軍女醫務人員,因使用中國製造的實驗性藥物MIL-77作治療而情況好轉,近日更已被確認出院,成為世界上首宗接受中國製藥物抗擊伊波拉並痊愈的案例。專家指出,MIL-77和由美國方面早前研製的Z-Mapp類似,但由於目前只治癒了一個病人,所以真正成效還待觀察,但在此次治療過程中使用MIL-77很順利,沒有造成副作用。

  ●MIL-77與美研製Z-Mapp類似

  據BBC在當地時間27日報道,該英軍女醫務人員名叫安娜克羅斯,此前在倫敦皇家自由醫院接受治療。院方表示,他們是在非常謹慎的考慮下,選擇使用這個實驗性的藥物。25歲的安娜克羅斯表示,自己並不了解感染病毒的原因,而英國衛生當局已宣布將檢討協助對抗伊波拉的英軍醫務人員的標準操作程序。

  安娜克羅斯是第三個對抗伊波拉疫情而感染病毒的英國醫務人員,之前的兩人在返回英國接受隔離治療之後也都復原出院。倫敦皇家自由醫院的醫生表示,對她最終完全康復出院感到高興。安娜克羅斯自己表示,她非常期待正常生活,「像一般人一樣吃東西、看電視」。

  此前,由美方研製的藥物Z-Mapp被人們認為是戰勝伊波拉病毒的希望,這種由美國馬普生物制藥公司研發的試驗性藥物治癒了全部18隻感染伊波拉病毒的猴子。而英國男護士威爾普利和另外兩個美國醫務工作者布蘭特利博士及懷特博爾均使用這種藥物而痊愈。

  ●軍方研製jk-05也曾獲高度評價

  傳染病學專家麥克傑布斯醫生在記者會中表示,還不能說基於實驗藥物MIL77在一個病患身上有效,在其他病人身上也一樣會有作用。他表示,這個藥物是由中國的一家製藥公司生產,透過國際機制非常善意地提供給英國治療病患,並且如果日後還有病患需要,也有餘量可「限量提供」。據悉,目前還有700名英國國防人員在塞拉里昂,協助當地對付伊波拉病毒的散播。

  去年曾有報道稱,中國一種針對伊波拉病毒研製的藥物jk-05通過總後勤部衛生部專家評審,獲得軍隊特需藥品批件,將批量投入到西非疫情地區,幫助當地疫情控制。當時報道稱,軍事醫學科學院歷時5年研製的jk-05是一種小分子化學藥物,該藥能夠選擇性地抑制伊波拉病毒的RNA聚合酶,從而達到抑制病毒複製的目的。研究表明,該藥在細胞和動物水平感染試驗中具有抗伊波拉病毒活性。不過,目前未知MIL-77與jk-05兩種抗伊波拉藥物有什麼關聯。

  ●中方為塞拉利昂抗伊不遺餘力

  自西非伊波拉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已向疫區國家派出400多名醫護人員,有效緩解了當地民眾的痛苦,作出了重要貢獻。今年3月上旬,中國援塞固定生物安全實驗室落成。這座從動工到啟用用了不到4個月時間的實驗室,有望成為塞拉利昂首個疾控預防控制中心的基石以及西非傳染病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塞拉利昂總統科羅馬在多個場合強調,在抗擊2伊波拉疫情中,中國是最早伸出援手的國家之一,是塞拉利昂的患難之交,「中塞兩國是真正的朋友」。

家园 就我所了解的瞎扯一下啊,

JK05是小分子药物,抑制病毒的复制,作用霸点是RNA聚合酶。这个小分子也可以抑制很多别的病毒复制,是个广谱抗病毒药物。小分子药物很多可以口服,也可以注射。

MIL77是个抗体药物,就跟人病毒感染了,身体免疫系统产生了抗体去消灭病毒一样。但是这个衣钵拉太厉害,不等身体产生抗体,机体就死亡了。所以用别的方式产生抗体,然后注射给病人,代替病人的免疫系统。这个药物是几个抗体的组合,多点进攻病毒。这种药物只能注射。

病毒在人体都有喜爱的器官,这些器官上有特殊的受体刚好能被这些病毒识别,所以病毒大大入侵这些器官。爱资病毒喜欢免疫细胞,所以进入免疫细胞为主。03年的撒四病毒可能对肺脏和呼吸道细胞有特殊入侵,导致呼吸衰竭和高热。这个衣钵拉很可能对血管上皮细胞有高亲核,进攻导致血管通透性无限增大,病人出血而死。

抗病毒研究一个是研究病毒复制机理,看看能不能堵上。另外就是感染机制,看看能不能切断病毒进入细胞的途径。

衣钵拉这么厉害,临床研究很难做啊。不要忘了这些医护人员是冒这生命危险啊。没有他们的努力,万一这个病毒那天变异了大爆发,我们怎么办?

通宝推:故乡在喀什,witten1,
家园 是啊,以前我回老家想吃苜蓿麦饭姥爷姥姥总是百般阻拦
家园 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把病区的人救了

最重要的是中国人把病区的人救了。这可是菩萨般的功德。

为了回答老农的问题,我还专门在WHO的疫区报告上费了很多时间。但发现总是在讲有些药品未经实验检验。这应该就是老农分析的药吧。

这些中国人研制出来的药,也救了一个英国护士,媒体有报道,但救了两个国家的功德,无人提起。这莫非和中医药剂的检验方法有关?

不过在非洲朋友面前,我着实体会到了骄傲感。

也许,这要在许多年以后才会得到验证和认可。我期待着屠呦呦式的中国人再次耀眼。

家园 这事儿是挺麻烦,

俺当年也因为教会的事儿,和一个算是不错的异性朋友几乎闹掰了,直到最近才算联系上。有时候教友们有点太热情了,以至于会讨人嫌。

家园 感觉你是伪农民,我觉得重玉米比种小麦累多了

冬小麦耕地、压地、播种很多可以机械化,哪怕是人工播种,也有播种机,小麦田间管理也较少,就是麦收的时候要抢,不仅要抢收,脱粒也要抢(还有一个限电问题),还要抢晒,一段时间比较累。玉米的田间管理要多很多,首先种要一个坑一个坑的种(小麦则是成垄种),其次施肥也是一棵棵施,尿素好些,如果用碳铵,必须埋在土里(否则都挥发了),比种玉米累多了。最大的工作量是除草,一般要除三次。施肥除草都是在夏天最热的时候,尤其是最后一次除草(处暑期间),玉米至少2米多高,钻到玉米地除草,下蒸上晒,比桑拿厉害多了。而且玉米叶子拉人也非常厉害。因此玉米的田间管理不仅多、活重,而且发生在最热的时候。如果不想影响来年的小麦,必须赶快砍玉米,耕地。玉米秸比麦秸难砍、且重,往外运的时候,脚底下的比麦地要危险。

家园 我这不是还没写完玉米呢嘛,而且20年不干了,确实忘记很多

了。玉米地活杂,但是不急迫,战线拉地长,所以没有小麦抢收对人的摧残大,记忆也就不深刻。另外,我家玉米种植面积不太大,最多一到两亩,但是小麦总是七到八亩,所以劳动强度完全不一样。尿素,碳酸氢铵我都用过,浇水或者下雨前在每株玉米底下挖小坑埋上。碳酸氢铵味道好冲,尿素白花花的颗粒,我总有吃一口的冲动,变态啊。可是四个人弄一两亩地,不算大强度。总之,玉米没有小麦给我的痛苦大啊。可能我跟玉米有缘,心里不觉得苦

家园 开个玩笑,老弟莫怪

感觉我和老弟的成长经历和生活状态太像了。年龄也大差不差,身高都差不多。

家园 植玉米收获早,闲下的地赶得上种油菜

油菜播种比小麦早,记得小麦刚刚发芽的时候,油菜已经有三寸高,三四片叶子了。

秋玉米收获后闲下的土地,只赶趟中小麦。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