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我“破坏”江南水乡 我自豪 -- 马前卒

共:💬56 🌺613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我“破坏”江南水乡 我自豪

知乎问题:

所谓“江南小镇”是什么样子的?

我的解答:

我是北方人,但作为苏州交通设计院负责破坏水乡景色的资深前员工,我说点见闻。首先,江南水乡美景有没有?。 其次,传统的水乡古镇真那么美好吗?未必。苏杭地区传统美景占整个地区的比例是否明显高于其他地区?难说。现在的江南水乡还值得去吗?值得

我到苏州工作的时候,办公室在老城边上的谈家巷,干将桥头,单位后面是一条河,前面还是一条河。工资不高,只能到广济公园后面的老城区租个地方,天天上班路过留园中心小学大门——没错,就是大家熟悉的山塘街口。按照直线距离,我离留园大概300多米,去虎丘也可以跑着去。

你可能以为我生活在这个视频55秒之后描述的环境里:

http://my.tv.sohu.com/us/127505404/52354513.shtml

外链出处

抛开这个广告本身歧视国人,嫌贫爱富的三观问题。我们只看景色和生活环境,你还得听我往下说。

刚到交通设计院,我天天跟领导下乡,数拆迁、搬三脚架,树标尺,踏勘现场。那时候的苏州还是个标准的江南小城(南京上海之间真正的工业城市是无锡),除了几个开发区,老城区到处都是白墙黛瓦的旧宅。石路和观前街之外,整个城市几乎找不到现代商业街。乡下到处都是河网环绕的村庄,好多村庄不通陆路,单位为测量准备了橡皮艇。我报到那天,一位老工程师连同唯一的全站仪被农用车撞到了河里。后来被开发成著名风景区的甪直古镇,当时还是许多苏州人都读不准名字的小地方。

坐在船上,穿过一个个原汁原味的古镇水乡,我有没有看到美景呢?的确不少。有一次,在外港线(黄浦江上源)上测量,船转过河弯,旁边的河汊上横过一座高高的拱桥。拱桥石缝里长满青草,桥洞里透出阳光,蓝衣老奶奶摇着橹,一艘小船吱吱呀呀地晃出来,几百只肥鸭子跟着一涌而出。背后是树木环绕的村庄,远方是稻田和油菜花。那的确是我平生记忆最深刻的几次视觉冲击之一。

村庄里面也有不错的景色,粉墙黛瓦的楼下有灌木芦苇环绕的池塘、老屋门前趴着晒太阳的小猫,河边废弃的船半沉在水里,船舱里填上了泥土,开出了鲜花,这都是是让人驻足的景色。傍晚时夕阳在村庄前面的水面上铺开几百米,偶尔还有白鹭抓着一条小鱼从稻田飞过。如果把太湖沿岸风景算进来,那值得一说的就更多了。

但是,从1999年到太仓一个远方表姐家参加婚礼到2007年离开苏州,我从来没在所谓的水乡住过,也从没打算住。因为实在不喜欢水乡村落的潮湿和卫生情况。

潮湿很好理解,河道环绕,挖地2尺就见水,所以农民喜欢盖楼房,一楼放些杂物,二楼才是卧室。但依然潮气逼人,暑气和寒冷都加倍的厉害,雨天更是单调难熬。除非春秋季节,否则我不太建议去原汁原味的水乡投宿。

前面的回答里有绍兴水乡的回忆:

每到下雨天的晚上,听着滴滴答答的雨声睡觉特别畅快。雨的声音很通透像是能够到达极远的地方。冬天的时候,外边下着雨,确实是很冷的,但是窝在家里,开着空调,吃点自家晒的鱼干,然后再喝上一点绍兴黄酒,感觉真的很棒

外链出处

这段话最重要的关键字是什么?是雨?是黄酒?是自家鱼干?

是空调。

另外一个尴尬的地方是缺乏上下水系统。连路都不通的地方,你怎么会指望有自来水和下水道?于是身边这些波光粼粼的河道就成了自来水、中水的供应地,同时也是下水道和垃圾场。这边取水做饭,那边洗衣,远一点有人刷马桶。船上做饭的下脚料随手就抛到河里。河边的水草里往往有慢慢腐烂的垃圾和怎么也不腐烂的塑料袋。远观尚可,近看你就郁闷了。许多建筑的厕所实际上通向河道。大小动物的尸体也抛入河中。这几年黄浦江死猪事件传的沸沸扬扬,实际上在过去根本不算个事。

当然,过去人口密度低,靠水体的自净作用,靠水流把污物冲到长江大海,问题也就解决了。这和古代的恒河没什么区别。但近代以来,人口繁盛,苏州逐渐从农业-手工业地区变成发达的工商业地区,人口和牲畜越来越多,水质日趋恶化,城区的问题尤其严重。

我到苏州的时候,城外水体不近看的话还好,城里就彻底完了,几乎找不到一条清水河。我在小日晖桥一带生活,护城河岸刚刚开始整修,修出了河岸的斜坡,但往河里看,10厘米以下就看不到什么。走在岸边,河水的腥气很冲鼻。这还算好的,那些水流缓慢,往往是死胡同的市区河道更是臭气熏人,必须靠环卫部门定期清淤清垃圾才勉强算是一条河。现在游人如织的山塘街,桥下曾经是一片乌黑,不忍卒视。城西的新升新苑在天平山脚下,建好时周围几乎是农村,但穿小区而过的一条活水河还是臭气扑鼻,夏天往往没法开窗。除了重点保护的几个园林附近,整个城区最干净的水体反而是重型货轮川流不息,被油污染成彩色的京杭大运河……当然太湖水体还算干净,这几年河道治理后,城区大为改观。

这就是古代基础设施和生活方式照搬到今天的下场。或者说,近代苏州城核心区本来就是这个样子,1949年后的经济爆发把这个核心区扩大了而已。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从遗留下的古街规模来看,这诗描写的不算夸张,只是既然“闲地少”和“人家尽枕河”。你就不能指望“小桥”和“春船”下面是清澈的净水。毕竟几十万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要吃饭,要洗菜,要洗衣,还要倒马桶、刷马桶,打扫院子,擦洗家具和地板。这些活动都会给城区缓慢流动的水体注入浑浊成分。最后大多数河巷的水能保持在深绿色已经算是不容易了。问江南古镇的水为什么不是清澈透明的净水,就像问近年为什么古城被烧的新闻那么多——木质的古城本来就是隔一段时间烧一次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是近年整治过的城区河道,水的颜色应该是古代城市能达到的高标准。

住在这样的老城区里,雨天我完全没有什么浪漫的快感。石块路的缝隙很多,本身就会溅水,松动的石头踩上去,几乎就是一个小水泵。我才不信古代城市会有更好的市政维护水平,能把道路铺的更平整。小胡同里除了幽深的视觉感受,还有到处爬的蚊虫,比如蜈蚣、潮虫、蟑螂。许多小巷甚至连石块地面都没有,想必古代更不会有,雨天走过去的感受大家自己想。再加上老城区的街道曲折,青苔湿滑、拱桥磨的发亮,我很难想象一个打着油纸伞的女子如何穿着旗袍或者汉服婀娜地走过。实际上,在山塘街翻修成商业化的景区之前,我从未见到任何游客来游览这“原汁原味”的老城区,只在整修过的留园看到过汉服社团的活动。

当然,这里必须考虑到我这个北方人怕潮的习惯,南方人到了北方古城,也会抱怨干燥和尘土。但无论如何,没人喜欢粘稠的河道和到处滋生的蚊虫,没人喜欢交通不便和一身泥水。更没人喜欢在同一条河洗水果和刷马桶。但这些东西本身就是和江南水乡的美景伴生的产物,只有进行现代化改造,才可能为现代游客提供一个有美景、无脏水的江南水乡。

我现在也差不多快把整个中国走遍了。客观地说,旧日江南的美景并不比其他地方密集,也不比其他地方少;比较旧日农村生活的穷困和单调,富庶的江南可能比其他地方情况好一些,但也不会有本质的区别。如果一定要问为啥江南美景那么出名,我想原因可能在于江南水运发达。古代陆路交通艰难,长途旅行坐船才最安稳体面。江南水网密集,还有沟通南北的大运河,所以适合坐船游览。在船上隔着几百米观看水乡村庄,又不必深入平民的日常生活,这的确可以制造一种闻名天下的江南美景传说。

现在游客接触到的江南水乡不再是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传说了。外地人坐着大巴到景区门口,在干净古朴的街道上随意游览,饿了随时有各种口味的饭店,累了可以住进有现代卫浴和空调的标准客房。也许你会抱怨古镇的商业化太严重,但正是商业化支付了一部分成本,工薪阶层才能容易地体会“江南水乡”梦想。

不过,真正要在景区之外也实行全面改造,把所有江南水乡都改造成接近游客梦想的地方,这意味着着巨大的投入,以及天量的工业物资,光靠旅游收入是不可能的。只有一个发达的工业城市才可能支撑这种改造成本。前面说的那些古城火灾案例,已经证明旅游收入无法支持古城的全面现代化改造,甚至连消防通道和水管的建设、征地费用都掏不出:

丽江4月火灾频发 整个古城消防违规无法律认定如何合规

外链出处

香格里拉县独克宗古城大火 消防栓无水被质疑救火不力

外链出处

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火灾前后:布局拥挤

外链出处

现在的苏州恰好是这样一个发达的工业城。按照产值来说,苏州是中国乃至世界第一大工业城市。(按照增加值是上海外链出处)。南面的湖州、杭州,西面的无锡也是发达的工业城市。所以苏州有钱对整个市域做全面改造,并拉上邻居一起干。现在苏州市区河道已经整治了一半,许多小区的房价因此飙升。周围的湖泊、河道也比10年前有了明显改善。虽然一半传统水乡景色已经变成了工业区,但我还是喜欢现在的苏州。剩下这一少半的水乡景色,实际上要比当年那个“原汁原味”的苏州有更多的风景,有更多符合文学想象的“江南小镇”。

再进一步说,其实苏州这一轮工业化之前的“江南水乡”也不是几百年前的老样子。或者说,许多人想象中那个河道纵横,人家枕河的鱼米之乡,实际上是人民公社出现后的建设成就。

长三角地区是长江口淤积的成果。长江口的河道网逐步淤积,变成平原。一万多年前,太湖还是个海湾,中国出现文明的时候,现在位于上海市区西侧的昆山还是沿海地区,上海市区大部分是海洋。随着陆地一步步推进,平原上的水域一点点变少,这才有了今天的长三角平原。换句话说,如果人类不干预,平原上的河道、湖泊本来就该逐渐淤积,从畅通变成断头,最终消失。更何况人类在平原上耕作,造成了明显高于自然的水土流失,更容易淤塞河道,围垦湖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所以,在没有现代政府主导的情况下,长三角水网纵横的局面天然有逐步收缩的趋势。除了政府力保的几条排洪、漕运河道,其他河道都在慢慢淤塞。到20世纪的时候,许多河道已经接近于死胡同状态,既不能有效排污,也不是两头通畅的航道。一般的通航方式是尽量进入主要大河的航道,如黄浦江、京沪运河,再从大河转向通往目的地的狭窄水路。而不是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开船如开车,老太太摇橹就能沿着小河汊四通八达。

从灌溉角度说,由于水利不发达,苏杭一带近一半耕地也是旱地,或是靠运气的稻田,不是稳定灌溉的水田,苏州城附近的耕地,平均亩产不过是250斤。农民往往要卖了米换钱,自己吃杂粮。从吃鱼的角度说,当时的中国人只会捕鱼,不会养鱼。解放后才解决四大家鱼的育苗-养殖问题。苏州郊区(不算太湖)解放前夕的鱼产量只有每年35吨。考虑到当时的苏州已经有数百万人口,人均水产量也不会很高。一条咸鱼对于平民来说算得上值得珍惜的佳肴。江南鱼米乡这个概念,只对富农以上水平的居民有意义。

(注,养鱼问题请参见下面的链接:)

窦农:从细微处体会新中国——这个国庆有鱼吃

外链出处

窦农:从细微处体会新中国——这个国庆有鱼吃

外链出处

这个局面随着集体化的出现得到了改观。科学的水利规划、全面的劳动力动员和工业物资的进入,使江南平原出现了真正四通八达的水道。尤其是到了70年代,年年挖淤泥当肥料,年年开挖新河道,亩产达到了800斤左右。再加上水泵和鱼塘的普及,郊区每年的鱼产量跃上千吨。江南鱼米乡终于正式成形。顿顿吃大米,市面上总有鲜鱼虾才成为江南平民的日常生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全凭着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锦绣江南鱼米乡

人民公社的动员力是江南天堂的决定性因素。

(注,集体化和江南河道、耕地问题请看下面的链接)

苏州工业园区志

外链出处

1975年冬,在农田基本建设高潮中,为实现吨粮田,解决“三瑾田”、“座水田”的排涝降渍,同时强调“以河定向”,发展乡村级河道建设,在唯亭南片亭南联圩内按“川”字形布置中心河、“三”字形布置生产河的格局,开挖了中心河、三号河及友谊河。其中:中心河全长3.9公里,底宽3米,底高1米,坡比1:2,完成土方7.8万立方米;三号河全长3.8公里,底宽3米,底高1米,坡比1:1.5,完成土方6.12万立方米;友谊河全长4.3公里,河宽7米,位于唯亭与胜浦两公社交界处。与此同时,全镇还开挖生产河道13条,总长5.9公里。

苏州市农村河道轮浚管理机制的经验与问题研究

外链出处

联产承包之前,采用传统的罱河泥方式积肥,按5~8 m3/亩(75~120 m3/hm2)计算,全市400 万亩(26.67 万hm2)农田需积肥2 000 万~3 200 万m3,全市1.9万km 农村河道深罱一遍还不够,河道不存在淤积状况。

从交通来说,河道淤塞,陆路也不通畅。因为石拱桥修起来比较麻烦,修一座桥往往成为村镇的大事儿。如果在出行起点和终点之间画一条大致的直线,往往要在水陆之间切换好多次。但你显然不可能拖着船穿过陆地,所以当时的交通也很迂绕,水陆交通往往互相添麻烦。许多重要的桥梁会在桥头造就一个小型集镇,这恰恰说明了交通不方便。

60-70年代出现了两种东西:双曲拱桥和水泥船。从后来的眼光看,它们是工业革命早期阶段的凑合货,但相对于石拱桥和木船,这两样东西的性价比真是太棒了!江南水乡迅速在大多数道路和水路的交汇点修起了双曲拱桥,给大多数生产小队(自然村)装备了足够的水泥船。配上每年都清淤的河道,江南水乡第一次让家家享受到了水陆交通互相促进的便利。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双曲拱桥_百度百科

外链出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水泥船,比木船耐用,比不锈钢船廉价。

这个局面到90年代又是一变。除了河道淤塞外,工业建设也重新开始改造河网。我到交通设计院时,已经开始动辄建设数百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定好规划,然后打着网格修路,平地建起一个个中等工业城市。不过,虽然新一轮工业化已经开始,但苏州还不是很有钱,我当时在交通设计院,设计原则就是:能填掉就不修涵洞,能修涵洞就不修桥。总之怎么省钱怎么来。所以我前面承认亲手破坏了一部分江南水乡。

于是刚刚形成的空前河网,又被纷纷截断。再加上工业品涌进农村,外来打工者让人口翻番。水乡的污染和航运再次出现了大问题。当时盛泽镇号称中国印染第一城(镇)。我到这个镇去测量,离镇子三五公里就闻到刺鼻的臭味,到镇中心已经被熏得嗅觉失灵闻不到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几年苏南的城市建成区分布图。这里地面景色的主体已经是城市。

等到2010年前后,苏州从工业中赚到了足够的钱,又回头开始整治河道,治理环境。企图把现代都市和水乡景色统一到一起。目前来看,这个努力很有成效。到阳澄湖(就是出大闸蟹的那个阳澄湖,也是芦苇荡里藏新四军,阿庆嫂智斗胡传魁的阳澄湖)畔看苏州,一边是整治过的水乡景色,芦苇荡配着干净的水面,另一边的地平线上是世界产值第一的工业城市。中间是大片的绿地、渔场和稻田,这应该算是有史以来最美的水乡风景。苏州市区里,干将路中间夹着一条河道,春天三四月份,你能看到一条花瓣盖满的河缓缓流动,应该算是罕见的都市景色。护城河和城内河道现在还不算完全的清水,但透明度比前几年改观很多,也没了腥臭味道,水鸟和鱼虾都不少。我还见过有人把会游泳的狗放下去洗澡,水质应该还过得去。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阳澄湖落日,点大图细看的话,远景里有高铁的跨湖桥。上海到苏州的城际高速铁路会跨越阳澄湖,坐车的时候可以注意一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转个方向,世界最大工业城的剪影落在湖面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里就是样板戏的故事发生地。

阳澄湖曾经是中国最知名的湖——不是因为大闸蟹。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航拍阳澄湖,看不出这里当年的芦苇荡能让日本鬼子都进不来吧。

苏州城似乎近在咫尺。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条河在适当的季节会盖满花瓣,慢慢地流。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现在的护城河。右边是伍子胥筑的胥门,左边是苏州规划博物馆,都是免费开放的景区。

能看出这里是世界最大工业城市的核心区吗?

全国30多个省级单位,我没去过的可以一只手数出来。如果让我抛开其他条件,只为个人生活就业选择一个最宜居的城市的话,作为一个需要找工作,也需要考虑教育、医疗、交通、房价和气候的工薪族,我肯定会选择苏州。不是因为它是过去的江南水乡,而是因为这个地方通过工业发展建设了一个发达的现代化水乡,一个现代化改造的风景城市。这比原生态的风景区多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就业机会,比纯粹的都市多了风景和空间,房价还不算太离谱。东边工业园区和西面新区的基础建设如公交系统,是国内我见过的最高水平。至今我还把户口留在苏州,这也算原因之一吧。

我建议各位去苏州旅游,不要跟着导游走几个园林的“点”就完事。应该在苏州老城外围找个快捷酒店住几天,自驾或者租自行车看看苏州,看看苏州“面”上的景色。相信你能发现许多惊喜。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市区里的金鸡湖

苏州传统的园林景色,太湖景色、人文景点、古镇、老街、名山我就不推荐了,大家都知道。我这里就是希望大家看看容易被人忽视的都市艺术,以及那些没有被列入古镇的水乡小镇,在城市和郊野之间找找不要门票的风景。虽然这些风景都有现代工业区为邻,但依然是有史以来最美的水乡。

水乡的文艺想象本来是个渲染过度的梦,但工业社会的发展能描绘出越来越接近梦想的现实。10年前,我就是“破坏”江南水乡景色的一个普通设计员。现在回首当年的经历,我对参与过这种脱胎换骨的建设还是略有几分得意的。我希望中国更多的地区也能像苏州一样,通过经济发展改造古老文明,把传说中的美景变成现实的平民生活,中国的发展目标永远要到未来去找。

推荐几个视频,是对工业改造后的江南水乡略夸张的视觉介绍。

苏州快闪

外链出处

苏州好风光

外链出处

苏州城市形象宣传片

外链出处

“私人订制·最美苏州”

外链出处

延时摄影-苏州工业园区

外链出处

天堂苏州

外链出处

以及:彭丽媛-太湖美

外链出处

最后当然不能忘了我家刘亦菲的宣传片:吴中旅游外链出处

( ̄ー ̄)( ̄ー ̄)( ̄ー ̄)( ̄ー ̄)

通宝推:南宫长万,strain2,p47109,穷贱忙人,kiyohide,jent,树袋熊毛毛,神仙驴,witten1,HiJohns,土八路,易水,二手玫瑰,镐梓,乡下大西瓜,不限,莫彷徨,五藤高庆,豆腐花,云意不知沧海,jboyin,李根,宏寺,茉莉芬芳,天涯行者,滴滴涕,dfindy,小楼春雨,桥上,薄荷糖家族,张果老,芝娃娃,京华烟云AMIP,休眠火山,回旋镖,天狼星,jyzh,
家园 大胖子沙发,哈哈
家园 马督工书写中国的工业革命史

真是精彩,将来还可以更深入系统些,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这是活生生的正在进行时的工业革命史,中国拥抱工业,工业改变中国,改变社会,改变生活,改变自然,改变文化,改变中国人的体型服饰发型肤色词汇语调,改变城市的光线温度色彩节奏气味重量体积质感,甚至改变山川河流的走向,改变四季转换的频率,最后量变引起质变。上一次西方工业革命发生时,人类许久都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很久以后,人类会惊叹这段传奇岁月的。至少中国人会深感自豪和荣幸。

家园 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家园 观察网的文章转不到朋友圈去

给小编提个醒。朋友圈现在还是挺流行的。观察网文章可以发到微信里,但是发不到朋友圈。

家园 我通常是这么做的

先通过浏览器分享到文件传输助手,然后进入微信点自己转发过来的链接,打开网页,然后点微信右上角的“…“,选“朋友圈”就行了。

家园 我的答案很简单

请所有的宣称要保留水乡传统的专家以身作则,用木马桶并每日去公厕刷马桶,不要用有抽水马桶的厕所;用扇子,不要用空调;夏天每天自来水供水从凌晨1点到5点;冬天请保证室内温度和室外一致;上街请走路,不要开车;等等等等。凡此种种水乡的好处专家都能做到,我就相信他说的,不然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家园 一世英名,一时糊涂,说的就是苏州的”秋裤大厦“。
家园 现在很多河道淤塞得厉害

很多事情总要等到有钱了再做,其实没钱的时候也是能够做的。

现在很多河道淤塞得厉害,大城市内涝引人注目,但很多小城市小城镇内涝是常态。利用枯水季节清理河道,似乎是可行的办法。

苏州从江南水乡变得如此美丽,但中国还有很多地方还没有这种条件。

工业化本身应该包括人和社会运行体系的改变,这个改变,需要的是实事求是和从实际出发。

家园 太仓人路过,也说下江南水乡环境变化

中学前(85年前)

那真叫干净,水深3-5米的乡下小河能看到河底,我们小孩子一到夏天就整天泡在水里的,天空是那种碧蓝色,晴天的云朵比地里最白的棉花还要白。那时候河里鱼虾甲鱼螃蟹螺蛳多的很,只要你有那个心思抓,比如我老爹的绝活:在自家竹林后面的河岸边,用鱼叉刺野生的鳜鱼或者夏天晚上用手在稻田里抓黄鳝,大家都知道鳝鱼很滑,很多人都是用竹制的类似大剪刀的夹子去夹的。说起抓黄鳝,我比较搓,用鱼叉去刺的,结果有一次从鱼叉上把黄鳝拿下来时,那受伤的黄鳝一口咬住我的虎口位置死活不松口,疼的我哭爹喊娘的跑回家老爹砍下黄鳝脑袋才解脱。由于太仓是平原,而且人口密集,真的是半亩荒地都没有的,所以基本上没啥野生动物,最多的就是野兔、刺猬、黄鼠狼,我老爹那时候承包鱼塘有条大狼狗,它时不时的就弄点野兔和刺猬回来给我家打牙祭。

中学时代(90年代)

各种污染开始了,造纸厂、印染厂、电镀厂、小钢铁厂、化工厂...空气里时不时的飘过各种怪味,不过天空还是很蓝,云彩还是很白。河里面今天黑色、明天红色、后天绿色,这让一向爱游泳的我甚为恼怒,除了偶尔去浏家港那边的长江里面过下瘾,基本上中学时代就没下过水了。这时候鱼米之乡的鱼就基本没了,就算里面还有活物,也没人敢吃了,当然了,我说的是天然河道里的。我老爹原来养鱼是直接在天然河道截取一段两边筑坝,由于水质的原因那样的方法不行了,要在平地单独上单独开挖鱼塘。不过,原来本地的各种野生河鲜基本绝迹之后,另一样东西确铺天盖地的泛滥开--小龙虾。这玩意儿现在卖的可不便宜,可当年我老爹晚上随便找个河道一小时能搞上十来斤,价格嘛我记得95年前后大概五毛一斤,乡下人都不爱吃那玩意。

大学时代~2008年

这段时间,对家乡的印象就比较淡漠了,基本上除了过年,我都没怎么回家。直观感受就是天际线的雾霾越来越重,天没有那么蓝了,空气没有那么清新了但各种怪味同时也闻不到了(比广州北京什么的强多了),河水也貌似没有以前那么脏了,。

2009年以后

离开广州去上海,周末就经常回太仓住,然后我感觉一个新的世界展开了。早上六点,不用闹钟,窗外的鸟叫声就把人吵醒了,围墙外的树上,麻雀、白头翁、喜鹊、燕子这种小时候常见的不说了,布谷鸟、猫头鹰都能时常看到了,离家200米开外的河边小树林居然还定居着几十只白鹭。(说明下,我家距离太仓中心广场1公里左右)更令我吃惊的是,去年冬天去乡下喝喜酒,午后无聊,去逛了下附近的湿地公园,居然看到几百只过冬的野鸭(具体是什么鸟类我也不确定,反正看起来跟鸭子差不多个头,样子也像,飞起来就是乌压压的一片),这完全打破我印象中对老家的固有印象。 水质比以前好多了(当然了,离童年那种清澈透底还差的远),乡下的渔民亲戚又开始在河道里面抓河鲜了,这种野生河鲜如今成了紧俏物,不过曾经到处泛滥的小龙虾基本上绝迹,如今市价是95年的将近100倍。天际线的雾霾比以前严重,天空的蓝色也大不如前,空气质量也没变好。

以上都是一家之言,纯属个人直观感受,不知道有没有专业人士根据小弟的观察解答下现在这环境到底有没有变好?

通宝推:咪铛,老老狐狸,桥上,陈王奋起,
家园 苏州挺不错的

对苏州前后之别,心有戚戚。

欢迎大家到苏州旅游置业啊。

家园 我家是北方的,基本感受差不多。

小时候可以看到大朵大朵的棉花团一样的白云,高中以后就少见白云了,要么阴天,要么乌云,要么晴天。我猜想许是热岛效应的城市上空高压把云彩都吹跑了吧。现在的感觉是政府还是花了不少投入搞治理,但是赶不上城镇化的步伐。除了风景区和水库周边绿化保持并进步以外,城市绿地还是被钢筋水泥吃掉不少。农田和绿地还是得给发展经济的商业用地让路,人们也不得不忍受雾霾之类的污染做为追求更高物质享受的代价。

家园 劳动人民万岁!!!工业化万岁!!!

家园 这个必须要顶

让那些该死的文化想象见鬼去吧!工业党人长期活!

家园 何必将来,又那里只是有意义呢

真是精彩,将来还可以更深入系统些,这个工作很有意义。这是活生生的正在进行时的工业革命史,中国拥抱工业,工业改变中国,改变社会,改变生活,改变自然,改变文化,改变中国人的体型服饰发型肤色词汇语调,改变城市的光线温度色彩节奏气味重量体积质感,甚至改变山川河流的走向,改变四季转换的频率,最后量变引起质变。上一次西方工业革命发生时,人类许久都没有意识到发生了什么。

很久以后,人类会惊叹这段传奇岁月的。至少中国人会深感自豪和荣幸。

我说呢:

我们的祖辈革命是为了什么?建国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工业化的中国吗?我们的父辈用缴获的步枪,明知打不过也要跟飞机大炮拼。土洋办法都用上也要拼,是他们不喜欢飞机大炮吗?当然不是,他们拼不就是为了让我们也能有机会学习和建造飞机大炮吗?如果一个工业化的中国不建设起来,那么父祖拼命一场,抛弃了无数东西,甚至抛弃性命所追求的不就是虚无了吗?所以我不认为只是有意义,我认为这就是全部。如果这个国家不搞工业化,那么不要建国,分裂好了。建国意义都没有了,何必还维持?

深入些系统些的工作,现在已经有人做了,洪希伯写了个丝袜、施洋写了个卫生瓷器。这都是系统些的。深入些的督工和小猪都做了。但是现在明显还是少,不够普及,宣传鼓动不给力。所以完全不必将来做,而要现在就做才对。老百姓也不是那么的不喜欢,只要写得亲民扼要,荡气回肠。一股单田芳老先生的气魄,我认为老百姓还是喜欢看的。如果一个云南人入厕时知道他屁股底下坐的是唐山人的劳动成果,那么我想云南人一定爱死中国了,因为每次上厕所都是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上一次西方工业革命,很多年后才总结出来这套东西。我认为我们中国人很幸运。我们有三大幸事。一:我们知道有这套东西。二:我们能找到这套东西。三:我们有人愿意找这套东西。这三大幸事就把我们和第三世界划开了。但是我们也有三大不幸。一:我们还不完全了解这套东西。二:我们愿意找这套东西的人是少数。三:我们找这套东西的人还没有组织。所以这个时代的中国人的任务,就是继承三大幸事,解决三大不幸。所以我觉得呢,意义已经有了,也不必将来干。你我一起做吧。我写了罗曼厂的短篇,而西西河这么多ID,如果一人写一个。我看就能把世界上那些工业传奇都记个七七八八了。

前进达瓦列士!时代在召唤我们!

通宝推:心远地自偏,李根,神仙驴,不远攸高,游牧天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