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户口和流民 -- texasredneck

共:💬69 🌺329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既然明白“要一万年”那为何计较才施行了几十年的户籍制度呢

既然知道做事有步骤。。。类似于为何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呢,为毛不直接共同富裕。。。的问题。

家园 户口和计划生育是TG的两大死门

我倒是颇为理解这两个政策。

打个比如,如果大家都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突然着火了。如果大家蜂拥而出,那么势必都堵在门口,谁也出不去。这时候,某个强势人物把大家组织一下,一个个排着队往外走。从全局上讲是解救了大家,从每个人来讲,走在前面的是最幸福的,走在后面的是最倒霉的也是抱怨最大的。还有些人会试图贿赂组织者谋求前面的位置,偏偏组织者内部还是有腐败的。那么排在后面的人就成了坚定的反对派,整天编各种段子和各种理论来咒骂组织者。即使排在前面的人,心怀善良或心怀叵测,也煽动后面的人造反。

户口和计划生育就是这个电影院。

------------------

中国历史上最危险的是什么,流民造反。老毛要干的是什么,剥夺农村剩余价值发展工业。那么得益方是谁,肯定是资金大量聚集的工业,也就是城市,吃亏方是谁,肯定是农民呀。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吃亏的农民自然要往城市跑。但是城市和工业容纳的人有限。如果大家蜂拥而至,形成“无就业和短暂就业”的贫民窟,流民造反的土壤就形成了。一旦经济不好或受到挫折,政治动荡就来了,工业化进程就被打断。拉美国家就是如此,政治动荡导致左派或者右派下台。俄罗斯现在也面临着这个问题。

--------------------

计划生育也是这个电影院。作为一个农业国,所养育的人口是有限的。只有工业国,才能不断靠工业品换取农业产出,养育的人口的上限大幅度上升。

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过度阶段,就得牺牲大家生育权,否则我们就会疲于把大量的资金放在养育孩子上,另外一点是大量的年轻人诞生而无法被农业国所支撑,政治动荡就指日可见了。这个可以参照阿拉伯世界。

通宝推:PCB,入江云,年青是福,
家园 国籍绿卡实际上也是一种户口

不知道楼主的看法如何?

我曾经写过一个段子在微博上,在美墨边境,风能过,雨能过,野狗也可以过,但没有签证护照的墨西哥人就不能过,难得墨西哥人人不如狗?微博上的公知听了这个段子只能一声不吭。

也有善意反驳的,在女厕所门口,风能看,雨能看,甚至野狗也可以看,但男人不能看。不是男人不如狗,而是男人有尊严。

这两个段子,其实反映的是不同层次的事情,但背后的本质都是利益。一段时间来看甚至是所有人的利益。

美墨边境卡的是非法移民,保护的是美国公民或美国居民的利益,所以大多数美国人拥护,但墨西哥人基本都反对, 美籍墨西哥人大多数也反对。厕所门保护的是女人的利益,因为每个男人家里都有女人,因此基本上所有男人都支持这条规则。

作为生下来必须跟妈妈的农村户口的我,因为没法在上海读书,只好在镇中学寄宿,理当深恨户口制度的。可是几十年过去后,回头看这个制度, 我很奇怪,居然一点都恨不起来。

原来我想通了一个道理,就是假如没有户口制度, 那是什么情况?必然是大批农民进城,城市贫民窟化,我作为社会的底层,得到的教育可能还不如当时的农村。所以最合理的制度必然是设立制度予以限制,设立合理变更的条件,让更符合工业化,更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进入城市,让一些城市年轻人进入农村。

可是这不就是毛的制度吗?

设想一下人体细胞吧。大家都出自于一个DNA, 可是有的细胞成了脑细胞,有的细胞成了肌肉细胞, 专干苦力,还有的细胞很惨,变成了脚后跟上的老皮,天天受压迫,当然还有更惨的,你的后顾之忧细胞,那是惨绝人寰,不光受压迫,还受熏陶。如果每个细胞都学习了普世价值,高喊天赋胞权,细胞平等,在条件不许可的情况下,争相去做脑细胞,颜细胞,最后的结局必然是生脑瘤而亡。

通宝推:浣花岛主,snark,jhjdylj,
家园 最后那一句反对

竞争是有必要的。

就是我说的着火的电影院,一旦火势停了,就要慢慢放松管制,让百姓竞争选择自己的岗位。

管制必然带来腐败,也不能让我们社会最优化。老毛带我们打天下,就是要给大家一个公平世界。

家园 竞争与否要看整体效率是否优先

一个精子从亿万个精子中脱颖而出是竞争,但一旦结果落定,受精卵立即关闭细胞壁,停止竞争。

从此以后,人体内是细胞的分化是高度管制的。为什么没有进化出一个竞争的环境呢?各类细胞自由变换工作岗位,竞争上岗?这让原教旨市场主义者感到非常难堪。

我看道理很简单,就是看这样做整体效率高不高,效率不高的机制,在单细胞转多细胞的时候就被否决了, 但考察低等生物,它们细胞的种属变化还是相对自由的,越往后发展,自由度越少。人类社会组织,在平时往往会比较宽松,自由度较大,但一旦进入残酷的生存环境,比如战争,比如物资短缺时代,立即祭起军事化管理这一杀手锏。就是因为军事化管理的效率最高。

但平时为什么会比较宽松呢?因为没有生存压力后,没有惩罚落后的机制,想怎么干老天爷不会管你,自然熵增了。

人类社会可以看成是系统,系统大到一定的地步,管制体系受制于自己的视野,控制能力,信号采集精度, 集中控制效率下降,系统进一步增大,进入混沌状态,严格控制往往适得其反,这时采取放任自由竞争是常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在毛时代高度控制是正确的,在邓时代适当放开也是合适的。用一个时代的最佳策略攻击另一个时代的最佳策略,有削足适履之嫌。

通宝推:等明天,
家园 你的意思究竟是“管制适合所有时代”还是“毛时代适合管制”

“我看道理很简单,就是看这样做整体效率高不高,效率不高的机制,在单细胞转多细胞的时候就被否决了, 但考察低等生物,它们细胞的种属变化还是相对自由的,越往后发展,自由度越少。人类社会组织,在平时往往会比较宽松,自由度较大,但一旦进入残酷的生存环境,比如战争,比如物资短缺时代,立即祭起军事化管理这一杀手锏。就是因为军事化管理的效率最高。”

这对我说的“适合于起火的电影院”的意思是一致的啊。

家园 不起火的电影院继续管制也没有什么不好啊

管制是必然的,管制到什么程度则没有唯一的答案,只有相对判断标准。

在最优解没有,寻找次优或可接受的解就是我们的现实选择。

家园 你这个比喻是不合适的

人能革命造反,和尚可以当皇帝。细胞最多发展成癌细胞搞死人体,但无法变成另一个器官的细胞。拿人体比社会根本不合适。

中国的户口制度当然有它存在的道理,但其存在最多是优缺点各半。就像印度的种姓制度还对维稳作用巨大呢,但它就是该被废除的制度。

家园 你的反对没有命中目标

任何比喻终究是比喻,本身就是错误。

人类个体是面临海样的威胁,小到外部病毒、细菌,寄生虫攻击,大到猛兽袭击,还要担心下一顿饭在哪里,根本无法任何容忍宽容行为。

人类家庭就略微宽容一点,几个儿子,甚至可以自由择业。但穷人家的女儿可能不能自主择婿,因为她家可能要换亲,帮助她哥哥找老婆。

人类社会面临的情况则宽容得多,允许更大的自由度,自由也是非常有限,特别是弱国。比如王昭君不得不下嫁匈奴,造反做皇帝的屌丝历史上成功的不过几人而已,曾经的生存人口几十亿上百亿人,概率几乎为零。

总结一下我的中心思想:一个面临残酷外部竞争的系统,不允许有较大的内部自由度,外部越残酷,内部越不自由。只有高效率才能生存,这时严格管制是唯一的出路。

冷战开始的时候,美国的GDP是苏联的7倍,美国允许内部较大的自由度,但苏联不行,即使如此美国内部还是出现了麦卡锡主义。后来情况改善了,可以放松,但某种程度的管制还是必须的。我从未看到一个放纵不管制的社会。

任何一个处于竞争态的系统,他的内部状态都处于完全管制和部分管制之间,可以谴责管制程度,讨论管制方式,因为管制本身肯定要授予管制者特权,但谴责管制本身的,我毫不客气地把他们列入自由原教旨主义。

家园 拿深圳的城中村和贫民窟比,你也太有才了吧?

城中村无非是以前的村民利用自己的所有权可以逃避市政管理,哪里象贫民窟了?无非是楼盖得高盖得密,可也是正经的楼啊,跟印度巴西那些拣个铁皮砖头盖的棚子能一样吗?再说城中村也是在城里好不好?出了村旁边医院学校商场车站什么没有,你还要什么配套设施?你就是住在高档小区,里面也不可能有学校医院吧,怎么城中村就成了贫民窟了?!你真在深圳住过的话怎么说话这么不靠谱?

家园 管制应该也是阶段性的

适应社会发展的就是好管制,一旦成为桎梏那就该抛弃

目前对户口制度的批判也就是不同身份的人群对户口管制是否适应自身或社会总体发展是否有益的认识不同罢了。当然了大部分人对这个的判断源于自身利益的考量更多一些吧。

家园 人其实不是生而平等

而是因为社会发展了而平等。

家园 所有的活都得有人干

所有的细胞都得有人当。

关键是如何确定谁当哪个细胞。

而有人不想当某个细胞的时候,又怎么办?态度积极的走歪门邪道,消极的吃社保了。

家园 所以抱怨不要装崇高

都是利益之争,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家园 管制可以有不同手段的

每个国家都有管制,没什么奇怪,甚至社会性比较高的动物比如猴群,狼群等等都可以说有某种管制。问题是管制的手段和效果。

中国那时候的管制,不是简单的限制人的流动,配合的是对农民的剥夺。剥夺农民搞工业化,可以。给农民留口饭,不要饿死,行不行?(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都认为饿死人都造谣。不好意思,我一个婶婶是安徽人,家里饿死三口。我老家苏南农村的,我一个姑姑被丢在上海大街上了)

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所谓自然规律,历史的必然,一部分人要上天堂必须让另一部分下地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