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伟大的烂尾楼—大航海时代3的信息注释 -- 环宇7504

共:💬104 🌺268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文/汉语类 七

元代书籍七部,单列一类(我看到的材料里,长春真人西游记居然标识为维吾尔文….而元朝秘史么,现存本是怪字,天知道算神马文

《元朝秘史》

又称《蒙古秘史》,是一部记述蒙古民族形成、发展、壮大之历程的史诗,畏兀儿体蒙古文,一二四零年成书(官方的史诗,作者不详)全书十二卷282节,近三十万言

此书从成吉思汗22代祖先写起,记载了许多蒙古氏族和部落的起源。书中突出描述成吉思汗早年的艰难经历和他在战乱中壮大自己势力,建立蒙古汗国的过程,记载蒙古国南征金、夏,收服畏兀儿,进兵中亚,远征欧洲的情况,成吉思汗、窝阔台汗时期的事迹,以战争手段变革社会制度的过程,风俗习惯的变迁。书中包含关于12、13世纪蒙古社会状况的丰富资料,是一部重要的蒙古史典籍。书中交代了《秘史》成书年代和地址,也近于编年体史书(文学性过强,不算纯史籍,如蒙古族源“苍狼与白鹿”即出于此书)。

秘史 前58节记载的是铁木真先人的谱录,从22代传说始祖说起,直到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母亲诃额仑。其中有许多关于蒙古氏族部落起源的优美传说和实录,归结为“先祖之光”。《秘史》第59节至268节,是记述铁木真“金色摇篮”、“汗父倾倒”的窘境、“日月为轮”的婚姻、“水干石碎”的家境、“五箭训子”的母育、“雏鹰被擒”的遭遇、“寻马结义”的伴当;以及“婚礼之歌”、“三次遇难”、“破镜重圆”、“巧遇英才”、“初得汗位”;包括历次征战、统一庆典的成长历史,乃至于“札撒立法”、“巩固汗权”、“戎马生涯”,直至猪儿年(1227)病逝为止。 《秘史》第269节之后,记述的是元太宗窝歌歹汗时期的历史,以及二次西征、灭金;重申“怯薛”制度,以及制定赋税、设立驿站等。最后一卷,即续集卷二以窝阔台汗总结自己一生“四功四过”收尾。全书最后一节,即第282节,是书后款识:鼠儿年(1240)七月,大聚会时写于客鲁涟河·阔迭额阿剌勒之地。 

现在所看到的《蒙古秘史》,是用563个汉字(译音)拼写的蒙古语本。现存的文本是明四夷馆的汉文本。明初翰林译员出于教学蒙古语的需要,用汉字音写蒙古语原文,逐词傍注汉译,并分段作了节译,题名《元朝秘史》。其译音题为:“忙豁伦·纽察·脱卜察安” (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书后附录里专门介绍过此书,九阴真经中怪文“哈虎文钵英,呼吐克尔”等等的构思,就是受蒙古秘史启发而写出的)

《元典章》全称《大元圣政国朝典章》,是元代诏令、条格和案例汇编。全书分诏令、圣政、朝纲、台纲、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十大类,共60卷,内容始自元世祖中统元年(1260年),讫于仁宗延祐七年(1320年)。另附《新集至治条例》,称作“新集”。新集分国典、朝纲、以及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共八大类,不分卷,记事止于至治二年(1322年)止。各大类之下又有门、目,目下列举条格事例,全书包括新集在内,共有81门,467目,文书2391条,共约120万字。

传世《元典章》最早刊本为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元刊本。该本前后不附任何序跋,既不详编纂者姓名,亦不悉刊刻之确切时间。元刊本“纲目”前,录有中书省“札文”。札文宣称,大德七年(1303年),中书省根据江西奉使宣抚申呈,令各所属机构將中统建元以来所颁圣旨条画和朝廷已行格例,“置簿编写检举”,“庶官吏有所持循,政令不至废弛”。“新集”卷首亦有“札记”说明为续编之作,目录之后又云,“至治二年以后新例,候有颁降,随类编入梓行,不以刻书已成,而靳于附益也。至治二年六月谨咨。” 。学者一般认为《元典章》是地方胥吏汇抄法令的一种坊刻本,是元代中期地方官府吏胥与民间书坊商贾合作编纂的产品。元朝很长时间内没有颁行法典,司法实践中主要使用历年积累下来的单行法规、条令和案例。随着时间推移,当然也需要对这些单行法规、条令和案例进行汇集、筛选、分类,编辑成书,以满足司法的方便。

书中收录的文件,字数多少不一,发布机构高低不等,涵盖内容也有显著的广、狭之分。大到诏书、条画一类“布告全国,咸使闻知”的普效性文件,小到一个具体民事或刑事案件的审判文书,皆分门别类,荟于一编。在现存元代史料中,论及内容之丰富、卷帙之厚重,除《元史》外,似皆无出此书之右。(主要是因为元代官修政书《皇朝经世大典》八百八十卷已经亡失)

《元典章》是元代法令汇编,保存极为丰富的语言资料,反映元代社会及法制情形,为治元史及元代法制史和社会史所必备。陈垣在《元典章校补释例·序》称,“《元典章》为考究元代政教、风俗、语言、文字必不可少之书”。

但是此书在元代之后,失去实用价值,仅有各种抄本传世(元刊本是在故宫博物院发现,那已经是1925年了),转抄之中错讹极多;对它的利用是著名史学家陈垣校补之后才走上正规的(共校出错误12 000余条,补阙文102页。)日本学界研究《元典章》的大小论著也为数不少。

此书无线索,光荣不知在哪里挖出来的,在大航海时代中(中国明朝中后期)此书非常不受重视

大元大一统志,含线索地毯,不知怎么把它列为维吾尔语,藏于撒马尔罕了

元朝官修地理总志。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由札马剌丁﹑虞应龙等开始编纂﹐於三十一年完成初修稿七百五十五卷。稍后又得《云南图志》﹑《甘肃图志》﹑《辽阳图志》﹐因而继续重修﹐由孛兰盻﹑岳铉等主其事﹐至成宗大德七年(1303)全书始正式告成﹐凡六百册﹐一千三百卷﹐定名为《大元大一统志》。书成后﹐藏於秘府﹐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始由杭州刻版﹐许有壬为之序。

该书所志各路﹑州﹑县事﹐继承唐代《元和郡县图志》﹑宋代《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书成例﹐分为建置沿革﹑坊郭乡镇﹑里至﹑山川﹑土产﹑风俗形胜﹑古迹﹑宦迹﹑人物﹑仙释等部门。所用资料﹐大江以南各行省大多取材於《舆地纪胜》和宋﹑元旧志﹐北方诸省则多取材于《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金﹑元旧志。内容广泛﹐包罗详备﹐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舆地书。元文宗时纂修《经世大典》﹐其“都邑”等目即以该书为据。《大明一统志》亦以该书为蓝本。明《文渊阁书目》著录有《大元一统志》两部﹕一部一百八十二册﹐一部六百册﹐均未书卷数﹐後者同於大德七年成书之册数﹐当为足本﹐证明嘉靖时该书全本尚存﹐後逐渐散佚。

现存残本尚不足原本的百分之五。

主编 扎马鲁丁是西域色目人。元世祖继位初,任职司天台,1267年(至元四年)进万年历,颁行全国,同年在元大都(今北京)设观象台,并创制浑天仪等7种天文仪器,用来观测天象和昼夜时刻,确定季节。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主持编纂全国地理图志《至元大一统志》。扎马鲁丁把波斯、阿拉伯的天文历算科学介绍到中国,并进行新的创造,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郭守敬编制更先进的《授时历》时,曾参用了回回历法,有了新历之后,《回回历》仍与之并行天下,仅1328年官府印制出售的《回回历》就达5257册之多。札马鲁丁等人传入中国的《积尺诸家历》48部、《速瓦里可瓦乞必星纂》4部、《海牙剔穷历法段数》7部等回回天文书,也都是郭守敬的重要参考资料。

札马鲁丁等人传入中国的阿拉伯世界的学术文化也是广泛的,包括天文、数学、化学、力学、医药、地理、哲学等诸多方面。如《四擘算法段数》(数学书)、《忒毕医经》(医书)等,其中《四擘算法段数》十五部,据考可能是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十五卷的最早汉文译本

另外他所制的天文仪器中,也包括地球仪。可惜这些都没有流传下来

家园 那就是说当时有了一个汉语对蒙语

的标准标音系统。

家园 用的人很少

中文没有字母,只好用这种方法....

所以蒙古秘史对研究蒙语发音的演变帮助很大

家园 那还得对当时汉语的发音先搞明白,

真是绕了个大圈啊。

家园 是的,中国史中蒙元史最难治

因为史家非得通当时整个亚欧大陆的语言(包括文字材料和语音演变),才能充分利用各种相关资料(汉语的、藏语的、古蒙语的、中亚诸语言的、乃至象马可波罗之类的西方使节和商人的记述),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陈寅恪才那么受重视(他不是专治蒙元史的,但我一时找不出类似的精通极多古语言的专家做例子)

最近读《剑桥插图中世纪史》,翻译错误极多且集中在涉及到蒙古的部分

第258页的帖木儿帝国地图里,察合台汗国译成了加拉泰汗国,花剌子模译成了 科瓦里兹姆, 霍尔木兹译成了德尔姆兹,别尔哥萨莱译成了 萨拉伊-贝尔克

同样的察合台,到了275页介绍黑羊王朝的时候就变成了 焦加塔伊(Jaghatai,亏得他还注了英文,否则谁知道是神马东西)

233页提到土耳其的崛起,将花剌子模翻译成克瓦拉斯米安(这回是属格),扎兰丁苏丹翻译成贾拉勒丁。最搞的是攻打扎兰丁的两位蒙古将领:绰儿马罕和拜住,成了切尔摩甘和巴伊马.诺彦(那彦).翻译者完全没有蒙古史相关常识

这些主要是译名的问题,译者似乎对于地理和蒙古以及中亚史没有基本常识(比之赫克托尔殿下差的实在太远了)

家园 还有季羡林
家园 西游的记述

一次远征、两个名人、四本书

伴随成吉思汗远征的耶律楚材、和应成吉思汗征召西行的丘处机,为他们的行程和交流留下了记录。

分别是 丘处机弟子记录其西行过程的《长春真人西游记》,相传耶律楚材奉命记录丘处机讲道内容的《玄风庆会录》,耶律楚材自己记录西行过程的《西游录》,和耶律楚材自己的《湛然居士文集》(光荣公司把这四本明明是汉语的书标成维吾尔语….)。由于耶律楚材奉命记录丘处机的言行,而他本人信佛,所以两人的记述是有冲突的,从正反两方面记载了全真教在元朝初年的活动和影响。(搞笑的是耶律楚材的儿子耶律铸在当时热衷於道教,是个全真派道学思想的忠实信奉者…..难怪金庸说他弟弟是周伯通的徒弟)

丘处机(1148年—1227年),字通密,道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今属山东省)人,全真七子之一,后任全真道掌教,全真教龙门派的祖师,金元之际的思想家、文学家、养生学家和医药学家。

耶律楚材(1190-1244)字晋卿,法号湛然居士,辽皇室后裔,元初政治家、文学家。他自幼聪慧,“及长,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1215年成吉思汗攻克金中都,录用他为近臣;后随成吉思汗西征。在戎马倥惚中,他不废翰墨,在扈从西征的征途上创作了大量的篇什。窝阔台继位时任耶律楚材为中书令(宰相),奠定了蒙古帝国的政治制度。此人在光荣游戏里颇受重视,苍狼与白鹿四里耶律楚材的政治是100(极值)。

本来这些东西在网上都有,可是中国通俗文化里的丘处机形象受金庸小说影响太大了(也不是很好哦,比如初版的射雕英雄传里” 杨郭二人久闻江湖豪杰传言,长春子丘处机拳剑武功,海内无双”,可一般大家都记得的是黄蓉心目中间,丘老道“武功平平,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所以分析一下史实上的丘处机和全真教,以及同样很重视全真教的日本人心目中的丘处机形象,还是蛮有意思的。

同是光荣的苍狼与白鹿四里设定,丘处机的战斗1,史实人物中最低…….

历史上的全真教是宗教团体,不是政治团体,没有打仗的打算,既然在金国的治下混,就必须和政府搞好关系(而不是金庸笔下敢杀金国使团的大侠)。

1188年(金大定二十八年)三月,丘处机应金世宗召,从王重阳故居赴燕京,奉旨塑王重阳、马丹阳(时已去世)像于官观,并职“高功”,主持了“万春节”醮事。不久金世宗驾崩,丘处机东归故里,修建了一处修道之所,金章宗赐匾额“太虚观”,即后来的太虚宫。

1203年(泰和三年),刘处玄去世(郭靖同志活动的时间段里,真正的全真七子除了丘处机都是死人啦),丘处机任全真道第五任掌教。丘处机掌教时间长达二十四年,期间他在政治和社会上积极发挥自己的影响,使全真道乃至整个道教的发展都进入了兴盛时期。

虽然在山东传教时,丘处机曾经协助金朝驸马都尉仆散朝恩招抚乱民,但颇有政治头脑的丘处机敏锐的认识到全真教的发展不能依靠衰落的金、宋政权,先后于1216年和1219年拒绝了金和南宋政府的征召。

1219年(兴定三年)五月,成吉思汗派使者刘仲禄等人携带诏书前往山东邀请丘处机前往蒙古帝国相见,十二月,刘仲禄到达山东莱州昊天观,丘处机说:“我循天理而行,天使行处无敢违。”欣然同意前往(机敏的抱上蒙古大腿)。

次年正月,丘处机挑选门人弟子赵道坚、宋道安、尹志平、李志常等十八名弟子离开山东昊天观,启程西去,这时他已经年届73岁。几个月后到达大蒙古国统治的燕京,一行人入驻玉虚观,得到当地官员的热情接待。此时,丘处机听说成吉思汗已经于1219年(兴定三年)六月统兵西征中亚的花剌子模,而自己年事已高倦冒风沙,欲约成吉思汗来燕京会见,于是写了一份陈情表。刘仲禄乃令曷剌急驰报告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忙于西征战事,不能东到燕京,便写了回复诏书,派遣曷剌带回复丘处机。

丘处机知道燕京会见不可能,便于1221年(兴定五年)春天继续西行。当时刘仲禄欲为成吉思汗挑选处女,丘处机当即劝阻,他说,“春秋时期齐景公为了削弱鲁国,派人挑选美女80人送给鲁定公。定公与国相季氏朝欢暮乐,朝政日衰,孔子为此指责定公:君相沉溺于声色,国家何以图强?”后成吉思汗知悉而罢选。

1221年(兴定五年)四月出居庸关,途经漠南和中亚地区,在漠北草原拜会铁木哥斡赤斤(成吉思汗幼弟)后一路西行,途经镇海城时接纳镇海的建议留下宋道安、李志常等九名弟子修建栖霞观,然后再经回纥城、昌八刺城、阿里马城、赛蓝城。于同年冬天抵达撒马尔干。

1222年(兴定六年)四月,丘处机途经铁门关抵达“大雪山”(今兴都库什山)八鲁湾行宫觐见成吉思汗,实现了龙马相会(成吉思汗属马,丘处机属龙)。成吉思汗称他为“神仙”。同年秋冬,成吉思汗三次召见丘处机,询问治国和养生的方法,丘处机向他以“敬天爱民”、减少屠杀、清心寡欲等为回应。及后,成吉思汗下诏耶律楚材将这几次的对话编集成《玄风庆会录》。

1223年(元光二年)春天,丘处机向成吉思汗辞行,成吉思汗下诏豁免全真道的赋役,并沿途派兵护送,一行人于冬天抵达宣德府。

跟随丘处机一路西行的十八名弟子之一的李志常(1193~1256,字浩然,号真常子,又号通玄大师,后掌全真道门(1238~1256)),根据一路上的西行见闻,后来写成《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1224年(正大元年)春天,丘处机应燕京官员的邀请主持天长观。

1227年(正大四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赠“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请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

1227年(正大四年)农历七月初九日,丘处机在长春宫宝玄堂逝世,享龄80岁。元世祖时,追尊其为“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其生辰正月十九被民间定为燕九节。

长春真人西游记,全书共二卷,上卷写丘处机一行西行来到兴都库什山西北坡的成吉思汗行宫觐见,然后回到中亚名城撒马尔罕,在那里等候正式讲道。下卷记载丘处机讲道的经过、东归的行程,对沿途居民生活习俗有很多详细的记叙。当时的文士孙锡为《长春真人西游记》作序说:“门人李志常,从行者也,掇其所历而为之记。凡山川道里之险易,水土风气之差殊,与夫衣服饮食百果草木禽虫之别,粲然靡不毕载,目之曰西游。”

与之打擂台的耶律楚材《西游录》全书,有《序》297字,正文4880字,可分成前、后两个部分。前面部分篇幅较少,主要是记述作者当年从北京出发和到西域各地后的亲身所见所闻,是研究成吉思汗的西征(包括行军路线等等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十三世纪时楚河、锡尔河和阿姆河等地区第一手的重要的历史资料。后面一部分,约为全书的三分之二。这也是作者写作此书的重点,作者借用汉赋中的“答客问”的形式,通过“子”(即客)和“居士”(即作者耶律楚材)的一问一答,相当犀利地攻击了丘处机及其所代表的道家的各种作为,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他在当年佛、道斗争中的立场和态度。(《西游录》第二部分中,一问一答共有十四个问题。这十四个问题涉及的范围都是有关作者和丘处机以及以丘处机为代表的道家的作为)

简单的例子就是,长春真人西游记 里最后写道丘处机去世,说:师(丘处机)曰:“我九日上堂去也。”

是日午后,留颂云:

生死朝昏事一般,幻泡出没水常闲。

微光见处跳乌兔,玄量开时纳海山。

挥斥八纮如咫尺,吹嘘万有似机关。

狂辞落笔成尘垢,寄在时人枉听间。

遂登葆元堂,归真焉。异香满室。

后又云:醮礼终,藏仙蜕(遗体)于堂。异香芬馥,移时不散。

耶律楚材则说:“顺世之际,据厕而终,其徒饰辞,以为祈福。此其十(罪状)也。”

李志常说:我老师归真的时候,异香满室(香香的)

耶律楚材则说:你老师死在厕所里(臭臭的),神马香香的都是你编的

1222年九月十五日、十九日和二十三日,成吉思汗三次正式礼请丘处机讲道。这也就是耶律楚材在《西游录》第五问中所说的“进奏谈道”之事:“上召丘公以问长生之道,所对皆平平之语言及精神气之事。又举林灵素梦中絜宋徽宗游神霄宫等语。此丘公传道之极致也。”对这三次论道,也许李志常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的记录更加具体和可信:

  其月望,上设幄斋庄,退侍女左右,灯烛炜煌,惟阇利必镇海、宣差仲碌侍於外。师与太师阿海、阿里鲜入帐坐。奏曰:“仲禄万里周旋,镇海数千里远送,亦可入帐与闻道话。”于是召二人入。师有所说,即令太师阿海以蒙古语译奏,颇愜圣怀。十有九日清夜,再召师论道,上大悦。二十有三日,又宣师入幄,礼如初,上温颜以听,令左右录之,仍敕志以汉字,意示不忘。谓左右曰:“神仙三说养生之道,我甚入心,使勿泄于外。”

从这段记载来看,丘处机的三次论道,作为他得意之弟子的李志常也是参加了的,否则他对帐内的情形不可能叙述得这么具体和详尽。其言比起耶律楚材来,尤具史料的可靠性。这三次论道的具体内容,由于成吉思汗“勿泄于外”的警告,李志常没有记录,也不见其它史书披露,因此至今人们都不甚了了。

事过七十年后,社会上突然冒出了一部名为《玄风庆会录》的书,其内容正是丘处机的这三次讲道全文记录。此书题作“元侍臣昭武大将军尚书礼部侍郎移刺楚材奉勅编录”,这“移刺楚材”正是耶律楚材的汉译异名。没有参加讲道活动的耶律楚材怎么能全文记录丘处机的讲道内容呢?这应当是一本伪托耶律楚材之名而行世的著作。伪托者是谁呢?据全书内容来看,他很可能是当年直接参与丘处机讲道活动的人。倘联系耶律楚材在丘处机死后撰写<<西游录>>来作反对道教的武器这一事实来看,对《玄风庆会录》的伪托者,丘处机的弟子和后人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当然,我们也很难排除其他讲道的参与者,如刘仲禄和镇海以及太师阿海等人的门人或后人伪托的可能。

  从《玄风庆会录》的内容来说,“长春首先讲述的是‘道体’和人生必须修道的原因:道是天地的母体,一切日月星辰鬼神人物皆由此生。人由道生,所以原来是神光自照,浑无沾染的,只是后来因爱欲之深而导致神光泯灭。所以学道就是要学习恢复人的清静本性,去声色、屏滋味,以恬淡为美色,绝不能逐物动念。接下来,则具体论证‘逐物动念则元气散’的道理,指明阴能消阳的关键,所以学道之人首戒乎色,修炼之术首在于固精守神,绝不应‘以酒为浆,以妄为常,恣其情,逐其欢,耗其精,损其神。’然后,真人又强调了学道的艰苦:求道如上高山,愈高愈难;跬步颠沛,则前功俱废。……他直语相告说:若要圣体康宁,睿算绵远,就必须减声色、省嗜欲,绝不可再做拣选处女以备后宫的事情。因为身乃假物,神为真己,此神由道而得,故须行善进之而升为仙。世人的快乐其实是痛苦,上天的真乐才是真正的幸福。从此出发,长春推论道:天地之生人为贵,而大汗的修行进阶也就是内固精神,外修阴德,恤民保众,使天下怀安。”以上这些内容,皆是全真教的基本教义,本无新鲜的思想,但在成吉思汗听来,不啻是声声入耳,字字入心。丘处机的这三次讲道,对成吉思汗的影响很大,也直接导致了他后来的一系列扶道政策和措施的出台,造成道教的畸形发展,引发了佛、道之间的一场斗争。

《湛然居士文集》14卷,耶律楚材撰。本书是别人据楚材作品而汇编成集,最早编成于公元1233年,共9卷;系当时中书省都事宗仲亨辑录,这9卷就是现在本书的前9卷,写于公元1233年以前。后来又有人补辑了公元1233—1236年的作品,是为本书的后5卷。全集以诗为主,也有一些序、疏等文章,反映了作者的部分经历、个人的真实思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因此,是治元史者研究耶律楚材的思想和十三世纪初我国北方和西北史地等,提供了很有价值的资料。

《玄风庆会录》里有线索银水壶(我搜索过它的全文,没有银水壶)

《西游录》里有线索“达赖喇嘛的宫殿”(不用找了,当时根本没有达赖喇嘛的称呼,哪里来的达赖喇嘛的宫殿,虽然布达拉宫的原始模式应该已经有了)

光荣的人物设定么,勉强有那么点儿道理,至于线索纯属胡编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中文 汉语类总结

凡儒家经典类 12

文集类 13

史书类 12

佛典类 5

科技经济类 11

地理类 3

元朝书籍 7

共63本,含线索24条

完全可以安排一个探险家从东方出发西去

家园 斯拉夫-希腊语系列,再挖

整理的时候落下了两本,应该是33部作品含22条线索

古斯拉夫语史诗《伊戈尔远征记》,含线索 俄罗斯教堂

伊戈尔远征记(俄语:Слово о полку Игореве)是以古东斯拉夫语写成的一部史诗,被认为是俄罗斯古代文学中最伟大的作品。这部史诗以真实的伊戈尔远征失败为素材,刻画出了伊戈尔等俄罗斯勇士的形象,通过“金言”表达出了反对王公内讧,维护罗斯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

1185年4月底,罗斯王公伊戈尔召集几位王公对波洛夫齐人进行征讨,初战胜利后遭到大败,伊戈尔本人也被俘,不久逃回。史诗描写的就是伊戈尔的这次失败的远征、基辅罗斯内部的反应和伊尔戈最终逃回国内。

今日的主流观点已认为,《伊戈尔远征记》的内容形成于12世纪末,最初可能是口头流传,其中的许多形象(比如开头以名诗人鲍扬开头、某些战斗场面、伊戈尔出逃等)显然取自民歌,并富有民歌的象征意义。雅罗斯拉夫娜的哭诉则源于民间的哭丧曲。人与自然的天然联系、多神偶像的崇拜反映了当时的诗学观点。作品中运用象征、哭诉、比喻等修辞手法,显然源于民间创作。到13世纪成文。

但是在大航海时代,《伊戈尔远征记》并不广泛为世人所知,因为史诗成书的时代没有印刷术,仅在修道院中藏有少数抄本。现在所知的《伊戈尔远征记》的手抄本是1795年在雅罗斯拉夫尔的一座废弃的修道院中被发现的。修道院的僧侣将手抄本卖给了当地学者、著名的文献收藏家阿列克谢·穆辛-普希金,穆辛-普希金立刻认识到了该抄本的价值,大约在1795-1796年他向叶卡捷琳娜二世进献了一份原稿的复制本,之后他在阿列克谢·马林诺夫斯基、尼古拉·邦蒂什-卡缅斯基和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卡拉姆津的帮助下,于1800年出版了一个印刷本,并附加了译文和注释。由于《伊戈尔远征记》使用的是古东斯拉夫语非古教会斯拉夫语,这一点立即引起了学者的热烈讨论。在1812年的莫斯科大火中(拿破仑远征俄国攻入莫斯科),穆辛-普希金的图书馆被烧毁,《伊戈尔远征记》的原始手稿也毁之一炬。

《伊戈尔远征记》影响了后来的很多俄罗斯文学和音乐创作。

安娜·科穆宁娜的《阿列克赛传》,含线索“圣索菲亚大教堂”

安娜·科穆宁娜(1083年-1153年),东罗马帝国、科穆宁朝皇帝阿列克赛一世的女儿,欧洲历史上最早的女性历史学家之一,她所著的《阿列克赛传》是研究拜占庭帝国和第一次十字军历史的重要文献。

安娜·科穆宁娜1083年出生于君士坦丁堡的紫色寝宫中。自幼接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文学、修辞,饱读古希腊哲学,还在导师的帮助下学习了历史、医学、数学。 其父阿列克赛一世最初选定前朝米海尔七世的儿子君士坦丁·杜卡斯为其继承人,并让他与安娜定下了婚约。但后来长子约翰出生,王位继承权就转给了约翰。君士坦丁·杜卡斯去世之后,1097年,安娜与尼基弗鲁斯·布林尼乌斯结婚,安娜与其丈夫、母后伊琳娜开始反对阿列克赛一世的继承人计划。安娜与母后试图说服阿列克赛一世将皇位转让给布林尼乌斯,但是失败了。于是安娜开始策划反对其弟弟的阴谋,后来阴谋败露,安娜被迫退出政争,退隐到修道院。此后,安娜专心于历史的研究,并仿照古代的风格写出了《阿列克赛传》。南斯拉夫的拜占庭历史研究者奥斯特洛格尔斯基评价这本书是“拜占庭人文主义的杰出见证”,并且为后世研究拜占庭历史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此书是中古希腊文,第一个拉丁文本1610年才问世,而且是删节版。(游戏里误标做罗曼语)

家园 维吾尔语(突厥语)部分 仅一篇

《古拉干天文表》乌鲁格別克编

乌鲁格别克,也译作 兀鲁伯 (Mirza Ulug`bek,1394~1449) 帖木儿帝国撒马尔罕统治者,著名天文学家。为帖木儿之孙,沙哈鲁长子。Ulug`bek是绰号,意为伟大的伯克(贵族)。

帖木儿死后帝国分裂,其四子沙哈鲁,以赫拉特为首都,控制了帖木儿帝国的主要部分。1409年,沙哈鲁以长子兀鲁伯为旧都撒马尔罕的总督(控制帖木儿帝国的龙兴之地-河中地区),那一年兀鲁伯15岁。此后他治理撒马尔罕30多年。这一时期是撤马尔罕的黄金时代,经济繁荣,各国商贾云集,国库充盈,学术文化昌盛,宫廷学者荟萃。

他于1430年主持投巨资在撒马尔罕创建兀鲁伯天文台,任命艾布·卡西姆为台长,装置有巨型象限仪等精密的天文仪器,收藏有天文历算等大量图书,招聘了一批穆斯林和印度的天文学家在该台进行天文观测和研究。在他的支持下,历时近30年测定了1000多颗恒星和方位,积累了关于恒星和行星运行的大量观测资料。在此基础上,于1446年编成《乌鲁格别克新天文表》(一译《新古拉干历数书》),是16世纪以前较精确的天文表。

1437年他确定了恒星年的长度为365天6时10分8秒,非常接近后来公认的精确数值。他所确定的地球地轴倾斜度,也非常接近于后来公认的标准数值。此外,他对与天文学有关的数学,诸如三角学、球面几何学也都做出重大贡献。他制定的几何学图表,正弦和切线的数值精确到小数至少第8位。

兀鲁伯修建的这座观象台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天文台。

1447年沙哈鲁苏丹驾崩,兀鲁伯继位,不到两年就在宫廷内争中被儿子推翻并杀死;兀鲁伯遇害后,宗教极保守势力将他修建的观象台夷为平地,台中的贵重仪器或被焚毁或遭劫掠。庆幸的是,在天文台工作的一位天文学家设法逃走,把兀鲁伯主持编撰的星象表带走。这个星象表后来被译成几种文字出版,(于1665年在牛津出版,对西方天文学也有很大影响)使用了数百年。

其余大航海时代3中列为维吾尔语的都是汉语的,此外维吾尔语不确,应当为突厥语。

家园 东南亚土语部分,三种

不过其实关于越南的两本还是汉语的

那加克塔加玛,含线索 爪哇的巨大佛塔(波罗浮屠)

Nagarakretagama,或译作爪哇史颂,古爪哇语史诗。1365年,僧侣Prapanca献给满者伯夷(Madjapahit)最强大君主Hayam Wuruk王(哈奄·武禄王,又称Rajasanagara, 1334–1389,1350一1389年间在位)的颂诗

《大越史記》含线索 高棉的寺庙

越南陈朝学者黎文休于1272年编成的越南第一部史书,汉语文言文,编年体,共三十卷,內容记载自南越国的赵佗(越南人把赵佗当成自家先祖)至李朝李昭皇(1225年退位)。已经散失。

黎文休是越南陈朝清都镇(今清化省)东山县人,1247年科举榜眼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封「仁渊侯」,出任翰林院学士兼国史院监修。

在1272年(陈朝紹隆十五年)正月,陳氏朝廷下令「翰林院学士兼国史院监修黎文休奉勅编成《大越史记》,自赵武帝至李昭皇,凡三十卷上进。诏加奖谕。」

学术界认为黎文休是在之前陈周普的著述(越志)基础上,编成《大越史記》的。

《李公親书》标做安南史书,含线索 阿难寺(阿南寺)

似乎应做 《李公新书》或《李公新传》。越南文学作品,关于李公故事的六八体诗传。讲述李公与公主因相爱而遭皇帝流放,垂涎公主容貌而得不到公主爱情之匈奴王,遂毁公主容貌,且派人刺杀李公,李公历经坎坷而得道成仙,后受皇帝派遣讨伐匈奴,以仙药恢复公主的美颜,二人终成美眷,李公嗣后得继大统。

现存的李公新书或新传,很多是越南书坊委托佛山一带的刻工刊刻的(不过都是十九世纪的事情了,日本东洋文库藏有此类书籍,标称作者为杨明德)

家园 苍狼白鹿里头的丘处机不是用的原名

用的是长春真人的号,元朝秘史就已经出来了。

家园 东方的弱点是缺少赞助商

发现物只能自己公布。。。

家园 有的,后期果阿和香料群岛有

两个总督。

我的意思是其实可以象大航海四那样设计几个东方的主角;至少可以设定几个北欧的主角吧,在伦敦、巴黎、哥本哈根出发去冒险

家园 可以修改初始存档调整国籍和所在地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