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V3 :前段时间写了篇关于露营需要准备什么事物的贴。 -- 完颜陈和尚

共:💬86 🌺1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花花你。你的答复看来很规范。按你的说法,

农家乐的接待能力很有限啊。也就一,两家人或小团体。

家园 农家乐现在也是公司化经营

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公司开发建设几十幢在农村的别墅类房屋,实质是旅馆,外表是农家乐.

另外一种就是农家自建房联合起来对外,一般是一个村.单打独斗的很少.

很多农家乐都附属有养鸡、鱼塘、蔬菜种植。

家园 就是嘛,我都说是客栈了,自给自足的客栈。你却说不是
家园 对,随着这种旅游形式的普及,今天的农家乐已经发生了变化

当初的“农家乐”主要接待的游客“规模”仅为一、两家人,时间是一、两天,住上个一两晚,或者是钓上一两天的鱼(钓多少不论,每斤鱼按单价另外付款,比如说当下的行情是10块钱一斤),这么一种方式。现在的农家乐已经搞成连锁经营了,类似于农庄+旅游景点+酒店的形式,接待条件和接待规模早已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但原来所标榜的“农家乐”特色却悄悄地消失了。

家园 可惜没能力,不然我也买块山林地,搞个小型综合户外

活动场所,接待美国华人。

家园 环境不同,心境恐怕也不一样了吧!

尤其是眼下那些名为移民实为逃亡的大陆人(今天的报纸:中国公安反贪全球追捕行动“又获成果”,近期内又从世界各地抓捕了涉嫌贪腐出逃嫌疑人100多名),整天提心吊胆,那还有心思去你那个洋“农家乐”?

家园 2)V5 :帐篷搭好了,生活用水有了。马上动手

做晚餐。把一盏大野营灯调到最高亮度。炉子只有一个,所以先用小锅煮饭。拿出塑料砧板,把虾米,日本大花菇,广式腊肠,咸蛋,切成小块。饭开始滚的时候,将瘦肉以及刚才浸泡的辅料全扔进饭锅。等到饭锅没水气冒出来了,调小火,把饭锅前后左右挪,放置五分钟再换边。让饭锅边缘也受火。我承认三十几年没用明火煮过饭了,是内人头天晚上临时指导的。同一时间里,他们去把车上的行李物资拿到帐篷里。别忘了,我那个是八人用帐篷,有足够空间放置杂物。有时他们也过来观摩学习一下。饭好时候,扔些葱花,再倒些生抽(酱油)进去,完成。我把菜头(不知道别的省份人士怎么个叫法)切成小块连着虾米瘦肉,还有几片姜放到大锅里,煲大半锅汤。

因为大家实在太饥饿了,等不及汤就吃起来了。用的是泡沫碗和一次性筷子。没有任何照片,因为没心思搞。饭嘛,稍有些夹生,不大好吃。不过大家能理解,况且饥不择食嘛。饭吃完了,但汤还没好,大家一边用手驱赶蚊虫,一边商量下一步做什么。约二十分钟后,我估计菜头已经到了能嚼能吞进肠胃的时候,放些味精,盐,还有剁碎的葱花。大家又吃起来了。这汤嘛,味道不错,就是菜头还稍微硬了点。随后,我用那些来之不易的生活用水,配合洗洁精,清理了那些做餐用餐器具。除了没吃完的汤锅。到晚上10:00pm ,第一次露营晚餐在晚风中正式结束。

他们拒绝去冲凉。因为天黑山路崎岖,不适合开车。如果走路去冲凉地方,来回要40分钟。他们宁愿一身汗味去睡觉,明天再说。好吧,不要太勉强了。小露营灯挂在帐篷顶端,吸引了不少飞虫飞蛾等,东一只西一只飞过来,从帐篷最上层的挡雨布与帐篷自身的蚊帐布顶之间的空隙飞近灯光,虽然飞不进来,但扑腾的声响挺烦人的。还有几只蜘蛛也爬上了帐篷。不管它们了,大家一起把气垫,睡袋开启。气垫正常充气。不过一来比较闷热,二来大家似乎很不习惯钻进睡袋睡。因此把睡袋的拉链全开,当作大被子,就象在家里盖被子睡觉那样。当然了,睡觉前上个厕所,漱漱口是必须的。本来想用泡沫杯就算了。但我认为金属杯已带出来了,起码也得测试测试嘛。用过后,我觉得14安士容量的手挽杯漱口正合适,但如果是徒步背囊野营的话,20安士的比较合适。大家步行约10分钟去简易厕所方便后,便分道扬镳。他们回营睡觉。而我则想尝试走走夜路,单身夜逛露营区,另外去接待处看看有没有柴火卖。这时候时间已是10:35pm 了。一路上所见,各个露营点(site)都有入住。入住率没有100%,也有90% 了。眼力范围内,约半数营地已熄灯入睡。但另一部份则营火照人,喧哗声不断。崎岖山路上并非只剩我一个,一些情侣挽手晒着月光,窃窃私语。也有三,五个年青人一堆打打闹闹。周末party 的气氛相当浓郁。不幸,大踏步急驰的我走错路了,竟走到RV宿营区里了。经人指点,我终于赶在11:00pm 拉开接待处大门。他们11:00pm 关门的。木柴$5 一捆。下午来的时候,离露营区约五分钟车程地方看见卖木柴店铺,但木柴个头太大,象我大小腿。我担心劈柴太费时间精力了,也有一定危险,所以放弃了。可是既然来露营,别人都烧堆火在那儿,要么是用来烧烤食物,要么是用来娱乐助兴,要么是用来驱虫驱野兽。我们可是待三个晚上啊,啥都没有的话,小朋友也会嘟嘴巴。拿着他们给的钥匙,自个儿上柴房搬。木柴约二十五,三十磅重,都是小木条。重量虽可接受,但不好拿。我把那捆由plastic wrap 捆扎的木柴抗上肩,喘着气,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山,回营。走了大半路程,差点又走错路了,因为山上岔路较多,露营灯照明范围有限,看不远。

足足走了半小时才到达。中途换了四次肩膀。回想起来,跟砍柴佬差不多。用带去的清洁布洗手,再用生活用水洗把脸,我也该上床了。经过思虑,我把帐篷的三个窗子拉链拉上,主要是担心下半夜野外寒气伤了他们。但我现在有些热怎么办呢,野营专用风扇正好用得上。风力较柔和,噪音在夜阑人静时也可以接受。

要冲凉了

通宝推:bayerno,
家园 3)V3 :星期六早上约6:00am ,我醒来,

钻出帐篷瞧瞧,一切正常。有凉意,空气清新,鸟声动人。实在是不想来回走20分钟上厕所了。周围林木茂密,其实添加一些有机肥也不是坏事。

别家营地还没睡醒,我也尽量不搞出大声响。看看以下几张图片。

点看全图

帐篷搭得不太好。要是刮风下雨的话,肯定东摇西摆。下次就会有经验了。那些飞蛾,蜘蛛,蚂蚁就在蓝色挡雨布与白色帐篷布之间空位开party 。大家看看帐篷门口地上有把车用的扫雪扫。这工具是露营的好搭档。它能延伸你手臂长度,能清理帐篷里外的树叶,虫尸,泥沙等等。

点看全图

从上图能看到露营点被植被环绕。营火石堆上的是我扛回来的木柴。炉子只能应付小风。风大的话,我得拿些盒子放在受风面。气瓶足够煮两餐。塑料杂物箱里放的是食品,盖子能防蚂蚁等昆虫和鸟兽抢食。垃圾袋前面两个生活用水桶,晚上我用砧板和套装锅的盒子遮盖,基本清洁。不过刷牙漱口还是用带去的矿泉水。

点看全图

上图能看到我车顶上有一大张纸皮,因为我担心行李杂物会把车顶油漆刮掉,所以隔开。照片左上角能隐约看见停在另一露营点的车子。那车子离我车直线距离约三十米左右。同时也是离我们最近的露营点。

拍完照片后,约7:00am 开始用咖啡壶煲水。水开后就放茶包。在凉意袭人的清晨,喝杯热茶是很令人期待的。然后我便开始做西式早餐。昨晚剩下的汤还有不少,先煲热了,免得变坏。与此同时我洗菜切菜,做沙拉。把保温箱里冰水混合物中的冷冻肉饼,热狗拿出煎热。然后打蛋,搅蛋,并利用煎肉饼的剩油,搞些滑蛋出来。最后用小锅煲水,然后开玉米粒罐头,倒进开水里过一过热水,主要是心理上觉得安全些。

点看全图

上图可见我身穿野外活动背心在煎肉饼。两罐玉米罐头在桌上等着被开启。大锅盖上放着鸡蛋。运动饮料空瓶后方是等着被我切的西芹。塑料杂物箱上放的厨房纸不论是擦锅还是擦嘴都很好用。箱里红色小物品是茶包。

不到8:00am ,一个自认为色香味俱全,热量足够,营养均匀的西式早餐摆在野餐桌上。包含了用泡沫碗盛载的沙拉,配千岛酱。泡沫碟盛载两个肉饼,两条热狗,一勺玉米粒,滑蛋。最后喝杯乌龙茶,昨晚的艰辛全抛脑后。

早餐完毕,我们把对讲机拿出来。对讲机的用途我在上一个贴子已讲过,主要是玩一玩,测试一下而已。说明书讲此机最大通话距离3英里,我估计山林里面恐怕只剩1/3 的有效距离。大家各拿一个,调好统一频道,并说明当频道被人使用或受干扰时,如何更换频道,如何应付。这里我就不详说了。总的来说,比我以前想象的要简单很多。随后他们拿了水桶和对讲机去提水。我们也学着人家那样,长江,黄河,over and over again。

9:40am 之前,生活用水提回来了。锅盆餐具等清洁收拾完,冲凉用品,更换衣物放进袋子里,放上车了,保温箱也放上车了,因为要加冰,否则食物会变质。清洁布也放上车了。今天的行程安排是:早餐过后,去买冰,然后洗澡,接着回营更换野外活动衣着,配上适合用品,就徒步山林。回来早的话,闲逛露营区,拍拍照,游游泳。大部份物资都留在露营点,理论上还是安全的。我用低档慢慢把车驶下山。

要冲凉了

通宝推:bayerno,
家园 4)V 4 :下山来到到营区大门口,也就是接待处。他们

有冰柜。买了两包冰,再把保温箱的冰水倒掉。靠新买的冰,肉类和疏菜又能坚持一整天了。汽水也能喝到冰镇的。

下图便是我们要去的正式的厕所浴室及洗衣房。在接待处附近。如果网友们带家人去露营,有女人,孩子的话,这地方干不干净很重要。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点看全图

从上面四张相片里,可以看见男厕男浴间基本能满足所需。跟购物中心,火车站里的厕所差不多。带来的清洁布这时候派上用场了,座厕板的杀菌除臭就靠它了。浴室相当简陋,但不算脏。女性的那边我就不知道了。我们来的时候大约是10:00am ,所以不用等位。否则恐怕得站十几二十分钟。冲完凉,脏衣物统一放进垃圾袋里,将带回帐篷,等回家后再洗。

10:40am ,开车回到营帐。准备出行活动。

在上一篇露营准备篇里,提到许多辅助用品,现在正是使用机会。虽然背囊无法带来,但影响不大。先说腰包。我买的腰包有专门放水瓶的位置。我在腰包里为家人放置了一个小电筒,一把折叠刀,两条营养bar,矿泉水,小哨子,对讲机,小包纸巾,墨镜。而我用户外活动背心,口袋多,能放多些东西。除了腰包物品外,我还放了辣椒喷雾剂,相机,绳索,额外的矿泉水,运动饮料,手套,三个人的防蚊罩,露营区地图。以前去墨西哥戴的潜水表我没用,只用日常的。手表我总是戴着的,除了睡觉。登山手杖我只买了两根。因为根据已查询的资料来看,露营区所在的山并不高,不陡峭。所以只是备用而已。走最前面的前锋有就行了。出发之前,各人都涂抹了防蚊膏在裸露的皮肤上。

11:00am 来到徒步登山的入口处,旁边有个露营点,有个起码65岁以上的老人家一个人在煮食。便礼节性打个招呼,闲谈几句。得知他竟然是一个人来露营,对我的冲击挺大的。我不知道军队在山林里行军间隔距离是多少,我想每人相距5 - 6 米应该比较合适吧。

点看全图

从上图可见我们以单纵队,按我设想的间距前行。树荫密,没用得上墨镜。我已经说过在户外一定要穿长裤,年青人不听,结果后来双腿被植物,石头,昆虫等搞得痛苦不堪。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一个三岔路口,我们停了下来。山径有不少分岔,但某些树干上是有油漆作为徒步的指示的。可是日久年深,油漆不明显。就在这个三岔处,我们看不见指示。左边路径跟原来的路径大小一样,水平高度一致。右边路径窄了很多,而且突然上升。根据经验判断,跟着左边走。

一路上比较泥泞,没有人烟兽迹可寻。仅有几声鸟啼从微风中传来。大白天的,而且有装备在身,我不觉得有何危险,但小朋友则相当紧张。这对他也是一个磨练。除了飞虫经常在头上盘旋外,时有蜘蛛从路边大树垂下。登山杖的好处显现了,除了探路也能护身。不过我走在最后,没有手杖,手拿对讲机东张西望,不时看看后方。不久,走下坡路,觉得有些不正常。这时候,看到山径边大石头密布。透过树丛,可以见到石头区后面一些景象。于是我们走过去。

点看全图

在大石块密布的地方走,并非眼见般容易。如果一不小心踏进缝中或孔洞之中,脚肯定会扭伤擦伤,身体同时也丧失平衡而摔倒至伤。没有手杖,上了年纪的我,跟在他们后面,努力的寻找平衡向前走。

要冲凉了

家园 冰块和水

可以考虑把矿泉水提前冻起来,出发的时候放在冰盒里,这样就不用买冰了,而且省体积。

家园 嗯,wind old monk的这个楼盖的好。
家园 你们那边没有熊吗?一般露营把食物都要放在熊瞎子可探测的

区域之外,比如放在车里。

家园 内人有提过,不过我不喜欢矿泉水冰冻后肿胀变形,

还可能漏水。我是老实人,宁愿规规矩矩,按部就班。不搞新花样,不耍小聪明。

家园 风,老,和尚? 是疯吧?
家园 这就是看当事人的能力如何了。是否考虑周详,是否注意细节

你如果看了我的前篇,就会知道我已预先考察过地形,预先在电话问过问题了。那地方没有大型动物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