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解析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 -- 唵啊吽

共:💬305 🌺2975 🌵3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家园 是这样的。但大部分都是没特意标出的,还是浸出的

我的意思没有必要国内也在吃着浸出的油,在这指责老美吃浸出的油就有害了。

这就成乌鸦落猪身上了

家园 你应该说

每一次听见伽利略计划的进度我总会心情大好!吃饭也能多两碗了!年过50又开始长高了、长胖了~

家园 推荐去看“古道老井”2011年的一篇博文

个人觉得他的分析也许能解答你的疑惑

[URL=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d011740100r96n.html]

从房价说开去(一)[/URL]

从房价说开去(二)

从房价说开去(三)

家园 不对吧?我记得前几年就开始见到标明浸出的食用油标签啦
家园 髡贼,为何从临高穿越而来
家园 只有竞争才能让大家不懈怠,不停地加速发展

最简单的对比,冷战时期探索太空的速度是最快的。反倒是冷战结束美国一国独大,探索太空速度就迅速下降了,甚至到现在美国居然失去送人到太空的能力。

家园 我对美国再平衡战略的评价就是一句话:假大空

大是战略意图,空是实际举措,假是效果评估。

这实际上是美国在目标宏大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自欺欺人而搞出的一个战略大FOOLYOU。一方面安抚国内的鹰派,一方面哄住亚太的跟班。

家园 系主任在美国是一个很重要的职位

可以对整个系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促进整个教学科研体系有效高效运行。

有效配置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促进各个实验室的合作/交流/互通有无。

家园 关于16年义务教育,确实很有同感。不过有个小修正

应该是14-16年,因为初中后面很可以是4-6年职业教育,不一定非要上大学。以我的小样本观察,除非是211以上或者有前途的专业,许多正规大学毕业生远不如好的职业大专毕业发展得好。特别是不能拼爹的农村孩子。补充一句,脑洞大开下,到那个时候,真可以像海因莱因设想那样,接受过完整教育的有选举权,为国家和社会奉献过-当然不一定是军队的有被选举权其实如何形成参与被选举的人才库远比所谓的民主选举过程更重要。一堆烂苹果怎么挑也不如来一堆好梨准备着嘛

家园 在经济能力范围内逐步增加。

先12年,赶上发达国家。然后酌情逐渐增加年限,如不强制,自愿,需要而就业不佳的倾斜等,但教育程度一定要世界领先。

家园 大方向肯定是这样,不过未来教育方式是否有革命性变化

谁也不敢说。我个人认为完全由政府主导不是好选择。因为政府天然有重视硬件投入和数目字考核的倾向,教育部管理之差从乡村小学的并校到高等大学的科研导向已经罄竹难书了。也许部分资金以教育券方式交给家长,让家长以及孩子运用选择权可能更有效果。

家园 这些方法西方已经走在前面

西方不是发教育券,而是学费可以免税,即缴税时吧学费扣除出收入。

我想,如何落实提高教育水平肯定有许多不同的途径和措施。按照中国的国情,地方政府可能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地方政府会从发展地方经济,增加政府税基等方面开辟增加教育投资的途径。如筹划地方经济的人材集聚效应,教育产业效益,等等。把学生吸引到本地也是一个经济增长点。

家园 如果满六岁入学,由国家组织

进行为期十四年的素质教育和职业方向教育最好。二十岁以后由自身素质和兴趣决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还是开始工作。同时二十岁作为授予公民权的起点。这样实质上是为期二十年的社会保育。

家园 社会保育会不会让人想到小胡子?

其实我觉得小胡子的做法才是一个国家整体进入工业化,最有效率的途径。前苏联有一些做法也类似。

改开后中国教育完全堕落了,不仅没有丝毫自省能力,连结合实际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自我阉割掉了,除了拍主管机关的马屁,还上赶着跪舔欧美,稍微实际一点的,就拿“高考通关率”来代替教育成功率。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常识教育的巨大缺失---工业化社会的常识教育。

家园 李兄这个公民权以及素质教育的说法很好

从公民的角度,其实最高效的政治选拔制度是民众选举和上级察举的结合:选举保证德,察举保证能。而素质教育更是民众成为真正统治阶级的的基础。拥有投票权而没有合理参与运用选举的知识和理性,这就是西方民主的重要悲剧源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