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新中国初期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 语迟

共:💬393 🌺4437 🌵15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菲律宾还真不是资本原教旨主义,印度也不是

资本原教旨主义是工业革命到二战之前的英美法等国奉行的资本主义,这些国家经过大革命将旧有的封建锁链砸烂,资本家们奉行自由市场竞争,采用低福利或者无福利。

菲律宾和印度都没有能够摆脱封建的束缚,无法形成资本主义市场。

蒋经国在台湾搞土改,李承晚在韩国的土改,都有效地压制了旧有的封建势力。随后的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就得益于资本主义。

中国是老毛的土地革命清除了封建残余,其革命远远比日韩英法更为彻底,在中国教科书上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把它定位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老毛替资本家完成的)。随后的改革开放就是建立在人人平等基础上的。

所以老毛和土共的成绩是有目共睹,无需置疑。我前面的帖子只是指出在成绩之上的缺憾。

家园 什么叫封建,什么叫资本主义,麻烦您定义一下

不然无法讨论。

家园 我是按教科书上定义进行理解的

根据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社会化为基础的。

在封建社会中,形成的自然经济是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具有自我封闭性、独立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主的经济结构。这种经济结构中的关键生产资料大部分都掌握在地主(或封建领主)手中,故而能够形成“地主(封建领主)剥削农民”的阶级关系。

资本主义如果要取得发展,就需要在生产关系上打破封建的土地所有制,把地主和佃户关系,转变成资产阶级自耕农方式,在上层建筑上打破国王代表的封建体系。

“14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发展,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文艺复兴运动,资本主义萌芽开始慢慢显现;17—18世纪,英国,法国,美国相继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当时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封建制度,极大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19世纪的工业革命席卷全球,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在全球范围内确定了资产阶级制度。1847年11月,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完成了著作《共产党宣言》,在书中,他阐述了资产阶级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趋势,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宿命。”

家园 中美关系有斗有和,是正经的外围小弟和老大关系

先澄清一下4%不是我说的,是楼主说的,我是认可老毛和土共的功绩的,只是说说成绩上的瑕疵。

80年代后老邓以对越反击战投石问路,中美关系进入蜜月期,共同对付苏联。以美国的国力和体格,说好听一点,中国是美国的小伙伴,说难听一点,就是美国的小弟而已。如果没有89,如果没有苏东剧变,这个蜜月还将继续下去。

中国不断地深化改革开放,融入美国人建立的世界贸易体系,这个以加入WTO达到顶点。中国大批的精英流入美国学习先进知识,其中包括各级领导的子女,美国大批商人涌入中国做生意开工厂。中美实际上在经济上早就一体化了。以苹果电脑为例,美国人设计,中国人生产。美国众议院屡次提出制裁中国,90%到总统那里都被否决,为啥?因为他们制裁的表面上是中国人,但是实际上是美国公司。反过来看,中国买了美国2万亿国债,比日本这个美国最忠实的小弟还要多!

--------------------------

难道中国不是美国小弟么?按照人家的规矩玩,把钱存到人家银行!不是小弟是什么?

--------------------------

但是中国是有野心的,毕竟我们称王称霸几千年了。中国挑战美国体系,采用的办法不是破坏这个体系,而是强化它让它为中国服务。全世界的资本家都知道,中国现在是美国所开创的自由贸易体系的最忠实的拥护者,比美国人还要忠实。比如,美国人开创的世界银行体系,中国比谁都热衷出钱,积极希望它改革股份。

说句实话,美国这套体系做得确实不错,我们中国人有能力玩好。

家园 基本上印度菲律宾都超越了自然经济的界限

不过是比例问题, 一部分依靠传统的封建制度,一部分迈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即使是中国,今天依然有的地方以土地为基础,农业与手工业结合,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特别是小平的所谓改开后。难道你说小平是做封建制度的倒退?

资本主义把土地, 资本,劳动力作为几大关键要素,抛开工业化需要较大的资本,不过生产力有所提升,市场交换更加发达,整体和封建制度下没有本质差别。

资本主义并没有一个什么命令, 一拥而上搞起来的,是因为生产力提高,需要解除土地对劳动力的束缚,是自发地从封建社会发展起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菲律宾印度是标标准准的原教旨资本主义。

家园 农业生产有独特地方

在很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也包含美国),农业生产是以自耕农为主的,就是农民自己拥有土地然后以家庭为主体生产。自耕农虽然劳动不是社会化的,但是其生产的目的是为社会提供商品粮,其也消费社会提供的商品。所以自耕农不是自然经济,只不过是农业生产的个体化而已。

老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发达国家的自耕农非常接近,虽然个人土地不是很多,但是实实在在地生产和消费商品。中国农村和城市形成一个工业/农业产品交换大市场,也形成了人力资源大市场,大批农业人口脱离农业从事工业生产,这造就中国经济腾飞。

当然美国也有大批的农场主(美国特色,在欧洲和日本不多见),雇佣劳工来从事农业生产。这种生产是农业的社会化大生产。这种现象与地主/佃户的收租子完全不同,因为地主/佃户之间关系不仅仅是收租子,而且也包括人身依附和半依附关系。

地主/佃户对资本主义发展阻碍,一方面体现在人身依附束缚农民的自由移动,另外一方面高昂的租种成本导致农民处于赤贫状态,使之不能接受教育成为合格的工人,也没有钱成为消费者。

如何解决地主/佃农的关系,一种方式通过暴力或者收买方式,中国就是通过暴力革命解决的,台湾、日本、韩国采用半收买方式。

-----------------------上面是教科书说的,下面是我说的。

另外一种就是不解决,等待社会进步一点点磨掉封建主义,菲律宾、印度和非洲就是这种情况。以教育为例,政府可以提供免费教育来解决赤贫导致的无法接受教育。但是在赤贫情况下,农民甚至无法接受一个儿童吃白食。领主式经济占据农村的管理,往往大地主就是当地农村实际管理者,从而操纵政府对农村的管理,阻碍农村的进步。菲律宾的总统阿基诺三世就是菲律宾的大地主,一直承诺但是拒绝兑现土地改革。天涯上还有文章描述过在印度农村所见所闻,领主经济和人身依附在印度简直是太猖獗了。很多印度电影也反映这种现象,如果你看过“三个傻瓜大闹宝莱坞”,一定对被冒名顶替的领主家庭的牛掰印象深刻。

家园 解释就是掩饰

其实在今天一般的农业社会,一亩田的产量就300公斤,去掉成本,三十亩田也就给养活家里4个人, 为社会提供商品粮? 那是谣传。

按照你的定义,中国的明朝就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

我小时候在农村长大,亲历老邓的改革。实实在在地生产和消费商品?靠农业? 那也是谣传。真正的工业种子都是原来毛时代留下来的,私人挖墙脚,最后集体企业垮了,私人发了财。但无论如何,那和农业本身无关。

再罗嗦几句。

一个国家只要不能大规模进口粮食,粮食产量不能让少部分人养活多数人,这个国家的大部分人口就是农业国。私有体制下的农业国, 必然和你所说的封建社会有十之八九的相似度。用这种方法来说,大部分国家现在都是封建主义社会, 很显然这是荒谬的。

家园 无语中——社会发展是有个过程的。

拥有土地自耕农不代表是资本主义,但是农民拥有土地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我党,包括老毛,都把土地革命称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资本主义革命的一部分。

三十亩地养活一家人是没错的,但是如果在佃农体系下,30亩地还要有一部分收成归地主所有,这一家人就徘徊在生死边缘了。处于极度贫困的农民无法接受教育,也无法流动成为合格工人。

家庭联产承包下的农户消费能力确实有限,但是和挣扎在佃户层次上的农民相比,消费能力强多了。农民的衣服、农具、家具都不是自产的,而是通过社会交换获得的。更何况,很多农户通过养殖和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也能取得不错的收入。

地主/佃农——自耕农-----大农场,这是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不管哪种方式,土地产出不会出现突发式增长(农业的特点),就是钱怎么分配的问题。亩产300公斤分给谁的问题,地主/佃农和大农场都是一半以上归地主和农场主。

如果地主/佃农直接跨越到大农场这个级别,李自成式人物必然重现江湖。

家园 不好意思,看错了,已改

加入世界经济循环,也要看怎么加入,加入的代价能不能承受。看看南美,东南亚,中东,日本等地被美国渗透得千疮百孔,真感谢主席那一代领导人把独立自主坚持了下来。看看日本为了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席位洒了那么多钱,真感叹当年中国的重返联合国做得太漂亮了。至于小弟的定义,日本那样的,只要不听从美国政策的都下台的才算是小弟吧。

家园 你自相矛盾了

你的逻辑里面有一个重要的漏洞:封建社会佃农租地勉强维生, 但如果务工能同样维生甚至更好地维生, 为什么不去务工呢?

事实上只要工业出现,而整个社会粮食够吃,残酷剥削的佃农体系是无法维持的。粮食不够吃也不要紧,粮价会飞涨,历史上英国就发生过小麦价格高涨的历史阶段,1770年后英国就成为了粮食的净进口国, 顺便问一下,如果印度中国大量缺粮, 谁能满足? 所以说,有了规模化的工业出现后,封建社会自动消失了。

至于合格的工人,没有人天生是合格的工人,甚至也不是天生合格的农民。

说到通过养殖和种植蔬菜等经济作物,也能取得不错的收入。 你一定没有经历80年代,那时候一斤青菜就卖2分钱,致富? 联想也不要想。

生产力的发展,归根到底是能源的一种利用。农业本身是依靠光合作用的,平均利用率不到1%,靠农业致富是谬论!历史上唯有靠工业才能致富,英国的工业革命是建立在煤炭的利用上,是化石能源开启了人类的富裕之路。迄今为止中国农村的所有富裕案例,都是直接或间接依靠工业才致富的。

写了这么多后,我才发现中国有了毛泽东是多么的幸运。没收官僚资本,把地分给农民,当然不是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它不叫资本主义革命是有他的道理的, 因为主要生产资料或成为资本在国家手里。

他先是把土地分给农民, 缓解了社会矛盾,中国的农业有了第一次的大发展;然后他有号召土地集中起来搞人民公社体系,在一盘棋的指导下建立了一系列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全国性的水利工程--这个水利建设的高潮完成于李鹏力主的三峡水坝,困扰中国几千年的水患几乎消失无踪,农业的产量再次大幅上升,人民公社还为新成立的幼小的工业提供了市场--集中起来才买得起拖拉机抽水机;人民公社成为推行新的医疗保障, 农业技术的强有力载体, 是发展小工业的天然孵化器。

更重要的是,人民公社这个集体产权体系,简化了基建时需要的交易手续,极大地降低了基建的交易成本。1970中国修一条1万公里的公路, 只需要和1000个对象商谈,而不是像印度菲律宾一样,你可能面对10万个经济实体, 事实上这类谈判往往耗时几年,或者价格是公允价格的10~20倍。 香港200km的高铁20多公里耗资700亿港币就是明证。中国的体制优势一定要定量的话,我给他定15倍!

还不要说他老人家大力号召推进的良种开发,直接导致了各种高产良种的问世,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加上石化工业在70年代的发展, 在80年代,中国意外地发现,已经可以大力发展工业,而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吃的尴尬了。

所有这些,才是80年代改革开放后工业化的基础,以上少掉一个,改开可能就不会成功, 或者成就逊色很多。

所以,要说制度优势,毛泽东开创的新中国社会主义体系才是中国能够再次复兴的制度优势所在,改开仅仅是针对国际形势做的适应性修改而已。

通宝推:知其何休,gy197666,watomi,avalon,喝点红茶上会网,逐水而行,土八路,surfxu,威武,阴霾信仰,老老狐狸,星海潮生,三笑,王铁墩,发了胖的罗密欧,回旋镖,小河妖,海峰,向前向前,
家园 不认同这个观点

我倒觉得是:

1,全国范围内的有效协调机制建立

2,全国范围内的现代医药体系建立

3,全国范围内的水利农田设施建立

使得:

1,不再有一个大区域范围的极端饥荒出现(所以会有一个全国范围内的饥荒出现),没有大范围战乱,没有大范围的灾后瘟疫,使得青壮年人口得以顺利持续保持。

2,新生儿存活率上升,产妇死亡率下降,使得人口增长快速加倍

3,使得粮食一天天够吃起来(当然不是一夕之功,也不是没有反复)

这才是真正的原因。

放开吃的前提是要粮食有的吃和有时间/空间吃,放开生的前提是生了要(产妇及婴儿)存活。

-----------------

一句话,粮食生产从技术上说没有突破,但是人口留存确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园 这篇文章从大处论述了新中国初期的饥饿问题

分析得很好,基本说到了关键之处。

主席懂不懂经济,我原来在伤痕砖家的教育下,用自己的如豆目光判断,因为主席没有留过洋,没有接触过西方经济,所以主席是不懂经济的。

随着年岁渐涨,经验渐多,从贸易到投资到金融,转了一大圈,对经济的理解自觉也有几分深度了,才发现,主席的经济比那些经济大师们强得太多了。

在多年的金融市场搏杀后,我的体会是: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具体的理论是可以令你常胜不败的,不管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还是索罗斯的反射理论,都只能解决特定条件下的投资问题,特定条件变了,理论就没有用了。如果说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常保投资胜利的理论,我以为是哲学理论,因为只有哲学的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不太受特定条件的限制。

放在经济上,这个理由同样成立,具体的经济规律要受特定的条件制约,各领域之间的互动,经济学又没有能力分析解决。

只有如同主席这样的哲学大师,才真正有宏观、整体思维,才解决得了各个不同领域之间的互动、冲突,才把握的了普遍适用的规律和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从这个逻辑上说,主席也可以说是经济大师,因为别人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去的这样的成就。

在不依靠苏美的情况下,主席的时间是有限的,看看历史就知道,新中国被别人核威胁了多少次!

因此,主席为了新中国的安全、独立,用全国人民的牺牲,终于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强大的国防和工业,让我们今天可以轻轻松松地月旦英雄了。

家园 能问一句,您在的是何时何地的农村呢?父母是农村里的什么人

您参加过生产队里的劳动吗?挣过多少的工分?年底分过多少东西?

家园 您这是测试我吗?

我老家是江苏农村,那时候还小,读书, 不能参加劳动挣公分; 我母亲在生产大队的一个村办厂做会计,每个月拿工资,生产队按照最低的基本公分计算分粮食。我记得一个强劳力算1.2个,一般劳力算1.0,像我母亲就算0.8个。

年底会分一些结余的粮食和副食品比如豆子,菜籽,鱼等。

这个时间段大概从74年~80年吧, 这期间没有大的变化。

家园 又是把前三十年和后三十年对立起来的论点

只说一点,要是没有毛泽东的前三十年,朱镕基想破产都没有工厂可以让他破,想让工人下岗都没有工人可供下岗。

就算要搞原教旨资本主义,连个基础工业都没有搞个鬼的资本主义!

这么说也不是为了贬朱。朱的做法就算不是最佳选择当时有其不得已的地方。但结论是明显的,没有前三十年的建设,后三十年搞资本主义都没资本。

另外拜托先定义一下什么是资本原教旨主义。公认的说法是后三十年在搞市场经济。但是不是原装的资本主义还有争论。这些争论最多不过能统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那里有什么资本原教旨主义?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