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一碗热干面说起 -- 慧诚

共:💬31 🌺263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就是就是!美国的摊贩一定不用交租

伟光正的国家,一定是光明的榜样。

家园 一样有管理费用。还不低。

某些好地方的快餐车都是垄断的。就这样还和学校食堂有矛盾。

学校食堂策划让学校把快餐车赶出去。学生知道了,就开始联名抗议,这才留下来。

家园 你不知道柠檬水革命吗

孤陋寡闻无所谓,无下限的跪舔那就犯不上了。

是读书读傻了,还是读书读的太精,然后专门装傻糊弄真傻子,那我就不知道了。

热干面贵了,是因为钱都进了公仆的腰包,是百分百的,如果小老板的人工费真的涨上去了,东莞服务的价钱,这两年早就该涨上天了,这才是人工费的真正指标,实际上呢?呵呵。。。。

沈阳那个夏小贩,要是不用交钱,至于杀城管吗?

呵呵呵呵呵呵呵,百无一用是书生。

家园 F大师自然在美国是不用交租的。

对于这样伟大的爱国者,居然还要收租,美国也太没有良心了。呵呵。

家园 快撤,快撤,大师来了!!
家园 书呆子罗列四种情况:

1.自有住房,街边摊卖热干面 -- 无房租成本;

2.自有住房,租店面卖热干面 -- 有房租成本;

3.租住房,街边摊卖热干面 -- 有房租成本;

4.租住房,租店面卖热干面 -- 有房租成本。

家园 饮食难以工业化

工业化的饮食很多,但却只是为填饱肚子,难以称之为菜。

好的餐馆还是要靠大厨。

即使是庆丰包子那样流水线化而非全部工业化,其质量也只能保证可口,做到美味就别想了。

就现在来讲,餐饮界还没能找到工业化的好方法。举例说,家里煮一周面也没事,最多想换换口儿,你吃一周泡面试试?

家园 自有住房

也有成本的

固定资产折旧

家园 实在不太能理解您吐槽的是什么,以及和前面讨论的逻辑联系。

虽然每个字、每句话都看得懂,但是就是不知道在这个讨论里的意思是什么,想表达什么逻辑或者是观点。您是在抱怨什么?难到您是在表达说,国家/社会/上帝/某派对应该给您提供一个厨艺好的奴隶,给你每天做手艺高超的热干面吃还不用付钱?中国那么多人,从世界上哪个地方能够弄到那么多奴隶去服务每个人?再不然,难到中国要像以前的印度一样搞种姓制度,厨子的儿子永远是厨子,付最低的工资,来服务您?

随着一个国家的技术和商业经济水平上升,所有国民的生活水平也会上升、人均生产力也会提高。因此,所有人的工资都会随着前面的那些上升而上升。这是必然。因为人的工资,说白了就是一个人劳动的“机会成本”;店面的租金,也是这个店面出租的“机会成本”。这些机会成本的价格位置,就是取决于其他“机会”的价格。农民种田赚的钱太少了,他们就会撂挑子不干去工地打工,这样农产品就会减少,价格就会上升,直到农民从农产品上获利和工地上获利持平。同样的,热干面店也是如此。您要是卖热干面的,什么都涨了,什么都机械化效率高了,什么都更赚钱了,唯一就是热干面不能,因为某人觉得不想天天吃泡面,那您绝对会转行不卖热干面了。这是经济的基本规律

过去几十年中国是处在经济转型期,全国各地理位置、行业、体制内外等等等等地方发展不平均,所以有很多人幸运的享受到了向发达国家趋近的工资,以及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和物资价格。但是这个只是转型中的特殊现象,是不可持续的。长期来看,所有的价格都会回归平衡点,这也不是任何报怨或者是吐槽可以改变的趋势。所以将来想吃大厨手工细致烹饪的热干面,没问题,您只要付得起钱,估计20元30元甚至是100元一碗都有可能。但是如果想要像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想一直吃到2元一碗的热干面,那就只有工业化的热干面了。

美国就是如此。麦当劳的巨无霸价格$4.62一个,全工业化“预制造”,里面又是“粉红肉末”又是皮鞋胶底原料,味道就不用说了;华尔街交易所旁边的餐馆的汉堡,$999一个,出自名厨之手,用的既是有机牛肉,还有松露油,最后上面还撒上掰碎的金箔。有钱的华尔街富豪天天午餐吃金箔汉堡都没问题,没钱的穷人则天天吃麦当劳的汉堡。但是,至少保证了绝大多数人都能吃到汉堡。报怨麦当劳的汉堡不好吃的人多了去了。有什么用?有钱吃得起松露汉堡的人,自然不会去吃麦当劳。

只要付得起钱,将来比绝大多数中国人收入都高的人,肯定可以吃的起手工制作、精细调制的热干面。而收入没那么高的人,只能吃工业化的热干面。这是现实。因为如果不这样的话,反而是对热干面店主和大厨的迫害和压榨。

家园 楼主提到了摊位费
家园 除非路边摊

否则房租始终是计入成本的。

家园 路边摊也要考虑房租成本

对于外来摆摊的小贩来说,也是要租房子住的。

这种情况,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很常见。

家园 【原创】

贴主原文写的只是一个模型。并不是一个完整实例 你得明白

家园 书呆子概念

近十年城市大规模扩大,许多农民失地拆迁,拿了拆迁房和补偿现款,好几套房自住加出租,还是闲不住,其他也不会,就干点小买卖挣日常花销钱。

家园 对生活水平的感受,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既有个人层面的含义,也有国家层面的含义。

将发展中国家居民生活水平和发达国家居民生活水平之间的差距用“标志性消费品”进行量化的话,可以明显看到两个坎,第一个是笔记本和手机类的小型工业品,第二个是汽车和住房类的大型工业品。而这种划分恰好对应了一个人的学生时代和成年时代的物质追求,换句话说,发展中国家是青涩懵懂的毛头小伙子,而发达国家已经是西装革履的中年成功人士了。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他们衡量自身生活水平的参考物就是以笔记本和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数码产品,甚至还会因此导致学生内部的阶层分化。

在十几年前,智能机尚未出现,笔记本几乎就是校园高帅富们最为显眼的标志了,那时最便宜的神舟也要5000大元,大致相当于普通大学生一整年的生活费了。更加高级的索尼,苹果和IBM都是动辄上万的,通常都是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存在。

随着国内笔记本厂商的泛滥和居民收入的普遍提高,曾经高不可攀的笔记本也逐渐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到今天,笔记本终于成为普通的即买即用的学习用品,不再是家长们百般斟酌和学子们软磨硬泡的大型家庭支出项目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当年那种获得人生第一台电脑的激动心情,那种对待初恋情人般的爱不释手,以及那种睡梦里都情不自禁的偷笑,统统都荡然无存了。

中国经历的这种重大的社会变迁,我们身在庐山之中没有多少知觉,然则广大发展缓慢的第三世界国家的感受却要深刻得多。之前在天涯浏览过一个去土耳其留学的人写的个人经历,他提到过自己准备用完就扔的旧手机和旧笔记本,是如何地吸引了来自其他落后国家的同学的羡慕目光,以及得知他要回国之后,那些同学何等热切的低价收购愿望。

从这一点上来说,不管我们承不承认,我们的确是在跟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渐渐拉开差距,逐渐接近发达国家的标准。打个比方的话,中国已经结束了学业生涯,投身于职场打拼了。

而承担起社会责任的成年人,他们对于生活水平的感受,更多是来自家庭抱有强烈需求的汽车和住宅,同时这两样“大件”,也充当了衡量个人奋斗成就的标尺角色。

今天的中国,买车已经不再是很困难的事了,5万到10万(普通人攒几年就够了)的价格区间就有一大批的型号和品牌可供选择,而且随着国家开始扶持国内汽车厂商,相信买车像买白菜,甚至学生大规模买车的时代已经不远了。

目前公众的不满情绪主要集中在住宅领域,住宅问题真正的病因其实不是房子数量不够,而是房子急需的社区配套建设跟不上。包括交通,购物,娱乐,教育,医疗等等生活需求无法满足的房子,根本卖不动;相反那些配套齐全,位置优越的房子则是极端的供不应求,变相推高了房价。

单纯增加住宅供应是缘木求鱼,推行新型城镇化建设,完善中小城市的居住条件,为滞销住宅补上社区配套的短板,才是解决问题的正道。但这也同时意味着规模巨大的地铁工程,道路改造工程,学校医院广场新建工程建等等。

国家命运常常是个人命运的汇总,这句话在中国身上表现的尤为强烈。等到曾经落下的历史欠账都悉数补齐之时,中国就会由职场新丁成长为业界大腕,真正跻身发达国家的行业。那时的中国,一定是一个物质极大丰富人们安居乐业的中国,而我们的后代,也一定能够微笑着缅怀前人的错误与成就,苦难与辉煌。

通宝推:flux,慧诚,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