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南义沟,我饿 -- daharry

共:💬405 🌺4523 🌵10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不知道这说法哪里来的,到处乱传

韩国的人均GDP到70年代初就超过朝鲜了。84年早就超过一倍有余了。

家园 建议随便找几个县级样本

饿,是直观感受,我小时候(70年代初)在农村长大,饿的记忆是没有的,但是把茅草根当糖吃是同龄小伙伴的共同爱好。。。建议随便找几个县级样本,调查下4,50年代,70年代以及现在的粮食总产量和平均亩产量,拿点数据来才更有说服力。村级的数据本来更好找,不过有小岗村这样的存在,找几个奇葩出来也不难,说明不了问题。。。

家园 可看中国成人糖尿病的发病率。

你的方法麻烦,而且有主观因素的干扰。

用糖尿病发病率,客观,不易掺假。

中国糖尿病的发病率情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简单是简单了,说明的问题却有限

你列举的资料,就我的解读:一,80年代后国人营养开始过剩了,而且过剩的趋势是越来越高的,说明生活水平提高了;二,80年代开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健康了。。。当然第一条是主要的决定性的。除此以外我看不出什么来了,我对糖尿病成因了解不多,或许有别的解读请指教?生活水平的提高是有个过程的,而我所说的三个时间段可以体现这个过程,总不能认为从上世纪40年代(当然包含更早)以来,国人一直饿着,从以前的大多数国人一天只能吃两顿饭(绝不是为了减肥),忽然一下子到1981年开始营养过剩开始爆发糖尿病了吧?原因是某经济手段了得的神人解放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所以如此。。。你列举了浙江的例子,如果是浙江人,不妨查查浙江历来最富裕的湖州嘉兴宁波绍兴等地的粮食亩产量是如何和什么时候从上世纪50年代初的3,4百斤增长到千斤以上的,可以参考费孝通的《江村经济》系列 。不知道这个增长过程,你所列举的糖尿病数据只能用神话来解释了。

家园 从健康的角度来说,现在的确可能是吃多了。

人类原来的进化过程,就是在适应半饥半饱的生活,可能也就是人均200多公斤粮食的那个热量水平。突然吃多了,俺们的进化速度跟不上,结果只能得糖尿病。

我之所以用糖尿病这个“坏”指标,关键是“好”指标容易被做手脚。

家园 顺便说说四风运动的问题

你说得现象很明显,而且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结局。这上下互相批评看着很美好,实际面临很大的困难,就和你说得一样,下层的命根被上层领导捏着,怎么批评?这就叫上下不同欲,每个人盘算自己的小算盘。所以注定不能运转起来。当年给党提意见最后搞成了反右,最后还被某人扩大化了。现在想来,也是注定的。

文革时候发现既然互相提善意的意见已经不可能了,那只能四大了,虽然毛要求不许武斗,但这实际不可能。文斗变成武斗也是必然注定的。

以上是我个人看法。

家园 坏的数据一样可以做手脚的

比如说饿死多少千万人。。。所以说要参考数据而不要迷信数据,分散取样也可以减少被做手脚的数据迷惑的几率,还有一个办法是自己访问,比如说如果在农村长大的可以问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50年代以前一亩庄稼大概产多少斤?公社的时候大概多少斤?现在大概多少斤?很简单很容易的。。。我就是这样知道本村50年代以前本村粮食母产量大概一两百斤,70年代末我已经记事了,知道村里粮食一般一年两季合计亩产一千多斤,后来的就不知道了,我们家正在分田时间段进城了,反正自己家收多少卖多少,没人统计没人汇报。曾经查过本县县志,1949年本县粮食平均亩年产量176斤,不知道数据怎么来的,反正如果本村如果到70年代还是这个收获水平的话就不是肚子饿的问题了。。。

家园 其实这是托绿色革命的福, 杂交水稻,化肥,化药。。。
家园 访问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不如看统计数字准确呢

很简单的事,不要说谁的记性有那么好,而且记忆有很强的主观性,不信你可以试试,如果一个一个地找老人,答案一定是五花八门。如果找一堆老人,那么结果很大程度取决于其中威望(或者说权威)最高的那个。

我的糖尿病证据看似离谱,但实际就是为了排除人的主观性。

家园 叫你找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是叫你找老糊涂了的人

4,50年代的事亲历有记忆的,现在至少70岁左右了,再年轻点就只能是听说了,人年纪大了,难免记忆不准,调查也不需那么准确的数字,大概数还是有的,一两百也不至于错到四五百更不至于错到上千,否则就是从少糊涂一辈子的糊涂人。

我也并不认为你列举的糖尿病证据离谱,只是你这证据说明不了太多问题,顶多说明了80年代后生活水平提高了,营养富余了,别的说明不了什么,至于生活水平怎么提高的你还是不知道。其实饥饿未必就能保持健康,曾经在中国大面积存在的一种疾病夜盲症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那也跟营养不良有关系。

家园 我妈60年就得了夜盲症,而且她说她们半个班都得了

夜盲症不好有全国的统计,否则说明当时的营养情况,也是个证据。

家园 横向比较,小农经济的这个模式让中国在世界上领先了几千年了

更何况,就算有普遍规律,也要考虑适用情况。联产承包制的历史背景是大锅饭情况下,大家都是混日子,再弄下去生存都是问题了。小岗村自发组织起来的承包制可是他们自己签了生死状的,不言而喻,就是个不弄就是死的情况了。

家园 我觉得一味赞美文革总是很别扭

最好的办法应该是去问下家里的父母,他们愿不愿意回去那个时代。就跟现在一帮子人觉得俄罗斯人都想回30年前的苏联一样,真了解过当事人的感受了吗

家园 帝制也让中国领先了几千年

有你这样的知音,袁大头可以含笑九泉了。

顺便问下,小岗村现在富了吗?比未解散的人民公社比如华西村怎样?

家园 赞美谈不上,辩证的看

话说我觉得网上说话,说说家史是支持的,但是不要动不动让人去问父母,好像只有自己才会从父母那里了解历史,掌握了宇宙真理似的。我敢说西西河里90%以上的网友都通过父母长辈了解过,只不过立场角度各有不同,我家有所谓右派,KMT地主出身,但是父母外婆谈起文革也不是一味的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