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债负利率的日本,越借钱政府赚得越多,当然不怕花钱 -- forger

共:💬86 🌺272 🌵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南宋就是这样的

re: 贬值,其实需要的,就是如何让民众被抢劫而不敢反对,很简单,制造中国威胁就是了。

-----------

我看历史,南宋就是这样的。南宋的税收非常的高,但是老百姓不敢反抗,因为外面有巨大的危险:金以及后来的蒙元。

然后南宋就一直这么烂下去,直到最后终于彻底烂掉了。

南宋的时候,没有全球化,南宋老百姓没有地方可逃。

今天是全球化的时代,日本人被ZF洗劫,难道就不会想办法自卫,保卫自己的资产?

比如东南亚的房地产,美国的房地产,黄金,德国、澳大利亚的国债,南美的资产,等等等等。

我不相信有钱人会这么蠢,会容忍自己的资产这么贬值。有钱人如果真的这么蠢,怎么会挣这么多的钱?

家园 金国先完蛋还是南宋?

比烂是不怕的

家园 呵呵,你这是在硬拗了

日本最大的海外市场是美国,日本汽车在美国的销量大约是六百万辆,而本土只有四百多万辆,况且,本土汽车多是小型车,值不了几个钱,因此就产值而言,美国市场可能是本土市场的两倍多,这还没有算日本汽车在中国市场和东南亚市场,各自两百多万辆的销量。

请问美国也在打内战么?也不安全么?

央行拼命注水?不就是美国那套量化宽松么,这不过是债务展期而已,但日本人口都在负增长,人越老越少,又能扩展到那里,如果玩的太过分,日本的企业和老百姓也会揭竿而起的。况且,长期的低利率,资金的链条已经丧失了弹性,是很容易断的。

就那点贸易逆差?怎么就没看到资本收益的巨大顺差呢?相对于海外资产产生的巨大收益顺差,那点贸易顺差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况且,日元大幅贬值真正冲击的是美国,美国佬也不干哪。

制造中国威胁,一是死马当活马医,这很符合日本偏执的国民性格;二是为了统一国内意志,经常换首相可不是好玩的,啥事也做不成,三是扩展军备,希望摆脱美国的束缚,但日本主要产业最大的市场是美国,军备反而不是重要的,因为菲律宾都能赶走美军基地。

制造中国威胁,日本不过是为别人做嫁衣,美国作为世界的牧钱人,得到了浮财,而中国有了敌人,通过奋发图强,反而得了实质的好处。

日本就如蝙蝠,既不属于西方,也不属于东方,现在日本的作为,不过是最后的疯狂。

通宝推:踢细胞,二手玫瑰,
家园 hullo: 日韩不死,中国不兴

as said before, I write English much faster.

1.

有序参量(orderparameter) 简称序参量,是描述...点序参量连续地从零(无序)变到非零值(有序)(或反过程)。 在描述... 1950年金兹堡(Ginzburg)和朗道(Landau) ...

朗道, and those great soviet union physicists

序参量, an extremely important concept in 介观 & microscopic 物理 system, which are much closer to human system, vs. macroscopic 物理 system, upon which most of economics, econometrics, social science statistics are built upon, almost too simple and too nave, still, both macroscopic 物理 and their social science "derivatives"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at all, causing tons of fake and real volatilities, for those professional political traders such as TG, and financial traders such as Wall Street, to take advantage of, for good or bad.

for a system with 非零值"序参量" to die or getting normalized into environment/heat bath, a 特征能量 from somewhere is needed to hit this system, trigging its 序参量 从非零值(有序) 连续地变到 零(无序), that is basically what our body does, but our minds normally hangs on to its "markov chain", almost forever.

2.

个性化, 生物化, kind of 序参量 of national economic systems, 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 and it is even more difficult for people of different of 江山/本性 to talk to each other, not to mention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but, that 本性 gap is getting narrower, not wider, with the relentless progresses of global capitalism.

------

日韩不死,中国不兴 [ hullo ] 于:2012-10-24 00:12:25 复:3807090

日韩能给中国带来什么——资源?市场?技术?除了加工贸易给中国带来些工作机会和外汇收入外,日韩给中国的带来的好处还真少。但中国已经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了,中国现在最需要的是资源,是市场,是技术,这些恰恰是日韩不能给中国的,或不愿给中国的,可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日韩的产业转移,的确有利于中国,但到了今天,日韩只能是中国真正崛起的绊脚石。

中日韩的货币互换可以搞,这对彼此都有好处,但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区,却只可以谈,不可以真搞,中国应该与除了日韩以外的任何国家搞自由贸易区,就是不可以和日韩搞在一起,除非中国愿意永远挣扎在产业链的低端。

日本产的汽车,约百分之五十用于出口,韩国产的汽车,约三分之二用于出口,这两个国家出口的汽车近一千万辆,如果这些这一千万辆由中国出口,那该有多好呀——别的中高端行业如此类似,中国必须搞掉日韩,中国才有希望,首先的策略就是联合韩国搞掉日本,之后再择机收拾韩国。

联合日韩,对抗美国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那还是冷战时期的战略思维,现在的世界是产业链之争,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竞合关系,彼此既是竞争关系,又是合作关系,关键是看竞争大于合作,还是合作大于竞争。中国与日韩,就是竞争性远大于合作性的,特别是在经济方面。

同行是冤家,中日韩的经济特征和产业构成,是高度同质化的,这就决定了中日韩彼此不肯能精诚合作,这与欧洲有着根本不同,东亚不可能如欧洲般合作,况且欧洲合作未来又在哪里呢?东亚和中东,将是未来世界的两大火药桶,一个是因为经济问题——高度同质化的经济关系;一个是因为文化问题——高度差异化的文化关系。

东亚的合作对中国是弊大于利,东亚的斗争却对中国却利大于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是个被动性的民族,只有在受到威逼的情况下,才能迸发最大的能量。

美国只是中国的对手,永远的对手。对手既非朋友的关系,又非敌人的关系,只是在不同时期偏重于朋友,或偏重于敌人罢了。

看看美国的进出口结构,与拉美也差不了多少,可以说,中美在经济上是高度互补的,中美之争只是在政治方面,在意识形态方面,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中美尽管上面经常斗争,下面却是能够纠缠在一起的。

金融产业,高科技产业(包括军工产业),文化产业,农业产业是美国四大经济支柱,中国产业的升级要么与美国毫不相干(文化和农业),要么八竿子打不着(金融和高科技),中国为什么要去撩拨美国呢?中国对美国的威胁,主要是总量上的赶超,和由此带来的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战略层面的冲击,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中国对与美国的自我焦虑性的攻击,只能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等美国习惯了就能好些。

中国的全面崛起,对美国主要是战略方面的冲击,是有利有弊的,但对日韩的冲击却是根本的,能要他们命的,这可比东南亚的经济危机更厉害,因为东南亚还有资源优势,日韩除了技术什么也没有。

中国一定要对日韩的歇斯底里有充分的准备,当然这也是中国扩充军力的好时机,远交近攻,在两千多年以后仍然是中国的最适当的策略。

日韩不死,中国不兴,联韩灭日,然后制韩;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中美共生,世界共荣。

得了吧 [ hullo ] 于:2012-10-22 13:23:58 复:3806907

中国的房市和股市,纯粹已经成为劫贫济富的绞肉机,捡黄金的只能是解禁的大小非们,中国的股民只能充当炮灰的角色。当然也不能说一点机会也没有,但这种机会只是战术上的,局部的,而非战略上和全局性的。

俺炒股的理论只是基于制衡和均衡,中国的股市下部没有制衡的支持,上面却有制衡的限制,而在很长的将来,也会面临外需减少,内需不振的供大于求的局面,在战略上根本不具有投资价值,但货币的超发,使得投机盛行,因此只要有下部有些制衡的股票,如新股、st股、小盘股等等,有点风便会鸡毛上天。

好文! [ hullo ] 于:2013-06-20 07:48:12 复:3888647

中国未来的政治使命,就是自由民主的中国化,建设公平正义的自由民主,便是走适合中国的宪政之路。 宪政,其根本便是彼此限制,相互制衡的统一体制,总的来讲就是制衡的统一,只有制衡,没有统一,那会陷入战乱,只有统一,没有相互制衡,那会导致专制。 宪政的实现,需要内外两个特殊的环境,即内部具有多元的,又彼此相当的力量,这些力量彼此制衡,且为了共同的利益或共同的精神,汇聚起来,形成统一的力量;而外部则需要没有足以影响内部制衡和统一的力量

通宝推:洛阳城东路,forger,
家园 这是啥意思

将俺以前的几个帖子,搬到了这里,到底是啥意思?

难道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但俺的东西,其根本立场是差不多的,即使细节有些区别,思想前后有些小的变化,也是很正常的吧!

通宝推:二手玫瑰,
家园 they are good posts

I don't really play 矛,攻 stuff, I like "models or methodology" part of a post, much more than anything else, regardless of the author's particular points of view or content.

方法论, 模型更重要, 内容观点次要

家园 请列举中国经济进出口的数据论证你的观点

中国出口经济十分繁荣,但这主要是外资造成的,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自主贸易一直是逆差。你的意思是中国的很多工业生产,大约一半都用来出口,但这不过是外资主导的来料加工而已,比如手机产业,一大半都出口了,但中国既没主导权,也真没赚上几个钱。

这段话需要确切的数据支撑。diamond兄的帖子刚刚普及过,我认为在西西河只要看过diamond的帖子,就不会说出上面这段话以及下面这段话

中国的国有经济,利润主要来自特权和垄断,根本就没真正竞争力,私有资本连在本土都不能战胜外资合资,在技术资本管理上都缺少竞争力,主要依靠压榨农民工,破坏环境,生产假冒伪劣来占领市场,另一方面,中国本身就将成为世界最大市场,达到美国两三倍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无论客体条件,还是主体条件,中国海外资产要超过本土资产,永远也不可能。
这世界上有靠来料加工变成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的例子么?中国的国有经济如果真是像你说的这样的,那中国就根本不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就算社会上怨声载道的三桶油,在技术水平上也是处于世界前列的。

diamond兄的帖子链接在下面,兄台可以移步再看一遍

diamond:【原创】从过去的龙年看未来的中国(连载)看看中国的国有经济竞争力跟发达国家水平相比到底如何。

家园 受不了那几个假洋鬼子

偏偏在中文论坛不好好说话,剪贴中文段落,夹杂自己的英文评论,洋洋洒洒,也不知道要说个啥。

这人烦透了

家园 方法论, 模型更重要, 内容观点次要

I type English much faster than Chinese, with quite bit of 中文 copied and pasted in my otherwise 假洋鬼子 English post, sorry for the confusions, and I have been doing that for a while.

1.

"不知道要说个啥"

要说方法论, 模型, in social science, mostly finance, economics, politics related, with chairman 习近平, vs 安倍/美国 as kind of a case study here, to model all of them, and therefore china/jpy/USD economy, as posted before, economic system is very often a disequilibrium or dissipative system, impact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政治, Fed QE is 政治 in a way, TG is 政治, now those 2 政治= the most important variables in US/china economic macro model;

2.

中国最近宣布“空中识别区”之举 is obviously carefully thought out move by chairman X and his team, and it is hard to comment on it as an individual.

that is why I care much more about 方法论, 模型更重要, 内容观点次要; social economic political system is much more complicated, with quantum system physics etc as possibly some kind of "remote" prototype/analogy in terms of modeling, 精确解 is not possible at all, still, you need a model, and those macro level issues and models for major players in the world, such as china, usa, jpy are not that complicated, or less complicated today, now with economic growth as some kind of hard border/约束条件 for all the players, and with that border, chairman X, JPY/uncle sam, play their games of all kind of titles, with final outcome mostly priced in USD, and it is a zero sum game.

精确解 is not possible at all=内容观点 of any single article/document/post by a single person or even a group of people=of very limited values only, likely filled with a lot of 热 (including quantum "热")噪音, potentially "brain damaging", since as an individual, the total number of our brains cells are losing everyday(:)

so for a future AI, his job # 1 is to rate an article as "to read or not to read".

1)

what kind of model chairman X is using, in handling china's tough economic problems of huge Ponzi game of a size of world #2 (#1=jpy)? I have copied some fairly solid data here in this 樓 somewhere, now widely acknowledged as facts now.

obviously, that model has to be linked to JPY/uncle sam, of multi dimensions.

2)

chairman X is not going to do political system reforms, ok, then what is his model of handling his political troops of world #1 size?

I also wrote about that subject here in this 樓 somewhere.

this one is relatively of a l domestic oriented model only.

3.

Chinese as a nation is super powerful & resourceful in terms of 內功夫 in particular, and Chinese nation is also highly leveraged on its political elite's highly centralized leadership, and most of the time, "most" of Chinese people respect and accept that leadership, almost unconditionally, of past 5k years.

so, most likely, chairman X would lead china >=10 years, regardless of his "performance".

4.

what is the point then?

It is all about gaming, if chairman X does not perform well, JPY/uncle same etc will profit from it, and china as a nation will have to pay that "profit" to them, one way or another, mostly in dollars, nobody will or can invade into china, or invade into almost any sovereign state in today's world, not anymore, the game now is almost all about the money, even the so-called "regime change" may well be likely subject itself to the dollar game.

5.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with economic growth as hard border/约束条件

"安倍把他做過外相的父親的話作為座右銘︰“政治家要達成目標,就必須執著”。他更佩服外祖父岸介信做首相時,不顧左派組織三十萬人包圍首相官邸的抗議,而堅持跟美國簽署了《安保條約》的勇氣。"

JPY皇二代 vs CNY红二代, a game not to difficult to model out?

as posted before, some physicists are already using "fermions" model in modeling social crowds behaviors.

"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 model is a solid model widely utilized in semi conductor etc macroscopic/介观物理 apps.

"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ezeetron·phonon 晶体中电子与晶格振动间的相互作用 处于平衡位置时,形成周期性势场, 中运动的本征态是一系列布洛赫波, interaetion 能带(见固体能带理论) 。晶体中的离子实 价电子在周期势场 分别属于不同的 ,布洛赫电子有着确定的能量E(k) 和准动量九k。晶体中的原子总是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晶体原子振动的简正模是一系列格波,其能量取值是量 子化的,能量量子九田称为声子,声子有确定的准动量 hq。晶格振动体系可以用声子气来描述(见晶格动力 学)。晶格振动引起的原子位移造成离子实的势场变化, 使能带中的电子受到附加势场作用,这就是电子与晶格 振动的相互作用,又称为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把晶格 振动引起的势场变化看做是对周期势场的微扰,从而引 起能带中电子的跃迁,这种散射机构称为晶格散射。晶 格散射总是伴随着声子的吸收或发射。设电子由k状态 散射到k‘状态,则有 或 E(k’)一E(k)+丸。(吸收声子) 石(k‘)一E(k)一丸。(发射声子) 及满足准动量’、子恒关系 _kh‘一丸k十九q+G,(吸收声子) 九k’一九k一丸q+G,(发射声子) 我们知道,k和q都是简约波数,取值在布里渊区的范 围内。当h’、k的数值相当大,而且散射角(即k’与k 的夹角)也相当大,(k’一k)落在布里渊区之外,这时 没有适当的q与之对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找到一定 的G二(而且是唯一的),使k一k一G,回到布里渊区之 内,从而确定恰当的q值。通常把G,一0的散射过程称 为正规过程或称N过程,而把Gn半0的散射过程,称 为倒逆过程或U过程。 以上所述是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的一级微扰过程, 它是产生金属电阻的重要原因,而存在有电子一声子相 互作用的高级微扰过程,则可以导致电子有效质量的修 正,在离子晶体中形成极化子。根据BCS理论,超导 电性的引起也是电子一声子相互作用的结果。"

6.

now, with both ABE and chairman X well known in terms of their family history, education, etc, how many surprises one could see in the battles of these two "fermions", battles to be played out with uncle sam as a "market maker" (Hillary? Biden? They'd both be great, Obama says)?

and the old white guy Biden could not be happier, he would be telling uncle sam's tea party/red neck folks, hey: guys, we got some tough national security businesses to handle in Asian pacific area, and I know both chairman X and ABE well, I know how to handle those two, so, vote for me.

now, I am getting a little bit curious of chairman X and his “空中識別區” team, why starting such a game, what is the model?

-------

Crowd Avoidance and Diversity in Socio-Economic Systems - arXiv

arxiv.org physics

by S Gualdi - 2013 - Cited by 3 - Related articles

Jan 9, 2013 - We address this shortcoming by introducing crowd-avoiding recommendation where each object can be shared by only a limited ... We finally propose a way to model artificial socio-economic systems with crowd avoidance

----

from internet

作者:曹長青

習近平“挺安倍,幫美國”

中國最近宣布“空中識別區”之舉,沒有得到任何周邊國家的支持,反而遭到一片反對:美國,日本,南韓,澳大利亞,都表示異議,其他菲律賓、新加坡、越南、馬來西亞等東亞國家,也對北京此舉心存疑懼,因而傾向親美,甚至親日。

有報道指出,設立“空中識別區”是習近平親自拍板的。當然,這麼重大的“動作”,當然得通過軍委主席。但事實上,這位中國新皇帝這種類似當年慈禧般(對抗八國聯軍)的舉動,不僅對中國的經濟發展(千逢難得的和平發展環境--當今世界沒有任何國家要侵略中國)有害無益,也是對中國一直宣稱的“和平崛起”的自我否定,讓世人看清共產黨的本意,還等于間接幫助了日本的安倍政府,以及美國的保守派。

為什麼說中國設立空中識別區是幫助了日本首相安倍?因為安倍內閣的很多強硬政策,都可以通過習近平的這個“舉動”而通過,即贏得民意支持。

近年日本的重大變化之一,是安倍上台。去年底,我曾在“日本‘右’來了”一文中預測:安倍當選“對日本前途具有重要意義,很可能標志這個國家第三次重大變革的開始。”第一次是明治維新,日本脫亞入歐,成為強國;第二次是戰後日本轉型為民主國家;這次是安倍帶領日本走向“國家正常化”。

所謂國家正常化,就是擺脫二戰陰影,改變戰後日本憲法,具體指修改限制日本軍事發展的憲法第九條。

安倍去年底高票當選後(自民黨獲橫掃般勝利),就致力改變日本戰後憲法,要把“自衛隊”提升為“國防軍”;並改變憲法中限制“集體防衛”的條款。

把自衛隊提升為國防軍,不僅是名稱變化,更是軍隊性質的改變:一是武器裝備不同,二是可發起攻擊不僅是自衛,而是可以對要攻擊日本的敵國導彈基地先發制人地打擊。安倍曾感嘆“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不稱本國的防衛力量為‘軍’的國家”,所以他強調日本軍隊要正常化(國際標準化)。

所謂限制“集體防衛”,是指戰後的日本憲法規定,自衛隊不得參與國際軍事行動(包括跟美軍的聯合行動)。所以美日兩國雖簽有《安保條約》,如日本受到攻擊,美國有義務保衛日本(視同攻擊美國),但並不要求日本保衛美國(因受到憲法“禁止集體防衛”條款的限制)。

日本要改變戰後憲法,主要受到兩大限制:一是日本最大盟友美國的態度;二是國內民眾的反對。近年來,美國對日本修憲越來越持“樂觀其成”態度,實際上即傾向同意。今年10月美國國防部還表態說,“日本的集體自衛權是固有權限”,等于支持日本修憲。因為很明顯,作為民主國家的日本,今天強化軍事力量,可分攤美國在亞太區域的保安角色,制約中共對民主台灣的可能進攻,以及共產北韓的輕舉妄動。所以美國當然會贊成日本修憲,走向軍事正常化。

納粹被擊敗、德國(西德)成為民主國家後,強大其軍力就是增加以美國為旗手的自由世界(對抗共產邪惡和恐怖主義等)的力量。民主日本增加軍力也同樣是這種性質。所以,說日本增強軍力就是復活“軍國主義”,就如同說民主德國增加軍力就是重回“納粹”一樣,明顯缺乏基本的理智。

日本要修憲,最大的阻力來自國內,因多數國民反對。這起碼說明,日本絕大多數國民是熱愛和平的,他們對當年二戰的侵略行為是有反省的,而且也不能容許軍國主義的復活。

與此同時,隨著時間推移,也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認知到,二戰已結束60多年,日本早已成為民主國家、自由世界的成員,所以日本需要成為一個正常化國家不僅要有保家衛國的軍事實力,也期盼日本在國際事務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參加跟美國等盟友的“集體防衛”)。日本國民的這種認知轉變,除了時間和本國制度的改變之外,還受到兩個外部因素的刺激:一是北韓發展核武,二是共產中國的軍事崛起(感到威脅)。

去年底安倍當選後,就提出修改《防衛大綱》(日本國防計劃),其重點是:設立國家安全會議(跟美國的NSC類似);制定《國家安全保障基本法》;提高國防預算;仿照美國海軍陸戰隊,建立水陸兩棲作戰部隊;增設打擊敵方導彈基地的能力(本土增設“愛國者三號”攔截導彈系統);設立反網絡攻擊部門;增加日本準航母數量;向外輸出武器(可向台灣輸出反潛驅逐艦)等。安倍的競選口號是“重振日本”,這些國防新政策,都被列入“重振”內容。

安倍的這些新政策,受到日本左翼(包括共產黨)的反對,很多民眾也不贊同。但這次中國設“空中識別區”之舉,等于推動了日本國民對安倍的支持,包括修改憲法(第九條)等。

日本的修憲門檻很高,其憲法第96條規定,需參眾兩院三分之二議員同意方可修憲。安倍要修憲,首先得調低修憲門檻,把憲法第96條改為“半數國會議員同意即可”(因安倍所屬保守派的國會席位沒達到三分之二)。

能否修改憲法第96條,實質上成為能否修改憲法第9條(限制軍力)的前提。而修改憲法第96條,以往一直遭到多數日本國民反對。據今年五月的民調(安倍已上台半年),反對修改憲法第96條的日本國民有38%,支持的33.6%,雙方差不到5個百分點。

在這種時刻,中國宣布設立“空中識別區”,顯然非常有利于安倍等保守派強調的“中國威脅論”,因為這種事先不跟日本、南韓、美國等相關國家協商、而悍然宣布的“空中識別區”(跟日本、南韓、台灣的識別區都有重疊)等于向世界宣告中共的霸權,也等于把日本輿論推向安倍一邊。

這一點從沖繩美軍基地問題的輿論走向就可看出。沖繩美軍基地,一直遭當地居民反對。後美日政府提出(沖繩)縣內搬遷,但此計劃仍不被當地人接受(他們主張縣外搬遷,即不設在沖繩)。但在中國宣布設立空中識別區(23日)之後的第四天(27日),日本自民黨沖繩議會態度就有改變,同意美軍基地縣內搬遷,因中國的“空中識別區”涵蓋了沖繩縣的施政區,引發當地人的安全憂慮。

中國設立“空中識別區”並不給中國帶來實質性利益,因它不是主權區,對進入的外國飛機按國際法不可攻擊,所以它只是對愛國憤青們具有心理鼓舞作用,滿足解放軍的張召忠等鷹派(當代義和團)。但在外交上,將會長期給中國帶來負面效果,尤其會推動日本跟東亞國家結盟(共同對付北京)。

英國《金融時報》亞洲版主編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曾任駐日本采訪主任,是個亞洲通。他近日在專欄寫到,一年前,他曾當面問菲律賓外長(當時安倍正在競選),如安倍當選,修改憲法,“重新武裝”日本,菲律賓將作何反應?

皮林說,當時他信心十足,認為菲外長一定反對(日本重新武裝),因二戰時菲律賓曾遭日本侵略,但出乎意料的是,菲外長竟表示,菲律賓“對此非常歡迎”。理由是,軍事強大的日本會構成“區域平衡”。這個平衡,就是對付中共的軍事崛起。菲律賓寧可跟當年曾侵略過她、而今天成為民主國家的日本結盟,也不跟從沒侵略過她,但正在軍事崛起的專制中國為伍。菲律賓外長的劃線很清楚,按民主和專制(陣營和理念),而不是歷史舊賬。

這位亞洲通在專欄中還說,不僅是菲律賓,印尼外長也是同樣看法。意指東亞國家都對中共的軍事崛起,包括在南中國海的霸權姿態,心存恐懼,所以不僅普遍更親美,甚至親東京,希望日本強大(軍事)。

“日本與東盟國家首腦會議”預定12月14日在東京召開,而中國選擇這個時機(之前兩周)宣布“空中識別區”,等于促使日本跟東盟國家結盟,其潛在目標包括應對中共的霸權。

中國設空中識別區,對日本政局的影響將是長遠的。雙方就此問題的爭執摩擦,將有利于日本保守派。我曾在“日本辦奧運對世界的四點好處”一文中提過,日本內閣之短命、首相之多是世界之最,從伊藤博文內閣至今,過去128年日本產生96屆內閣、62位首相,平均兩年一個(跨度是百年呵)!從小泉之後,過去7年日本就有7名首相,平均任期不足一年。而這屆安倍內閣,很可能是最長壽的之一。安倍上台後,民眾支持率曾攀升到72%,這在日本政壇是罕見的。而面對北京的咄咄逼人,表示絕不妥協的安倍,更會受到日本民眾支持。習近平的對日強硬政策,實際上幫了安倍(贏得民意),推動日本修憲,強化軍力。所以,對習近平設“空中識別區”,日本的保守派會暗中高興,感謝“習主席力挺安倍”。

而對于美國的保守派來說,習近平的這個舉動也具同樣效果。奧巴馬上台後,大幅削減軍費,已遭到保守派的批評。這次中國設“空中識別區”,等于給美國保守派的“中國威脅論”背書。美國每年發表《中國軍力白皮書》後,中國官方學者就反駁,強調中國是和平崛起,沒有霸權之心。但現在中國在沒跟任何相關國家協商通氣的情況下,悍然宣布“空中識別區”,等于把自己的霸權、擴張、威脅之意,清晰地展示在世人面前。難怪迄今為止,從網上能看到的(中國之外的)評論,幾乎眾口一詞,批評北京的這種做法,至少是認為“時機不對”(正因南海水域主權問題跟相關國家爭執時),造成更多國家的擔憂和敵對。

尤其是,中國宣布的“空中識別區”內,有日本向美軍提供的訓練空域(從沖繩本島延至東海西北),還涵蓋釣魚島中的黃尾礁和赤尾礁,而這兩個島嶼是日本提供給美軍演習的靶場。可想而知,美國怎麼可能按中方要求,對在這些領域進行的打靶演習等“事先通告北京”?

所以北京設“空中識別區”,也等于給美國一個強有力的理由:必須警惕、防範中共的軍事崛起;從而推動美國的“全球戰略重心”更向亞洲轉移。以往美方都是強調這是為防範北韓,現在人們更心知肚明,其主要目標是共產中國。因為沒有北京的撐腰,平壤自己都挺不下去,就別談什麼威脅世界了。

所以有評論家說,“空中識別區”之後,美國對釣魚島問題的態度有了轉折點,如果說以前是“不想卷入”,現在則是“不惜卷入”。美國的保守派也得感謝“習主席”,他總是“善解人意”,知道美日的“安倍們”需要什麼。

日本“右”來了

作者:曹長青

明天(12月16日)將舉行的日本大選,對日本前途具有重要意義,有可能標志這個國家第三次重大變革的開始。

日本的第一次重大變革,發生在140多年前。雖然當時日本跟古老的中國一樣,也是亞洲文化體系(即群體主義文化),但日本率先改革,進行“明治維新”,即更新文化,推動工業現代化,目標是走向西方資本主義。這從當時日本的口號“脫亞入歐”就可看出,即脫離以中國儒家為核心的亞洲守舊體系,而進入歐洲的創新改革之路。結果日本成為強國。

明治維新最後走向偏頗,激進派把日本推向軍國主義,結果不思改革、循規蹈矩的守舊中國,成為日本擴張的犧牲品,被侵略踐踏。日本這場打著“大東亞共榮圈”幌子的擴張最後被美國用軍事手段終結。

重視常識和常理

日本的第二次重大變革,是二戰結束後在美軍佔領下實行西式民主。日本原來沒有三權分立、新聞自由、定期選舉的文化,全是從美國進口的,而且還是在強制下(軍事佔領)進行的。但日本再次展現出其與眾不同,不像今天的伊拉克,或是阿富汗,動不動就有對西式民主的暴力反抗,而是出奇地平靜與配合。日本沒有出現“後軍國主義”的騷亂,更別提軍事反抗。日本戰敗了就認輸,心里佩服美國(他們不認為是敗給中國國共兩黨軍隊),半個多世紀都有美軍駐扎,也沒有任何像南韓那種狂暴的反美情緒,而南韓不僅沒挨美國打,反而完全是靠美國犧牲了幾萬人才保住,沒成為今天那個到處餓死人的北韓。

更與眾不同的是,雖然日本實行美式民主(采用英法德的內閣制),但日本從來沒有像美國等西方國家那樣,左派勢力有那麼大。雖然日本也有左翼政黨甚至共產黨,但自1955年保守派政黨自民黨成立,至2009年左翼民主黨選舉獲勝掌權,在這長達54年中,除二年半之外,其它時間都是右翼自民黨執政,因而有美國專家稱日本是“一黨獨大”。

為什麼保守派在日本能一直佔上風,而不是像美國等這樣左、右兩派輪流執政,甚至左翼掌權的時間更長呢?我認為這里第一點,可能跟日本的東方文化背景有關,那就是老百姓更加務實,秉承勤勞致富的最基本的生活原則(而不是左派的烏托邦平等幻想),更推崇常識和常理(而不是左翼的意識形態和政治正確);第二點,日本民族作為整體是“強者心態”,而沒有亞洲其他國家,以及中東、非洲等國家民眾那種強烈的“受害者心態”。即使二戰慘敗、遭到人類空前絕後的原子彈轟炸、被美國在軍事壓迫下強行實行西式民主、被整個亞洲其他國家的民眾敵視等等,都沒有使日本人民產生“受害者心態”。這真是一個“特殊材料制成的”民族。受害者心態,不僅不健康,更是滋養左翼思潮的土壤。日本基本沒有這種土壤,所以缺乏民眾和文化根基的左翼,短暫地執政幾年,迅速就會垮台。

2009年8月的日本國會改選,自民黨大敗,左翼民主黨上台,一直執政到這次選舉。左翼政黨掌權三年零四個月,在日本歷史上是最長的了。

“不在別人的舞台唱戲”

但日本人上次選舉時為什麼淘汰了自民黨呢?因為它長期執政,權力使其腐敗,民眾把它選下台是發泄憤怒,而不是像西方的一半民眾那樣喜歡民主黨的左翼理念。這很像把人關了三年半禁閉作為懲罰,最後還是請他出來管理國家。雖然他有瑕疵,但在正確的方向下。

左翼民主黨雖然只是短暫執政三年多(還不到美國一屆政府的四年),就民怨沸騰。經濟惡化,外交困境,民心大失。在這種背景下,自民黨由五年前曾做過首相的安倍晉三總裁領導,誓言改革,卷土重來。

安倍晉三可能推動日本的第三次重大變革。這從他信奉的理念可看出端倪︰

上次任首相之際,安倍寫出首本著作《走向美麗之國》(台灣出了中譯本),明確表示他是保守派,並詳細論述他為何信奉保守主義價值︰小政府,減稅,強大國防,道德責任,家庭價值,對共產主義和恐怖主義等邪惡絕不姑息。尤其對經濟問題,安倍非常推崇市場經濟和小政府,他引用西方學者的話說,“可以放進浴缸大小的政府就夠了”。

在對外政策上,安倍跟前首相、也是他的同黨前輩小泉純一郎同樣都是親美派(他倆都曾在美國留學),好像有點百年前明治維新時“脫亞入歐”派的隔代遺傳,而不是像他的前輩田中角榮、中曾根康弘等首相那樣有強烈的“中國情結”。

日本變革考驗中國習近平

正因為沒有前輩的中國情結,安倍跟小泉一樣,都敢向北京說不。他在《走向美麗的日本》就警告說,不少研究專家都因墮入對中國文化的戀情,而對中共政府做出錯誤判斷。安倍強調“不在別人的舞台唱戲”,即“不照對方的規則玩對方想玩的游戲”,而是堅持自己的原則。在談到這個問題時,特別提到,不僅對平壤,對北京政權也是如此。

安倍強調實力外交,強烈主張提升日本自衛隊的地位。明顯的事實是,二戰已結束近70年,日本早已成為民主國家,並是自由世界旗手美國的亞洲最大軍事和政治盟友。安倍認為,時代變了,日本也要隨之改變,日本應建立正常的軍隊,把自衛隊升格為國防軍。安倍認為,德國也曾是二戰侵略國,但走向民主之後,德國的軍隊國家化,成為協助美國維持世界和平秩序的重要力量。日本也應該這樣跟進。

在領土問題上,安倍也立場強硬,不僅強調釣魚島是日本領土,要派人進入管理,還表示將強化對“竹島”(韓國稱獨島)的主權。

日本朝向這些重大的政策變化,勢必對中國和南韓構成沖擊。但如果南韓大選(比日本選舉晚三天)結果是同為保守派的樸正熙的女兒樸槿惠當選總統,那麼,因共同價值理念等因素,南韓的反應可能會相對克制(不會像李明博那樣登陸竹島作秀,更不會像左派那樣乘機大做文章)。但如是左派獲勝,那一定會就此煽動民族主義情緒,跟日本對抗。中國不存在選舉問題,但日本走這個方向,對新登基的習近平可能是個考驗。

崇拜丘吉爾的日本領袖

對安倍有利的國內政治局面是,原東京市長石原慎太郎出面組織了新政黨(太陽黨),提出的競選口號更迎合大眾口味︰“打破中央集權、官僚主宰的國家體制”,即放權到地方,同時大幅減稅,刺激經濟;對外強大國防,不僅在領土問題上立場強硬,甚至提出日本也要發展核武,“具有核威懾力”,以確保日本防衛和安全。

在左翼民主黨和右翼太陽黨之間,日本選民可能會更傾心安倍的自民黨。或者自民黨和太陽黨都勝出而聯合組閣,那右派的能量就會更大。

安倍把他做過外相的父親的話作為座右銘︰“政治家要達成目標,就必須執著”。他更佩服外祖父岸介信做首相時,不顧左派組織三十萬人包圍首相官邸的抗議,而堅持跟美國簽署了《安保條約》的勇氣。但他最推崇的政治家是英國首相丘吉爾,他說“古今東西的政治家中,最富有決斷力的是英國首相邱吉爾。”安倍上次做首相時過于軟弱,缺乏魄力。這次更多人期待他真正學點邱吉爾精神,促日本發生第三次重大變革。

家园 人口负增长不怕日本人爆机器人海就是了

日元贬值,现在冲击的不是自己贬值到谷底的美元,而是还没贬值的人民币。

日元贬值,日本产品便宜了没错,正好符合现在美国重建工业化的需要,日本的关键零件和生产机器便宜了,美国重建需要的投资就少了。

日本制造的高档商品降价了,美国的中产阶级生活会更好,买夏普80寸LED的客户群和买海尔32的客户群是不一样的。信用好的中产阶级现金流改善,重新投资房地产(因为信用好,所以银行风险低),美国的房地产就回暖了。

日元贬值,最惨的是拿养老金固定数额的老人,他们掌握大量选票,所以,不玩中国威胁论,他们就把搞通胀的首相弄下来了。

老人生活痛苦指数剧增,换来一个有朝气和活力的新时代,难道不是好事儿?

家园 我真的很想笑

开咖啡店,经济学家可能不如你。

谈到政治经济,估计北京的出租车司机甩你几条街没问题。

你还是好好看你的咖啡店,人有点自知之明很重要。

家园 花了上面一帖,这贴不同意

第一个不同意的是国企问题。说国企没有竞争力,主要论点是,企业不是老板自己所有,所以经营不上心,一心争权夺利。但是实际上,很多知名的跨国企业也都不是老板自己经营,也都是经理人经营。公司大了以后,很难实现经营者和所有者的统一。更有甚者,所有者也很难找出绝对控股方,比如宝洁和IBM,它们的股权非常分散,很难形成所有者对经营者的控制,往往变成职业经理人对企业完全掌控。

这种模式实际上和我们国企非常类似,国企也是经理人控制。

那么我们是如何搞好国企呢?学习西方大企业的管理方式,让他们上市,通过财务制度的规范,强化利润考核,而放弃其他政治性的任务,使我们国企走出了管理的泥潭。

以网通为例,上市前企业内部成立很多三产公司,把大量国有资产转移到三产公司,然后内部人在三产公司分红。上市后,财务制度严格了,这个玩法立刻就被封杀了。

当然,玩法还很多,但是随着制度不断规范,慢慢国企就管理日益规范。从我打交道的经验来看,很多国企比起跨国外企的管理规范多了。很多跨国外企的贪污腐败程度也很高的。

“中国出口经济十分繁荣,但这主要是外资造成的,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自主贸易一直是逆差。你的意思是中国的很多工业生产,大约一半都用来出口,但这不过是外资主导的来料加工而已,比如手机产业,一大半都出口了,但中国既没主导权,也真没赚上几个钱。”

这个说法绝对是大错特错了,来料加工占中国贸易的份额已经是逐年下降。另外一点是,所谓来料加工产生的贸易顺差应该减去了进口的器件,以中国贸易顺差额度来看,“真没赚上几个钱”这怎么算呢?

顺便补充一下,日本的海外产业也处于萎缩状态,电子行业全线崩溃呀,也就汽车行业和某些材料行业还牛以外,其它处于败退状态。跨国企业虽然是跨国,但是失去了国内的“根”,在其他国家可能一时还行,但是被其他国家的保护政策一打击,就很难生存了。

家园 夏普离倒闭只有半步之遥了——日本电子行业全线败退呀

幸亏富士康伸手救了一把。

家园 国有企业与加工贸易

国进民退是产业整合的必须 [ hullo ] 于:2011-07-09 08:13:34 复:3487132

中国的大多产业都是散乱差,国进民退是产业整合的必须,一个产业有三到五家企业,占整个产业产值的百分之六十到八十,才是比较合适的。

近年来,跨国公司对中国的各种行业进行收购,中央再不行动,就会被各个歼灭了。中国的民企,大多是第一代创业的企业家,草莽气过重,是宁为鸡首不为凤尾的,他们不可能完成产业整合的使命,而且对于只讲赚钱,不为事业的他们来说,大多也没有什么使命感。

国有企业的确有很多弊病,产业整合之后,政府应通过资本运作,逐渐使企业成为真正的股份制企业,社会化企业。私有化、管理层收购大多是祸国殃民,那些一夜暴富的人,根本不会珍惜这个企业,更不会有什么事业心,自己创业的企业都是“当儿子养,当猪卖”,通过不法手段,或不道德方式,凭空而来的企业,还是赶快套现的好。

现在的跨国企业由于股份过于分散,已经呈现社会化的特征,这样的企业也会患上官僚病,管理层可能会蜕变为官僚,甚至会喧宾夺主,因此分散的股份会通过基金或投资公司的方式集中起来,行使股东的权利,国有企业也可以这样做,因此,国有企业是可以搞好的。事情的关键都在于人,国有企业搞不好主要是管理它的人根本就不想搞好,中共也是这样,真正想要国有公司垮掉,想要中共垮掉的人,正是掌控它们的人,这才是中国根本的问题所在。

产业整合,去官僚化,是中国将来国有企业改革的两大关键,这也是中国经济实现赶超的关键。当然,如果是民企能担负起产业整合的使命,如华为,那就再好不过了,只是华为只有一个。

——————————————————

上面是俺以前的一个帖子,两年多了,俺的看法还是基本一致的,俺对国企和民企,很多时候是恨其不争,有些时候难免说些过头的话。

俺强调公有制,首要是强调资产的公有制,如土地,资源,能源等,对于生产,则主张多元化,国有,民有,外资呈现制衡的统一。但现在的问题是,三者缺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彼此相对孤立,刚好表现出三种垄断的特征,这是极为糟糕的。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成就,主要表现在数量方面,在质量方面是难以令人满意的,无论是国企,还是私企都是如此,因此俺说缺少真正的的竞争力,也就是核心竞争力。

中国每年都有贸易统计,顺差主要来自加工贸易,多年以来,一般贸易一直是逆差,今年好了些,到现在为止还是顺差。

“真没赚上几个钱”,主要是指附加值,中国的顺差主要是劳务工资收入造成的,外汇主要是农民工的血汗换来的,而不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与附加值换来的,外贸企业的利润很低,真是没赚几个钱,三万多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主要是老百姓集腋成裘的结果。

加工贸易,对于中国是十分重要的,中国曾经长期外汇稀缺,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制约,因为中国是个严重不均衡的国家,人口太多,很多资源极为稀缺,而中国的自主出口,在国际上缺少真正的竞争力,因此在毛时代和改革开放前期,主要都是依靠出口本就稀缺的粮食,资源和能源,而加工贸易的大发展,刚好解决了这个内外失衡的严峻问题。

一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有两个均衡,一个是内部均衡,一个是内外均衡,公有制的存在,解决了中国的内部均衡,使得不会因为囤积居奇,造成内部失衡,而加工贸易,通过出卖闲置的劳动力,通过集腋成裘将外汇集中起来,进口稀缺的技术,资源和能源,解决了内外失衡的问题。

改开以来,中国经济的数量成就是非凡的,但中国经济的质量成就,则很不令人满意,比起毛的时代,也不如,这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是很说不过去的。

中国经济今后的方向,就是在数量成就的基础上,向质量成就进军,就必须解决官僚资本,买办资本,野蛮资本的问题,这要比数量上的突飞猛进困难的多。

到现在为止,中国发展的大方向是基本正确的,但问题也很多,正视这些问题,不是为了否定中国,而是为了中国更好。

俺是生活在国内的,也过了激愤的年纪,对很多问题是亲历,亲见,亲闻的,无论国企,还是私企,其管理都是粗放的,中国经济的竞争力,主要来自有地的农民工,和没有民主普选的政治体制,体制内的那些人,最大的功劳就是维稳,其次是提供消费和浪费能力,所谓上层不消费不浪费,下层没活干。

一旦农民工没了土地,没了工作就会陷入绝地,必然会反抗,另一方面,一旦民主普选,陷入绝地的农民工就会组织起来,中国经济最大的推动力,就会丧失。而其他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最大的问题,也就是来源于此。

因为公有制,政府和部门掌握了大量资源,各级政府和各种部门参与经济,这在数量上的扩张是很容易的,这便是河里陈经所强调的政府经济学,但这种经济是粗放的,只能用在数量扩张,不能用在质量突破。中国的质量突破,首先从军工和装备制造开始,现在已经有了不错的开始。

实质上,这方面的东西,俺零零散散的写了不少,以前成功的基础,很可能成为将来成功的障碍,中国最大的优势,是在比烂的时代,成了最不烂的,而跨国企业在全球化的时代需要几个载体,而中国则是最大的一个。

家园 农用地流转+地方政府收房产税+抓周+識別區, 非零序参量

1.

chairman X

2 economics + 1 domestic politics+ 1(international & domestic) politics

標準的中共老一套办法, 紅二代 fxxks 官二代(周, possibly WEN, if X has to, he will do it), basicall a mini cultural revolution, play 民心 game.

once 民心 is under control, X will push for 农用地流转 as the new GDP driver, while deleveraging TG's debt, and 地方政府自行征收房产税 to finance 地方政府's operation.

still, 一代不如一代 very likely, but X dynasty will be ok, china will be ok, and X dynasty >= 10 years

uncle sam is likely not going to mess up with chairman X, uncle sam wants to do business with him, while playing JPY card with him politically & militarily, and possibly blocking china from entering TPP, 老美笑面虎, containing china while slowly sucking money and human capital out of china, but be friendly & polite otherwise, knowing that TG still has the support of Chinese people, likely forever(:);

2.

the new problems X creates while fixing old problems

many, and the top one is 官心 of TG's super powerful political troops.

how is Chairman X going to command his political 官 troops in managing this world's biggest country of 1.5B people?

does chairman X know that his 紅二代 buddies can do nothing other than fxxking around with 郭美美?

those 紅二代 are not capable of managing china, period, then, who is going to managing china's day to day businesses for TG central?

now seeing 周 got fxxked into pieces (damage already done), china's civil 官 folks are going to steal TG's money even more crazily to cover this 周 risk premium, suddenly elevated now;

not only that, the political risk premium of doing business in china is now a lot of higher than ever before, no wonder china's 10 year rate has been up for a while, market has already seen this "term risk" coming?

this is nothing but typical of an authoritarian system: TG's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as a 官办经济 model is not free, now the ugly cost/risk side of it is showing its teeth, bloody.

under an authoritarian system, 非零序参量 is much more harder to model, much more risky, TGchina to pay higher cost of capital.

3.

I would be curious as to guess what is going on now in chairman J's mind: did he miscalculate in hand picking X over Dr L as successor to Hu?

If Dr L were TG's 5th generation chairman, he would be more likely another H, under collective supervising of J, H and all the old 同志 folks.

now, in contrary, this 紅二代 chairman X is basically 噗噗 his ass over the heads of J, H and all the old 同志 folks(:)?

a bad smell in J's mouse already? if yes, too bad, just swallow it, and pay your own bad trade, with money out of your own pocket.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