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5.5大名著看希腊 -- 赫克托尔

共:💬113 🌺966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家园 那是马其顿时代了

希波战争时期还没有那么bt长的长矛,方阵主要还是靠重装步兵的整体冲击力。

家园 不然,贝壳放逐的家伙人身没事啊

而且期满可以自动回归,能被贝壳放逐的人,一般也不会因此冻饿而死(他们都是级别很高的老大级人物,在国外也有朋友,很多人过得很滋润),此外,贝壳放逐只针对个人,不株连

宋高宗如果只是流放岳飞,今天还有翻案的本钱。明英宗复辟,杀于谦,由徐有贞推荐回朝的薛瑄说:“此事人所共知,各有子孙。”,但是还没能把死刑改成流放。(中国式政争往往要流血才能完成,偏偏被杀的人素质都是比较高的,雅典人搞死地米斯托克利,借的是敌国波斯的手,这样除了敌人卑鄙,本国人都高尚了,雅典人是坚持法制、惩治腐败-地米斯托克利确实有贪腐行为,地米斯托克利本人是热爱祖国,宁死不为敌人出谋划策,多好啊,民主的雅典人素质就体现出来了

家园 波斯人出战还带着女人吗?

这些被斯巴达人分掉的波斯人的“妾”是从波斯带出的,还是在希腊地区虏获的?

家园 两者都有

拿破仑战争之前,全世界几乎所有军队都是民兵,当然我说的民兵是相对于国家发饷、提供装备被服的职业化军队而言的。有钱有产者出身的军人,经常带仆从、家眷,沿途还要掠夺奴隶、财物,胜利之师会越走人越多。

《历史》中自带妇女和沿路抢女人的例子都有。7.83记载著名的波斯不死军,他们可能是贵族出身,随身带着大量妇女财物。

这一万人由于下面的原因而被称为“不死队(Immortals)”。即如果在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人因死亡或因病而出缺的话,便选拔另一个人代替他,因此他们便从来不会多于或是少于一万人。在全体兵员当中,波斯人是装束得最华丽的、他们又是全军中最勇敢的,他们的装备就是象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在这之外,他们特别引人注意的地方是他们拥有大量的黄金。同时他们随身还带着有盖的马车,里面载着妾嬖(concubines)和许多装束很好的仆从:他们的粮食和军队的其余人等的粮食分别开来,它们是用骆驼和驮兽载运的。

波斯人沿途抢女人的例子,见于9.76,普拉提亚战役后。

(76)希腊人在普拉提亚地方杀死了异邦军之后,立刻就有一个妇女从敌人那边自愿地投到他们这里来:这个妇女是波斯人铁阿司披斯的儿子帕兰达铁斯(Pharandates the son of Teaspis)的妾。听说波斯人被击溃而希腊人获得了胜利,她便和她的侍女们戴上许多黄金的装饰,又把她所有的最漂亮的衣服穿上,这样下了她的马车就向还在进行杀戮的拉西提蒙人的地方走来了。她看到波桑尼阿斯正在那里指挥一切,又由于她先前常常听到而熟悉他的名字和籍贯,因此她知道这个人就是波桑尼阿斯,于是她抱住了他的膝头,这样地恳求他说:“斯巴达国王(摄政王)啊!把我作为请求庇护的人从俘虏的奴役中拯救出来罢。因为你既然杀死了那里的不崇敬神或英雄的人们,因而到目前为止你便已经做出使我感恩不尽的事情了。我是科斯人,是安塔戈拉斯的儿子海该托里戴斯的女儿,波斯人在科斯对我强行无理并把我夺去囚禁在自己的身边”。波桑尼阿斯回答她说:“放心罢,这位妇人,一则因为你是向我请求庇护的人,再说,如果按你所说,你真是科斯人海该托里戴斯的女儿的话,那他又是那里的人们中间,我最亲密的友人了”。

通宝推:衣笠山麓,
家园 其实真有点莫须有

朝廷令其收韩世忠兵权,他却给韩通风报信,正则欲收人心为已用;反则激变,养寇自重。

家园 斯巴达的这种制度很适合于封闭的规模不大的城邦

但是也限制了斯巴达的进一步发展。

一个是没有钱。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期。斯巴达要组建海军和招募桨手,是从波斯要的钱,也就做了保证小亚细亚海岸的希腊城邦归属波斯势力范围的君子协定。这个在当时希腊世界上总是政治上有问题的。

第二就是由于兵员的来源,军队精良,但是规模无法扩大。伯罗奔尼撒战争后斯巴达的可以从军的人口也在逐步减少。这样使得斯巴达军队数量减少,经不起败仗。

家园 对付苏联1:3都不大够的感觉呢
家园 苏德战场似乎全程平均交换比1:3

西线据说如果打到1:3的交换比的话德国就能击退盟军;但最后只有1:2+

家园 德国屠杀的平民,是不能算进去的。

真有1:3,苏军已经不存在了。

家园 到了44年白俄罗斯罗马尼亚战役一打肯定就没有1:3了

不过巴巴罗萨初期肯定还是有的,不然德军就已经不存在了。

然则还是没赢。

家园 当然不算平民

1:3是个印象里的数字。

我手头没资料,只能查wiki。中文维基提供的无出处数字苏德战场是有1:3的;但英文维基提供的俄国人出的书里,不计受伤人员,交换比接近1:1.2——只算纯德军的话交换比大概1:1.8

家园 如果德国进攻没有突然性,有可能打成1:1。
家园 维基字典上的,直接抄来

From Latin Graecia, from Ancient Greek Γραικ (Graikos); a character in Greek mythology, the son of Thessalos, the king of Phthia, from whom λλ (Hellas, “Greece”) and λληνε (Hellēnes, “the Greeks”) got their names.

家园 看过两本英语的

我在加拿大,手头看过这两本英语的,是近现代作者的。可惜没有中译本。

如果有耐心看英语,这两本书都值得看的。

Bury的《希腊史》。英语原名是History of Greece to the Death of Alexander the Great。比较权威的作品。北京大学有影印本。这个影印本后面有中国学者写的一个介绍西方学者在各方面的希腊史著作的短文,值得一看。

还有一本是Donald Kagan的The Peloponnesian War。这本书不知道中国大陆能不能找到。作者研究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多年,出过四本书分阶段写这场战争的著作。这本书是后来把四本书合起来缩编而成,我看过大部分,还是不错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原著当然好,但是没有写完,总是很可惜。

通宝推:赫克托尔,
家园 看过一点 bury 的晚期罗马史

之前写东罗的时候看的,我看书很杂,还要靠热乎气维持,那时候热衷东罗。《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一手书之一,有空再看看分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