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朱德《回忆我的母亲》剖析中国穷人的丑恶嘴脸 -- 李根

共:💬71 🌺663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引出这样的文字,总统的目的算是达到了。
家园 通宝+花:我对此文的理解

这篇文章的思想很深刻,我想作者本人也没有办法把那些思想说得很通俗易懂,所以才采用了这么一个角度。我不自量力想正面解释一下,语言比较苍白,算是抛砖引玉吧。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作者说这个肯定是影射当下社会现实中网络上的一些现象的。本人是个高级自干五毛(对低级五毛的评价是:就是因为多你们这些累赘,我才比他笨了那么一点点),亮明立场是为了让批判来得更猛烈一些,同时防范一下来自低级五毛的伤害。

常见的现象:脱离时代背景拿今天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评价过去得出似是而非甚至指鹿为马的结论。

类似的言论就是TG冤杀了多少善良的地主,自己肃反又冤枉了多少好人,有党性就没人性啊之类的。举例说周总理吧,杀个叛徒吧还砍人全家,下令处死吧又冤枉好人。简直是红色恐怖主义。作者也按这个逻辑评价了一下朱老总的家人。

另一个角度,又是说民国时代教授是多么有道德常接济求学小青年(三妻四妾的不算,围城里的不算),梁实秋张爱玲又会写永恒的文学强过鲁迅(又臭又硬的粪青)巴金(文学为政治服务)之流多少倍。不会看到图书管理员的薪水本来就吃不饱饭偏偏老毛还老被拖欠工资(也是李自成啊),而教授拿着百倍的收入。不会理解鲁迅巴金眼睛看到的心里惦记的和梁实秋张爱玲他们有什么不同。所以结论也只会是富人花钱买人家儿女是多么的高尚,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引申一:明知脱离时代背景拿今天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评价过去是不对的,却偏偏这样评价并得出似是而非甚至指鹿为马的结论愚弄大众,降低TG的执政合法性。背后的动机也许是哗众取宠,也许有政治目的。这个大家自己举例。

引申二:也可以脱离现实状况批评现在,从而树立自己忧国忧民的道德形象,并从中牟利(经济利益、政治利益)。这个比较有隐蔽性,让你分不清他到底是蠢呢还是故意的,或者说故意的领导着愚蠢的。分析一下名嘴可得。

自己感叹一下,我的语言真是苍白啊。

通宝推:李根,
家园 阶级,还是阶级

现在的电影啊、电视啊、小说啊,说到清末民国的时候总是感觉有那么一点不接地气。个人感觉就是,脱离了那个阶级矛盾非常尖锐,阶级壁垒极为分明的时代根本特征,去谈论民族、社会、历史、政治、文学、家族,完全就是隔靴搔痒,说不到点子上。前几天看见毛远新的一个文章,说亮剑不如潜伏,因为没有讲明白政治问题什么的

http://www.guancha.cn/HaiJiangZaiXian/2013_10_12_177978.shtml
,不愧是毛时代的好学生,但是即使是潜伏,又何尝把这个问题讲明白了?所以深海的立场转变非常突兀,似乎除了女共党没有别的理由了。

今天社会矛盾没当年那么尖锐了,大家三代以前基本上都是一个阶级出来的(或者说三代之内基本上是有人吃过苦的),非阶级化、阶级斗争失能化对我们当代社会无疑是一件好事情,是前辈为我们创造的幸福基础。可是回看到清末民国,如果摆脱阶级和阶级立场,把TG的胜利用人才论、阴谋论、谍报万能论、宣传论、洗脑论、土改欺诈、权术斗争、外国金援、卧底等等五花八门来解释,可谓不见舆薪了。

所以说,谈民国,请以阶级斗争为纲。

老毛的问题是阶级斗争万能论和阶级观点的泛化,革命越彻底,阶级差异越小,阶级斗争的能效越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因此革命是革命本身的掘墓人,这就是不断革命论在实践上失败的缘由。当然话说回来,新的分化和新的矛盾是会产生的,也会唤醒新的幽灵。为了避免唤醒这个幽灵,社会必须改良,阶级界限的模糊和矛盾调和是可以通过社会发展做到的,不管是西方历史还是中国改革史都说明了这一点,所谓和谐社会,就是可以不需要用阶级观点分析现实的社会吧。

通宝推:迷惑不解,抱朴仙人,我爱我家fh,天天向上A,侧翼,天白,李根,
家园 您说的很清楚啊,比俺讲得好

赞赞赞

家园 中国古代是有阶级的

而且是法律明文规定的,如唐律疏议

唐代,人分三等,官良贱。这三等人,权利义务各不同

人人皆知,古人分四类,士农工商。这四类人,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社会地位高于后面的,士>农>工>商。中国自古以来农耕为国之根本,农的地位要高于工商。有个词叫良家子,汉唐时应该是指自耕农家的子弟,工商的子弟得不到这个称呼。读书人也给自家的门户贴金,叫耕读传家。

当然后世“世风日下,道德败坏”,士农工商渐渐融为一体,区分人地位高低的,不再是职业,而是官位和钱财。

但在四民之外,上有皇族,下有贱民。

皇族从来是特权阶级,强项令不过惩治了个公主家仆就被传诵千载,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喊了多少年也没见个与庶民同罪的(倒是本朝严打时出现了个例子),皇族谋反,往往是家仆从人诛杀殆尽,谋反的皇族却仅仅是个圈禁。

贱民,往往易被忽略。四民,显然是无法包含社会上各行各业形形色色的人的,比如巫、乐、伎、优、丐、窃、衙役、相师、三姑六婆等等下九流的人,这些人的地位,一般来说比一般人要低一等。当然,这些人的地位不是法定的,更不是无法改变的,还是存在着向上的渠道,最重要的是科举。

但有些人,是法定的贱民。比如贱籍。以下是百度百科

贱籍就是不属士、农、工、商的“贱民”,是古代社会等级的一种,贱籍世代相传,不得改变。属贱籍的贱民不能读书科举,也不能做官。这种贱民主要有浙江惰民、陕西乐籍、北京乐户、广东疍(dàn)户等。在绍兴的“惰民”,相传是宋、元罪人后代。他们男的从事捕蛙、卖汤等;女的做媒婆、卖珠等活计,兼带卖淫。这些人“丑秽不堪,辱贱已极”,人皆贱之。在陕西,明燕王朱棣起兵推翻其侄建文帝政权后,将坚决拥护建文帝的官员的妻女,罚入教坊司,充当官妓,身陷火坑,陪酒卖淫,受尽凌辱。安徽的伴当、世仆,其地位比乐户、惰民更为悲惨。如果村里有两姓,此姓全都是彼姓的伴当、世仆,有如奴隶,稍有不合,人人都可加以捶楚。广东沿海、沿江一代,有疍户,以船为家,捕鱼为业,生活漂泊不定,不得上岸居住。江苏苏州府有丐户,也为贱民。

这种贱籍,类似于印度四个等级之外的“不可接触之人”。当然从人数上少的多,也不是印度那样绝对的不可接触、不能改变命运。

顺便说一下,废除贱民的是雍正,很不错;但真正改变贱民生活状态的却是本朝。

====================

士这个阶层是很特殊的,士的最大本事是“掌握知识”,所以宋朝的士狂妄的喊出了“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士在人民之上——这个观念之根深蒂固,绝不逊于印度之种姓。幸运的是,本朝让老师当了臭老九,让知识分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才是正着,才是我认为的本朝改变旧时代的最大功绩。

希望中国再别产生“士”了。

通宝推:迷惑不解,
家园 是!不同的是不完全由血缘定义

由血缘定义的贵族就要到春秋以前了,商鞅变法中比较关键的一条就是军功不仅有财富奖励还有提高社会地位的奖励

也是部分由于这个原因,我不信白起坑了40万,长平之战秦国的老人小孩都来了,冷兵器杀敌一千自死不了八百也差不多,,战后秦国应该缺人口,那些赵国的俘虏应该是去秦国了

当然了,说坑了40万也有心理震慑作用,还有就是历来宣传秦残暴

再说那时铁器时代开始不久,军队有没有工兵都是问题,士兵恐怕也只是装备武器而没有挖掘工具,坑了40万人实在是个挺大的动土工程,即便不是完全掩埋而是所谓"堆京",好象是叫这个吧

家园 还是有一部分是由血缘定义的,就是贱民。

典型的如明朝的贱户,如漂泊于江海、可能终生不上陆地的疍民

六国贵族,到秦末依然“高贵”,多少人因为是六国后裔而封王

由汉到唐,中经曹魏两晋的九品中正制,产生一种中国特色的贵族,就是所谓门阀

据说,唐朝的五家七姓都不和皇族通婚,认为其血统太杂

整个唐朝历史,就是门阀史,东晋更甚。宋朝虽有“江卿”,却是不成气候了。

当然唐末之后,就真的少见贵族了

葡萄说有千年世家,我仔细找了找,估计大部分都在江南,也就是苏南浙北这一块。或许金庸的家族、钱学森的家族等等都算。

===

京观

我也觉得四十万太夸张

不过我没有证据

家园 谢谢!不过也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明白!谁能有什么证据啊,后来的历史都是恨秦始皇的人写的,包括现代的历史,也很多也是恨毛主席的人写的,我连荆轲刺秦王都不信,至少因为是孤证,而且不仅是孤证,还是秦宫里那个秦始皇的医生口传出来的孤证。

没办法,任何一个政权都不得不继承前面的遗产,好的和坏的,甚至不得不用骨子里是反对自己的人,毕竟管理国家不是可以很快学会的,毛主席用工农兵,工农兵自己也心虚底气不足。

秦始皇的郡县制走的远了一点,毛主席的人民公社也走的远了一点,也是为了工业化和消灭地主阶级不得不做的,所以邓小平一接班就先解决农民的问题,三自一包了,看来想进一步应该进三步退两步比较安全,只是这进三步的人。

家园 这个得顶,可惜课本都扔了

现在想起小时候的课文,真的经典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包身工,还有鲁迅的几篇文章。

恶心不是从现在开始的,我记得我中学毕业没多久,贾平凹的《丑石》就进入小学课本了,那时大约就看以前的文章不顺眼了吧。

家园 自己士兵家属都面有菜色了,大批俘虏养不活的

战后秦国应该缺人口,那些赵国的俘虏应该是去秦国了

自己士兵家属都面有菜色了,大批俘虏养不活的

真的去秦国,总有跑回去的,或几十年统一后回去的

我不信俘虏了那么多,歼灭40万是另一回事

纸上谈兵说赵括

http://www.cchere.com/topic/3360799

链接出处

家园 谢!战胜以后就有粮食了吧?另外有跑回去的也得有人记载

司马迁之类的不写也就等于没有了,今天批文革和大跃进都这样,何况当年。

不过那时的读书人都给这个干打那个,一会又打这个,老百姓的忠心也未必那么强,再说那时的老百姓的家庭观念也不能跟后来比,秦的土地政策还是有吸引力的,好比流传已久的 american dream

家园 战胜后也得等到明年粮食下来才有饱饭吃

战胜后也得等到明年粮食下来才有饱饭吃

至于“

另外有跑回去的也得有人记载 [ ★方天化几 ] 于:2013-11-07 04:20:12 复:3940457

司马迁之类的不写也就等于没有了,今天批文革和大跃进都这样,何况当年。

留下的后代一样可以传述,就像大跃进和文革,经历者讲述跟公知描绘差别太大了

家园 秦战胜后还是应该抢了赵的粮食吧?

现在教育普及了,当年还真不好说留下的后代一样可以传述

家园 赵军有足够粮食何必冒死决战和借粮,深沟壁垒消耗秦国就是

赵军有足够粮食何必冒死决战和借粮,深沟壁垒消耗秦国就是

长平之战——灭赵才30年,到统一六国不到40年,到秦亡50多年

家园 赵军缺粮食,赵国不缺粮食,好象秦也劫了一些赵国的粮食吧?

劫的是赵国给赵军运的粮食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