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南华早报消息:中央已经同意对周永康展开腐败调查 -- 林子白

共:💬146 🌺733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当时就是真人要让286出丑

那天看新闻联播,播完真人说的话以后,当时电视屏幕居然还给定格了,一动不动,不是真人给电视台打了招呼才怪呢!

家园 俺倒不觉得真人是想取而代之

俺倒不觉得真人是想取而代之,他是想把靶子移到设计师那儿。

俺的意思是,真人是这么想的,但是应该移不过去。因为大家本来就知道设计师在掌舵。

所以真人在介个节骨眼上,说介么一通话,这一招棋堪称臭棋。不仅转移靶子的目的达不到,还孤立了自己。

家园 财经网:周永康6月23日视察齐鲁石化公司

  据齐都民生警务平台网站,6月23日,原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同志来齐鲁石化公司视察工作。在齐鲁石化公司期间,周永康同志先后视察了炼油厂联合装置、烯烃厂中央控制室,听取了齐鲁石化公司和淄博市委市政府工作汇报。中石化集团公司原纪检组组长王作然,山东省委常委、秘书长雷建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柏继民,省公安厅副厅长槐国栋等领导陪同活动。

  在齐鲁石化公司和省公安厅统一领导下,齐都公安局成立了由省厅副巡视员、局长陈兴旺任组长,分管局长任成员的警卫工作领导小组。针对齐鲁石化公司生产特点,提前制定警卫方案,严密组织实施。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齐都公安局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和《公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央领导同志路线警卫工作的意见》的要求,改进路线警卫形式,做到不封路、不腾道,少扰民。局领导始终一线指挥,各执勤单位周密部署、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发挥整体作战优势,确保了首长在齐鲁石化公司期间的绝对安全,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上级肯定和表扬。

家园 奇怪的是,在齐都民生警务平台网站,这条新闻已经消失

这条新闻,财经网发出时间为今天早上7点27分,新浪、网易、搜狐、和讯、21世纪等财经网站随后转发,但是新华网、人民网等都没有转发。奇怪的是,北京时间11点,再登陆新闻来源齐都民生警务平台网站,这条新闻已经消失。

家园 莫斯科市长独大,在苏联解体中的作用,似乎才是不能让首都书

记不能单独入局的考虑吧?

首都市本来占尽资源,如果不能拉几个均衡,希同案不可避免。

家园 徐勤先抗命其实是最诡异的。当时北京军区司令亲自传达都可以

抗命----我不知道徐的底气和逻辑何在?

军事主官只应考量执行命令的方法,如果真的爱民如子,大可命令不许开枪。

如果出于政治考量,难道不知道军队非军阀时代的私兵,而自己不是政客么?

======

北京告急,北京军区司令员周依冰亲自开车到保定,要徐勤先带部队进京。徐勤先问,有没有中央军委的命令。周说,有。徐又问,有没有小平同志的命令。周说,有。徐又问,有没有常务副主席杨**的命令。周说,有。徐又问,有没有军委第一副主席赵**的命令。周说,没有。徐说,那这个兵我不能带。周依冰指着徐勤先的鼻子说:“我知道你老婆是法官!你两个儿子都在天安门广场!”==========

上面是网贴,不知真假。

假如仅仅因为自己的儿子,而放弃执行军令----这种人混到如此高位,军方的政治部,真的形如虚设。

家园 你以为组织部就是块牌子?
家园 你这个网贴的主要部分正确

徐抗命的依据就是命令上没有赵的签名,只有邓杨的签名。之前,军委有命令,军队调动必须有军委主席、副主席三人全部的签名,才能生效,徐抗命的依据就是这个。

实际在4月底,军委就曾经调38军的部队进京,命令上因为赵外访请假,所以无赵名字,理由正当,所以徐照办调兵了。但此时,赵已经归位,没赵名字,所以徐抗命。

至于“周依冰指着徐勤先的鼻子说:“我知道你老婆是法官!你两个儿子都在天安门广场!”,这个不知道真假,即使是真,也是托词而已,大家都知道这实际无非是政治上站队而已。

家园 胡耀邦追悼会前军委调三十八军入京时,赵紫阳还没有出访朝鲜

《李鹏日记》4月21日记载:为防止万一,军委调38军一个团进驻中南海。共调来两个师,都是老兵,不带武器,以免发生流血。

2003年加的注解:为了保证追悼会的顺利进行,军委杨尚昆副主席下令紧急从北京军区调兵力进驻北京,从驻防在保定的三十八军的两个机械化师中抽调1500名兵力,日夜兼程,赶赴北京。一个团进驻中南海,其余兵力布置在中南海四周,保卫中央首脑机关的安全。抽调的都是老兵,赤手空拳,不带武器,以避免与学生发生流血事件。

胡耀邦追掉会4月22日举行,4月23日赵紫阳出访朝鲜

4月30日,赵回国。5月4日,发表亚行讲话。这个讲话,得到了邓的同意,和杨尚昆的支持。5月7日,进入北京的北京军区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于当日23时50分返回营区。

家园 4月调兵徐照办了,这个应无异议。

4月赵是否签过字?423前,应该也签过,但在我印象中,在426后(51前),还调过兵。

家园 按常识,假如军委下文令3主席才可调兵,那明显是限制副主席

的调兵权----这种潜台词不问可知。

军队是最要求上下分明、有令必行的组织----假如一个副职可以随意撂挑子,然后一个军队就此瘫痪?

问问徐,如果副军长称病,他就无法调动部队?

看不清这点,还能当上军长?

这说明,徐可能是赵培植的私兵。

如果反对流血,大可以请示非武装入京,如下面网友提及的,之前你已经空手进京了,也没见谁流血!

可以说,徐当时选择服从命令,并尽量避免流血,才是合理决定。

拒绝服从命令,可谓不智、不义。

既看不出理想主义色彩,也看不出现实主义味道----反倒是像滚刀肉,“我就这样了,看你怎么办吧?”

这种赖气,很像是官二代,莫非是靠祖上荫庇当上军长的?

就像亚洲先生的女婿上将?

家园 4月21日的调兵命令,赵紫阳肯定签名了

当时既然存在那样一个制度,赵和邓、杨的分歧还没有公开化,他不可能不在中央军委命令上签名。李鹏当时的日记中明确写明是军委命令,而在十几年以后的2003年却说成是军委副主席杨尚昆的命令,其中用意值得玩味。

根据《李鹏日记》赵紫阳《改革历程》《天安门文件》等书的记载,4月份调兵进京只有21日一次,4.26以后,军队还在北京,没有再调兵的必要。

家园 不是限制副主席的调兵权,

以前副主席没有调兵权。

那是邓为了树赵的权威,第一副主席不是摆设。当然也是显示自己的高风亮节——老人要退是玩真的。结果给自己绊马腿了。

家园 徐勤先不是官二代,是平民出身,从大头兵干起来的。
家园 十三大后的这个制度,是邓培养赵在军中的威信,为接班做准备

1980年邓担任军委主席后,副主席虽然还有叶剑英、徐向前、聂荣臻几个人,但实际上完全不管事,军队日常事务完全由杨尚昆一个人负责,下面也只认邓、杨两个人的命令。

十三大上,赵以总书记兼军委第一副主席,是邓培养赵在军中的威信,为接班做准备。让军队经常在命令上看到赵的名字,养成服从的习惯。赵本人很明白其中的轻重,虽然挂名,但是从不过问军队的具体事务,以致邓几次要求他还是要多熟悉军队。

当时邓设计的接班蓝图是1992年十四大,胡启立接任总书记,赵紫阳接任军委主席。1989年的事件打乱了这一切。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